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立:深入数学课堂,深刻教育人生

2022-07-13 18:45刘乙鑫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2年6期
关键词:周易教研深度

刘乙鑫

GOOD TEACHER

夏永立

安徽省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南校教师,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国培计划”数学学科首席专家,兼任苏州大学无痕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获全国苏教版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曾获评“全国苏教版教材实验先进个人”“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合肥市学科带头人”等荣誉,在全国三十余家省级以上教育报纸、杂志发表教学文章400余篇,出版个人教学专著《数学课堂教学探索》。

与夏永立老师对话,很难不被他儒雅的谈吐与深入浅出的教学研究所折服——既有数学教育者的理性,也有如哲学家般的睿智。他钟情于对数学的研究,一聊到数学课堂,他总能滔滔不绝地讲出很多观点与看法。他也痴迷于阅读,但他的阅读从不局限在数学本身,他尤其喜欢读《周易》,读《周易》的人不少,但是能将《周易》的哲学思想与数学课堂相融合,他可以说是第一个。

一辈子,做一个研究

“做研究,一辈子做一个足够了。”这是夏永立对教研的态度——既然要做,就要做深做实。他致力于对“深度数学课堂”的研究,追求“深刻而不深奥,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用他的话讲,深度课堂并不是要把数学课教深了、教难了,它追求的不是教学过程的“深奥”和“艰深”,反而是一种因深入思考使教学呈现出简单、清晰、明了、生动的课堂特质。

而这样的理念从他的课堂可以窥见一斑。他从不墨守成规,而是以巧妙创新的教学设计来让课堂富有活力。他喜欢以游戏的形式带动学生互动思考,如用抽签排列比大小的游戏让学生自然懂得如何比较小数大小、用数形结合的互动形式让学生体会加减法运算的原理……有老师说,听夏永立讲课是一种享受,因为你能感受到学生迸发的内驱力以及师生之间的和谐共生。

当然这样的课堂也并非信手拈来,每一场精彩的教学,都是夏永立广泛收集相关的教学设计,在归纳比较的基础上创新生成的结果。他有个习惯,每每备课至深夜,他便躺在床上思考:怎样为学生创设一个新奇的问题情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困难?我怎样去帮助学生自己去跨越这些障碍……他对深度课堂内核的触及,正是在日积月累的思考中实现的。

偶然接触《周易》,夏永立便被其中玄妙而深奥的哲理吸引。易有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而这种求简求易的科学思维,在他看来,与数学教学亦有异曲同工之妙。“数学中的各类概念、性质、法则,看似独立,又有紧密关联,有智慧的教师,善于用简约平易的方式去表达,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化难为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源于《周易》的启发,夏永立提出“阴阳相生”的深度课堂实施策略,简言之便是“抓住根本,掌握规律,建立系統”,其中的关键便是将有联系的知识进行重组加工,帮助学生构建起数学模型。教授“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时,他仅仅用一个圆形磁扣在数线上的不断位移,便厘清了四则运算的本质与关联,让学生明白加减乘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他热衷于利用简单的教学素材帮助孩子实现深度的数学理解,抛弃僵化的思维定式,站在数学大学科的视野对知识系统重构,从而促进孩子数学思维的发展,就像他常说的一般,“小数姓数,小数不小”,小学数学的核心,便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实现深度的数学理解。

当一个智者,甘于寂寞

在研究上做一个学者,在生活里做一个智者。用这句话形容夏永立似乎恰到好处。

前十一年的教学经历,他以“甘于寂寞”作为自己的写照。那段时间他在乡村任教,既没有机会参加校外教研活动,也鲜少有志同道合的研究伙伴,好在不太重的教学任务,给了他宽裕的时间去学习成长。他说:“诸如华应龙、贲友林等名师,都有着漫长的乡村任教的经历,而他们依然能够成为全国知名的教育家。所以教师就得甘于寂寞,不因外部条件的局限而停下教研的脚步。”

在乡村任教时鲜少有赛课的机会,身边的老师能在县级比赛中拿个奖,便算得上“精英”。“既然没机会上公开课,那就写文章吧!”于是教学之余,夏永立及时将教学中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不断向教学杂志投稿。参加工作的第三年,夏永立便在核心期刊《小学教学研究》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看到自己手写的文章变成工工整整的铅字文,用他的话讲,大有“范进中举”之喜。自此,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地走上了写作之路。

说起写作,夏永立无疑是一个高产高质的作者。他已发表的文章有400余篇散见于各大期刊、报纸,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他的写作不拘泥形式,学术论文、教学反思、名师评介,甚至于诗歌散文,各类体裁他都有涉足。他的文章富有深度,文笔却读来通俗,表述形象,语言也不乏幽默风趣,很难不感叹于一位数学老师却能拥有如此好的文笔。“课堂的深度在哪里?研究学生要深入,钻研教材要深究,课堂内涵要深刻,教学效果要深远。写作恰好是一个沉淀的过程,它能让我静下来,去往更深处钻研。”

二十余年的教学生涯,对夏永立来讲,也正是在不断地沉淀。早在读师范时,他对数学的研究便深受导师的赏识,也曾作为那届中师生唯一的代表上了大型观摩课,彼时风华正茂,却在毕业之后开启了漫长的乡村教育历程,心里的落差不言而喻。好在他没有放弃对数学教学研究的痴迷,他感谢自己找到了写作这样一个出发点,也正是因为教学文章受到县教研室领导的关注,他得到更多外出培训与比赛的机会,开启了成长的高峰期:2005年成为巢湖市最年轻的学科带头人,2006年破格晋升高级教师,2008年被评为“庐江县十大优秀青年”……他常对年轻老师说:“教师是最忌讳急功近利的职业,成绩应该是成长的赠予,当自身沉淀、充实后,荣誉便会自然地到来。”

谈到未来的追求,夏永立很洒脱地讲,自己有做教育家的梦想,他觉得老师都应该有做教育家的梦想,哪怕距离遥远,只有那样教师才会把教育视作毕生追求的事业,才会孜孜不倦地去探索课堂教学的艺术。而现在,他是一个纯粹的研究者,不断将“深度课堂”的研究做得更加深入、扎实,他常说,做教研就应该执着在一件事上,寻求多点开花往往是浮光掠影,正如他对“深度课堂”的执着探索,二十年如一日。

猜你喜欢
周易教研深度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甜甜的“蝴蝶茧”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一)目录(周易经传研究专辑)
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