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理念下农业院校“一体四维”美育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2022-07-13 07:54田恩铭冯世德付金柱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文科美育

田恩铭,武 瑞,冯世德,付金柱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9)

一、问题提出:新文科、新农科与美育的知识性关联

新文科建设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构想,其提出始于2018年4月,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提出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10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正式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宣言中提出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跨学科专业知识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要求新文科建设必须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进而实现文科教育的革故鼎新。

关于文科教育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专业间的融合发展,既是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应对新变化、解决新问题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大势所趋,因之国内外早就有探讨。1859年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学校教育的一个著名命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作为近代自然科学教育运动的倡导者,他在批判当时英国重虚饰轻实用的知识价值观后,明确指出研究事物现象的科学是最有价值的知识。(1)参见赫·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胡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93页。美国科学史家萨顿在1930年就强调了科学在人文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科学与人文主义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参见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陈恒六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而英国学者迈克尔·吉本斯在1994年提出,基于单学科知识研究为主的传统知识生产模式,已经过渡到新型的知识生产模式,即利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更加强调研究结果的绩效和社会效用的知识生产模式。(3)参见迈克尔·吉本斯等:《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陈洪捷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与此同时,亦有学者对这种基于工具理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出隐忧。如挪威学者希尔贝克在《人文学科的危机》一文中,认为基于工具理性的科学主义来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路,会为实现与金钱、权力等直接利益相关的预期目的来考虑,而忽视了文科研究对于人及其所处之社会或生活世界进行价值性探究的宗旨。(4)参见奎那尔·希尔贝克:《人文学科的危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正是在上述对人文社会科学探讨的基础上,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提出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即把理工科的新技术、新思维、新方法融入文科课程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

在国家提出新文科建设之前,关于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以及文理学科间的交叉发展,国内学者早就有相关的探讨。(5)参见陈平原:《大学新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新文科建设方案提出以后,学界关于新文科建设的讨论更是“风生水起”,一些报刊为此开辟专栏进行探讨。(6)如《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在2019年第5期以“新思维视域下的新文科建设”为题,刊发了本校教师分别从文学、历史学、哲学和教育学四个学科为视角的专题讨论。2019年10月,南方科技大学与《探索与争鸣》编辑部联合主办了“新文科之新与创新人才培养高端论坛”,汇聚了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以及学术期刊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就新文科的建设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并把6篇交流文章刊发在《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期。《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2020年第1、2两期推出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6所高校专家学者的7篇笔谈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新文科知识体系构建问题。同时《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科学报》等报纸也刊发了相关文章予以探讨。就目前来看,诸多学者在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内涵界定与建设路径等方面纷纷提出相关观点与建议。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樊丽明认为,建设新文科的核心要义是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文科融合化、时代性、中国化、国际化,引领人文社科新发展,服务人的现代化新目标。(7)参见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中国大学教学》2020年第5期。黄启兵与田晓明在对欧美以及国内新文科概念溯源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新文科概念的提出有三方面的因素:新技术改变了文科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方式,新需求要求文科在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方面追求创新与卓越,新国情促使文科应具有中国特色并走向世界舞台中央。(8)参见黄启兵、田晓明:《“新文科”的来源、特性与建设路径》,《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2期。张江则提出新文科建设的突破在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打破文理学科之间的既有界限,人文学科吸收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进而对传统文科进行改造、转换与升级。(9)参见张江:《用科学精神引领新文科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石云里尤为另辟蹊径,从“第三种文化”的视角寻求新文科的建设路径,即在传统文科与理工科交融与碰撞中反向激发创生出一种新型的文化。(10)参见石云里:《“第三种文化”视野中的新文科》,《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期。理工科院校的新文科建设,也是学者们聚焦探讨的热点话题。季卫东尤其强调在理工科大学发展新文科的重要意义,他以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探讨新文科的发展路径,即来自不同学院和学科的研究者为攻克重大问题在一个多元框架下聚焦、组合在一起形成卓越集群,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作为驱动新文科建设的两轮,通过区块链与网络来思考价值取向问题,进行新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11)参见季卫东:《新文科的学术范式与集群化》,《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吴岩以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的空间与媒体实验中心以及一系列想象力为核心的课程为例,说明新文科要在人工智能、环境变迁等新的领域有所创见,就必须打破传统人文科学的“守城式”理念,需要从建筑、设计、媒体、文学等多个侧面综合探索新的知识领域,进行“攻城式”新知识体系的获取与创建改造。(12)参见吴岩:《“守城”到“攻城”: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转向》,《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作为一所传统的农业院校,如何建设新文科则成为目前深入思考的课题。自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四新”建设理念提出以来,农业院校普遍以新农科建设为主要发展着力点,而新农科的建设路径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所指出的,要走融合发展之路、多元发展之路、协同发展之路。其中,融合发展不能把专业仅仅窄化为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而是要农工结合、农理结合、农医结合、农文结合。(13)参见郭亚丽:《新农科“新”在何处?高等农林教育如何办?》,2019年9月27日,新华网http://m.xinhuanet.com/edu/2019-09/27/c_1210294590.htm,2021年3月15日。可以看出,新农科与新文科建设的共同之处在于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那么,在一所传统的农业院校如何实现新文科与新农科建设,达到文科与农科的交叉融合,实现各自学科门类的新发展,美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则不失为一个有效的交叉融合以促进共同发展的具体路径。

长期以来美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理论上很多学者认为美育从属于德育,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以智育取代美育的现象。尽管改革开放初学术界曾经出现美学研究热潮,然而美育教育还是在很长时期比较滞后。随着1999年美育正式写入国家教育方针,2015年出台第一个美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特别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教授的回信中,强调美育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14)参见《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美术》2018年第10期,第6页。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15)参见《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18年9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2021年3月15日。大学美育教育才真正引起高教界的广泛重视。对于理工类、农业类高校的美育教学薄弱甚至缺失,以及美育对于理工科、农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已经在高教界取得了普遍共识。因之,学者们对于此类院校美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也进行了初步探讨。李璠从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校园文化、建立实践平台等方面,(16)参见李璠:《理工科高校美育教育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科技视界》2020年第23期。梅运彬、曾佳敏则从思想、课程、环境、实践与网络等五个维度,(17)参见梅运彬、曾佳敏:《理工科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分别探索理工科高校美育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谢毓洁、罗黛则着意强调在理工类课程中融入美育内容,构建具有理工特色的美育课程体系。(18)参见谢毓洁、谭旭东:《理工科大学美育的途径及意义》,《高教探索》2010年第4期;罗黛:《论我国理工科高校美育发展现状及解决途径》,《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2期。蔡瑞鸿、张立波等学者很早就分别从观念转变、课程设计、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提出农业院校实现美育教育的路径。(19)参见蔡瑞鸿、禇建平、何兰英:《农业院校审美教育的途径》,《高等农业教育》1992年第3期等。王景伟、肖爽则借助于协同理论,分别从理念协同、路径协同、保障协同等方面来构建农业院校美育体系,从而达到发挥多重美育要素共同育人的效果。(20)参见王景伟、肖爽:《协同理论视域下高等农业院校美育体系构建》,《艺术教育》2019年第11期。

综上所述,关于新文科建设与美育教学体系构建已经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教育实践思路。在新文科建设理念引领下,如何实现农业院校的美育教学体系构建,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教育实践问题。而在美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中,根据农业院校的特点,如何实现新文科、新农科以及美育三者间的知识性关联与融汇,打破固有学科边界与专业壁垒,推进多学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助力于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则是一个更需深入思考、科学规划的新时代教育命题。

二、体系构建:“一体四维”美育教学体系的实施规划

继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之后,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指示精神,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提出到2022年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因此,美育教学体系的构建提到了高等教育亟待考虑的议事日程上来。其实,美育作为一个学科门类起源于西方。尽管西方古希腊、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中蕴育着“唤醒式”美育观念,但确切地说真正的美育诞生于欧洲启蒙运动,自康德和席勒构建起以人的发展完善和自由解放为目的的经典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奠定了现代美育的根基。其中,席勒的《美育书简》一书所阐释的美育思想,建基于启蒙运动的人性论与自由论,同时又继承了自古希腊以来的人文教育传统,不以专业化艺术技能的掌握为最终目的,而是以培养完全的人、促进人性的和谐、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为最终目的。(21)参见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高等院校进行美育教学的实践与探讨中,其中山东大学的曾繁仁教授和西南师范大学的赵伶俐教授长期致力于美育教学体系的思考与建构。曾繁仁教授出版《美育十五讲》并发表系列论文对美育的基本理论、西方与中国的美育发展以及中国新时代美育的发展趋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有建设性的探讨。他尤其提出高校大美育体系的现代化建构,即高校除自身建构美育课程体系、营造美育的校园文化环境外,还应该与政府单位、社会机构、艺术团体等开展合作,搭建开放的美育教育平台,建立起艺术展览、馆藏参观、主题讲座、社会实践等美育的课外活动体系,打造开放的大美育教育环境。(22)参见曾繁仁:《美育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另外,曾繁仁教授发表论文探讨美育相关论题,参见曾繁仁:《试论美育的本质》,《文史哲》1985年第1期等论文。赵伶俐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学校美育系统与美育心理发展研究,对于美育目标及分类体系、美育质量测评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她尤其提出了高校美育课程的“五圈课程模式”,即以跨界审美为基础的综合美育课为中心,以艺术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审美化教学、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审美化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直觉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知识进步与创新。(23)参见赵伶俐:《人生价值的弘扬——当代美育新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另有论文《论当代美育课程设置》,《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等。

上述国家关于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美育观念与美育教学体系的相关探讨,为我们进行美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提供了原则与目标的指导以及具体实施路径的参考。同时,我们针对农业院校的自身特点,在新文科与新农科进行跨学科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建设理念指导下,进行独具特色的农业院校美育教学体系的建构。此建构在建设综合美育、艺术美育等课程体系、教材体系以及第二课堂美育体系的基础上,尤其重点建设文农专业融合的专业美育课程与教材体系以及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与农业院校校园文化符号美育体系,进而形成“一体四维”的美育教学体系。

(一)课程美育体系

根据国家加强美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新文科、新农科建设理念,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注重美育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增强美育课程的综合性,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基于此,设置三个部分的美育课程体系。

一是文、农结合的综合美育课程。在所有文科与农科专业开设包括大学美育、跨界审美、人生与审美等综合美育课程。此类课程主要以美的本质和规律为视角引导学生审美活动,以实现多学科之间的广度与深度关联性,培养学生融入多学科、多专业跨界的审美思维与创新能力以及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二是以文为主的艺术美育课程。包括音乐欣赏、舞蹈欣赏、书法欣赏、绘画欣赏、电影电视欣赏等课程。此类课程在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中要进行审美化艺术改造,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与综合人文素养。

三是文、农学科深度融合的专业美育课程。人人皆知“美育无处不在”,自然美育、社会美育、科学美育、文化美育等,形成一个复杂而多样的专业美育系统。根据农科类院校的特点,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开设包括园林园艺审美、农业生态审美、观赏植物审美、昆虫美学、工程设计美学等课程。此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与专业审美素养,进而激发专业创新内驱力,助力专业创新能力的养成。

(二)教材美育体系

根据课程美育体系的设计,统一规划、探讨、编写体系化的美育教材。在美育教材编写过程中,采取分类、分步骤循序渐进的编写规划。其中,首先编写《大学美育读本》《中外美育书目导读》两种美育教材,内容上在涵括综合美育、艺术美育的基础上,融入环境美学、昆虫美学、区域文化美学等具有农业院校与区域文化特色的美育内容。通过美育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构成新文科背景下的新形态美育教材体系,不断拓展涉农美育的传播功能与社会影响。

(三)第二课堂美育体系

第二课堂的美育实践活动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积极探索打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第二课堂美育活动形式。其中,重点发掘丰富多彩的各种学生社团活动中的审美因素,焕发学生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与审美素养。

根据学校既有的学生社团活动基础,倾向打造融合各专业、各种活动于一体的“美育节”。“美育节”以学生社团为参与主体,美育教师和专业教师组成指导教师团队,举办文、理、农、工等专业领域丰富多彩的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文艺演出、演讲辩论等活动,深入发掘社团活动中的审美元素,将其融为一体,激发学生自主而自由地发展审美个性,营造良好的校园美育活动氛围。

(四)地域文化美育体系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源起于北大荒这片神奇的黑土地,现今又坐落于诞生铁人精神的大庆市,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创业文化、革命文化等文化审美资源。因此,深度挖掘龙江地域文化审美资源开展美育活动,形成具有行业、区域特色的美育教学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北大荒精神进美育课堂。北大荒精神是农业文明孕育的时代精神。推动北大荒精神入课堂,通过深入发掘北大荒精神的具体先进人物与事迹,唤起学生发扬自立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人格美与精神美。

二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进美育课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工业文明孕育的时代精神。通过游览工业景观,深入“百湖之城”生态湿地,挖掘铁人王进喜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全部内涵,激发学生培养与塑造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力量与健康人格。

三是校园文化符号进美育课堂。校园文化符号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校史馆、农业文明展示馆、老校长王震将军塑像以及校园景观(如二十四节气球、农用飞机、现代农机具等)等软件与硬件设施,展现全校师生共同表达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育人氛围。

三、模式归纳:“一体四维”美育教学体系的效能分析

基于国家新文科、新农科建设与加强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指导性意见,我们从理论层面勾勒了新文科、新农科与美育三者间的知识性关联,进而建构了新文科建设理念下的农业院校美育教学体系,即课程美育体系、教材美育体系、第二课堂美育体系与地域文化美育体系,形成了“一体四维”美育教学体系(见图1)。下面就该体系的效能性予以分析。

图1 “一体四维”美育教学体系结构图

其一,“一体四维”美育教学体系的目标性。综合前面的分析,新文科与新农科均聚焦于新时代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高校美育工作则是树立跨学科融合理念,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综合三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建构的“一体”之核心目标是培养文农美融合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在此核心目标下,可以具体细化为三项子目标,即文农融合的知识体系、崇高审美追求与高尚人格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三项子目标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其中前两个子目标是知识、素质与能力方面的要求,强调大学生的知识融汇与素质能力养成;第三个子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实现前两个子目标的前提性基础,国家在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中着重强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因此美育教学体系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三项子目标均衡发展才能达成最终的核心目标。

其二,“一体四维”美育教学体系的结构性。美育教学体系之“四维”课程美育体系、教材美育体系、第二课堂美育体系与地域文化美育体系具有完善的结构性。其中,课程美育体系与教材美育体系是美育教学体系的主渠道,分别通过综合美育、艺术美育与专业美育课程与教材体系的建构,对学生的美育知识与审美素养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尤其侧重于文农专业知识、能力与美育知识、素养的融汇,促进学生通过基本知识与能力的融通独立进入交叉学科领域深入探索,激发求知欲而不断地拓展知识领域与能力范畴。第二课堂美育体系与地域文化美育体系则是美育教学体系具有特色的有效辅助渠道。相对于上述两个全方位培养的主渠道,这两个渠道尽管是辅助的,但并非不重要。某种意义上来说,第二课堂美育尤其侧重于学生的主体参与,而综合美育则更能实现学生在专业知识与美育知识的融汇基础上独立自主地体验美与创造美。地域文化美育体系则通过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及校园文化符号的感召,体验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精神引领,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美、精神美与人格美。

其三,“一体四维”美育教学体系实施过程的渐进性。“一体四维”美育教学体系并非一两次的设计与实施就能达成预期效果,而是要通过多次循环往复的实践过程逐渐修订与完善。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四维”美育教学体系间并非各自独立封闭的体系,而是交叉融合的强关联的知识体系与能力素养创生与发展过程,彼此间互为促进而达成“一体”之人才培养目标。

其四,“一体四维”美育教学体系运行的制度性保障。按照国家加强美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学校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评价体系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因此,必须加强美育教学体系的制度化建设。一是把美育课程纳入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相应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分。二是建立开设美育课程与编写美育教材的激励机制。优化美育教师岗位结构,畅通美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在教学成果奖等评选表彰中,保障美育教师占有一定比例,以激励教师从事美育教学的积极性。三是建立美育教学专项评估制度。把学校美育教学纳入学校教学督导评估范围,建立美育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结 语

国家新文科、新农科建设的提出以及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意见的出台,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命题。在此命题下进行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改革与探讨,则成为高教界热议的话题。“一体四维”美育教学体系的建构,则是在此过程中的一种初步设计。随着此教学体系运行的不断拓展与深化,进而形成文农美三者间的良性互动与创新性发展,最终指向多学科融合的创新复合型人才目标,则是一个常说常新推动整体教育现代化的持续发展过程。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文科美育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三农”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豆文科作品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