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融合发展路径探究

2022-07-14 09:44张丽娟吴海英
老区建设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内生动力乡村振兴融合

张丽娟 吴海英

[提 要]充分激活乡村内源性力量,激发融合内外部动机要素的内生性动力,是最大限度实现乡村振兴长效发展的必然路径。通过阐释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融合发展条件以及Y县队伍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文旅融合、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现实观照,诠释“融合发力”如何助推乡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解码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融合

[作者简介]张丽娟,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共服务与公民精神;吴海英,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西赣州 34100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志愿服务组织治理机制与能力建设研究”(20XGL021);江西省社科基金高校思政理论研究专项“高校思政课‘志愿公益+’实践教学模式研究”(20SZ09);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教改课题“基于生活体验的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YJG-2020-10)

一、问题提出

乡村是基层农民的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是国家、市场、社会关系调试互动而建构的核心场域,具有地域性及典型的内在“社会性”特征。乡村是我国农民劳动生产、安居乐业、繁衍的家园,是我国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深厚的基础、最大的潜力和后劲。[1]然而,我国农村经过40多年的全面改革和转型,在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要素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由此衍生农业内卷化、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使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四化同步”[2]中的短板和后腿。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三农”问题,引导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政府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之策应从乡村内生动力上突破困境,回归到内生于村民群体的交往网络、共同情感和发展意识之中,为内部与外部要素与力量的嵌入以及在政府和乡村个体之间搭建融合空间和缓冲层域提供机会,为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融合发展的条件

(一)多元主体协同是关键环节

人是乡村振兴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亦是确保乡村建设良性循环的关键要素,这是由乡村振兴的本质特征、历史和现实所决定的。乡村振兴最本质的问题是“三农”现代化,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核心要素,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然而,现实表明,农村空心化、乡村主体性缺失、人口结构性失衡是造成乡村振兴困境的深层原因。当前,乡村主要有三类留守群体,包括儿童、妇女、老人和残障人士在内的老弱病残群体,半工半耕户及以返乡创业、中等规模农业生产经营者为主的乡村社会的中坚力量。[3]由于乡村振兴涉及领域广,具有复杂性、艰巨性等特征,仅依靠某一“完全理性”[4]主体难以有效完成乡村振兴任务。因此,乡村振兴亟需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以政策改革和制度创新促使各种发展要素回归乡村,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式动员人力资源投入于乡村,不断创新乡村建设的实践行动,发挥不同主体参与乡村建设的优势,促使1+1>2的协同效应的产生,实现最优化的主体力量整合。

(二)资源要素整合是基础构筑

资源涵盖了一切可用以谋取当前和未来福利的且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等内容,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决定了乡村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潜力。从实际情况来看,乡村的资源包括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者共同构成了乡村独有的财富,也成为农村人口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之所以将资源要素的整合视为内生动力机制的基础构筑,缘于资源要素的流动和积聚是实现乡村内生动力融合发展的前提,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探索资源要素融合的实现形式,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充分转化为资源资产,抓住乡村产业高效健康发展的机遇,进而转化为农村持久的收入流,既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又实现了发展效益由弱到强的“嬗变”,提升了乡村发展质量。

(三)乡风文明建设是坚实保障

激发乡村振兴战略内生动力离不开良好乡风文明的润滑剂作用。乡风文明是基于血缘和地缘的情感依附关系,根植于乡村深厚的文化土壤,是鄉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孕育和积淀的文明价值。它所蕴含的积极的、正向的价值观念对于凝聚乡村力量、唤醒乡村个体自觉意识和行动自觉、增强个体对村庄特色文化和现代精神风貌的认同具有积极作用。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社会建设的组成部分,事关乡村社会建设的整体质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软件基础和重要抓手。积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有利于改善多维价值之间的牴牾与摩擦,重塑乡村振兴的治理共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推动价值再构、共识形成,促使乡风文明与乡村振兴的融通共生,为维护乡村的和谐、稳定及筑牢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根脉。

(四)借助外部力量是重要支撑

内生动力的激发是乡村主体有机“参与”的结果,却也离不开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力量构成的外源动力系统。外源动力在激活主体性内生动力过程中主要扮演着“促进者”和“服务者”角色,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府作为乡村建设的组织者、协调者和践行者,在顶层设计、政策引导、示范带动、公共投入和推动改革等方面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是市场通过要素配置、主体激活、产业竞争等方式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而且在生态价值转化、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以及乡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三是各类社会组织发挥组织化优势、在地化优势和公益优势赋能乡村振兴,在服务领域、村情结合、主体意识、人才培育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潜能,能够更好地提升乡村建设效率与满足农民需求,助推乡村善治的可持续性。可见,鉴于乡村内生资源禀赋不足条件下,引入技术、资金、政策等外部资源要素,并与内生动力培育相融合,激发内力,用足外力,有利于促成“内外融合”的强大动力,实现乡村社会的内源性发展。

三、Y县融合发展的实践考察

Y县地处江西省南部,总面积2800多平方公里,辖20多个乡镇和350多个行政村,总人口超百万人,90%农民外出务工,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现如今,在Y县领导班子、驻村干部、地方政府的带领下,自上而下戮力奋斗,发展村集体经济,培育了种植养殖、光伏、电商、纺织服装、红色旅游等产业集群,帮助贫困人口顺利摘帽,使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如何让已形成的内生动力持续激活并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助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Y县从多元主体参与、资源要素整合、文明乡风建设、借助外部力量上推进“融合”发力,这对于探索中国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队伍融合:夯实乡村振兴发展的人才保障

百年基业,人才为先,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更加注重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5]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到乡村振兴过渡阶段,我国乡村依然面临人才数量薄弱、素质羸弱、领导力贫弱的瓶颈,依然处于“难招引”“难留住”“供给错位”等人才困境。如何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乏力”难题,需要从政府、社会、乡村等多个维度促成合力,打通人才在乡、人才回乡、人才下乡的立体化通道,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人才队伍。Y县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改善人才缺失问题、提高乡村人才发展能力等方面入手,建构一核多元的乡村治理共同体。

1.“头雁工程”: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基层党组织是整体工作发展的开拓者、规范者和协调者,是盘活、整合资源要素的重要主体,是搭建国家—村庄、政府—村民关系的重要桥梁,乡村振兴更加需要有体系、有制度、有力量、有能力的党组织作为可靠的保障。自2015年以来,Y县确定了书记强、党建强、发展强为引领发展的目标,在思想、认知、工作上明确了“四个自我”的行动指南,即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同时,严格落实过程监督与结果导向,加强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细化村委会、监督委员会和村民小组的监督职责,建构本职监督、专门监督、民主监督的“三位一体”基层党组织监督机制,全力推进“头雁工程”建设,涵育一批综合素质硬、能力强、群众信赖的村级领导队伍,切实提升乡村“头雁人才”的引领力。

2.“归雁工程”:引导人才回流乡村

乡村人口大量外流不仅是人力资本流失,也加速了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流失,致使乡村“空壳化”“农田荒”,逐渐沦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家园、记忆中的故园。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乡村振兴的第一道门槛,必须切实破解“谁来种地”、留不住人等难题,要想方设法凝聚乡村发展底气、人气和财气。因此,在乡村人才存量无法满足“三农”现代化发展需求时,亟需构建人才回流机制,合理引导外出人才、能人、“城归”精英返乡,以激活乡村其他要素。[6]“回得来”“留得住”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保障,而激发外流人才的“社会性”元素,是乡村留住回乡人才的重要策略。Y县抓住回乡人员的“安居”与“乐业”需求,以完善基础设施、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为根本,建设“人才”公寓,解决回乡人才吃住及相关生活补贴问题;出台一次性创业补贴、免费就业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提供“青雁归来”创业项目,注重人才培养选树,举办回乡主题活动等,以利益和情感两方面为纽带,打动回乡人才并留住回乡人才。实施“归雁工程”,大力营造吸引人才回归乡村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和关系网络,通过乡村项目、事业聚合人才和成就人才,吸引返乡人员真正补位乡村建设与发展。

3.“育雁工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形成的基础在于将农民从“原子化”状态转变为“有组织”的“社会性”状态[7],发挥乡村多元群体的技能优势,提升农民作为乡村振兴主体的发展能力。中国农村从业人员的老龄化、兼业化、依靠经验从事农业生产的现象普遍存在[8],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发展活力的迸发。为此,亟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或“新农人”。融合政策扶持、人才孵化、人才使用和人才涵育机制等,加强对高素质农民、能工巧匠等本土人才培养,加强本土人才的就地开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巩固农民主体地位,突显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农民要素的重要性。Y县融合政府、社会、市场的“新农民”培训建设途径,通过政策引导、增加投入、强化服务等方式加强农民组织化建设,培养和组建了丰谷生态农业合作社、长发家庭农场、富硒蔬菜协会等,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几乎涵盖了农村的种植、养殖、水产、林果等各个领域。重视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专业生产技能,涵育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专家讲座及科技特派等多种形式向其培训产业、文化、生态、治理、责任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发挥经理人、科技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青年创业致富辐射带动作用,吸纳更多的农民转型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二)一二三产业融合:培育农村农业发展新动能

产业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更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融合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集聚了产业内在优势,加速资源要素的良性循环,升级改造传统产业体系,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乡村经济活力。

1.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生产从增产转向提质导向

如何实现产业链高质量整合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是城乡经济发展取得质效跃迁的关键,只有延伸农业产业链,才能提升农村农业产品附加值。Y县从农业技术改良和市场需求出发,打造了县域产业园基地综合包装、营销、品牌推广的全产业链,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局限,拓展了农业生产的价值增值时间和空间范围,推动传统农业转化为高效农业。以Y县蔬菜种植为例,依托鑫悦农业、苏成农业等龙头蔬菜种植企业,在技术链上,运用农业高新技术,使农产品从传统技术条件下的低附加值向工程化技术条件下的高附加值方向延伸;在生成链上,鼓励相邻村庄集中种养生产、乡镇集中加工生产,在乡镇电商平台上统一销售,以此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方式和途径,创造出以农业为依托的高端消费市场。如创意富硒蔬菜农业、兰花旅游观光等,使得Y县的农产品从简单初次生产供给转向高附加值加工供给,并带动了一系列衍生产品的高端供给逐渐进入市场。

2.跃升产业价值链,推动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有机衔接,本质而言是一个价值链管理的问题。培育绿色农业产业价值链是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具体需要,是契合绿色发展潮流的有为之道。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乡村产业振兴,融合绿色要素投入、环保技术应用、生态化管理等,推進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生态管理融为一体的绿色农业经营体系及其生产系统的全面升级,推动绿色农业产业链形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Y县在蔬菜培育、肉鸡养殖、兰花种植等领域引入现代工业技术、装备、设施等,采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进行种植、养殖,从绿色角度打造种植、养殖价值链,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促进当地生态农业的精细化、智慧农业的立体循环化发展。

3.打造新型经营主体组合链,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变革

当前,我国农村逐渐发展了农村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殖龙头企业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内的新型经营主体,使其担当起农业农村发展利益相关主体联系的纽带,成为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有效载体。Y县融合土地、人力、技术、文化以及资金等资源,依托土地流转制度和订单农业管理办法吸引了诸多种植、养殖品牌企业入驻,安排农户在入驻企业中投入劳作、实现就业。同时,鼓励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股份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企业等参与外引企业的利润分配,构建了“公司+合作社+农户”“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贫困户”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组合模式,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格局,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方式的变革。

(三)文旅融合:推进文旅产业精品化发展

文化与旅游相互嵌入、深度融合、协同并进是当前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趋势,也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一直以来,文化与旅游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延伸和扩容,乡村旅游对推动居民收入包容性增长、加快乡村地区旅游城镇化进程、保护乡村文化遗产等有重要作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资源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深刻的魅力元素。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可以有效结合村镇产业、文化以及生态等,全面提升产品、业态、场域等资源配置效率以及资本的流动性,带动乡村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及服务融合。

1.整合“三色”资源,推进业态融合

文旅融合的实质就是文化和旅游通过创活产业业态、创优场域载体,在营销方式、商业模式、配置形式上实现渗透重组和价值耦合。[10]业态融合是以产品为核心,市场主体根据市场需求派生出不同的组织形态、经营方式,借助产品的供给与布局,进而形成的固定价值形态,最终形成融合型的产业形态。Y县将本土的民俗文化、古村落文化、红色文化、自然生态等乡村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及互换赋能,不断催生了古色生态、绿色生态与红色文化旅游“三色融合”的产业新业态、新主体、新模式。同时,推进红色旅游、旅游演艺、古村落旅游、主题公园等现有文旅融合业态的再造、升级,支持、开发集文化熏陶、度假休闲等一体化的文旅综合体,改变传统的门票经济文旅产业发展模式,拓展融合式的产业经济一体模式,从而推动文旅产业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的转变,从“点对点”单调化景区建设管理到“景点网络”色彩化的统筹发展转变,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业态向多样化与精致化方向发展。

2.突出“二创”思维,推进产品融合

“创新创意”思维应用于文化和旅游领域,是文化与旅游的生产链和价值链发展的应势而为,是顺应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和旅游从交互到共生的规律使然。Y县创设了点—线—面的融合机制,借助文化的创新创意,创造文化的外在表达与呈现方式,推动更多文化资源转化为高品质旅游产品,在融合递进中实现文化资本化,使文化与旅游产品形成完整的链式融合。具体做法包括:加大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普查、梳理、挖掘、阐发力度,将更多文化资源纳入旅游线路、融入景区景点,推出了多条“红古绿融合、娱购游一体”的精品线路和项目;建构夜间文旅消费热点,促进夜经济与文化旅游的结合,探索开发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的“小而美”“流动式”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市场,形成集特色农产品、农家餐饮、特色住宿于一体的旅游产业链;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结合舞台化的表演方式和符号化的塑造手段,鼓励演艺、工艺美术、文化创意融合,创新推出一批承载革命文化内涵、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科技化和时尚感的红色旅游产品,实现在开发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发掘乡村人文资源,利用创意设计提升产品的文化意蕴与趣味,打造网红图书馆、兰花博览园、科技长廊等旅游景点,深度融入游客体验,重新赋予乡村文化旅游深厚的人文内涵。

3.依托“网络”编织,推进服务融合

只有推动全域文旅公共资源共享,创新公共服务机制,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服务网络,着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服务融合,才能进一步实现文旅服务共享、扩大文旅产品和服务的覆盖范围。基于此,Y县深化“互联网+旅游服务”的模式,创新运用5G、VR等多样化的现代技术,通过线上线下“并轨联动”,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综合作用,共建文旅服务大数据体系,打造一站式、综合性、支撑性的智慧文旅服务云平台,激发文旅产业数字化功能。同时,Y县借助惠民工程建设之契机,完善旅游景区、度假区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统筹、改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人文内涵的文化与旅游场地,包括农家书屋、祠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各类公共文化阵地,将其嵌入旅游景区、线路、住地、交通服务区域中,打造居民与游客共享的文旅新空间。

(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打造乡村宜居新高地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生产——生活——生态”互嵌融合则是宜居乡村持续发展的核心。相对于城市,乡村的最大优势和有利条件是拥有丰富多样的田园风光和良好的生态资源。在田园生态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现状下,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态成为了极其重要的生活原料和物质基础,是可以开发的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9]因此,如何协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要素、处理好发展与保护、保持与改善的良性互动互促关系,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快速增值,是当前谱写乡村“大景区”篇章的重要笔墨之处。

1.挖掘元素,实现“三生”新要素融合

“三生”新要素意指内嵌于生产、生活、生态之中的要素,生产新要素是行为活动的动力源泉,生活新要素是核心目标,生态新要素是基础介质。单纯强调某单个元素都不利于协同推进乡村现代化建设,必须将“三生”新要素的联动统一视为乡村建设的导向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进而提升生产新要素的创造能力并衍生生态要素资源,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品质。Y县挖掘乡村生态、旅游观光、文化教育等价值元素,将乡愁记忆、文化韵味、人文背景与当代居民生产、生活有机融合,依据乡村传统空间布局结构对乡村祠堂、戏台、公共广场等进行农村社区空间营造,打造人文与生态优势凸显的乡土景观和生活环境,实现“村景”融合。将新元素的交融交汇于田园特色,在餐饮、民宿、农家乐、研学多元等方面做出新文章,开发出包括“富硒宴”、红色研学打卡地、兰花小镇等集特色农产品展销、休闲学习、农事体验一体的创意农业、生态农业、乡村休闲农业新业态。所以,“三生”要素融合精准地将农业与文化、商业链接起来,构建了“三生融合”业态,推动Y县朝向宜业、宜居、宜游发展。

2.科学规划,实现“三生”空间功能融合

“三生”空间融合即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规划核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规划的基础,以农民生活品质提升作为规划的最终目的,打造出宜业宜居的“三生”空间。由于乡村田园景观和生态资源各不相同,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村民对生活质量改善需求自然不相同,“三生”融合亟待做好系统谋划和布局,因地制宜,规划出不同的“三生”空间功能。Y县以生活水平增质化、生产效益最大化和生态环境高质化为目标,以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国土综合整治等为着眼点,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适度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土地整治+”开发模式等手段来弥补区域土地利用功能短板,以促进区域“三生”功能的协调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譬如,Y县精确把握各村庄的差异和特点,在区位条件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地区集中布局,统筹布控产业用地、生态用地和生活用地,构建集约高效的“三生”空间格局,包括兰心社区、兰花博览园、文山街、寒信峡民俗文化区等,引导旅游产业集聚发展,使得生产区既可作为生态旅游区又可作为生活区,实现“三生”空间功能耦合。

四、结论与讨论

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政社关系,影响人才、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乡村振兴的空间和范围。基于微观视角探讨Y县内生动力的融合发展举措,一定程度上呈现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生成的途径,体现中国“三农”发展的社会化要素在融合环节中的多向互生互动。在研究中不难发现:第一,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于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和乡村振兴的内生需求。在行政“压力体制”的影响下,顶层设计构筑融合发展的制度安排,这也是斟酌激发内生动力的必要前提,因为只有安排好“融合发展”的制度前置,才能更有效地推进行政目标与乡村需求的一致性。第二,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亟需打破基层疲于应付行政指令的困顿,使融合发展举措皆与所在区域的“三农”之间生成社会性契合,融合发展与乡村建设之间紧密联系、高度契合,才能反作用于推动乡村社会的成长与发展。第三,融合发展的目的在于实现乡村人才、科技、资源等的最优化配置。然而,如何在多向融合发展中更好地催生乡村公共价值和公共理念,有效避免多线“融合”的内耗问题,是后续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最后,不同的融合思路与举措在不同的区域和领域中体现出不同的要素组合方式,致使乡村振兴出现复杂多变的发展样态。为此,需要具体考察和分析不同区域和领域的乡村特征及其融合逻辑,依靠多方作用合力推动乡村振兴自生秩序的生成,提炼更加规范、可供复制的模式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唐仁健.百年伟业 “三农”华章——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领域的百年成就及其历史经验[J].中共党史研究,2021,(5).

[2]戴翔,申代润莹,占丽.高水平开放助力后发展地区“四化”同步的思考[J].区域经济评论,2022,(2).

[3]杨磊,徐双敏.中坚农民支撑的乡村振兴:缘起、功能与路径选择[J].改革,2018,(10).

[4]苏华,杨理可.“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合理性新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 ce/2021-02/23/content_5588496.htm..

[6]李卓,张森,李轶星,郭占锋.“乐业”与“安居”:乡村人才振兴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陕西省元村的个案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

[7]劉启英.乡村振兴背景下原子化村庄公共事务的治理困境与应对策略[J].云南社会科学,2019,(3).

[8]廖嗨烽,王凤忠,高雷.中国乡村产业振兴实施路径的研究述评及展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11).

[9]侯天琛,杨兰桥.新发展格局下文旅融合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J].中州学刊,2021,(12).

[责任编辑:熊文瑾]

猜你喜欢
内生动力乡村振兴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新常态下提升西安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对策研究
外源式扶贫背景下农户脱贫的内在动力研究
哈尔滨市长宋希斌:深挖“内生动力”,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