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异化现状研究及解决路径

2022-07-16 04:00张珍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异化马克思劳动

张珍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举足轻重,由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衍生而来的教育异化现象在现如今的中国不容乐观。在“中国—东盟”背景下,我国亟需高质量外语专业人才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大学英语教学异化现象的消解刻不容缓。本文本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从人文精神方面,拟给予大学英语教学异化的扬弃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大学英语教学异化;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2021年11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决策推动中国-东盟合作进入了新时代。2022年1月1日,覆盖面更广、涉及人口更多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即将生效,将大幅提升我国对东盟10国的开发开放水平,中国与东盟关系正在全面高速发展,对区域内各方都是巨大历史机遇。在新时代“中国—东盟”新背景下,我国迫切需要高质量外语专业人才,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在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教育异化现象,包括大学英语教学异化现象日益凸显。

教育异化源于劳动异化。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工将脑力活动与体力劳动分开来,因此有了专门从事教育事业的专业人员。马克思指出,人类生产活动发生物化、异化,形成一种物的力量与人对立,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分工的本质体现。伴随着人类社会第一次大分工,教育也就此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并且在社会各种关系和力量的牵制下逐渐走向了异化。

大学英语教学属于社会科学的一种,马克思劳动异化是一种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批判继承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克服以往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依据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客观实际而形成起来的。它开启了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的新时代。因此本文本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拟给大学英语教育异化现象的消解提供可参考性的可行性建议。

二、大学英语教学异化的表现

本文拟从马克思提出的三个劳动异化表现方面来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异化表现。第一,从马克思的人与劳动产品相异化角度而言,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亦存在异化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是学生劳动的产物,学习的目标体现了学习的产物。现如今就业市场门槛逐渐增高,不少企业用人单位把大学英语四、六级看成是敲门砖,而英语专业学生更是要求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为了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变得功利化。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初衷也发生了扭曲,不再是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为了迎合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如今的教学目标转向了培养单方面的人才,由此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亦变得产业化。

第二,就工人与其劳动过程相异化而言,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也发生了异化。马克思认为,在劳动异化中,若工人的劳动是非自愿的、被迫的,工人在劳动过程中体会不到愉悦感和舒畅感,反而感到不舒适,此时劳动活动本身就变成了外在的、异己的东西了。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应是享受于英语国家文化世界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计划地提升自己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本应是快乐的、自由的,但为了应试、考证,大学生备受学习的痛苦煎熬。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变成非自愿的、不快乐的事实时,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就已经发生了异化。

第三,就工人与类本质的异化而言,大学生也存在类本质的异化。大学生学习英语本应是自觉、独立、创新、全面的学习过程,但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即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由教师单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基本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参与度低。再加上为了考试、考研、就业等比较功利性的用途,大学英语学习过程逐渐丧失了应有的自觉与自由。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进行的是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即劳动,这称为人的类本质”。由此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与类本质相异化。

三、如何扬弃教育异化现象

马克思从人的解放人的本质角度认识扬弃异化的意义。本文从马克思提出的人文精神角度,对大学英语教学异化的扬弃提供可行性建议。如今大学英语教学最需要的就是回归“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学生观要求大学英语课应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此时发挥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积极转变其教师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文秋芳教授于2014年提出了“产出导向法”,一种本土的外语教学方法(文秋芳,2014),正体现了马克思主张的“人文精神”。并于2015年构建出了“产出导向法”的理论框架。“产出导向法”包含三部分: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教学理念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教学假设涵盖“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教学流程由“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阶段构成,在整个流程中教师要恰当地发挥中介作用。教学理念是其他两个部分的指导思想,教学假设是教学流程的理论支撑,教学流程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的实现方式(文秋芳,2015)。“产出导向法”一经提出,众多学者及一线教师纷纷进行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研究。“全人教育说”提倡促进学生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选择性学习”主张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学习材料的帅选和学习;“输出驱动”和“输入促成”主张老师应在课前提出产出任务,并在适当时候给予输入性材料,帮助学生有意义的输出;“评价”环节,文秋芳(2015)主张形成性和延时性评价相结合,做到全面、客观地评价,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在各环节无不提及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主张英语课堂“人文精神”的回归,对教学异化现象的扬弃功不可没。

四、结语

马克思指出异化现象经济社会的产物,有利益有弊,应积极扬弃,使社会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同时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解放。虽然异化是历史的必然命运,我们却没有消极对待异化问题的理由。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正视大学英语教学异化现象,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重视人的价值,关怀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念来积极探寻扬弃大学英语教学异化的方法途徑,从而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维达.教育的异化与高等教育的危机[J].现代大学教育,2005(02):5-9.

[2]万作芳.论教育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1.

[3]王东.中国现阶段教育异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8.

[4]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04):547-558+640.

[5]杨春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异化马克思劳动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马克思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
费尔列希特《异化:从过去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