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系:幸福感指数中介作用

2022-07-15 11:08胡亦亮宋淑华周志慧
四川体育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幸福感效能体育教师

胡亦亮,宋淑华,周志慧

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系:幸福感指数中介作用

胡亦亮1,宋淑华1,周志慧2

1.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2.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沽乡人民政府,四川 凉山,615350。

本研究拟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之间的关系以及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在四川省选取442名中小学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调研及在线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呈正相关(P<0.05);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指数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呈正相关(P<0.05);且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指数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呈正相关(P<0.05),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指数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P<0.001);幸福感指数与生活满意度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分别是11.50%和19.45%。因此研究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幸福感指数、生活满意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之间的关系,为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提高一定的参考依据。

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教学效能感;幸福感指数

2018年1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1]。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中教师逐渐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但同时教师也迎来了新的压力,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升学生体质健康重要保障水平之一。中小学体育教师属于教师队伍中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肩负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肩负着促进我国教育和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使命[2]。其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高的教师,在关心、爱护学生、职业探索、体育科研、职业发展方向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如今已有学者开始探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关系,并发现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正向影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3],因此如何提高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增强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Watkins指出个体主观幸福感是影响教师职业认同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4]。因此本研究探讨主观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是否对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产生影响,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在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体育教师教学效能中介作用,为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提供参考与建议,以此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是由河南大学周柯博士通过实证研究正式提出将教师职业认同界定为教师对自己身为教师的整体概念[5],随后不同学者开始研究不同学科的教师职业认同,目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已经成为学校体育学的重要概念,被认为是反映体育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指标,体育教师职业认同高的教师对体育科学有着长远的目标和对体育科学有着无限的热爱。它不仅是体育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和体育教学技能展示的核心成分,而且还是体育教师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和自我发展的长远目标。体育教学效能感是指体育教师教学中教学信念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目标并对体育教学方式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对持有工作的信念即教师教学效能感[6],因此教学效能感也是影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耿家先博士的研究表明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正向影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即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高的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水平也高[7],以往对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较少,对于体育教师来说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感强的教师,才能投入更多精力进行体育教学和体育科研共同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体育教学效能感正向影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

情绪是人们对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积极和消极的情绪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8]。相关研究表明易怒性、烦躁将会对所从事工作产生负向影响[9],即焦虑水平越高体育职业认同感越低,愤怒常会使人们失去自我的控制力使自我变得暴躁起来缺乏一定的理性思考,从而忽略了自身长远的发展[10],总之以往的研究对消极情绪的研究甚多,而对积极情绪的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研究较少。幸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主观幸福感是近些年研究的一个热点,是体育教师群体对整体生活质量的一种评价。Kahneman认为幸福感应当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11],哈佛大学塔尔博士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12]。主观幸福感作为衡量人们对生活满意重要指标之一,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之间缺乏系统的探讨。李梦龙等人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对职业认同产生正向影响,表明随着主观幸福感的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也随着提高[13]。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假设幸福感指数正向影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

H3:假设生活满意度正向影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

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指体育教师教学中教学信念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效能感高低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认知行为,当教学效能感高时就能够很好的指导每一位学生。教学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努力程度[14],教学效能感越强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就会越积极,就会越来越努力,能够感受到体育教学工作的职业幸福感与满意度,Sheldon和Kasser也指出,当个体的日常生活与职业发展和基本需求相一致时,会显著提高其生活满意度[15]。教学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提高时,会促进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因此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正向的影响,所以本研究探讨主观幸福感在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体育教学效能感之间存在中介作用,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4:假设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正向影响幸福感指数

H5:假设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正向影响生活满意度

H6:假设主观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在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体育教学效能感之间存在中介作用。综合前面分析构建研究假设模型图如下图:

图1 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在教学效能感和职业认同之间模型假设图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19年11月-2021年1月,采用随机抽样及滚雪球抽样的方式对四川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根据周俊出版《破解SPSS的六类分析思路》样本量应达到问卷量表题的5-10倍[16],问卷的发放以“问卷星”网络平台在线进行发放,分别进行预调查因素分析项目分析及正式调查验证性因子分析确立问卷的信效度,正式问卷的共发放468份回收468份回收率100%,删除答案高度一致性等无效问卷26份,最终有效问卷442份,有效率为94%。

2.2.2 文献资料法 以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CNKI)和维普中文科技网为检索平台分别以“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体育教师”并含“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等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设定为2001-2020年,共计220篇主要涉及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体育教师、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等多篇文献认真学习从而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所收集到的量化资料,SPSS22.0和AMOS24.0对资料进行处理,运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EFA)、信效度分析、运用Process2.16模型4进行中介效应分析。

3 研究工具

3.1 体育教师职业认同

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采用周珂等人编制的体育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包括5个维度,分别是价值认同、情感认同、能力认同、持续认同,采用李克特7点尺度计分形式,各维度之间Cronbach’a在0.821-0.908之间;组合信度CR在0.611-0.781之间;平均方差萃取量AVE在0.512-0.672之间,一阶测量模型拟合度为:=4.876、CFI为0.900、TLI为0.877、NFI为0.879、IFI为0.900表明模型拟合度可以接受,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表1 体育教师职业认同问卷信度分析摘要表

3.2 幸福感指数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采用Campell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17],该量表由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构成,两部分相加则代表了幸福感指数。该量表Cronbach’a信度在0.845-0.906之间,组合信度CR在0.706-0.754之间;平均方差萃取量在0.595-0.661之间;一阶测量模型=4.779、NFI为0.957、CFI为0.966、GFI为0.954因此表明模型拟合度可以接受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表2 幸福感指数问卷信度分析摘要表

3.3 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

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采用马勇占,编制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该量表由4个维度构成由课堂管理、教材清晰度、教学策略与技巧应用、师生互动4个维度构成[6]。该量表Cronbach’a信度在0.779-0.904之间,组合信度CR在0.607-0.775之间;平均方差萃取量在0.537-0.630之间;一阶测量模型=4.400、CFI为0.916、GFI为0.897、IFI为0.916、NFI为0.894、TLI为0.899;因此表明模型拟合度可以接受,问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表3 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信度分析摘要表

3.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对所有测量题目进行未旋转的主成份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1个特征值大于1的共因子,其第一个公因子解释变异量的25.224%小于40%的标准[18],因此本研究不存在共同偏差。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四川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性体育教师284人,女性教师158人;其中30岁以下80人,31-40岁142人,41-50岁170人,50岁以上50人;其中大专学历191人,本科学历172人,研究生以上学历79人;三级教师95人,二级教师190人,一级教师112人,高级教师45人;小学教师186人,初中教师160人,高中教师96人。

表4 有效样本背景资料表

4.2 职业认同、幸福感指数、教学效能感相关分析

本研究采用相关系数进行分析,以此来考察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幸福感指数、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经统计分析检验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幸福感的相关性为0.555,P<0.01;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性为0.479,P<0.01;教师幸福感指数与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相关性为0.336,P<0.01;由下表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幸福感指数、教师教学效能感三者呈现中度相关。

表5 职业认同、教学效能感、幸福感相关性分析

**. 在 0.01 级别(双尾),相关性显著。

4.3 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指数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中介效应分析

本研究探讨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指数中介效应,采用Hayes编制的SPSS宏程序Process2.16.3对中介模型4进行检验[19],首先对模型进行中心化(即各变量减去均值)化处理以避免在回归模型中出现截距项[20]。

图2 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在教学效能感和职业认同之间检验模型图

为检验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关系是否存在中介变量幸福感指数、生活满意度,根据温忠麟、候杰泰、张雷提出的检验方法[21],和运用process2.16.3模型4进行中介效应检验,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作为自变量(X),以幸福感指数(M1)和生活满意度(M2)作为中介变量,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作为因变量(Y),进行中介效应检验。首先检验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对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产生影响β=0.4790,SE=0.0418,P=0.000;其次检验体育教学效能感对幸福感指数显著影响β=0.2165,SE=0.0465,P=0.000;教学效能感对生活满意度显著影响β=0.3086,SE=0.0453,P=0.000;最后检验教学效能感对职业认同产生显著影响β=0.3302,SE=0.0392,P=0.000;幸福感指数对职业认同产生显著影响β=0.2564,SE=0.0386,P=0.000;生活满意度对职业认同产生显著影响β=0.3021,SE=0.0396,P=0.000 见下表6。

表6 幸福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在体育教学效能感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中介效应检验

注:*表示在0.1水平显著;**表示在0.05水平显著;***表示在0.01水平显著。

Sobel Test幸福感指数间接效应值为0.2165*0.2564≈0.0555、Z统计量为5.2788、P=0.000<0.001表明存在着显著差异;生活满意度间接效应值为0.3086*0.3021≈0.0932、Z统计量为5.0534,P=0.000<0.001表明存在着显著差异;幸福感指数的间接效应值为0.0555,间接效应区间Boot-strap95%抽样5000次的置信区间为[0.0292,0.0943]可以看出上下线区间不包含0,表明中介效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生活满意度的间接效应值为0.0932,间接效应区间Boot-strap95%抽样5000次的置信区间为[0.058,0.1404]可以看出上下线区间不包含0,表明中介效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直接效应值为0.3302,SE=0.0392,t=8.4222,P=0.000<0.001;总效应为0.4790,SE=0.0418,t=11.4454,P=0.000<0.001;因此可知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分别是11.50%和19.45%。

表7 行为意向在行为态度与行为习惯体验的中介效应检验步骤

5 讨论与分析

5.1 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教学效能感、幸福感指数相关分析

本次研究发现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呈显著的正相关(r=0.479,P<0.01)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相一致[8],本次研究对象为四川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这也是对四川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相关研究的一种延伸。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职业认同也会很高,能够更好的上好每节体育课,这种较高的体育教学效能感,能在工作中克服困难,完成各种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和目标。另一方面有相关研究表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能够增加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22],较高工作满意度的教师职业认同感也会越来越强,也有相关研究表明职业认同高的教师也会增强教师教学效能感[23],体育教学效能感是影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较高的职业认同感还可以降低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较低的职业倦怠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学,因此可见职业认同较高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各方面的评价就会越来越好,对工作的满意度就会更加高,能够对工作产生更高的积极性,降低体育教学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认同与幸福感指数呈正相关(r=0.555,P<0.01),幸福感指数是教师对美好的生活整体的一种评价,王娇艳指出[24]职业幸福感正向影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本研究与王娇艳研究呈现出一致性,职业幸福高的体育教师也会影响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对于体育教师而言,高水平的幸福感指数会影响体育教师对本职业未来职业的规划,当体育教师认为这份职业在未来有美好的前景时,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幸福感就会增强。李东斌指出教师的应对方式可以直接影响教师的职业认同,也可以通过职业幸福感去影响职业认同[25],在工作中主观幸福较高的体育教师往往会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因此在工作中体育教学效能感就会增强,职业认同也随着提高。由此可见职业幸福指数越强的教师表示教师们对生活满意度越高,会花更多的时间在体育学习与教学技能培训上,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5.2 生活满意度、幸福感指数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中介效应

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能显著影响体育教师的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本次的研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26],为了进一步研究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和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采用Process2.16.3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幸福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和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能够直接影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还可以通过教师幸福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对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产生影响。由于幸福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和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还能直接影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代表了自身体育教学价值观、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方式的内化程度,个体教学效能感度高的教师,就会对体育教学投入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多的努力。这种体育教学效能感在生活中也间接的影响到了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当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指数和生活满意度高时,体育教师就会对未来体育教学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抱有积极的态度,也就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学习提升体育教学技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27],而当个体教学效能感高时就会更努力朝着自己发展的方向前进。

同时,体育教师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和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提示我们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对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之间还有可能存在其它中介变量,总的来说本次研究证明了体育教师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和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这一关系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这一观点,同时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 论

(1)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对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产生显著影响,既随着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越强的体育教师,其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也会越强。

(2)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显著影响体育教师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

(3)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可以通过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对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感产生显著影响,且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在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和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分别是11.50%和19.45%。

6.2 建 议

这一研究结果显示中小体育教师应该了解体育教师岗位的重要性,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从而加强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感,树立良好的教学价值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应充分重视体育教师工资待遇、职称评定。

加强对体育教师培养与管理,注重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从而增强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指数,进一步促进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提升。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20].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8/content_5266234.htm.

[2]张 博.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缺失的若干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06):126~127.

[3]耿家先. 校园足球教师的职业认同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8.

[4] Watkins P C. Gratitud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M]. The Psychology of Gratitud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67~192.

[5]周 珂. 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河南大学,2010.

[6]马勇占.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的建构[J].体育科学,2005(03):47~51.

[7]耿家先. 校园足球教师的职业认同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8.

[8] Gross J J. Emotion regulation: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foundations.[M]. Handbook of emotion regulation, Gross JJ,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014: 3~20.

[9] Muraven M, Baumeister R F.Se^-regulation and depletion of limited resources: does self-control resemble a muscle?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0, 126(02): 247~259.

[10] Hesketh B, Watson-Brown C, Whiteley S. Time-related discounting of value and decision-making about job option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98, 52(01): 89~105.

[11] Kahneman D.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economic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93(02): 162~168.

[12] Ben -Shahar T. Happier: Learn the secrets to daily joy and lasting fulfillment[M].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7.

[13]李梦龙,姚绩伟,任玉嘉.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职业延迟满足关系: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9(01):37~47.

[14]陈美荣,曾晓青.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5):116~118.

[15] Sheldon K M, Kasser T, Smith K, et al. Personal goals and psychological growth: testing an intervention to enhance goal attainment and personality integration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10, 70(01): 5~31.

[16]周 俊.问卷数据分析破解SPSS的六类分析思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39

[17]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18]周 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4(06):942~950.

[19] Hayes A. 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 moderation, 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2013, 51(03): 335~337.

[20]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05):731~745.

[21]温忠麟,侯杰泰,张 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02):268~274.

[22]李梦龙,姚绩伟,任玉嘉.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职业延迟满足关系: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19(01):37~47.

[23]冯晓丽. 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教学效能感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3534~3535.

[24]王姣艳,万 谊,王 颖.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机制[J].中国特殊教育,2020(03):35~41.

[25]李东斌,邵竹君.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应对方式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J].教育学术月刊,2018(10):90~97.

[26]张颖颖. 哈尔滨市初中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学效能感关系调查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9.

[27]孟 晗. 兵团十一师二中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Their Sense of Efficacy: Multiple Mediating Effects of Happiness Index and Life Satisfaction

HU Yiliang1, SONG Shuhua1, ZHOU Zhihui2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China; 2.People's Government of Gu Township, Butuo County, Liangshan Prefecture, Liangshan Sichuan, 615350, China.

This study intend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efficacy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PE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happiness index and life satisfaction. 442 PE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the questionnaire was filled in anonymously for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eaching efficacy of PE teachers and PE Teachers' job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areer identity, life satisfaction and well-being index, teaching efficacy of PE teachers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PE teachers, and there was a partial intermediary effect between life satisfaction and well-being index(P < 0.001); And PE Teachers' sense of teaching efficacy can positively predict PE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can indirectly affect PE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rough occupational well-being index and life satisfaction.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well-being index accounts for 11.50% and 19.45%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research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eaching efficacy, happiness index, life satisfaction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PE teachers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so as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PE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E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Teaching efficacy; Happiness index life satisfaction

1007―6891(2022)04―0060―06

10.13932/j.cnki.sctykx.2022.04.12

2020-06-04

2021-07-05

云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项目(2012);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YJG2015-C03);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YH2018B11)。

G80

A

猜你喜欢
幸福感效能体育教师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幸福感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