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提升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研究报告

2022-07-21 10:29刘海英陈天刚刘菲
科学咨询 2022年11期
关键词:正念团体辅导

刘海英,陈天刚,刘菲

(1.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马鞍山 243032;2.安徽省马鞍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安徽马鞍山 243000)

一、研究背景

在性客体化环境中,女性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外表会被他人作为主要观察和评估的对象,她们会内化一种第三者的视角,将自己当做基于外表被观看和评价的物体来看待,Fredrickson和Robert把这一过程称为自我客体化[1]。性客体化通常是指女性的身体部位或者性功能脱离本人,沦为纯粹的工具或者被视为能够代表女性个体本身[2]。研究表明,在性客体化环境中,女性会体验到一种社会性焦虑,长时间的社会焦虑会导致抑郁情绪[3];自我客体化用第三者视角关注自己的身体属性,想到的是“我看起来怎么样?”,而不是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关注自身内在属性,想着“我能怎么样”或“我感觉怎么样?”。这些思想认识容易形成女性对身体外在形象的习惯性监控。持续的自我身体监控,会引起外貌和身体安全焦虑,减少心流体验,内部知觉迟钝,身体羞耻等,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把一种将个人精力完全投注在某种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上的感觉定义为心流体验,心流产生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4]。自我客体化水平高带来的消极体验的积累,对女性的心理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容易引起进食障碍、抑郁、性功能障碍等心理问题[5]。自我客体化程度较高的个体可能有较低的心理安全感和较高的外表焦虑水平[6]。

可见自我客体化源自文化环境影响,产生对自我的片面思想认识,或者不合理的认知,带来一系列的心身健康问题。笔者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水平得分偏高人数,占总调查人数比例约为19%[7],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对于这部分女大学生应给予积极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训练。

健康心理知识教育帮助女大学生提高正确的思想认识,运动可以改善理想身体意向对女性吸引力的消极影响[8],关注身体的感受,会帮助个体注意内部知觉,增强心流体验,从而增强女大学生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关注自身内在属性。本次团体运动体验内容选择的是心理咨询中的正念心理疗法和舞动心理疗法的相关练习,正念(mindfulness)指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有意识地不作判断地觉察当下每一刻的经验,是1979年美国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Ph.D.)于麻省大学医学院所,结合东方禅修与西方医学、心理学研究所创。正念练习包括正念呼吸、正念瑜伽、正念走路、正念禁语等,能够帮助人提高内部觉察能力。舞动是一种舞蹈运动疗法(DMT),是借由舞蹈和动作进一步到对情绪、认知、生理和个人的社会化整合的治疗性应用。融合了TA(交互沟通分析)和Passo(派索的戏剧治疗)于一体,是一种易被人接受的快速而有效的方式来探索和体验人的内心世界,恢复心理能量的方式。亲密舞动练习,帮助人觉察到自己的能力,通过非语言沟通模式和身体语言与自己建立连接,深度地理解和自我觉知,并建立与他人的连接,使人际关系更加令人满意并富有意义,与他人的相处更有效率。

因此,我们在做针对降低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水平的教育工作中,注重实行双管齐下,既要帮助女大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建议她们更多关注提升自我内在素质的内容,对强调女性外表特征价值的内容保持敏感,又要指导女大学生参与增强心流体验的训练活动,提高她们身体内部感知觉,使她们能够感受到内在体验对自我成长的价值重要性,让她们把对身体外表的过度关注调节到适当水平,平衡对身体内外的照顾,尊重并接受自己的身体。

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通过志愿报名选取艺术设计学院12名女大学生,后脱落3人,9人完成团体活动,团体成员平均年龄20岁,最小18岁,最大21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其中7人为独生子女,2人为独生子女,6人来自城市,3人来自农村。

(二)团体过程

采用自编的女大学生自我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手册对团体成员进行知识教育,运用心理咨询中合理情绪、正念和亲密人际舞动等方法进行团体活动训练。每次团体活动包括:教育知识学习约20分钟,亲密人际舞动练习约20分钟,跟随带领者进行正念练习约40分钟,提问和分享感受约30分钟,最后一次是一整天7个小时的正念止语练习。共九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每周一次,历时三个月,团体活动时长共计约24小时。

(三)研究工具

自我客体化量表(SOQ),采用由Fredrickson和Robert(1998)编制,赵方翻译和修订的自我客体化量表[9]。该量表包括5个与身体能力相关的项目和5个与身体外表相关的项目,共10道题目。要求被试对10个项目进行排序,最后用身体外表相关项目的得分总数减去身体能力相关项目得分总数,总分在-25到25之间,分数越高说明自我客体化水平越高。本研究所采用的自我客体化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标效度为0.476,重测信度为0.82,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四)统计分析

采用SPSS20.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自我客体化前后测结果

表1 实验组自我客体化团辅前后测数据分析

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女大学生自我客体化在前测组和后测组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t=2.299,p<0.05)。

(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团体结束三个月后邀请团体成员集中进行了一次不记名的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成员对团体活动印象深刻,对团体的满意度平均分在8分以上(总分10分),团体成员认为在团体中有所收获。

表2

团体成员给本次团体活动满意度评分时,三位成员给出了满分10分,一位成员给出9分,三位成员给出8分,两位成员给出7分的满意度。当问“您认为有必要在女性中推广这样的团体吗?”团体成员的回答都是认为有必要。问“如果再有类似团体体验训练,是否愿意再参加?”,7位成员表示愿意,两位表示看情况。

四、讨论

(一)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升女大学生的自我客体化水平

本次团体辅导根据提高女大学生对性客体化环境的合理认知,增强心流体验,提高女大学生对身体的内部感知觉,促进女大学生现实交往能力提高为目标需要,在结合结构式团体心理咨询方法的基础上,对团体辅导形式和内容进行适当创新,把心理教育知识和主观评估带入结构性团体,灵活运用相关思想教育和心理治疗方法,安排易于女大学生接受的训练活动,根据量表测试结果和开放式问卷回答内容以及成员感受化的表达,表明团体取得较好的辅导效果[10]。健康心理知识教育帮助女大学生提高正确的思想认识,运动可以改善理想身体意向对女性吸引力的消极影响[8],关注身体的感受,会帮助个体注意内部知觉,增强心流体验,从而增强女大学生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关注自身内在属性。

本次团体研究主要通过前后测和三个月后回访成员自我陈述,来进行结果评估,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因为团体成员主要来自设计专业,对绘画有一定的基础,研究者增加了绘画探索环节,在团体开始时征求成员同意,在每次团体活动结束后自愿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从成员提供的画作发现最初画作中规中矩表达想法偏多,后期画作较多自由运用色彩表达内部感受。也可以主观表明团体在帮助成员提高身体内部知觉和帮助成员解放认知束缚改善身心关系有效果。这些相对主观的评估结果,也许不能作为严谨科学研究结果,不过我们也不应该忽视这些主观效果的存在。

(二)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是心理知识教育内容还需要更好地融合在团体训练中。通过本次团体我们把女性心理知识教育纳入团体内容之中,这个环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对活动训练,团体中成员对纯文字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大,结合到活动中能够让成员更理解知识的含义,同时也更懂得运用知识提升自我。二是团体的分享环节需要加强。团体体验训练活动安排较多,成员很喜欢,但分享时间短,使体验活动由感性到理性认识集体获得有限,有些局限在个人体悟层面,团体结束后容易失去一部分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机会。三是增加了一次一整天的正念禁语练习,需要在时间和设置上进行适当调整。在团体成员的希望下增加了最后一次整天训练,成员对练习投入很认真,因为是最后一次,活动安排在参加的学生成员放假回家的前一天,也没来得及进行感悟分享,使本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训练教育体现有限。

(三)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带领者的影响

本次研究笔者作为结构式团体辅导的带领者,同时也是学校老师,和参加团体的女大学生辅导员熟悉,既是带领者和成员之间关系,也是老师和学生关系,这种双重关系可能会影响参加团体的女大学生迎合老师的心理。作为女性团体带领者,在进行团体正念练习的活动时,没有自己现场说引导语,而是播放练习的音频,而音频中引导语是男性声音,对于提升女性自我客体化水平的团体辅导,女性带领者没有在引导上体现,在对女性大学生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上可能存在一定影响,需要更多研究探索验证。

五、结束语

1.参加本次结构式团体辅导的女大学生的自我客体化水平前后差异显著;

2.参加的女大学生团体成员在开放式问卷回答中,对本次团体辅导满意度评分较高;

3.本次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在感受性和自由度上有所提升。

猜你喜欢
正念团体辅导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早餐
正念训练对老年抑郁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响
正念饮食,料尽其香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亲子正念练习从哪里开始?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