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

2022-07-22 08:12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会战大庆油田大庆

大庆石油人就是靠着这些行为准则,这种严格的革命纪律把天南海北来参加会战的兵马统一到一起组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集体,为国家源源不断贡献石油

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是大庆油田职工在党组织指引与教育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生产斗争与科学实验中自觉实践的结果,是在与一切愚昧落后、不文明不科学的旧习惯坏风气的斗争中,一点一滴培育、养成、积蕴起来的。在大庆油田会战时期形成的“三老四严”和“四个一样”就是这种科学求实精神的具体体现。

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1962年大庆油田首次提出“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1963年形成完整表述,并将其高度概括为“三老四严”,是大庆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老”的工作作风源于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据当年担任大庆油田三矿四队队长的辛玉和回忆:

有一天,我到队里负责的西六排二号井去检查,返回途中发现队里新来的徒工小孙手里拎着一个崭新的刮蜡片急匆匆地要去上井。当时我心里就产生了疑问:小孙的刮蜡片刚领了没几天,怎么又拿了个新的上井?于是,我转身回到了材料库,找到正在当班的材料员了解情况。材料员拿出一个变了形的刮蜡片,对我说:“今天早晨小孙清完蜡,没有检查刮蜡片是否起到井口,就把清蜡闸门关上了,刮蜡片就被挤扁了,所以又到我这里领了个新的。”

我了解完情况,从库房走回井队的路上思绪起伏,认为这不单纯是一个刮蜡片的问题,出现了这种情况,小孙隐瞒事故,换个刮蜡片就了事,缺乏一个石油工人起码的老实态度,这样下去,问题积累下来,肯定会出大乱子。另外,在这件事上,也反映出当时队里的领导们都只顾忙新井投产,而放松了井队的思想工作,对职工提出严格的要求也没有很好地贯彻下去。在对这件事情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我决定找小孙严肃地谈谈。我对小孙说:“要干好工作,没有一个老实态度是不行的,对任何事情,钉是钉,铆是铆,对是对,错就是错。”小孙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检讨说:“当时自己只是想,反正刮蜡片没掉到井里,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换一个就行了,别人应该也不会知道,以后在工作中注意一点就好了,没想到这种说假话的行为欺骗了组织,欺骗了领导。”

一般说来,因工作疏忽挤扁了一个刮蜡片,领导批评了,本人承认错误并作了思想检讨,事情也就可以过去了,但三矿四队决心从小事做起严抓工作作风。井队党支部决定在小孙管的那口井上召开一个“事故分析现场会”,用这件事来教育全队的职工。会上,大家自觉提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要严格要求自己,对每一件事都要有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管好油井。

會后不久,在三矿四队党支部的带领下,全队开展了“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要求,严明纪律”的活动,党支部还制定了“干部上岗,工人监督,要求工人做到干部首先要做到”的制度。就这样,全队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确保了油井的安全生产。而且,这个队建队3年所录取的3万多个数据,无一差错,在用设备台台完好,井井站站都达到了一类标准,连续多年被评为油田标杆单位。

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和严明的纪律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距今已走过63年的发展历程,在这63年里,大庆油田培养队伍过硬的作风关键就靠一个字——严。

严,首先体现在严格的要求。在坚持严格要求的会战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令人敬佩的人、感人至深的故事。大庆石油工人有一个“纪念日”永远不忘——“难忘的四一九”,即1961年的4月19日。因为在这一天,大庆油田的领导同志断然决定封掉一口新打的油井。其实这口井和老矿区的井相比,各方面的条件都算不错,也可以出油,只是这口井的斜度超过了当时的标准,导致这口井原油采收率和油井寿命都可能受到影响。于是建设者们含着泪,横着心,把它填死了。就在这天,大庆油田召开了万人大会,把高水平地开发油田的政治意义透彻地讲了又讲,发动所有会战职工把各种各样的老毛病、新问题揭露出来,弄得不少人头上冒汗,眼中含泪。自“四一九”过后,大庆油田打出的油井确保了高质量、严要求,每口井的斜度都从原来的5°、4°、3°下降到了2°、1°,甚至0.5°,这相当于一个人沿着一条路径直走下去,走了一公里,偏差不到半米。

像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1964年1月16日下午,大庆油田指挥部书记、指挥,所属单位的大队长、教导员、工程技术人员一级工人代表600余人,冒着严寒,聚集在油建指挥部总机厂工区预制厂内开现场会。10根10米长的钢筋混凝土大梁摆放在会场中央。这些大梁表面平整光滑,没有丝毫蜂窝麻面,每根大梁的长短粗细色泽均相同,说明生产完全符合标号。但是油建指挥部的负责人在大会上检讨说,由于他们工作不深入,检查不严格,这些大梁的某些部位,比规定的标准宽了5毫米。油建指挥部的负责人认为,今天我们放过5毫米的差距,明天就可能出现6毫米、7毫米……所以这5毫米必须铲掉。现场会上,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抄起榔头、扁铲,拿起磨石砖头,把大梁上宽出5毫米的所有部位一一铲掉、磨光。当时有人说:“咱们要彻底铲掉磨掉的不只是5毫米混凝土,而是马马虎虎、凑凑合合的坏作风!”

大庆石油人的“严”体现在严密的组织。搞石油工业就是和大自然作斗争,就是和深埋地下的油层作斗争。针对这种特殊的工作性质,会战党委提出:“光有干劲,不讲究科学,不做扎扎实实的工作,那就是一股虚劲,就会产生严重后果。”会战党委在会战一开始,就严密组织管理,明白无误地把坚持高度的革命精神与严格的科学态度相结合,作为组织大会战的指导思想。

会战开始后,大庆油田始终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发展科学技术。当时的研究表明,大庆油田是陆相沉积的非均质油田,具有油层层数多、单层薄、渗透性差异大的特点。再加上原油物性差,含蜡量、凝固点也相对较高,这些特性在客观上都为油田开发带来了很多困难。面对多种多样的困难,广大会战职工和科技人员遵循“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的原则,处理了一个个难题。

大庆油田首创的岗位责任制也是会战时期严密组织的体现。著名的岗位责任制源自于油田一个注水站的一场火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60万元。

会战开始不久,针对石油工业地下作业多、隐蔽工程多、间接获取资料多,和大兵团、多工种、作业分散的实际作战情况,油田党委不断严密组织管理。然而,由于油田开发初期,生产和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管理工作很难跟上去,实际工作中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1962年5月8日,中一注水站因管理不善,发生了一场特大火灾。会战工委决定通过这起事故的教训,进一步严密组织管理,发起了一场所有会战职工参与的“一把火烧出的问题”的主题大讨论。

与此同时,会战工委还组织了160名生产管理干部到10个不同类型的基层单位蹲点,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时任会战指挥部副指挥的宋振明来到刚建立不久的北二注水站蹲点。在此期间,他发现张洪州班组织管理办法很好。他们根据工作经验,把要管的物资和相对应的工作,按照生产工艺和工作量的轻重划分为5个区、8个岗位,明确规定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形成了岗位专责制。在此基础上,会战指挥部领导指导北二注水站借鉴其他单位的经验,将他们订立的岗位专责制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制定出了岗位专责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维修保养制、质量负责制、组织管理制度,归纳总结后统称为基层岗位责任制。会战职工坚守这种组织管理制度,做到了“集中作战讲质量,分散施工不变样,单人独马自觉严,任务再重不转向”。

此后,会战工委在全油田推广了岗位责任制,还先后建立了基层干部岗位责任制和机关干部、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并强调“岗位责任制的灵魂是岗位责任心”。这一整套岗位责任制,把千万项的具体工作同千万名会战职工联系起来,将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体现了油田生产的客观要求,具有广泛的科学性、群众性和实践性,对石油企业的组织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坚守岗位责任制、严密组织管理的典型。

大庆油田严密的组织还体现在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会战党组要求所有会战职工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工作,不搞花架子,不图虚名,讲求实效。无论是在艰难困苦的20世纪60年代,还是在“文革”期间;无论是在持续数十年的高产稳产期间,还是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深水区的今天,大庆石油人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老老实实地找油、采油,老老实实地为国家作贡献。

大庆石油人的“严”更体现在严肃的态度。严肃的态度是大庆石油人求实精神的客观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会战一开始,党组织就把尊重科学、讲求科学的严肃态度,作为一条重要原则,贯彻到整个石油会战过程中,并且数十年来坚持不懈。会战党委在嚴肃的态度方面提出了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强调狠抓第一手资料。当时广为流传的“方永华班捞岩芯”的故事,就充分反映了会战期间石油工人对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的严肃态度和工作作风。3249钻井队方永华班,有一次从井下取岩芯的时候,一个6米岩芯的一半断落地下,未取成功,岩芯的收获率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当时班长急得掉了眼泪。班里的其他职工见此情景,斩钉截铁地说:“没完成任务,就不离开岗位,非把岩芯全部取上来不可。”于是,他们连续多次起钻、下钻,持续工作了26个小时,队长劝他们休息一下,他们没有一个人答应,坚持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完成任务。指导员见此情况,又是着急,又是心疼,只好亲自把馒头、饺子送到工作现场,职工们却说:“岩芯取不上来,吃什么也不香。”

二是坚持实践第一,实事求是。大庆油田投入开发建设初期,面对这样一个大油田、好油田,审慎地设计布局,力求开发效果良好,是会战领导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大庆油田顺利勘探开采,一方面,会战领导组织专门人员调查国外同类油田的情报,注重借鉴实践经验教训;另一方面,会战领导还作出了开辟生产实验区的决策,即在油田中区选择一块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区块(约数十平方公里),把各种可能采用的开发方案,都在区块中试验生产。通过典型试验、解剖“麻雀”揭露矛盾,会战职工终于掌握和总结出了大庆油田的勘探开采规律。

三是紧密结合油田生产实际,不断改进和完善油田开发技术。这一原则,是大庆油田会战期间制定的严格纪律,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60余年历程中依然坚守。半个多世纪来,大庆油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既紧密结合油田生产实际,能动地认识油层情况,同时,还提出要通过实践不断地改造油层,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往复循环中,不断地探索地下油层的奥秘,挖掘石油开采的客观规律,攻破油田开采的技术难题。

大庆石油人的“严”还体现在严明的纪律。“严在针尖上,细在发丝上”“宁要一个过得硬,不要99个过得去”。这是大庆会战初期,周占鳌和他所在的油建十一中队,为提高施工水平和工程质量坚守的严明纪律。一次,某排油井投产后,队长周占鳌去回访,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一口井的清蜡杆焊口处残留了几滴油渍。几天后他依然放心不下,又专程去看那口井,发现清蜡杆的焊口上还是留有油渍。夜里,他还在琢磨那几滴油渍,翻来覆去睡不着,就第三次到了井上,奇怪的是焊口上还是存在油渍,于是断定这个焊口一定有砂眼。他立即赶回队里,找来井队工程师,连夜把砂眼补好。在会战后的油田开发建设中,十一中队的“好字当头,自觉从严”的严明纪律一代一代传下来,并在油田建设队伍中形成了风气。

63年的风雨兼程,大庆油田在队伍作风建设上,一直坚持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且使“三老四严”作风进一步在队伍中扎了根。

“四个一样”

“四个一样”是大庆油田职工把党的优良作风和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同油田会战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产物,1963年由大庆油田采油一厂二矿五队5-65井组首创,即对待革命工作要做到: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

“四个一样”的工作作风,是大庆石油大会战时期全体会战职工工作形象的真实写照,得到了周恩来的高度赞扬,并与“三老四严”一同写入当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工作条例(草例)》,作为石油行业工作作风的主要内容。

李天照井组管理的3口油井均地处油田边缘。1963年7月的一天,瓢泼大雨下个不停。一小时一次的油井巡回检查时间到了,当班徒工小刘心想,“这么大的雨怎么出去啊,等雨停了再去检查吧”。这时井长李天照却冒着雨冲出了值班室。检查过程中发现,加热炉底部已经进水,火苗正挟着黑烟从炉口处向外燃,马上就要呛灭了。他立刻拿起铁锹,挖了3条水沟,排出了积水,重新调好合封。为了确保安全加热,他站在大雨中观察了好一段时间,直到加热炉正常燃烧才回到值班室。他边脱下外衣拧尽雨水,边对小刘说:“越是坏天气越容易出问题,咱们干工作,要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才行呀。”就这样,这个井组在李天照的带领下,把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几个“一样”,写进井组的纪律中,首创了“四个一样”的工作作风。这个井组凭着这种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油井长期安全生产,月月超额完成任务,年年获得油田“标杆井组”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五好红旗井组。

“四个一样”建立在广大油田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基础之上,它的实质就是一种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

在1963年底召开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工交企业基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时任石油工业部党组书记余秋里介绍了大庆的工作经验,并欢迎各位与会代表对大庆油田工作进行检查、批评、指导。代表们用各种方法检验了大庆油田的工作,尤其是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除了多次访问检查会议安排的参观点外,还在会议安排之余进行了多次突击检查,有的甚至代表还白天明察、夜里暗访,不是暗访一个点两个点、一次两次,而是多个点多次。经多数人多次反复地检查,与会代表普遍认可,大庆石油人思想觉悟高,工作态度认真,工作成果也经得起检验,尤其是认真坚守岗位、严肃执行制度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了“四个一样”。

“四个一样”产生近60年来,始终激励着全体油田职工继承和弘扬石油大会战的优良传统,不断刷新成绩,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不仅是一种艰辛的劳作,也是一种精神的探险。会战时期提出的“陆相生油”学说,以及在此指导下大庆油田的发现,正是大庆精神蕴含的一种精神探险。在国际上无数专家学者都已证明“中国贫油”的基础上,大庆石油人“跨过洋人头,敢为天下先”,坚持以求索精神进行科学创新。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和勇气,就不会有今天的壮举。此后,“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同样将科学和石油生产紧密结合,最先质疑“温和注水,均衡开采”的西方传统观念,首创“因势利导,逐步强化,转移接替”的注采方法,闯出了大庆油田中低含水阶段保持油田稳产的路子,闖出了中国自己的油田开发之路。

大庆石油人就是靠着这些行为准则,这种严格的革命纪律,把天南海北来参加会战、操着不同口音的13路兵马最终统一到一起,组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集体,将荒野变为沃土,为国家源源不断贡献石油。

(责编/黄梦怡 责校/李希萌、陈小婷 来源/《大庆精神》,李国俊、宋玉玲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4月第1版;《大庆精神 铁人精神学习读本》,铁人学院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20年7月第1版;《创业史话——大庆石油会战故事集》,铁人学院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19年7月第1版等)

猜你喜欢
会战大庆油田大庆
讲价
武汉会战
当当夺权之争:尴尬的“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
送你一块砖
送你一块砖
足球流氓“会战”欧洲杯
大庆转型正途
大庆油田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大庆油田企业文化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