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在育人管理过程中的意义研究

2022-07-15 15:32高奕冰中共西平县委党校
管理学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党校教师应育人

高奕冰 中共西平县委党校

在党校中国传统文化育人中,应形成生态文明素养,将教育体系与社会契约相结合,基于社会、经济、群众等可持续发展作为背景发挥育人价值,以此促进学员的成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未来生态文明主导者育人模式与创新实践的中心理念。近年来,我国发布的一系列教育政策,都在宏观上对传统文化培育提供了理论指引与政策支撑。

目前,对传统文化素养内涵的深入解读,可以看出党校传统文化育人价值关键节点体现在:传统生态哲学、生态文明素养、中国元素、传统文化耦合文明框架;从“五育”并举的视角,强调个体价值观、心智、行为、文化和社会多维度的核心育人方向,以此真正发挥引领作用,为新时代培育更多优秀学员。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统文化概述

首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主旨,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针;其中包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民族团结体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理论。

其次,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价值与民族风貌,也吸取了其他民族文化精神。传统文化覆盖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也形成了儒家思想、道家文化。

例如,“精神”一词是现代语言,用传统文化来说,“精神”包括“精、气、神、力”共同组成的人的状态,就如儒家思想中的“心”一样。所以,“精神的力量”就如同“心力”。“精神”在今天普遍理解为心灵、灵魂、风气、勇气、意志、气魄、思想、才智、精华等凝聚而成的生命状态。黑格尔说“精神就是自己支持自己的那种绝对实在的本质”。再如,《论语》中,孔子称赞大禹,“禹,吾无间然矣”,意思是“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了”。因为大禹在自己日常生活里吃穿都特别朴素,但是在祭祖或者上朝的时候会穿得很隆重,而且祭祖时,贡品也摆得很丰富。孝、敬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内涵体现。所以,在新理论条件下,党校教师应以传统文化精神为支柱,推动民族命运共同体系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新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在育人管理过程中的意义

(一)以文化育人,发挥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价值

首先,以文化育人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新时代学员所必备的精神。传统文化育人可以理解为,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员树立自身的道德三观,保持优良的品德。其次,中华文化已经有5000 多年的历史,在民族发展中孕育了辉煌的文化,这些特有精神是我国宝贵的财富。因此,党校教师应在实际课程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不断发挥文化育人价值。应以“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实现中华民族团结,并以核心内容为主要依据,体现新中国、新理论思想的重要特征。

在党校传统文化育人过程中,应积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为指导,关注借鉴相关的国际研究成果。结合疫情对我国当前教育环境提出的挑战,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高质量教育体系”,规划整体框架并加以全面推进,必将对推动“教育社会契约”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进程产生充实、深化的促进作用,彰显传统文化对学员带来的价值、意义,促进传统文化的精髓得以发挥。

例如,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直接关系到文化育人是否成功。文化自信可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教育价值观念、业务能力水平等进行提升。对于教育来说,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文化自信,自身的教学效果也无法确保,并且会出现错误的认知,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以此,教师在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应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提高自身素养和文化水平,进而不断向学员输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为学员树立榜样,确保德育教学的实施效果。

(二)以文化育人,促进学员感受到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意义

在文化育人中,为促进学员感受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积极将传统文化与生活教育相结合,以此让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时空穿越的能力,真正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学员思想,在学员的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例如,党校应将文化与学员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打造“一校一特色”的党校文化,以“民工艺、全融入”贯穿党校教育,将文化建设与地方民间艺术相结合。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学员成长实现深度融合,让传统文化真正常驻党校、扎根于心。例如,在党校中,应凝聚学员力量,以“中国梦”为前提融入到党校政治理论教学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调、总体发展和合理规划落到实处,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涵。从而加强学员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思政水平、政治理论知识等。

最后,应狠抓教学质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构建高效课堂,将自主学习的理念运用于课堂,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实施文化教育,以管理、课堂、课程、活动、环境为五大支柱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出一批批学识儒雅、品行高尚的学员。

(三)发挥传统文化管理效果,使学员完善自我人格

传统文化是一种不断塑造理想人格、培养理想人格的文化。教师应积极发挥传统文化育人价值,让学员们认识到传统文化内涵,包括:优化、雅化、良化、深化、文化的价值。

首先,教师应真正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以文化价值理念促进学员在熏陶中不断完善自我人格。例如,基于育人管理要求,教师可以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开展育人教学,以党的治理方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此,引导学员对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应以科学的眼光去看待。教师应注意学员的发展性,并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渗透传统文化,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为做好文化育人,党校教师应针对基层学员理论知识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开展出“一线课堂”送党课,广泛运用案例、研讨、体验、情景等方式,使广大基层学员能够听懂、易于接受。通过对身边事例剖析,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文化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对于难以掌握的理论知识,可用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比喻、讲解,确保学员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积极拓展教学资源,以互联网搜索有关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并以一线课堂资源共享等优势,促进基层学员参与、覆盖效果。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符合学员们价值观教育的特点,通过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的形式,引导学员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传统文化让学生以健全的人格面对自己的生活与工作。

三、新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在育人管理对策

(一)构建科学文化育人管理体系,落实传统文化育人工作

目前,部分学员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创新精神,人云亦云。存在社会群体性思维、大众化心态和势利性言论行为,这种情况不利于学员全身心发展,为解决这种现状,教师应建立好协同管理措施,并让文化育人落到课程、落到实处、落到学员的人际生活、人文关系中。

党校校方与教师可对政治理论课重新审定培训课程和内容,联系省委党校资深教授给予学员授课,以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领导综合素质提升为主要内容。例如,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传承非遗文化,同时发扬志愿者精神,增强当代学员的社会责任感,党校教师应积极开展社会志愿者活动;党校教师要综合运用各种红色档案资料作为教学媒介,将讲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影音式教学等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自始至终用红色资源充实课堂。结合时事政治,用丰富、真实的档案资料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引导学员将其所学知识与自身理想信念相结合,努力弘扬革命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还应制定专业的文化考核评价,最大化调动学员参与到文化课程的积极性,进而让学员们感受文化的价值、文化的熏陶。

(二)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从2018 年来,我国传统文化进入中高考考核。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如国学、中医、字画、历史、民风民俗等早已纳入我国课程教育中。由此可以看出,文化育人的价值是多样性、实践性、可操性的。针对此,在党校教育教学中,为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开设好传统文化专业课程,并促进文化与学员的生活联系。

例如,可开设射箭选修课,主要教授射箭技术与中国传统礼射文化。射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商周时期就进入了体育意义上的范畴,先秦时期,最早出现了类似现代体育比赛的射礼活动,而且总结出了较为多元的射箭思想与理论,射箭在中国可谓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授课时,老师可以身着汉服,配箭囊以便学员们亲身感受古代礼射文化,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可以强身健体,也是为了让学员们深入了解与学习射礼文化,传承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为继承与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党校应围绕民族音乐、民间美术、舞蹈、戏剧和民族传统体育等传统文化项目建设,深入推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党校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纳入党校公共课程体系中。例如,党校可积极开展一堂关于“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讲座。教师应向学员分别讲述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性、中华文化历程与变迁、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传统文化需要加强与改善的几个方向,并对国家提出的关于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进行重点阐述。另一方面,党校学员作为新一代社会青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最富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代表,传统文化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延伸的,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离不开学员的积极参与。

(三)以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形成新时期文化育人管理模式

首先,在进行现代化转型的国家中,大都没有否定其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合理因素,反而将之有机结合到今天的社会文化中,成为其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心理保障的底线。因此,教师应真正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革新发展和对当代社会的积极适应。进而发挥文化育人大观,切实将优秀传统文化中合理的内核思想结合学员的实际生活,坚持扬弃的观点,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取糟粕,突出文化育人基本理念,不断充当文化认识和解读中华礼乐文明,使之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例如,儒家中道思想注重以人为本,以人性为主体,使个体发展与社会和谐相协调,这是社会法则,也是人道原则,中国儒学精神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之一。因此,在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推动下,应形成新文化育人管理模式,以儒家思想渗透学员的文化底蕴,以深厚的价值信念与民族精神,深深影响党校学员群体。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价值与意义也显而易见,在党校进行传统文化育人时,教师应理性思考,做到宏观分析,加深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此真正挖掘出传统文化内核,并将传统文化融入育人管理之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深化优秀传统文化“课堂+基地”育人模式,促进学员心红品正、学业优异、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党校教师应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共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党校:加快发展,努力开创新局面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党校人的忠诚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