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管理策略研究

2022-07-16 11:52陆春
民族文汇 2022年47期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策略

陆春

摘 要: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体育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是强化学生体能训练、塑造其良好品格品质的有效方式。本文初步阐述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改进建议及优化策略,既全力维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又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心理健康管理;策略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中,明确提出学生用于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此学校和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原则及要求,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合理把握实施路径,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扎实基础。

1 中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中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贯穿在整个教学和学生生活中,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第一,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离不开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过有效的师生沟通和情感交流,能够降低及消除学生潜在的自卑感,使其树立高度的自信,也就是说,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活动形式,是对身体、心理的结合,既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又推动着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第二,体育教学可以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即为自我,强调学生对自身的察觉,表现为认识自我的过程,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状况,以及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1];体育教学是一项集体性活动,学生的行为举止都会表现出来,推进自我意识朝着正确走向发展。第三,体育教学既有利于对学生情绪的调节和控制,又塑造和培养其顽强意志品质,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及心理状态,获取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其形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健康心理状态,期间还促进学生人力交往能力发展,经过有效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

2 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结合调查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及管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得到推广应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实际教学中,也显现出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教师轻视体育教学、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率不高等。一般来说,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承受能力弱:中学生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有着天真幼稚的特点,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诱惑,对于复杂艰难的生活,匮乏心理素质,面对困难及挫折,极易产生低落情绪、心理塌方现象。(2)自我个性突出:很多学生基本为独生子女,深受家长的关心关爱,甚至是一味地溺爱,使得这些学生有着较强的自我个性,有着自私狭隘、虚荣心强的特点,有些学生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会存在羡慕或嫉妒别人的不良行为,甚至是产生恶性的报复心理。(3)缺少意志力、自控能力差,中学生情绪易波动,面对体育训练时,针对不同强度和难度的体育项目,直接表现为逃避、意志力降低等特点,缺乏勇于战胜自我、克服困难的信心,再加上大部分学生自控能力比较急差,经常出现急躁、冲动等现象,某些学生只是注重自己的感受,很少去适应别人和考虑别人想法;甚至有一些学生不懂得人际交往,也无法正确面对困难及打击,这是近年来青少年轻生现象频发的主要因素。

3 中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管理策略优化

3.1 深入了解学生身心特点,把握针对性和相适性

由于中学生正值青春萌发和转型时期,离不开教师的合理化引导,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其选择适宜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学应尊重学生个性,教师严格遵循因材施教原则,防止教学中的“一刀切”从学生个性、身体、心理状况等出发,采取综合评定的方法,帮助学生明确适合自身的体育项目,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促成其心理健康状态的养成。比如,针对一些学生具有胆小懦弱的特点,事先降低体育训练难度,选取篮球、足球等,若是学生性格比较自卑,建议其跳绳、踢毽子等,逐渐使其树立牢固的自信心。因此,体育教学既要为学生展开体育项目训练,又要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管理策略,真正使其得到锻炼和提升,营建适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2]。

3.2 奖励教育和挫折教育并重进行,体现满足性

对于学生的体育教学,教师应以学生的个性心理为基础,禁忌过于批评和指责,而是应将奖励教育和挫折教育投入其中,循序渐进地提升体育项目的难度,既要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给出适当的表扬和激励教育,给予其相应的物质及精神奖励;又要为学生营建轻微的挫折环境,使其在体育项目中获取积极向上的体验,不仅使学生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增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合理把握挫折的难易程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均衡发展。

3.3 实施情感教育,全方位提升学生认知水平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营建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高度的人文关怀,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教师不断提升自我专业能力素质,在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充分利用課上课下时间强化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日常管理。教师平时应深入学生群体,充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关注全体学生和兼顾个体,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比如,在对学生的短跑测验时,对于身体素质稍差或身材矮小学生,教师应大胆鼓励这类学生挑战自我,使其认知自身不足及长处,逐渐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3]。

结束语

本文简要分析关于中学生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管理实施路径,充分强调以学生主体性地位为基础,将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学理念贯穿其中,从而高质高效地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江洋,朱丽,唐新龙,徐绍莲,童庆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社会支持在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J].安徽医学,2022,43(04):468-472.

[2]肖三蓉,王秋馨,徐光兴.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以江西一所高级中学为例[J].青年发展论坛,2021,31(05):54-62.

[3]赵恒山,蒋永忠,冶福军.异地办学和寄宿制下藏族中学生心理健康实证研究——以西藏那曲、阿里两地中学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1(04):178-183.

猜你喜欢
中学体育教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融入健康教育、改革考评机制
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
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途径研究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