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2-07-13 22:44吴春秀
教育·综合视线 2022年6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文

吴春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构建是学好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基础,是系统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等特点,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浓厚兴趣,体验文章段落的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给人以启迪和智慧,进而点燃学生积极探索语文乃至整个学科的热情。

一、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语文核心素养分为语言应用、思维发展、审美情趣以及文化修养四个维度,全面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和文化感知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前提,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语文知识储备,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核心素养中处于关键位置,体现在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上,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思维发展能力是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转变;文化感知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涵,净化学生的心灵。

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站。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也是以后语文学习的基础,对学生未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注重对学生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和巩固学生的小学语文知识水平,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为社会和国家培育优秀的综合性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积极开展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应用性是语文的重要特征之一。从应用性的层面来说,语言的构建运用是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步骤,也是加强教学评价质量的重要一步。过去,教师在授课时往往侧重于对一般语文知识的系统讲解,忽略了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这就导致了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师要将阅读和写作有效融入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并对学生的阅读、写作过程和结果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首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开展适合小学生的读写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中将语文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再对学生表现优秀的方面给予正面的鼓励,以轻松愉快的评价形式将本堂课的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之前留出一小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朗读和感受课文,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细腻的文笔和对小兴安岭丰富的情感,体会小兴安岭生机盎然的春、色彩斑斓的夏、果实累累的秋和银装素裹的冬,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该课文的主动性,有效培养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学生阅读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后,再由教师系统地讲解这篇课文中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如“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中的比喻手法、“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中的排比手法等,最后由教师布置课堂即时练习,组织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写作手法付诸学习实践,用学到的比喻和排比手法填词造句。在看到学生的造句成果时,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出多元性的教学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积极评价中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借此增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开展一些语文口语比赛和朗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积极开展名著鉴赏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

艺术性是人文学科必不可少的重要特征之一,语文一直是人文学科中的重要一员。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语文学科的优美之处,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审美能力和文化鉴赏能力。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关注考试大纲中标注的内容,对大纲外的内容不予理会,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文化知识积累也得不到有效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不能仅以考试大纲划定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为学习范围,还应实施全面整体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必读课文的教学,而且要重视选读课文的教学,因为选读课文对提升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选读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是著名作家祁念曾创作的一首富有红色革命精神的优秀诗歌,它以高昂的激情歌颂了艰苦奋斗和开拓进取的伟大延安精神,学生在学习这篇诗歌时,不仅能够感受到它措辞的优美,更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中华民族儿女的崇高理想。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更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另外,教师还应注重定期组织名著鉴赏活动,开发名著阅读赏析课程,让学生在一部部的世界名著阅读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低年级的学生一起阅读趣味性较强的名著《西游记》,带领学生走入名著的世界,感受名著的独特魅力,领会吴承恩笔下唐僧的善良慈悲、孙悟空的神通广大、猪八戒的憨厚可爱以及沙僧的敦厚稳重,感受他们一路取经的艰辛不易。同时,鼓励学生说出他们对这部小说的看法,并对不同学生的看法给予针对性评价,在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面对那些已经看过《西游记》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一些世界名著,如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让学生在书中体会孤女简·爱坎坷的人生经历,感受主人公在历经磨难后仍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让学生从作者细腻的笔触中感受文学大家的写作手法和丰富情感,进而提升自我的语文鉴赏能力,为以后的文学写作积累经验。

(三)积极开展语文知识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小学是学生思想启蒙的关键时期。思维发展和意识创新是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评价质量的重要内容。以往的小学教学课堂气氛较为死板,教师讲解课文时较为笼统,教学形式也比较单一固定,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较少,甚至有些学生因为害怕老师不敢在课堂上发言,这些导致学生的语文思维发展受到一定局限,意识创新能力受到一定的约束。

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首先,教师要注重开展语文知识探究类实践,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语文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挖掘不同的评价模式,为学生提供语文思维发展的平台。教师不能将课堂时间全部用于课文的讲解上,而是要在讲解之后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探究讨论,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的课文《坐井观天》时,教师可以提出小鸟和青蛙对“天有多大”这一问题分别有什么看法,以及为什么小鸟与青蛙在对“天有多大”的问题上会产生分歧等问题,让学生可以在组内讨论中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组内统一答案后再接受其他同学的客观评价,让学生在知识探究讨论中拓展语文思维,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最终获得问题的答案。其次,教师还应以课文对比分析为平台,更深层次地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语文学习强调连贯性和整体性,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看到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学习语文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古诗词时,不能将《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这两首古诗单一划分开来,而是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这两首古诗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教师应带领学生领悟这两首古诗的描写手法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让学生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明白虽然两首古诗都描写了优美宁静的山村景色,但《题西林壁》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借助庐山的形象,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深厚的生活哲理;而《游山西村》更侧重于人文景观的描写,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淳朴的民风民俗融为一体,体现了山村人家的淳朴品格。将不同的课文内容进行对比赏析,有利于深入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层面上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最后,教师还应着重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层面的意识创新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适当允许不同答案的存在,如果教师过分地追求“标准答案”,则容易对学生的学习思想产生禁锢,这样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对同一个语文问题提出不一样的看法和见解,维持其思维的多样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相互交流中完成思想的碰撞,并不断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性语文学习思维,构建开放活跃式语文教学课堂,提升小学语文的课堂评价质量。

(四)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当下,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代,在波涛汹涌的历史潮流中,我们要想立足于世界之林,就必须把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树立民族自信心作为新时代文化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是华夏民族的未来,所以小学语文教育必须注重增强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融入中国特色。教师不能只注重语文课堂内部教学,而是要坚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影子》之前,教师应该考虑到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心智还不成熟,单纯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并不能将教学内容完全理解透彻。这时,教师就可以与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教学活动。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好天气,组织学生到课堂外进行“踩影子”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以积极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明白什么是“影子”以及作者为什么喜欢“影子”。另外,为了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开展一系列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如开展“汉字大比拼”的主题比赛,让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认识更多的汉字,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知识水平和语文学习能力,并在巩固以往知识的同时领略汉字的独特魅力,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校外参加一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如一年一度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要宗旨,以比赛的形式带领选手和观众徜徉于诗词之海,领略诗词之美,感受其中的独特乐趣,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产生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五)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动性。小学学生与高年级学生不同,他们有明显的年龄特点,年龄较小,学习思想才刚刚萌芽,在这个重要的思维形成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时教师的课堂授课如果仅仅依靠单纯的板书和生硬的说教并不能够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至可能还会让一部分学生感到枯燥无聊。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加入一些学生可能會感兴趣的动画或者电影元素,例如,在准备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经典课文《哪座房子最漂亮》时,教师可以在备课的幻灯片中加入一些美丽房子的动画,使其与课文中的“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相呼应,并适当地加入一些动画音效,将书本上抽象的内容以动画形式直观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动画中思考语文问题。同时教师也应注重以幽默风趣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给出的回答给予反馈,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成为小学教育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完善和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正确的评价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以帮助学生不断健全与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课文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端午节的来历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