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2022-07-16 08:45折伟
科学与财富 2022年4期
关键词:审计风险防范互联网金融

折伟

摘  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模式被广泛运用于我国的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之中。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快速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这种创新商业模式在目前国家相关政策大力扶持下快速发展。这种新的模式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既猛烈地冲击传统银行固有的模式,又给传统银行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机遇和风险并存,商业银行更应该加强风险防范机制,创立更为稳妥的审计应对机制,以便更快速地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重点是如何对互联网背景环境下成立的新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互联网审计和风险评估进行最简单直接的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审计风险;防范

一、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银行管理模式的变革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金融的要求,特别是随着银行业务种类和范围的不断增加。在银行开展具体审计工作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互联网+金融”模式风险管理的特殊性,在这种新型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预测,实施动态管理。互联网背景环境下成立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内部独立审计组织是一个在原有互联网企业审计内部专项审计队伍的组建基础上逐渐建立成长起来独立的互联网专业金融审计职能部门。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稽核审计部门因此可以更快速精准地识别、分析当前互联网财务专项审计重大风险,从而真正防患于未然;为此,我国许多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进行了创新变革,改变过去单纯谋取利润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实施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集约式经营方式,商业银行审计也改变过去不重视风险审计的观念,越来越关注到风险。然而,风险具有客观性特点,商业银行尽全力防范风险,也不可能完全消灭风险的发生,只能采取一些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国家互联网金融审计管理部门职责主要是依法负责指导监督审计国家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制度的遵守执行情况,并按规定将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执行中遇到的有关漏洞和监管不足信息上报有关国家立法机构主管部门和省级互联网金融工作主管部门。从而有力保障了我国现行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政策的不断健全完善。传统银行管理模式的变革既有国家在宏观层面进行把控,又有银行本身与互联网结合在微观层面进行把控。

(二)传统银行服务方式发生变革

在“互联网+金融”这种比较新型的服务模式引导下,商业银行系统的经营服务行为方式都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自助银行服务和网上电子虚拟银行目前已经全面进入国内公众视野,手机银行应用越来越普及,网上虚拟银行业务和电子信息银行模式也开始逐渐趋向成熟,这一切均为广大人民生活提供了更为便捷信息服务。而商业银行在审计业务中,更应认识到服务主体的重要性,从而转变服务方式,丰富服务类型,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由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运行模式与联系也越来越的紧密,市场交易中关联交易现象越来越频繁。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交易金额规模加大,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产品流动性风险问题和交易系统运行安全问题带来的风险,也随之也被直接轉嫁给中国传统地方金融体系结构中,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

(三)银行审计范围不断扩张

随着“互联网+金融”这种新型商业银行模式的出现,银行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它不仅要吸纳线下公众存款、办理贷款业务、发行金融债券,还要整合自身资源,推出自己的金融产品和平台处理渠道,控制平台流量,同时还要使用监控系统,确保平台产品销售安全。这些业务也属于审计工作的范围。随着银行自身业务的扩展,银行审计业务的范围也就随之不断扩展。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云端、数据库、各种网盘中都充满很多审计痕迹。审计痕迹的这种巨大变化,使得中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业务工作流程变得会更加地繁琐与复杂。面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多商业银行响应国家“互联网+银行”战略号召,不断对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变革。在一些传统业务的大型商业银行重大审计服务活动案例中,银行的审计风险主要以书面材料的形式体现出来,主要广泛记载于商业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资料和合并会计报表文件中。而“互联网+金融”模式,使得商业银行审计内容更加繁杂多样,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应该将这些互联网系统平台纳入审计工作范围内。另外,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业务活动开展离不开网络系统,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网络安全性的监控。

二、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审计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完善审计机制

商业银行内审部门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审计制度,加强金融市场机制建设。一个成熟的审计行业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来规范银行审计行业的行为活动,从而使审计工作走向规范化,不断加强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监督,防范风险。在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利用各种大数据库和云计算技术进行账户交易,账户交易规模大、次数多、且交易十分频繁。如果审计部门的监测不及时进行,就很容易影响银行风险审计及时性和有效性,从而造成难以估量的风险。审计企业应完善自身的审计工作制度,建立一套以风险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和工作制度,然后让审计人员按照科学的工作依据开展工作,这将有助于减少审计人员的失误。严格和实施审计制度,不断完善和健全审计有关工作制度,这些措施能大大调动被审计机关人员自身的业务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提高审计部门的工作效率,使商业银行在进行审计风险防范时对规则有一定的借鉴和认识。

(二)提升审计技术,防范风险

单纯依靠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不仅不能提高审计效率,而且由于主观因素容易造成审计问题。此外,在互联网金融下,大量的信息拥挤不堪,审计人员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审计工作。因此,为了加强对审计风险的防范,需要引入先进的审计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活动,更好地利用先进的审计技术开展创新业务和混合业务。同时,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帮助审计人员发现高风险领域和金融发展趋势。其中,对高风险领域的高风险项目进行重点审计,以有效管理风险。互联网金融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大数据和“云”技术的普及运用,越来越多商业银行推广实施互联网审计,利用这些先进互联网技术建立网络信息处理系统,提高金融数据处理水平,使得商业银行能够及时发现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问题。作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审计的关键点,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特别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技术等互联网技术,对银行海量金融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系统全面了解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运营情况,为银行审计工作开展奠定数据基础。此外,商业银行应提高对审计风险的预警能力,通过对银行日常业务数据的分析和检测,形成预警曲线。通过分析比较银行业务数据,整合审计信息,实现审计风险预警与各部门的有效衔接,减少现场审计时间,节约审计成本,减少银行在一定情况下的损失。

(三)提高银行审计人员的水平

很多商业银行的审计人员能力不足,缺乏审计专业知识,审计方法教落后,审计观念仍需更新,给审计风险防范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银行内部必须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以尽快丰富银行业自身业务的专业知识人员储备,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意识,增强银行业审计服务人员系统的内部审计能力,更新审计理念,确保审计的公正客观,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审计工作。同时,要充分掌握各种网络工具和手段,了解相关的运作模式,吸收知识和信息。在进行审计工作时,严格按照国家财务法规和审计程序进行测试和评价,以规避风险,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审计人员的审计观念,适应审计制度的不断变化,紧跟金融市场变化的步伐,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审计人员不仅需要评估银行的内部风险,还需要发现银行的外部风险,并分析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准确把握审计难点,提高自己在审计工作中的主动性,加强银行内部控制管理。

总结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审计风险的防范逐渐走进人们视野,广泛受到国内商业银行的重视。然而,目前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还存在不足,需要不断寻求合理的防控措施,以规避审计风险。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蓬勃发展的新型产业,其发展方向和结果是无法完全预测的。因此,商业银行审计风险防范策略需要不断更新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黄兰.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审计风险及应对[J]. 商业文化, 2021(33):2.

[2]张传良.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 财政监督, 2019(4):4.

[3]周培源.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银行内部审计风险提示[J]. 环球市场, 2020.

猜你喜欢
审计风险防范互联网金融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