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办法

2022-07-13 15:13李军经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新课改以后提升了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让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有效提高,从而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不仅能够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奠定基础,也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保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本文将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办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办法

【课题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研究(编号:GS[2020]GHB3994)。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7-0118-03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讲故事、设置问题、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形式都是从外界环境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维持学生长久的注意力,教师要真正使学生产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起思维的主动性。比如,在学生阅读两遍课文以后已经理清了课文内容,教师提出一个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如果学生通过思考不能解决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点拨;在学生的思维被抑制,在思考过程中感到痛苦时,教师可以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学生解决问题后能够提升成就感;在学生为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而沾沾自喜时,教师可以提出可能引起学生争论的问题、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

预习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通过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掌握,能够为接下来的阅读学习扫清障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标注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这样学生就能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比如通过参考资料查阅生字词、尝试给课文内容分段、归纳每段话的具体意思、说说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等等,这样可以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只有教师了解学生哪些地方不明白,才能够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从而尽快调整接下来的教学计划,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在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预习的程度,从而调整教学的进度,节省课堂时间。对于学生来说,积极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能够主动地探究知识、激活思维,从而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有些时候学生不知道如何质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困惑处思考。比如,在学习《蝙蝠和雷达》这一课时,对蝙蝠用身体来检测和墙面的距离学生会感到奇怪,蝙蝠长相和老鼠相似,都有两只眼睛,为什么蝙蝠不用眼睛看与墙面的距离呢?既然蝙蝠不用眼睛看东西,为什么要长眼睛呢?教师不要将答案直白地告诉学生,可以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来回答,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必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解疑,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和思维能力[1]。

四、抓住关键词和中心句

语文课文中大多都是学生认识的汉字,学生能够独立阅读课文,但是在学习阅读课文时不能毫无目的地去阅读,要让每一遍阅读都有思考的机会,比如,在学习《晏子使楚》这一课时,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思考晏子和楚王的话外之音,通过思考学生能够明白晏子是如何巧妙用智慧击退楚王侮辱的,能够体会到晏子能言善辩和有勇有谋的品质,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虽然课文内容以叙述为主,没有太多难以理解的内容,但是在阅读过程中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读一两遍就完成任务,学生通过这篇课文能够学习怎样对一个事物进行细节描写,因此需要带着问题去阅读、理解和感受。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对小兴安岭特点进行描写的词语和中心句子,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边阅读边思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

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课文内容

在閱读课文时,教师应该逐步引导学生理清楚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找到课文的中心。比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任务:1.思考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2.找到小壁虎向谁借过尾巴并画下来。3.想一想小壁虎最终是怎样借到尾巴的。学生带着问题能够很快理清楚课文内容,能够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拓展一些课外知识,比如,人的胳膊断了之后如果不及时抢救会失血过多而死,小壁虎尾巴断了会失血过多而死吗?在提出问题以后学生可以展开深入探讨,首先,学生通过课文的提示能够知道小壁虎并没有死,并且到后面“借”来了尾巴。对于小壁虎没有死的原因,有学生说壁虎和人的身体构造不同,壁虎断尾是它们的天性,他们在被天敌咬住之后能够本能地收缩尾部的肌肉,从而使尾巴脱离身体而求生。学生对壁虎断尾知识的科普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加深了对本节课知识的印象[3]。

六、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语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语感进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比如,在学习《我们的民族小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来提高对本节课的语感,在阅读中学生能够调动口、耳、脑、眼等多种感官,在一遍一遍的朗读中学生能够将眼前的文字转化为头脑中情景交融的画面,从而能够真正地欣赏课文中对于景物和情感的描写。课文中都会有一些描述精美的段落,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单独列出来,让学生反复地朗读,如“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一段将无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了有声语言,营造出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在阅读这一段时,学生置身于文中所描绘的安静环境当中,也纷纷静下心来。在学生理解本段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文中是怎样描写环境安静的,然后找学生代表说一说自己的观点。有些学生找出了描写安静的词语“十分安静”,有些学生找出了描写安静的句子“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通过教师的引导营造出了一幅安静祥和的画面,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校园环境的安静,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内容写出一段对安静环境的描写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公鸡》这一课时,当公鸡的图片出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师可以描述公鸡外貌特征,让学生的头脑中浮现出公鸡的情景,从而能够产生阅读的兴趣。比如,“瞧!多么美丽的大公鸡啊,大公鸡长着鲜红的冠子,像是戴着一顶风光的大红帽,它身上穿着金灿灿的外衣,在太阳的映射下发出灿烂的光芒,脚上还穿着金色的高筒皮靴,多威风啊!”教师通过对大公鸡外貌特征的具体描绘,能够让学生想象出大公鸡骄傲的打鸣画面,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联想能力,能够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参与到课文内容的学习[4]。在学习本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比如,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开展活动等形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所传达的思想观念,提升学生的阅读和感悟能力。

七、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阅读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其并不像常人所认为的只是读者单纯地吸收文本当中的知识,其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文本当中的知识点也会对于阅读者本人产生影响。曾有学者指出阅读是读者和作者灵魂沟通的过程,通过深入阅读除了能获得所需的知识外,还能从中体会到整篇文章的情感。当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由于小学语文教师过于重视学生课本知识的学习,导致在文本学习当中存在两种明显的弊端。首先是学生并没有机会主动参与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当中,在整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期间,学生总是在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内容和知识点。此外,学生在阅读学习当中自身对于文本的理解和作者的观点表达也存在出入。现在的语文教材都是按照单元主题选择文章,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主题,学生对主题存在错误的理解,也将会影响到整个文本的价值。其次是现在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过少,有些文章类型的数量甚至难以满足学生对阅读学习的需要。由于现在语文教学一直局限在小学教材当中,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进行阅读训练和学习。

例如,在《享受语文之美》这篇文章当中,教师若是不能在此基础上拓展和延伸学生的知识面,不能探讨与该文本类型相同的文本,将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于本篇文章内涵的理解,这会让整个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生硬。

八、進行课内课外阅读教学衔接

(一)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对知识、对外界社会了解的年龄,基于自身的年龄特点,小学生更希望去观察身边的事物,更想充分体验不同的事情。好奇心是小学生的天性,为了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训练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这种间接获取各种生活体验的方法最能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了在阅读教学当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和自我预习来发挥阅读教学的价值。

(二)深入理解文本的需求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尚浅,小学生在阅读学习当中常常无法理解一些语言描述的内容。这就导致小学生无法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在学习《梅兰芳学艺》这篇文章时,小学生无法通过作者简单的语言描写感受到梅兰芳成名成才之路的不易。简单的语言描述并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勤奋练习对于成功的帮助,为了增进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收集和多阅读名人成长的故事,并让学生从阅读学习当中感受到成功需要坚持不懈地付出和努力。

九、拓展阅读方法——内容选择

(一)同类型的内容进行拓展

语文阅读学习当中常常会使用比较阅读学习方法,通过比较同类型文章的描述方式、情感表达等增进学生对某一类型文章的理解。在比较阅读学习当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并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分析不同文章的特点,通过比较阅读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

例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文章讲述了伟人也有平凡的一面,让学生从中看到了伟人和蔼可亲的一面。为了增进学生对这一题材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列举出美国总统华盛顿和普通士兵的故事,二者在观念表达上趋于一致,通过这两篇文章的比较学习,能够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伟人的正确形象。

(二)补充原著内容的拓展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文章大部分都是某些名著中精彩片段的节选,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背后的情感表达,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名著,增加学生阅读的选择性,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十、拓展阅读方法——时间的选择

阅读拓展教学可以分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阶段,课前是预习阶段,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本节阅读学习的重点。在课中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需要语文教师增加一些相同题材文章的讲解,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来提升自身的能力。最后是课后巩固练习,需要教师以教材内容为主,通过推荐和引导让学生在课外也养成阅读学习的习惯。

十一、转变阅读教学思想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不断地丰富阅读素材,提高阅读教学的趣味性,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频、音乐、图画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可以用动画视频辅助教学,提升阅读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解析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后,能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本文主要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抓住关键词和中心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语感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办法,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5]。

参考文献:

[1]刘智慧.让阅读成为习惯——山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66):40-42.

[2]魏利.浅谈小学语文部编版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措施[J].考试周刊,2021(66):52-54.

[3]曾家英.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N].贵州民族报,2021-08-16(A03).

[4]黄月香.链接生活,点击教学——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第二课堂(D),2021(8):87-88.

[5]单敏.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年级整本书阅读兴趣激发与指导浅探[J].新课程,2021(32):28.

作者简介:

李军经(1975年9月-),男,汉族,甘肃甘州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