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参与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中的有效性与科学化

2022-07-19 23:07张惠
民族文汇 2022年49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主体职业

摘 要:课堂主体参与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教师在课堂参与上缺乏理性的认识,在实际课堂操作中导致部分主体参与,形式性参和表面性参与的现状,从而降低了一堂课的有效性。保证主体参与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就要回归主体参与的本质,实现主体参与的科学化,即在教学中激发主体参与兴趣,提升活动参与质量,加强对话参与的教育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 ;主体参与 ;有效性 ;科学化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1]建议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自此,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成为很多高校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与此同时,本课程趣味性强,具有实践性与操作性,因而教师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不仅能够顺利的输入相关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基于此,越来越多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被引入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中,吸引着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但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不少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参与缺乏理性的认识与操作上的偏差,过多的重视课堂上活动参与的形式与气氛,却忽视了一堂课的效率与质量,致使一堂课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因此,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影响课堂活动中主体参与的各种因素,才能获得预期的教育实效。

一、主体参与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中的有效性

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实施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即是把学生看成有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主体,主张积极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只有学生主体自觉自愿的参与,才能形成道德发展内动力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体验,从而将其内化于其身。而主体参与的有效性是对主体参与质量的追求,那么主体参与的实质精神是什么?这里笔者借鉴刘晓鹏,王升在《关于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思考》提出的一个观点:教师的“稚化”与学生的“神入”。[2]

教师的“稚化”强调使自己的语言和行为适当学生化,学生在教学中干什么,自己也要积极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去,而不是袖手旁观。学生的“神入”则强调的是学生在教学中实质、真正的参与。外在活动的参与自然重要, 但最重要的是思维的高度参与。学生的精神、心理、思维的参与才是最主要的参与。这三个层面协调统一的参与才是“神入”。

同样,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中,教师的“稚化”与学生的“神入”是主体参与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没有教师与学生的耦合的双边活动,只是学生们的独领风骚,那么也只是学生们漫无目的的“自娱自乐”。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和相互补充。这样在整个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感到教学不是教师“硬塞”给他们的东西, 而是他们与教师一起创造的结果。这里也更加凸显了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的点拨,教师的“辅导”更是着眼于针对于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有的放矢的进行调适、扶住和补救。[3]学生的“神入”则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最终目的。课堂活动只是载体,无论是课堂中的讨论,体验,研究调查等环节,最终达到的效果则是学生们的“神入”。也就是学生的思考能力,反思能力,真正将所习得的内容内化到自己的思维中。

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中,教师的“稚化”和学生的“神入”两者结合,会极大提高一节课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适时转变诸多角色:可以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可以是知识的提问者,也可以是在课堂同学生一起探究问题时的发现者和当学生在活动策划出现瓶颈时的点拨者等。比如当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面对困难无法解决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这个活动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现在出现的困难,它可能存在的原因有哪些?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按照哪几步骤解决?让学生们积极思考起来,方案也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

关于课堂主体参与发挥的有效性的指标,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1.参与的范围:是全体学生的参与,而非部分学生的参与。2.参与的兴趣度:是伴有积极情感体验的参与,学生喜欢并且乐于参与而非迫于无奈式的参与。3.参与的交际度:多向参与,不仅是生-生参与,也是生-师参与,而非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4.参与的认知程度: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以及积极主动的构建而非追求表面形式上的参与。5.参与的元认知程度: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会自我评价,自我监控。

二、主体参与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中存在的问题

1.主体形式参与泛滥,教学承载力少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本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基于课程教学要求的指导思想,许多教师也都意识地改变教学方法,变换多种花样,营造热热闹闹的场面。但是殊不知,这些丰富的课堂活动活动到底是让学生喜欢还是成为学生负担?笔者通过在教研交流中发现,大部分的教师在教案设计中一堂课设计了至少5项活动,而且繁杂的活动占去了整堂课的大部分的时间,教师的讲解或指导少之又少。比如在《认识自我》这份教学设计中,小组讨论交流、生涯刻度尺活动、自我演讲、记忆力大挑战、观看视频等多达5项的活动,此多眼花缭乱的活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如是无法完成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不得不一环接着一环的应付这些所谓的“丰富”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隨之降低,并且他们更是无法深入学习,也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过程。教学过程中这种盲目的追求课堂教学热闹的场面,片面的将活动参与当成教学的目的和结果,仅仅是为了参与而参与,使得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时间变成了对学生发展无用,甚至是负向作用的活动时间,造成了学生在课堂参与的低效性。

2.部分主体参与,教育感染力少

有些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在教学设计中有意安排情景表演等环节,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虽然课前教师精心挑选部分学生参与排练,表演,并且课堂上表演的节目很精彩,演员也很卖力,但是其中的教育实效却令人担忧。比如在教授《兴趣探索》这一章节中,教师引入兴趣岛活动及课堂表演展示。台下的学生机械的鼓着掌或者是随声应和,欣赏台上同学的表演,而台上的学生则卖力的背着台词,“激情”的表演着。这些表演成份过多的形式,不仅违背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初衷,也是对台下学生的伤害,他们的主体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主体地位更是得不到大家的认可,而只是充当节目的“看客”。这种让部分学生参与的方式,是以牺牲全体学生发展为代价,完全忽略了教学整体的效益。有场面,有掌声,却唯独缺了实实在在的教育实效。

3.主体表面性参与,自我反思少

主体参与不仅表现为行为上的投入和参与,更表现为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内在思维参与,在课堂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和探究,加上教师的点拨和指导,引导学生自己在概括和分析知识过程中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乏见到,有的教师虽然注重到了一堂课的承载力,并且在课堂中并没有输入过多繁杂的形式和内容,但是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没有让学生真正实质性的(思维与情感)参与其中,而是只是表面性(服务于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本堂课,教师的疏导和引导作用则在学生参与的实质效用中收效甚微。

比如在《个人简历》这一章节中,其内容是理解求职信、简历与面试的盘点与总结特性,。有的教师在这堂课里是意在做事而非在引导和教育。整个课堂从一开始说明简历的封面、简历的标题、简历的具体写法,都是为着完成一个会写简历的任务而进行。在课堂中教师忘却对于引导学生以始为终,确立大学期间学习与生活目标,这导致的结果是更多同学是把简历当成毕业的一份清单,学生缺乏对对整个大学生涯规划的反思,这样就丧失了一堂课的有效性。

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中主体参与的科学路径

主体参与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中之所以存在以上各种问题,根源是在于教师们习惯于将课堂的成功理解为课堂气氛的活跃度和课堂内容的丰富性,过于专注于学生的行为投入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和思维的投入,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手段,策略,行为上做的再花哨,也终归是无用。要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主体参与的有效性,就要回归到主体参与的本质,不仅要关注行为上的参与,认知上的参与,更是要关注情感与思维的参与。因此具体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当中,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教育引导,提升课堂活动质量。

1.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让课堂气氛科学化

课堂教学活动,是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统一。”[4]相比起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中有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来说,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应该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那么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中,教师们通常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大致会利用以下手段:一是以间接的方式,即教师运用视频,图片等。二是直接的方式,即亲身体验类,即在课堂上通过游戏,情景模拟,实践活动获等让学生获得对课堂内容的体验。激发学生兴趣的各种手段,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比如用生动形象的手段将课堂内容间接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其特点是的将枯燥的文字和难懂的道理转化为学生们有兴趣并且形象生动的图片和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从而使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当中。但是这种间接呈现是把学生固定在座位上被动的输入知识,没有行为上的投入与参与必然导致情感体验的不足。而活动体验类则是让学生身体力行的参与到与课堂内容的相关的活动当中,通过行为的投入引发情感的体验,但活动类的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无法让每个人都充分的参与其中,并且有些活动比如兴趣岛活动中的绘画海报,个人演讲,对于一些不擅长此类活动的学生来说,他们只能望洋兴叹,最终充当旁观者。因此,对于激发兴趣,方式多种多样,不能盖棺定论的说孰好孰坏,但总体来说,激发学生兴趣,在方式上一是要学生喜爱而不是教师喜爱;二是方便于学生操作而不是仅仅为了方便于教师操作。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有参与的积极性,有可以提高参与的可能性,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进去,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2.课堂活动中加强对话参与行为,让教育引导科学化

因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中在高校课程中重视度不够,大学生对于该课程也就是“草草应付”的心态,那么就需要教师在课上及时做好课程内容的疏导和辅导,对话形式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钟启泉在《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中提到“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了,这样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5]它在某种程度上揭示出了对话不仅是信息的交流,也是对话者双方思维的生成,更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思想意识教育的深入引导过程。通过对话行为,教师可以一步步引导他们: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的思路,如何提高这方面的能力等等,从而不断加强学生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对话是生-生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沟通,在此行为下,学生不仅获得了“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有关对话的理性,并且教师不断的启发式和探索式的对话行为中获得了自身主体性的发展。

在对话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几点:(1)在对话行为中注意避免教师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即不加铺垫的,不加背景材料,直接让学生就某一现象和问题进行小组或全班交流。这样容易导致对话形式成为学生没有标准,没有规范的自由大讲坛,任由学生在底下天马行空的说,致使学生们会不自觉的游离主题,没有在有限的时间内讨论出应该有的结果。(2)对话行为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简单的你问我答的“问答”的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对话只是学生被动的被灌输知识,没有形成自主思考的意识,例如在上《人生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一章节中,为了让大家积极参与到课堂问答当中,她依次点名问学生如下问题:师:你有目标吗?生:有。师:很好,你们的目标是什么?生:(各种回答)。师:对,在大学,你们的目标就是要多学习。师:你们大学的学习目标有哪些?生:(小声说)考研?师:考研对你们来说是人生比较重要的一场考试,所以你们从现在起好好学习。纵观整个场面,看似是教师把问题交给学生,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并且这个场面师生互动活跃,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但实则是教师在“启发”学生说出自己想说出的话,而且所有的问题学生都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出来,并不能引起他们在参与中积极而又深刻的思考,最终仍是流于知识灌输的傳统教学形式。若把上述问题从简单的问“是什么“转换为“为什么”,比如:我们为什么需要树立大学四年目标?它对与你以及我们的大家生活象征着什么?如果我不树立目标,对我又有什么影响?等等,这样从简单的回答“是什么”一步步引导他们“为什么”需要知道以及对我们的影响。最终让他们不仅让他们理解目标的内涵和意义,更是在对话中对大学生涯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

3.课堂中提升活动参与质量,让课堂活动科学化

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育即是生活,教育也就是对我们生活经验的一种改造,而我们的生活经验却离不开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其中,他们不但亲自体验、感受、思考,并在活动中能够及时发现思维过程中的错误点,固有观点中的偏差,从而能够在生活实际中举一反三。叶澜教授把活动视为影响个体发展基本因素中的现实因素,他指出,正因为只有通过活动人的发展才能得以实现。[6]而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中,让学生们全身心的“动”,则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灵魂所在,通过“活动”的途径,使学生自觉地把客观要求和主观愿望与向往内化为自我的精神需要。[7]在组织活动时我们应注意:(1)活动中不但要动耳动眼,更是要动口、动手、动脑。教育家陶行知说“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8]只有手口脑并用才能在活动中有效的掌握真知。比如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中的设计的情景模拟,游戏展示等活动形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是指挥,学生只要照着做整个活动就顺利完成。这样由教师领着演的形式,学生就易养成跟着指挥棒转的习惯,就用不着动脑筋去思考了,在无形中丧失对学生主动性培养的机会。(2)带着“问题”去活动。所谓“问题”,在教育学概念上即是事物初始状态和其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障碍情境,而在活动中带着问题去做,就是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问题。[9]例如,在教 《技能探索》一课时,先以“你身边的优秀校友”为题组织大家课前进行一项调查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教师首先呈现一个的真实问题:请大家观看本校毕业的优秀校友事迹,为什么他们能在事业上能够成功?以这个问题作为学生这一课的探究内容。接着,教师并非直截了当的告知学生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只是给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提示和线索:我们通过何种途径能接触到这些校友事迹,搜集资料?现实生活中的他们又是如何在大学练就本领?然后,教师在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不时的点拨学生,为了完成这项调查任务,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基本的技能,并且要求学生学会合理的筛选与利用所搜集的信息。最后则是在课堂上将各自所完成的调查报告进行讨论,交流,在生-生和师-生沟通中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于此,教师提供一些复杂但又真实接近生活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展现自己真实的思维过程,及时纠正存自身认知中观点的偏差,在今后对相关情境能够自动联系,用自己感悟的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0]

四、结语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立足于启蒙和激发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通过帮助大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分析,使其对未来职业的选择和发展进行理性、长远的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进而能够适应社会变化和需求[11]因此,任课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对课堂的参与以及课堂活动的投入,树立正确教学理念,精心设计课程,在课堂中发挥主体参与的作用,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合理的规划构建科学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2007

[2] 刘晓鹏,王 升. 关于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思考[J]. 教育理论研究, 2004.

[3] 严先元. 走向有效的课堂教学[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9.70-71.

[4] 乔建中. 知情交融教学模式新探[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0.

[5] 钟启泉. 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J]. 上海教育,2001(2).

[6] 严先元. 走向有效的課堂教学[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9. 36-37.

[7] 杨怀祥. 构建活动德育模式 实现德育中“人”的回归 [J]. 教学与管理,2007.

[8] 孙德玉. 中国教育思想史[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256.

[9] 严先元. 走向有效的课堂教学[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9. 76-77.

[10]严先元. 走向有效的课堂教学[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9. 76-77.

[11] 夏淑琴.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1,42(09):109-112.

作者简介:张惠(1990-),安徽合肥人,安徽建筑大学,在职行政,副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基金来源:校级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2020djsz08)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主体职业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我爱的职业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