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

2022-07-16 11:51孙逊黄成亮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8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协同创新校企合作

孙逊 黄成亮

摘 要: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应用性”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大学扮演着知识生产“发动机”、技术转化“孵化器”、产业发展“加速器”等重要角色。通过加强保障机制建设,树立共同目标;加强教材建设,培育共同语言;加强评价机构建设,探索共同评价;加强合作研究,实现共同发展;加强创业平台建设,实现共同利益等举措,有利于在校企协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取得实质性成效。

关键词:校企合作;协同创新 ;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8.042

1 “新时代”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2021年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号角正式吹响。当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高质量的高校教师队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期间“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做出了具体部署。早在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时,就提出 “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整体要求。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如何准确理解企业需求,盘活企业资源,在校企合作视野下,明确什么是应用型人才,理解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有何区别,探究怎样才能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大学和企业的共同关切。学校和企业的协同创新,不同于普通意义的校企合作,如何提升人才培养与全社会创新需求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契合度,如何增强科教兴国进程中的参与度,如何确保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如何体现与科研院所的区分度,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利益诉求,都是大学必须要回应的现实问题。“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大学都主要是一个高等教育的机构而不是高深知识的机构。”与科研院所不同,高等教育的机构,更加关注人才的培养与输出,因此,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与能力水平,成为大学能否履行职能的关键所在。

这些年来,高校教师队伍的数量、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都在数字层面呈现出显著的发展趋势,然而,这些看起来“热闹喧嚣”的发展,却也未必能够回应改革的需要。正如吴康宁教授所言,教育“发展”本身并不能代替教育“改革”。当社会转型和创新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关切,大学所承载的人才培养任务和社会期待,也发生了深刻转变。经济社会的转型,对人才规格、能力模块、角色适应等方面,均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应用性”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并且通过“卓越计划”“2011计划”“中国制造2025”等具体措施,从国家战略逐步转为现实举措。在此背景下,探讨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共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大学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优先选项。

2 校企协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学自身功能的日益完善,今天的大学早已经不是独立于社会发展之外的“象牙塔”,而是与社会发展共荣共生的知识生产“发动机”、技术转化“孵化器”、产业发展“加速器”。大学的学科、专业和产业之间的联系,有机整合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主要的大学职能。对大学而言,科学研究的深入,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撑;大学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也需要专业的优化和内涵式发展;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益于产业的可持续转型升级。学科、专业与产业的紧密衔接,能够使得人才培养准确聚焦,避免偏离社会需求,也能够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减少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培训、培养成本。当然,也加速了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能力迁移”的进程,有利于毕业生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变。然而,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实践能力、教学艺术等方面,从根本上决定了学习者在学科、专业、产业的知识链条上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封闭式校园学习,缺乏企业的协同参与,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造成了知识和视野方面的局限。没有企业协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过程,无异于高校自身的“单口相声”和“自说自话”,难以满足真正的社会需求。尽管大学对社会需求需要保持足够的距离,不能“亦步亦趋”,但是,大学也不能对社会需求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产学研相结合成为很多高校加强自身科研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剂良方。有学者指出,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根据其内涵和特点,可以分为6种:如以高职院校为代表的学习—实践—再学习“三明治”模式;以企业人员之后教育为代表的继续工程教育模式;高等院校和企业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优秀人才培养的工程研究中心模式;以尖端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博士后工作站模式;高校自创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科技产业的校内产学研结合模式;高校、院所和企业相互结合的大学科技园模式。无论哪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校企双方的双赢局面,也都为我们探讨校企协同,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空间。2012年3月决定实施“2011计划”以来,逐渐理顺了体制机制,为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协同创新提供了宝贵支持。参与的高校通过相关的项目和基地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显著成果,也为我们谋划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3 校企协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与举措

3.1 保障机制建设:树立共同目标

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关键在于人才是否满足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以“中国制造2025”为例,“以人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基础,创新驱动根本在人,质量保障根基在人,绿色发展内涵在人,结构优化的基础也在人。其实何止“中国制造2025”,中国经济如何在“新常态”下获得突破,人民群眾如何才能在分享改革红利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关键都在于“人”这个最核心的元素。高校和企业协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要有完备和可操作性强的保障机制,才能树立合作共赢的目标,引领双方,齐心协力想去看。2016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徐旭东提出了 “达尔文死海”的概念。在他看来,技术成果从原创性发明到转化成批量产品,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和较长时间。在此过程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兴趣不高;企业也不愿意投入额外的成本去承担创新的风险。这个两头不愿沾的中间地带,就被形象地称为技术转化过程中的“达尔文死海”。“技术改变生活”变得并不容易。说到底,由于缺乏共同利益,大学和企业之间存在着“一堵墙”,各自都只管自己墙里面的事情。如何寻找突破口,创造条件实现校企协同,产学研用相结合,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机制,成为当务之急。对高等院校而言,只有打破“围墙”,才能真正实现校企协同,从而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3.2 加强教材建设:培育共同语言

高校教师和企业中的工作者,缺少共同话语,从而导致校企协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效果容易打折扣。有学者指出,高等学校和行业企业的文化差异和“产品”差异十分明显,合作的过程中缺少“共同语言”,在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障碍和困难,其合作往往是不深入、难以持續的短期行为。高校教师关注的是如何发现知识、传递知识;其打交道的主要对象是共同发现新知识的同事和接受新知识的学生,以学术语言为主。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关注的是如何运用知识、物化知识;其打交道的是共同运用新知识的同事和感受新知识的产品使用者,以生活语言为主。高校教师的学术语言与企业工作者的生活语言,既存在明显的差异,也存在相互融合、互利互补的空间。在校企协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双方应该尊重对方的表达习惯和话语体系,但是更应该对自身的语言风格和话语体系做出必要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合作的过程中,真正建立以尊重为前提的交流平台,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共享。

高等院校和大学教师在人才培养的环节,应该提倡和鼓励引导学生理解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强调人才的能力培养和实践性要求。大学教师应该明确人才培养中两个基本特征:定“向”在应用,定“点”在实践,可以从“教什么”“谁来教”和“怎么教”三个方面进一步促进人才的能力培养和实践性要求。加强教材建设主要回答“教什么”。在教材建设方面,适当增加行业企业发展动态、知识生产和产品生产的关联关系、学习体验和产品应用体验的差异与共性等方面的内容。很多本科院校虽然定位基本明确,但教材大多还是采纳研究型大学的,以学术语言为主,在教材建设方面大胆突破,有利于校企协同建设师资队伍过程中,培育双方的“共同语言”,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更加长远和根本的成效。

3.3 评价机构建设:探索共同评价

为保证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取得应有成效,有必要加强评价机构建设,成立校企合作师资共建评估中心,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效果的评估机制。首先,把现有的教师队伍治理监控和评价体系进行必要的优化。从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实际出发,在目前评估依据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估结果的效用中,融入更加合理的激励机制。其次,探索由高等院校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组建评估机构,学校、企业、地方政府、第三方机构等单位分工明确,密切配合,高效协同,及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效果进行监测与反馈。最后,优化评价过程,把注重结果的静态评价和注重过程的动态评价相结合。在评估校企协同师资共建的过程中,持续征求教师本人、企业方面、学习者、终端消费者、学校管理者等不同利益群体的意见,校企协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益尝试、合理经验、现存问题、改进建议等,通过闭环状态的信息流动,实现提升合作效果的最终目的。

3.4 加强协同研究:实现共同发展

鼓励学校和企业投入精力,开展协同研究,例如,通过产学研基金、社会捐赠、自主创收、横向委托课题等多元途径,促进学校和企业对重大课题进行联合攻关,合理进行利益分配,鼓励和吸引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实现校企共赢。在校企协同中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行业、企业中的龙头单位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相关专业领域的深入交流,共同聚焦行业企业所需人才的特点和实质,为加速高校教师的转型提供更加广泛的渠道和载体。通过与企业协同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以高水平科研项目为桥梁和纽带,加强合作研究,实现校企双方的共同发展。在协同研究过程中,高校可以发挥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研究氛围优势和理论探索优势,结合企业方面的实践平台优势、仪器设备优势、用户体验优势,从而在协同研究中,弥补教师在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加强企业工作者研究的理论深度,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以协同研究为基础,鼓励教师进一步了解技术转化、产品研发、工艺制作、市场开拓等知识传递以外的重要环节,打破原有从理论到理论的惯性思维,实现教师知识水平和信息容量与企业所需的技术转化和产品研发“无缝对接”,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短板”得到弥补,企业也可以节省科技咨询、专家论证等方面的相关成本。这样的协同研究,有利于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增强知识的“可雇佣性”;也有利于企业方面持续加强自身的研究水平,通过合作研究挖掘更加可持续的发展后劲。

3.5 创业平台建设:实现共同利益

高校教师创业,对大学是一种损失吗?当然,我们不回避可能有一部分教师创业成功之后放弃教职这样的风险,但是同样有一部分教师在创业之后依然选择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无论对于是大学还是企业,都致力于高质量发展这个一致性目标。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广泛共识,鼓励大学教师,以不同方式参与创业和创新,有利于实现大学和企业的“双赢”。早在2016年初,江苏省人社厅、教育厅和科技厅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有关人事管理的意见》,用明确的制度,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这样一种“改革排头兵”的尝试和努力,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激发了教师队伍创新的积极性,也活跃了全社会共同创新的舆论氛围。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加强创业平台建设,政府投入专门的基金,有利于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市场化进程。政府从财政投入和财政预算方面,专门投入相关经费,对相关企业进行必要的补贴。当前,国家鼓励在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中实施“揭榜挂帅”制度,建立了比较宽容的成果转化失败兜底和支持机制,改进了知识产权的管理办法,减少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承担的个人风险。这样会有利于破除“创新创业过程中确保国有资产增值”的“紧箍咒”。政府出台相对灵活、可操作性强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以及对科研成果转化失败结果的相对宽容的政策,通过创业平台建设,实现高效和企业的共同利益,这样才能筑牢校企协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期基础。

4 结论

总之,无论是从全国的整体情况看,还是从江苏省产业结构转型、实现快速发展的具体情况看,高校和企业协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都是当务之急。只有找准焦点,措施得力,校企协同才能真正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沃土,在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过程中,滋养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王建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4,(2):4.

[2]吴康宁.改革·综合·教育领域——简析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要义[J].教育研究,2014,(1):41.

[3]胡赤弟,黄志兵.知识形态视角下高校学科—专业—产业链的组织化治理[J].教育研究,2013,(1):78.

[4]石火学.的典型模式述评[J].高等研究,2000,(3):6568.

[5]李拓宇,李飞,陆国栋,等.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17.

[6]林雪明.课程集群嵌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1):109.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建设协同创新校企合作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