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思考

2022-07-18 00:09陈冬
高考·上 2022年4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

陈冬

摘 要:随着新高考的推进,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高考对学生能力、素养的考查要求也在持续提升。看似不断变化的材料和设问背后,有着统一的考查标准,这就对学生的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有读题、审题的规范性训练,更要形成适合于日常教学的长效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科教学;阅读能力培养;关键信息解读

一、思想政治学科阅讀能力的界定

关于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国内绝大多数的研究者针对语文、英语这样的语言学科进行,注重对学生词汇理解、阅读速度、主旨把握等方面的训练。针对思想政治学科的阅读能力研究非常有限,但从高考考查的方式和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来看,学生缺乏思想政治学科的阅读能力,便无法以学科的专业视角去审视材料信息、问题,不仅对成绩提升形成阻碍,同时,对自身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及自身的全面发展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的阅读能力培养是在学科知识背景下,通过阅读材料,进入题目创设的情境,理解题目中所包含的问题指向,依托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原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思想政治学科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能脱离思想政治学科自身的知识逻辑。

二、思想政治学科阅读能力培养所面对的问题

高考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指挥棒,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与学生关注的热点,通过对2020年全国文综Ⅲ第三十九题的分析,挖掘题文背后的考查方式,以此为阅读能力的培养找到突破口。

题文如下: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面临重大威胁。

面对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取得了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毫不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向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支持全球抗击疫情。

2020年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并发表《携手抗疫共克时艰》讲话,倡议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为什么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通过对题文的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对阅读能力培养带来的挑战:

(一)知识内容繁多,需要精准记忆理解

先从设问看起,本题限定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这是常见的以“模块”为单位的知识范围,“模块”之下还有单元、课、框、目等知识范围,这些都需要学生能够准确地记忆,理顺其层级关系,并且明确其中的具体知识内容,倘若学生无法做到准确记忆,那么,对题目中所限定的知识范围就无法做到精准定位,从而脱离题目要求。

(二)设问和材料与知识有跨度,需要提升迁移运用能力

对该题设问中所涉及的“政治生活”这种宽泛的限定,相当于仅告诉学生用哪一本书的知识来回答问题,对学生而言,这种宽泛的限定容易找不到答题的方向,从而造成偏题甚至跑题的问题。因此,必须要从设问中找到更多的限定信息,帮助缩小运用的知识范围,让答题更有针对性[1]。

不光是设问的内容与课本知识之间有距离,在材料中所呈现的内容与课本知识之间同样也有距离,学生需要将材料信息对接到知识信息才能够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回答和解决题目的问题。

(三)设问和材料变化丰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每一道题目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一个词语的变化会改变题目的限定,如果对题目材料和设问的这些关键信息读取不到位,以千篇一律的套路回答问题,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没读懂问题,自然也就没办法真正地解决问题。因此,要教会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把握一定的解题方法的基础上,抓住每个题目各自的特殊限定,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三、思想政治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需要通过一系列可操作、可持续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养成有效的阅读习惯,强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运用,提升自身学科素养。

(一)抓取关键信息,提升读题理解的准确性

1.先审设问,明确方向

只有先明确设问问什么,用什么知识答,学生的回答才能够有的放矢,才能够从“毫无头绪”的状态中找到思路与方向。因此,读题一般从设问开始,先读清楚问题,再带着问题回头审材料,最后的回答才能有针对性,减少偏差。

在本题设问中,有一些明显的限定是明确解题方向的,如设问中的“政治生活知识”就锁定了必修2的内容,但范围仍旧比较大,还需要进一步寻找关键信息去缩小知识范围;继续往后可以发现“全球”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两个信息,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国际视野,所以知识范围就可进一步缩小到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而题目设问围绕“为什么”展开,回答原因类型可以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个角度进行思考。

整个过程看起来并不复杂,却考验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光要关注各个课、框的具体知识点,还要引导学生建构单元、模块的整体知识框架,以目录为基础,清晰地认识整册书的内容结构,学生才能从设问中把握方向,明确具体应该用到的知识。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对课本目录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在见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关键信息,也无法调用相关的知识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有意识地强化对课本目录的熟悉,可以使用的方式有:(1)通过变式训练,改变设问中的知识范围;(2)依托课本目录构建知识结构图;(3)对比记忆,例如,在必修3“文化生活”中,第一单元的单元题目为“文化与生活”与“文化生活”仅有一字之差,但在答题的知识范围上却差别非常大。

2.回归材料,对接知识

在明确了设问中考查的知识范围之后,知识本身对问题的解决就是一种参考或是提示;但是,从知识点到问题的解决仍是有距离的,这就需要带着相应的知识观点回头看材料,挖掘材料与知识间的联系,将知识通过材料迁移到问题的解决中去,理顺问题解决的逻辑。

材料第一段介绍的是背景材料,结合“全球性”“全世界”“人类”三个词语,由此可以联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背景,即经济的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材料第二段的侧重点应该在第二句中,“并肩”“共克”“分享”这些词语是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而中国的做法则是对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的维护,是符合各国共同利益,符合时代发展主题的,是必要性的体现。

材料第三段从习总书记的讲话中,除了“共克时艰”之外,还涉及了“加强国际宏观经济协调”,这个信息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经济层面的体现,也是当时的时政话题,所以,答案组织过程就必不可少“经济”重要性的话题。

在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参考答案并不是课本知识的直接呈现,但是与知识内容是紧密联系的,而且与三段材料的内在逻辑也是契合的;这不仅对学生在提炼判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上有较高要求,对学生答案组织、语言表达的能力更是考验。

阅读能力的培养,单靠一两道题是无法实现的,需要融入常态化的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好每节课所运用到的知识和素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列举的方式,锻炼学生由一到多地发散思维;通过概括的方式,培养学生由多到一地归纳思维。如此一来,在发散和归纳的过程中,强化知识和材料的对接能力,学生在面对材料的时候才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全面地调用学过的有关知识去解决问题。

3.紧扣问题,就事论事

在高考的题目设置中,材料是围绕着问题创设出的情境,将学生带入相关的背景、事件中,但是材料中的信息是纷繁复杂的,有的信息对解决问题是无用的,甚至于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学生的思路。例如:在本文讨论的2020年全国文综Ⅲ第三十九题,材料通过三段文字反反复复地在描述中国的做法,只字未提“人类命运共同体”,导致学生答题过程中也忽略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有的学生虽然记住了要回答人类命运共同体,却被题目的众多做法带偏了方向,答成了怎样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除了上述遗忘问题的情况外,还有就是在思维定式下忽略了问题的具体要求。在学生直接面对问题之后,会自然地运用自己现有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一方面能够为问题解决方案的形成带来一定方向性的指导;另一方面,这一过程则将学生的思维带到了一种固有的思维定式当中。这种情况下,学生平时练习得越多反而越容易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将其原来做过的类似训练生搬硬套到新问题中。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笔者并非主张在平时不进行相关的训练,而是要重视方法的锻炼,而不是只关注某道题的答案本身,因为在每个具体的问题和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道题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各有特點的,不能把某个具体问题的答案不加思考地照搬到另一个问题当中,这既不符合高考的要求,也不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关键信息的遗忘和思维定式。针对关键信息的遗忘,针对题型的关键词“原因”“为什么”“为何”等原因类限定圈画,区别于“如何”“怎样”“措施”等做法类限定。另外,像“事件A对事件B”这类多个事件限定,也不能够忽略,正如文字探讨得到高考题,就是一个事件对另一事件,假设把材料限定替换为“全球经济复苏”,那在答案的组织呈现上就必须要随之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知识内核没变,但对象则从防控转向了经济复苏,倘若学生无法“读”出这类事件的限定信息,那他所做的回答就会显得空泛,缺乏针对性。而关于思维定式,教师应该强化给学生的思维习惯应该是上述提到的分析过程,以及关键信息提取。

(二)整合课堂教学,提高阅读能力的实效性

高考真题的编制是一个由材料加问题共同建构起的情境,情境创设不仅是近年来高考试题变化的重点,同样也是一线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想要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做好题目训练和课堂教学的统一,避免学生“学”与“练”的分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的情境本身就包含有足够丰富的信息,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归纳的方法,去凝练共性,寻找情境中信息的共同点,从而明确相关知识的概念;再通过发散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举例,扩大对相关知识外延的认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收一放,既提高学生从材料对接到知识准确性,同时将知识逻辑和生活逻辑进行统一[2]。

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整合,不仅是“学”与“练”的整合,知识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整合,还是情境信息的整合。陈友芳曾行文讨论过教学过程中好的情境应有的表现,其中“问题及其解决条件是内生于情境的”。教师要创设一个好的情境,需要保留足够的用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同时也要适当剔除一些无用信息,避免学生的无效阅读,高考真题所创设的情境还是十分值得借鉴的。在对本文提及的高考真题分析的过程中,看到了三段材料文字中的一些关键信息是会以不同的表述多次出现的,这便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积累的有效信息。而材料第二段的第一句话,则是带有一定迷惑性的需要引导学生辨别、剔除的干扰信息。

(三)关注学科素养,培养阅读实践的主动性

在对高考真题进行分析、反思过后,笔者继续对学生的反应进行了一番思考:第一,为什么关注到这道题目的学生如此之少?第二,为什么学生关注到的只是题目本身,换句话说,除了题目之外学生还关注到了什么吗?

“素养不只重视知识,也重视能力,更强调态度的重要性。一个人即便再有能力,如果没有正当的态度,仍称不上具备素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在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作为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更应关注到学生的态度。作为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师,课堂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更应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现实、国计民生,阅读实践也应该跳出课本、题目的范围,关注生活百态。

结束语

思想政治学科的课堂,在传递知识的基础上,更要具有更强的开放性,鼓励和引导学生看天下事、评天下事、议天下事,在碰撞中表达内心真实想法,通过有效的引导去化解学生心中疑惑,才能让学科知识生活化,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这样的“读”才能真实而鲜活,才能实现能力和态度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陈友芳.情境设计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9).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浅谈英语学习中的阅读能力培养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体验尝试:阅读能力提升的法宝
谈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摭谈阅读障碍的形式、成因与对策
深入探究,把握文章精髓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