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某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专项审计案例分析

2022-07-16 09:10吴悦
科学与财富 2022年4期
关键词:小金库粮食案例

吴悦

一、案例背景

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承担着国家及地方储备粮油的收购、保管和轮换工作,企业收购、保管和轮换均按相关政策规定享受财政利息、费用补贴、收购资金借贷于国家政策性银行,具有业务政策性强,资金运行封闭等特点,正是由于企业职能履行的重要性和业务运转的特殊性,对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监管更应被重视。2021年9月审计单位对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展审计,重点关注企业是否存在财政违纪违法行为,并对粮食购销企业的业务流程、核算特点、舞弊形式都详细了解后,开展了本次审计任务。

二、审计过程及发现

(一)审计准备阶段

为避免耗费过多精力或是遗漏审计重点,审计组事先商讨了工作计划。首先,在人员配置上,根据业务需要和每个成员的特长将所有成员分成两组,各组组长由资历较高并且能力较强的两人担任,各组成员由组长根据任务需要挑选;其次,在时间安排上,先安排一组成员在被审计单位开展预审,一周后另一组成员进驻被审计单位,预审阶段须熟悉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业务循环具体流程、收入支出规模等,完成部分表格的填制工作和获取部分合同资料等。在过程中,重点关注企业在财务核算方面的准确性、费用支出有无异常、重大决策是否符合程序、投标采购等事项的规范性,在粮食购销企业舞弊的常见手段方面,如虚假收购套取资金、转圈粮转圈粮套取费用、以旧顶新等,要加大审计力度重点防范。

(二)了解基本情况

审计进组后先与被审计单位财务经理交谈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重点询问公司业务运转流程、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成本费用开支内容,让其介绍公司近年发展状况、经济效益如何,粮食企业改制后对公司经营有何影响,并针对性地对某些环节进行反复询问。对方企业财务经理也非常热情地回答审计人员的询问,还大谈特谈基层国企经营的不易,并表示企业改制后引进了先进的管理制度,公司的经营也是更加规范。通过这些谈话,审计组对粮食购销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经营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三)实地审查发现反常

该组审计人员在审查该公司库存小麦拍卖时,发现该公司账面没有记载拍卖方支付的出库费收入,也没有保管员记录的出库流水,更没有出库费用。在查阅公司拍卖资料时,审计人员在一处合同上发现了拍卖方人员签字为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并且在审查费用支出时,审计人员发现一笔还款记录,记载了该公司向外部借款用于缴纳粮食拍卖保金的事实。经过一番的轮流询问,公司财务经理说出了自拍自卖库存粮食的真相,核实了该公司自拍自卖、转移公司财产私设小金库的事实。

三、案例原由

经过审计人员的不断询问,终于还原了事件的起因经过。拍卖那年,公司得知邻省的粮食市场比较紧俏,粮食价格也比本地市场高,公司打起了赚中间价格差的主意,毕竟把粮食运去便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为了把粮食合理地从公司运出,想出了自拍自卖公司储量粮食的方法,公司还通过社会借款筹集了拍卖的保证金。拍卖结束后,该公司把自家库存小麦每公斤多卖出了一角钱,共获取帐外收入130万元,全部被企业部分领导层人员私自占为“小金库”。

四、审计成果

鉴于检查手段有限,审计组及时向上级领导作了汇报,相关领导非常重视并决定将审计中发现的疑点向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利用审计人员获取的证据,在全面调查分析取证后,与该单位负责人、财务、业务等相关人员进行了谈话,在事实证据面前,他们交代了隐匿收入不入账的漏洞,违规设立、管理、使用“小金库”。经过此次审计之后,该单位全面清查“小金库”涉及的各个方面并作出整改,相關人员也受到了批评教育。

五、案例启示

审计过后,对审计人员来说是一次成功的审计案例,而对于被查处的人员来说却是自身职业生涯的灭顶之灾,为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不仅需要从业人员提升自身职业道德,还需企业完善自身内部控制,通过权力相互制约让违法行为行不通。另外,外部监管机制也应发挥作用,督促企业各项制度政策能够有效执行,促进企业健康持续运行。

(一)完善企业内部监督职能

本案例中,该企业账面上没有反映小金库的任何记录,可见会计核算的手续不健全、附件也有缺失,甚至故意帮助领导人员隐瞒违法事实,如果会计独立核算的功能都不能保障,更不要说让会计发挥监督作用,那么公司各项业务活动运行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公司应设置合理的内部监督机制,合理划分各岗位职责,确保不相容岗位之间的独立性,不能任由领导干部随意指使;其次,应发挥国企内部审计和纪检监督部门的作用,强化对业务的监督和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监督,将监督工作内化于企业各项经济管理活动中。

(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由于多年来受命于政策指令,企业管理的规范性并不高,传统管理方式仍占据主要地位。公司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内部“一言堂”现象较为严重,一些重大事项决策多由领导层说了算,从上到下缺乏内部控制意识较为薄弱,特别是基层企业有些还未搭建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制度还缺乏配套的高素质人员去执行,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还存在漏洞。因此,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选拨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促使企业各层级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规范企业经营管理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并积极配合内部监督机制,达到思想上不想腐、制度上不能腐的境界。

(三)提升外部监督质量

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承担着粮食安全的大任,还需利用外部监督为其加上双重保险。然而,目前对国有企业的外部监督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外部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度拓展。例如,外部监督人员未必了解粮食购销企业的业务特点和舞弊形式,若是没有经过一番深入的调查研究,便很容易被企业蒙混过关,而不能发挥外部监管的作用,反而助长了基层企业的侥幸心理。因此,应提升国有企业外部监督质量,利用绩效审计、大数据审计等现金审计手段实现针对性的审计监管,同时可以发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外部监督力量,通过各部门各环节的联动配合,统筹兼顾地对国有企业进行外部监管。

参考文献

[1]陈丽.基于A单位“小金库”专项审计案例分析[J].中国内部审计,2021,(12):65-67.

[2]王伟红,苏媚,邱赛.国有企业外部监督的调查与思考[J].财务与会计,2020,(15):34-36.

[3]陈会玲,李宁.地方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双重功能及其融合[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09):61-65.

[4]邵为仁.强化粮食收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对策[J].会计师,2017,(18):54-55.

猜你喜欢
小金库粮食案例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我的粮食梦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基于新时期经济学视角的“小金库”治理对策探析
论“小金库”的违法性及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