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疆高校普通话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

2022-07-21 10:29陈晨路玉孙洛风孜尼哈尔祖努尼江杨延成
科学咨询 2022年11期
关键词:普通话语言文字短文

陈晨,路玉,*,孙洛风,孜尼哈尔·祖努尼江,杨延成

(1.伊犁师范大学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新疆伊宁 835000;2.伊犁师范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新疆伊宁 835000)

由于新疆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条件,一段时间以来,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南北疆农牧区少数民族家庭的学生由于缺乏普通话语境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在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思维习惯、能力水平上受到较大的制约和影响[1]。通过民语言招考的高校学生虽然经过了一年预科阶段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系统学习,在进入专业院系学习时,普通话能力仍然较通过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有一定差距,在生活学习中运用普通话交往交流的意识仍然较弱[2]。当前,新疆高校全面加强普通话教育教学,开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高质量发展。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天然的思想政治属性,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不仅能为各族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便利,还能拓宽各族学生获取现代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更能提高各族学生的交流和交往能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是各民族学生走向现代化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各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优化普通话课程建设符合各族学生的根本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族学生的共同意志和共同需求。本文基于近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开展普通话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研究,以期为新疆高校相关课程教育工作者提供可以参考和借鉴的经验方案。

一、普通话课程思政建设基础

新疆高校党委都应高度重视统筹引领,突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思想政治性,加强干部教师教育培训,让教师达成课程思政共识。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应健全顶层设计,制订普通话课程思政实施意见、方案机制,将普通话考试通过率、普通话课程思政建设情况作为督导考评的重要指标之一。

各专业院系应该定期摸排统计学生普通话考试通过情况,做好分析研判,及时有针对性地开设国家通用语言课程,同时开展普通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政治引领作用,确保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组成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普通话课程思政的开展。学校院系可以鼓励普通话达标的学生党员踊跃报名担任普通话课外结对辅导小老师,做好“普通话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传帮带”工作。

专业教研室组织教师制度化、常态化集体备课,凝聚共识合力,研讨探究能够有机融入普通话教学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共同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教师通过说课试讲、互评互议,优化普通话课程思政授课方法,切实提升课程思政实施成效,力求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的教育之道。

教师要加深对来自各地各民族学生不同家庭情况的了解,不仅要关注学生普通话学习的考试成绩、能力水平,更用心用情地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情况,秉持关心关爱、扶志扶智的教育态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提升各族学生的综合能力,加深师生民族团结进步的情谊。

二、普通话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由4个测试部分构成,分别为朗读单音节字词、朗读双音节词语、朗读短文、命题说话。其中,朗读短文、命题说话部分最能体现能力水平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也最适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开展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

(一)朗读短文部分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朗读短文部分的题目从测试大纲材料中随机抽取,素材主要来源于文学名家名篇选段,而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时,可结合新疆历史地理、民族文化、人权保障、风俗习惯等方面的重点热点问题,梳理出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科学论述。筛选出新时代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党的治疆方略生动实践取得的显著成效、各地各界各族爱国奉献的先进人物事迹、地方红色教育资源、思想解放署名文章等重要资料中的相关篇章,凝练成朗读短文思政素材集。可使用附带拼音注释的字体,将朗读短文思政素材排版制作成教学资料汇编,将思政元素自然有机地融入普通话课堂教学中。

(二)命题说话部分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命题说话部分的题目是从30个话题库中随机抽取1个,题目内容覆盖范围较广,但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能够使用部分共性素材,可以挖掘与融入思政元素,因此也适合开展普通话课程思政建设(如表1所示)。

表1 普通话课程命题说话思政素材集示例

表1(续)

授课教师制作视频图文结合的课程思政元素课件增强吸引力,通过对知识和思想无缝衔接地讲解论述,互动交流与讲授传达并重,鼓励学生提问发言、交流讨论[4],采取正向激励评价机制,锻炼学生积极思考、表达的能力。教师讲解、师生互动完成后,由学生集体、个体诵读文字材料,促进情感触动、思想碰撞,激发各族学生提升课程思政学习思考的内生动力。学校通过教学实践持续修订完善普通话课程思政资料汇编,进一步提升普通话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各族大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综合素养,逐步形成可供参考借鉴、推广试验的管理机制办法和运行实例。

三、结束语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问题。新疆高校要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改革中高度整合、深度融合课程思政元素,能够落实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双重任务,促进各族学生认知、情感、思想全面提升。同时,学校也必须注意到课程思政元素、学生群体都有很强的时效性,课程思政素材集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

综上所述,新疆高校应确保提高新疆基层生源地各族青年学生普通话能力和思政水平同向同行,争取使各民族学生都能在认知判断的过程中坚定地选择追随科学真理,牢固树立对党和国家的深刻认同和感恩意识,持之以恒,实现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普通话语言文字短文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KEYS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Keys
语言文字规范 中华通韵(征求意见稿)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7
短文改错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