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政课的转型创新

2022-07-13 17:13佳悦
民族文汇 2022年42期
关键词:思政法治道德

佳悦

在全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之时,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认真地学习了《习近平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深刻的领悟了其中精神。习主席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当今创新思政课堂,推动思政课的转型创新,对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市思政课的现状,现将新时代思政课的转型创新经验之生活化教学介绍给大家:

一、生活化教学的理解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二、生活化教学的特征

1.情境性  2.主体性  3.活动性  4.实践性  5.转化性

三、生活化教学的模式

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指将道德与法治联系起来。教师通过这种模式的构建,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做到真正的活用知识。

四、生活化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1.情境性:是指创设生活情境,创设恰当的生活情境是生活化教学重要要特征。   创设生活情境使思政课活起来,贴近生活的资源、时事热点的资源、学生感兴趣资源,深挖教材素材等......

随着人教版教材的全面改版,从道德与法治的新教材来看。高年级学生教材内容抽象,站位高,学生很难理解到位,采用热门话题创设生活情境,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维护祖国统一》这一课中,我采用这样的视频材料导入2020年9月,中国空军例行在台湾海峡巡航,台军以中国空军飞机越过海峡中线为由进行拦截,为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答中外记者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海峡中线一说”。这段讲话为什么能够引起热烈反响?教师点题,这段话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维护祖国统一》。

在“反对分裂”这一框题中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播放香港的暴乱视频,暴徒砸商店、践踏国旗、国徽的场景,又播放了暴乱后经济倒退数据,就业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香港的暴乱事件,及“洛桑运动”系美西方福音派指挥操控的跨国传教运动,近十年来全面聚焦对华渗透,不断扶植壮大“亚洲洛桑”“中国洛桑”,持续深入推进境内教会联合化、政治化、对抗化,如近期“中国洛桑”针对丰县“铁链女”多次发声呼吁,开展了专题会议、联署签名运动等,引发关注“铁链女”的网络风暴,声讨江苏、徐州、丰县政府的“罪恶”。对我们国家社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学生看到身边这些真实案例,就会产生思考,并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解决以下问题:

(1)持续暴乱的秩序给香港带来哪些恶劣的影响?分裂有什么危害?教师引导:分裂的危害:导致社會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这样学生通过交流自主学习、梳理新知就顺利地完成了为什么反对分裂。

(2)通过外国利用新疆宗教和民族分裂的暴力恐怖犯罪视频的情境创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分析出新疆暴力恐怖犯罪的实质是什么?这是极端宗教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旨在破坏民族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祖国统一,企图将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这样就将考纲的理论题回放到现实背景之中分析归纳出本质问题,培养了学生由生活现象出发的形象思维到抽象归纳的思维方法,提高了学科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以上情境创设,很容易地归纳出怎样反对分裂?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的恐怖活动;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运用了归纳思维方法。

2.主体性:是强调生活化教学的主体必须是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准备、学生情境中活动参与、活动探究、学生展示、学生辩论、、学生评价活动、反馈、小结、课后作业的完成,主体都是学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是参与者、点拨着、合作者、是导演,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感悟体验,明辨是非,道德情感升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和学科能力的提高。

3.活动性:是指活动化情境创设教学。

活动化情境创设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尊重学生德育形成规律的必要手段。引导学生去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本质规律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也是学生品德培养过程感受、体验、内化转化的过程。

在《维护祖国统一》一课中,在最后一环节设计了全体学生起立宣誓誓词的活动,学生起立同声诵读:“我爱祖国的每一缕阳光,我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我用我的生命承诺,我用我的荣誉宣誓:我爱我的祖国!”此刻,瞬间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一活动就是教学德育目标的爱国情感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4.实践性:指生活实践应用,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让学生真实地走进社会生活,关心国家大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学习道德与法治的信心。人类的知识最终服务于生活,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每天要求学生看新闻,听新闻,关心国家大事。

5.转化性:是指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

学生从生活中捕捉道德与法治,探索道德与法治的实质意义,主动地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青春萌动”一课时,我设计了几个讨论问题:首先让学生进行调查,农民伯伯,玉米,谷类植物生长过程中“关键期”是什么?这一时期农民伯伯是如何做的?通过植物的拔节孕穗期和青少年成长的拔节孕穗期类比,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关键时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植入爱国情怀和远大志向。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更应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有教育情怀的好老师!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才能使思政课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培养学生爱国之情!

猜你喜欢
思政法治道德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跟踪导练(五)(2)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