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急救措施在非创伤性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2022-07-14 02:37蔡才章黎飞彬陈耿生
智慧健康 2022年14期
关键词:自发性创伤性神经功能

蔡才章,黎飞彬,陈耿生

(广东省罗定市中医院,广东 罗定 527200)

0 引言

非创伤性脑出血指的是非外伤性自发性脑出血,又称自发性脑出血。自发性脑出血,大多数病人都有高血压病史。由于患者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引起血压骤然升高,从而导致血管破裂,造成出血[1]。此时患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同时还会表现出一侧肢体活动受限,言语可能含糊不清,大小便失禁等,需要紧急处理,抢救生命。同时该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可知,对该类患者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有研究表明[2],针对非创伤性脑出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急救治疗,可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故本研究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急救措施在非创伤性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广东省罗定市中医院收治的89例非创伤性急性脑出血患者,按急救措施的不同均分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28~79岁,平均(53.53±11.16)岁;原发病:高血压伴动脉硬化16例、动脉硬化11例、硬脑膜下出血14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例;出血部位:右基底节10例,左基底11节,丘脑10例、脑叶8例,硬脑膜下5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轻型15例、中型24例、重型5例;中医辨证:中经络21络、中脏腑23例。观察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28~78岁,平均(53.45±11.09)岁;原发病:高血压伴动脉硬化17例、动脉硬化11例、硬脑膜下出血1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4例;出血部位:右基底节11例,左基底11节,丘脑9例、脑叶8例,硬脑膜下6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轻型14例、中型25例、重型6例;中医辨证:中经络22络、中脏腑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②均经CT及腰椎穿刺确诊;③得到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签署同意书,且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

排除标准:①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者;②因其他原因引起呼吸衰竭;③患有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者;④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基础疗法,按照常规救治流程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药物治治疗,即降血压,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滴,每12h一次,速尿脱水降低颅内压。给予地塞米松15mg静滴,1次/d。予以脑活素、乙酰谷酰胺等,改善脑细胞代谢。使用止血芳酸或6-氨基乙酸进行止血,注意用药反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呼吸道通畅。

观察组在上述急救治疗的同时加服中药,具体措施如下。

(1)立即准备好救治急性脑出血所需的药品及器械,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准备,接到患者后立即开启绿色通道。

(2)快速完成患者病情的评估,包括神志、意识、瞳孔等,密切注意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情况,及时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同时通知相关科室主治医生进行会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3)对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者,应立即给予术前准备工作,如皮试、备皮、导尿等,及时与手术室工作人员联系,快速将患者送至手术室接受治疗。

(4)采取中医辨证施治,具体为:①通腑泄热:羌活5g,生大黄、芒硝各10g,枳实、厚朴各15g,栝蒌、麦冬各30g,水煎服、灌肠或鼻饲;②醒神开窍:水蛭、肉桂各5g,祁蛇、陈胆星、旋覆花、枳术、白芍各10g,制附片15g,制军、党参各20g,代赭石30g。每日1剂水煎服,必要时予以安宫牛黄丸鼻饲或灌肠;③活血化瘀:水蛭5g,桃仁、红花、乌药、赤芍、川芎、丹皮、延胡索各10g,益母草30g,水煎服,部分患者使用了川芎嗪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或补阳还五汤内服;④祛痰化湿:给予涤痰汤:半夏、枳实各10g,陈皮、竹茹、胆南尾、菖蒲、郁金各15g,茯苓30g,水煎服、灌肠或鼻饲。

其中有1例脑硬膜下出血者拒接受手术而试服中药。对照组中有4例加用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对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评分为0~42分:轻型0~12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2分。分数越高,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

依照《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进行中风症候评分[3],轻型0~13分;中型14~26分;重型27~39分;极重型40分以上。根据上述情况判定疗效,可分为基本恢复(6分以下,≥81%)、显著进步(<81%,≥56%)、进步或稍进步(<56%,≥11%)、无变化(<11%)、恶化(负值)。总有效率=(基本恢复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或稍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记录两组患者急救后意识恢复时间、颅内压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在Excel中储存,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风症候评分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依从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风症候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风症候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急救后意识恢复时间、颅内压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颅内压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急救后意识恢复时间、颅内压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急救后意识恢复时间、颅内压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总有效率70.45%。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在45例观察组患者中,仅有7例患者出现轻微胃肠不适,未经处理自行恢复。在44例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术后再出血1例、肺部感染3例、轻微胃肠不适8例、肾功能障碍3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4.107,P=0.043<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是自发性脑出血最常见的致病原因[4]。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患者颅内血管出现硬化、玻璃样变、血管脆性增加,在血压增高的情况下容易出血。此外还有颅内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等血管畸形也会引起出血。该病症是很多脑血管疾病的先兆症状,所以一定要给予重视,及时做好预防治疗措施。非创伤性脑出血若不及时治疗,不但会引发头晕、头痛、头昏,还常常伴有急躁心烦、失眠多梦、生气易怒、耳聋耳鸣、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状,长此以往,还可能引发早老性痴呆、脑梗死。所以非创伤性脑出血的治疗刻不容缓。对于自发性脑出血首先要考虑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根据出血量采取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不少研究[5-6]称,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加用中医治疗,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常规临床急救措施主要是以防止出血,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高血液为治疗原则,可以使用药物治疗。目前对于该类患者常口服抗凝药物,不仅能有效解决自发性脑出血问题,还能起到预防作用。然而这些药物的使用都需要听取医生的安排,也需要严格按照专业医生的正确操作进行,才能避免意外情况发生;还可使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如果自发性脑出血伴有脑积水或脑干压迫者,就需要使用小脑自发性脑出血手术治疗,可以起到急救效果,如果患者显示水肿有高度密影或有昏迷的现象,则需进行减压颅骨切除术,都能达到不错的治疗作用[7]。上述手术方法一般都是进行局部麻醉,对于传统的骨瓣开颅术及骨窗开颅术而言,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但手术损伤大大减小,还不会出现很多并发症,且手术的时间缩短,操作简单,可将血肿向切口部位不断的推动,从而达到不错的治疗疾病作用。尽管上述治疗方式均有显著的效果,但部分患者在急救后仍会发生致残或致死时间[8]。中医认为脑出血属于“中风”范畴,该病性多见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并存。辨证论证是中医治疗的精髓,辨证的过程是对疾病的病理变化做出正确、全面判断的过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分析并找出病变的主要矛盾。所谓论治,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是研究和实施治疗的过程。合而言之,辨证论治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出证候,并以证为据确立治疗原则和方法,付诸实施的过程。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黄冲等[9]研究中报道,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血肿吸收,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该研究依照中医学七情病因为患者制定真会新情绪疏导和干预措施,同时给予中医按摩、针灸等治疗方式,通过上肢选取手三里、内外关,曲泽等穴位,下肢选择足三里、昆仑等穴位,对各穴位按压并对上、下肢肌肉行滚法按摩力度自轻到重;同时选取外关、手三里、曲池、合谷等穴位针刺进针约1.5cm,再提插每穴留针15~20min,然后对穴位艾灸,20min/穴以患者感到温热为宜,1次/d。以此刺激中枢神经功能,从而促进血肿吸收和改善神经功能,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辨证加用中医药治疗,其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其中通腑泄热、醒神开窍、活血化瘀、祛痰化湿汤剂的中医救治措施,除了能提高治疗效果,抑制血栓的形成外,还能加强中枢神经保护,加速损伤血管的修复。杨淑娜[10]的研究中报道,补阳还五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研究结果均与本研究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通过给予患者常规救治流程,患者入院前做好相关急救准备工作,入院后再次评估其病情,根据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等对病情做出初步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遵医嘱给予药物治治疗,包括予以甘露醇,以速尿脱水降低颅内压;给予地塞米松,抗感染;予以脑活素、乙酰谷酰胺等,改善脑细胞代谢;使用止血芳酸或6-氨基乙酸进行止血。期间注意用药反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呼吸道通畅。经上述急救、护理措施后,能在第一时间解除危及患者症状,保持其生命体征及各系统功能的稳定性,为下一步专科治疗奠定良好基础[11-12]。同时我们根据证型分为风痰入络证、风阳上扰证、阴虚风动证、痰热腑实证、痰火瘀闭证、痰浊瘀闭证、阴竭阳亡证、风痰瘀阻证、气虚络瘀证、肝肾亏虚证这几方面,根据上述不同证型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方案,经中西医结合急救措施后,患者临床体征逐渐消失,均顺利出院。本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且NIHSS评分、中风症候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加证实了该急救措施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对促进和缩短预后恢复时间有重要作用。尽管在观察组中有7例出现轻微胃肠不适,但未经处理后也自行消失。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部分患者对中药物耐受不足,导致在使用中药水煎服、灌肠或鼻饲过程中出现轻微胃肠不适。钟伟[13]的研究中,进行了西医基础治疗+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与本研究大致相同,充分表明中西医结合急救措施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生存质量。中西医治疗有着较大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出血病人体液免疫功能和BNP,CR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在王翔等[14]研究中,将128例急性脑出血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瓜蒌承气汤加减联合奥拉西坦的治疗效果,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M、IgG、BNP、CRP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未对患者进行按摩及针灸治疗,也未对其进行长期随访工作,故按摩及针灸治疗效果,和远期疗效情况有待进一步证实和研究。

综上所述,对非创伤性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急救措施,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对促进其尽快康复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自发性创伤性神经功能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共享魅力
超早期微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龄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