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2022-07-16 11:54杨骁
高考·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创新能力

摘 要:现阶段新课程标准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是对以往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改革。新课程标准侧重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可以助力学生将知识吸收、内化。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深度解读新课程标准,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优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获得新发展、新突破。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创新能力;高中物理

一、新课程标准下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

(一)有助于强化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高中物理知識可以使学生透过现象了解本质,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创新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打破常规,使其敢于充分结合自身所思、所想进行突破。在突破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发展思维,而且需要将知识进行类比、归纳,掌握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明确知识的应用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思维训练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建立物理模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能力,而且可以掌握学习技巧,明确学习思路。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高中物理知识较为复杂,需要学生理解知识、记忆知识、内化知识,充分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高中生而言,在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较多,各方面的知识都需要融会贯通,这可以助力学生的综合发展。然而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基于此,教师结合新课程标准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从创新的角度看待事物,将所学知识与创新思维有效结合,达到创新应用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将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学生在理清知识脉络、明确知识主线的基础上,将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助力后续学习。在学习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可以在思维空间中建构知识体系,使知识以清晰的脉络呈现。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将发现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应用途径。对于教师而言,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势在必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可以使学习成为生活中的一环,改变被动学习状态。在教学中,问题可以成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有效抓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观察现象、观察知识,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在揭露本质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有信心和耐心去分析、了解事物,在学习知识时也不再感到枯燥,还可以将所学知识与自身发展有效结合,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使物理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二、新课程标准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

(一)联系生活开展物理教学

在新课标落实的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教学方向,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新型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手段,转变教学思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条件。教师需要明确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教学中适时渗透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高中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是物理学家经过多年总结而得出的结论,是知识的精华,然而学生在理解知识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往往会产生偏差,不利于应用知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引导学生科学、全面地理解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发散状态,从多角度、多层次看待知识,并真正理解知识。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发展目标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不仅可以拉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又将知识应用于生活,达到活学活用的目标。对于学生而言,生活化的物理知识别具吸引力,在学生主动探索生活化的知识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自身所学、所想,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节课程时,学生将了解到摩擦力的特点,并且明确与之相关的因素。对于学生而言,难以充分理解摩擦力的大小,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摩擦力,使学生充分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摩擦力无处不在,摩擦力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出生活中的摩擦力。如学生在行走的过程中,脚底与地面将形成相应的摩擦力,可以使学生顺利行走,避免滑倒;在日常生活当中,当使用机械时,如若机械存在摩擦力较大的问题,可以应用润滑油,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小摩擦,从而使设备正常运转;学生在上学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多种交通工具,各类交通工具在行驶的过程当中也将产生相应的摩擦力。因此,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分析摩擦力,了解摩擦力,不仅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探索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了解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明确知识的来源,真正将知识内化。教师在利用生活现象解释摩擦力的过程中,学生将掌握摩擦力大小的测量方式,明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1]。

(二)开展物理趣味实验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将实验过程和内容以清晰、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积极作用。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侧重理论诠释为主,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较低,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并未发挥作用。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教师应积极创设物理趣味实验,将实验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探索知识,真正了解知识产生的整个过程,明确知识的原理,充分记忆知识。利用实验的方式讲解物理知识时,学生可以通过动手实验的方式观察现象、了解过程,记录数据。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发散思维,结合以往所学知识,探索物理现象。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程时,学生将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明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这节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掌握知识,教师准备牛顿管、铁架台、小钢球、电火花计时器、纸带、重物、纸片等,引导学生开展纸片与小钢球自由落体的实验,观察现象。在此基础之上,将纸片揉成小纸团与小钢球一起进行自由落体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对比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发现: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并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推导出相应的运动规律。开展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观察现象、了解现象,使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结合所学知识,探讨知识的本质。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当中需要记录实验步骤,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完成实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对实验进行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验证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快速记忆,生动、形象的实验结果,远比枯燥的知识传输效果要好。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创新的过程当中进行操作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知识[2]。

(三)结合物理学发展史开展教学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物理学史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起着积极作用。物理知识较为神秘,教师可以结合物理学史引导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产生过程,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物理学史当中融入了丰富的内容,不仅包括物理的基本知识、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包括现代物理学的整个发展史。因此,在教学当中融入物理发展史,对于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了解整个物理学科的发展过程起着积极作用,可以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家在探索物理知识方面的付出,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当中坚定信念,树立学习自信心。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物理历史,使学生对于物理的演变过程有清晰的认识。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入伽利略的铁球实验;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时,可以引入牛顿运动定律的整个发现过程。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了解物理学史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出物理学史,通过感官刺激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物理在科技方面的发展,了解我国物理方面的成就,使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积极的兴趣,在日后的物理学习当中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使学生在物理学史的鼓舞之下,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物理学家完成物理实验或者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永不言弃的精神值得学生学习。学生在学习当中肯定自身价值、明确自身作用、发挥自身价值,将知识应用于实际,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四)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在高中物理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关键且重要。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便于学生应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树立自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别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打破以往教学形式的限制,使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领域当中不断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一点,呈现出全面发展的状态。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折射率”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充分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创设光的折射情境,通过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光的折射,掌握光的折射率。同时,布置学生探讨玻璃中透过的阳光是否存在折射现象,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通过讨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定期组织物理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创新能力,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开展物理活动。为了激发学生的活动参与兴趣,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奖项,由学生投票选出最终的得奖小组或者是得奖人员,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组织的物理活动应具有创造性,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所学物理知识制作一些小发明,可以是辅助生活的小工具,也可以是一些魔术小道具等。在学生制作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创设展示平台,由学生将自身作品进行展示,并且在展示的过程中介绍作品的用途和作品制作当中涉及的物理知识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完成物理活动的过程当中实现创新发展。在学生完成作品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创新,虽然学生制作的物件相对较小,但是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将知识活学活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起着积极作用。在学生动手完成作品的过程当中,可以了解物理知识的魅力。在作品展示结束后,由学生进行投票,由教师根据投票情况评选出最佳作品,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自信[3]。

结束语

在新课标引领之下,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明确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将创新能力培养与教学工作有效结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当中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发挥着积极作用,教师需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并且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适时优化教学手段,使教学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呈现。在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充分展现自身能力,并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支持,使学生认清自身进步与发展状况,树立学习信心,明确成人成才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唐军国.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1(25):85-87.

[2]康长建.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3):63-64.

[3]袁本浩.試论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20(48):39-41.

作者简介:杨骁(1982— ),男,汉族,安徽巢湖人,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物理教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