推动客家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
——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为例

2022-07-12 09:48赵梁信子
现代英语 2022年7期
关键词:河源校区英语课程

赵梁信子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一、引言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海量信息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设备等平台快速传播,世界各个地区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联系得愈发紧密。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各国、各地区纷纷展开经济、文化合作寻求共同发展。自2013年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提出“一带一路”概念起,中国一直不断推进、完善这一倡议,并积极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国际经济社会共同发展,打造顺应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潮流的国际合作平台。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进利用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突出广东优势,聚焦广东特色,着力打造广东品牌,推动岭南文化传承创新[1]。这预示着外语人才的培养将会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中华文化走出国门的一大重点,也意味着高等教育的人才的培养将会成为推动地区经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手段。

为了让高校教育发展方向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相契合、推动国家和区域间的对话,地区高校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把握经济发展脉络和重点,这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要注重文化交流、符合信息时代特征且要与专业结合。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大学英语改革方向

高校大学英语(公共英语)课程承接高中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与英语专业的学生相比,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在于通过学习大学英语相关课程,可以掌握除外语交流工具之外的专业知识。从宏观角度而言,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与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深,内容涵盖越来越广,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起到了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输送具有英语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的作用,可以说,他们是中国经济对外发展、弘扬中国文化的“传话筒”;从个人发展角度而言,大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巩固英语基础知识,拓展文化视野,掌握学术或职业领域相关的英语交流能力,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因此,大学英语是广大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当前已有的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讨论主要聚焦于四个方面:第一,从教学内容上,大学英语应更注重本土文化的价值输出,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关联性,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与内涵[2]。第二,教学手段上,大学英语的课程改革应顺应信息和智能时代特征,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优化“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教师、研究者联动合作,开发优质线上课程平台[3]。第三,教学主体要实现“从老师教”为中心到“学生学”为中心的转变[4]。第四,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文化交流[5]。

然而,已有的研究在探讨地方高职发挥教育职能、服务职能推动地方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缺少对大学英语课程个性化内容设置为推动地方文化发展的详细讨论。此外,由于河源市此前未有本科院校,因此,缺乏具体针对河源地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相关讨论。

三、河源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推动河源客家文化发展的意义

广东省河源市作为岭南地区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享有丰厚的客家文化资源,同时,作为发展粤东重要的交通枢纽,运用、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客家文化,抓住重点,打造具有河源客家特色的“文化强市”发展道路,对促进粤东产业率先发展、实现广东省经济均衡发展及在响应国家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对话、提高高校教育质量需求极为重要。2020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建成,并成为河源市第一所本科高等院校,是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和特色高校提升计划的重要成果之一。作为河源目前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将会对河源地区其他高职、中专院的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示范性作用,也将承担起助力河源经济、文化发展的重任。因此,在积极践行“走出去”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具有国际化视野与意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助力,而地区高等院校作为培养该类专门型人才的单位,任务艰巨。

近年来,不少地区纷纷凭借客家文化资源优势开辟客家文化旅游市场,如,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倾力打造的集美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客家文化游览区、永定的客家文化旅游度假区体验项目“夯墙技艺”,让游客体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相比之下,河源地区客家文化的发展有其优越的政策支持。在大力弘扬宣传客家旅游文化、打造河源客家品牌的过程中,河源可抓住广东省“融湾”“融深”的重大机遇,吸引在深圳、珠海大湾区工作生活的海外人才来河源旅游、培训,因此,需要既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又具备旅游外语交流能力的高等人才,设计、打造专门的河源客家文旅体验项目,故而大学英语教学可以结合河源客家特色,为河源传承与对外宣传客家艺术、客家民俗、客家工艺、客家美食,进一步为河源在国际上推广“客家古邑”文化品牌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此外,在主动深入挖掘河源浓厚的客家文化历史的过程中,也有利于锻造大学英语特色课程,进而打造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特色品牌,使其形成区别于其他同层次高校的教学特色。

四、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与河源客家文化关联可行性分析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基于本校校情,将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划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是大一学生的英语基础必修课,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视听说能力及读写译综合能力。第二模块是为大二学生开设的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拓宽文化视野的拓展课程,其中包括后续必修课和选修课,以丰富学生人文知识,增强英语学习兴趣为目标。第三模块为实践课程,包括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单词拼写比赛等第二课堂活动。

2021年9起,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所有本科大一专业学生均转移至河源校区,学生将会在河源学习生活一年时间,因此,讨论重点将集中于河源校区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基础必修课模块和实践课程,以及河源校区新开设的网络选修课课程。

(一)线下必修课程教学中应添加河源客家文化模块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广师大河源校区非英语专业学生将会在一年级,完成大学英语I和大学英语II两门课程的学习。所用传统教材包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1、2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2共四本。当前所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普适性较强,但是内容缺乏有地区特色的文化元素。若想达到客家文化外宣目的,让学生掌握客家文化及相关的文化英语术语非常重要。因此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补充相应知识。如,视听说1课程的前5个单元均有涉及休闲娱乐场所、探讨向往的旅游胜地的话题、视频,教师可以以河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博物馆和公园为案例,以图片、视频的方式进行导入,并且设计相关的口语练习。这既满足地方文化输出的需求,也让刚到河源生活的大一新生熟悉河源特色文化和旅游景点。

(二)应开设客家文化与英语相结合的选修课程

潘海英、马小浩对某高校的学生和学科专家的观点进行了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大学阶段英语需求具有多样性特征[6]。在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强调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的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面临着调整优化英语课程体系的重要任务,高校应该科学配置多样化课程,积极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因此,为河源校区学生开设与客家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将成为一项必要手段。

在大一第二学期,河源校区非英语专业学生有机会接触到选修课程。经过总结,河源校区开设的与客家文化或者英语学习相关的选修课如表1所示:

表1 河源校区客家文化及英语学习选修课

如表可见,河源校区选修课的设置可以体现出几个问题:第一,所有选修课均为线上课程,网络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为非英语专业学生提供的英语相关选修课选择很少,仅有一门英语经典影片赏析和一门中西诗学比较研究;第三,为河源校区学生提供的可了解客家文化的选修课内容单一,仅为客家山歌欣赏课程。

选修课目的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知识面,在课程内容方面比必修课限制更小,更应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性。总体而言,广师大河源校区大学英语选修课和河源客家文化推广并未结合起来,且课程内容较为老套,应该结合河源在建设、打造国际化项目的过程所需,开设相应的英语专业知识选修课,如开设以“河源国际性恐龙文化旅游体验区”和以“河源客家文化公园”为案例的旅游英语选修课,让学生了解河源发展的同时,与时俱进学到英语知识。

(三)英语教学方向应与地方企业发展需求相契合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产业在各国、各地区产业中的占比将会逐步提升,文化的发展最终将推动经济发展,成为国家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不该只局限于推广地方文化,应该与地方企业合作,开发具有河源企业特色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和实践活动。学校和企业应合作开展校外实践志愿者活动,例如河源客家文化公园的公园讲解或者博物馆讲解志愿服务活动。加深学生在河源客家文化“走出去”过程中的参与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此外,还可以开展实践课程,让学生参观、参与河源地方企业以及已有的文化项目,感受客家文化。

(四)打造“英语畅谈客家文化”线上课程

在“互联网+”的强势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传播离不开互联网的助力。因此,高校应积极展开河源客家文化外宣相关精品课程的打造。以较早开设并拥有大量访问者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中国大学MOOC”为例,以“客家”或“客家文化”作为关键词搜索相关课程,仅有14条相关结果,其中专门介绍客家文化与历史的课程仅有两门,为福建龙岩学院开设的《客家历史与文化》和《客家文化符号与创意》中文授课线上课程,受众群体非常有限,为对客家文化感兴趣的中国观众。由此可见,相关的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客家文化自身发展与对外传播的需求,也非常需要高校利用自身地方优势打造用英语宣传客家历史文化的线上课程,并向河源地方院校推广,扩大了解客家文化的受众群体。

五、结语

总体而言,当前河源地区客家文化的发展还未能与高校的教育相结合,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及教材还未能服务于发展丰富客家文化的需求。广东省河源市的高等教育发展只处于初级阶段,河源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合作,只是高校与地方合作的一个开端。如何发挥好广师大河源校区“智慧学习工场+中心”的作用,发挥出高校教育在推动河源经济及客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然而,目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仅有大一学生,如何将为河源市在发展过程中打造的外语人才留在河源,并考虑河源本地生源发展家乡经济的意愿,推动河源后续经济社会发展,将会是今后的讨论重点。

猜你喜欢
河源校区英语课程
地域民俗文化类展览的实践与思考——以“客风古韵——河源客家民俗展”为例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广东自然学院河源分院成立
TheStudyofGenre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