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患者PANDAR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2022-07-22 04:01吕敏刘卓李德川郑林峰韩哲朱玉萍
浙江医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淋巴结直肠癌病理

吕敏 刘卓 李德川 郑林峰 韩哲 朱玉萍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直肠癌发病率高于结肠癌,且以中低位直肠癌较为常见[1]。近年来,随着R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lncRNA是一类长度>200 nt的非编码RNA,参与肿瘤增殖、转移以及化疗耐药等过程,同时发挥转录后调控和其他表观遗传学的修饰作用[2-3]。lncRNA PANDAR位于6p21.2,前期研究已证实其能促进结直肠癌增殖和转移[4-5],但其与直肠癌MRI、组织病理分化及预后等关系的研究不多。因此,本研究对直肠癌患者PANDAR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作一探讨,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术(包括前切除术、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闭合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中切除的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其中男 77例,女43例;年龄30~80(58.03±17.46)岁;肿瘤直径<5 cm 74例,≥5 cm 46例;肿瘤组织高分化32例,中分化47例,低分化41例;远处转移36例,未转移84例;淋巴结转移63例,未转移57例;肿瘤浸润深度为T1~277例,T3~443例;MRI-T分期:T142例,T239例,T327例,T412例;MRI-N分期:N041例,N164例,N215例;MRI-环周切缘阳性32例,阴性88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组织分化、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MRI-T分期、MRI-N分期、MRI-环周切缘状态、4年总体生存率等临床资料,其中MRI-T分期、MRI-N分期、MRI-环周切缘状态根据患者MRI影像学资料分析获得。MRI-T分期标准:无原发肿瘤为T0;肿瘤侵犯黏膜下层,未侵及肌层为T1;肿瘤侵及肌层,未突破浆膜层为T2;肿瘤突破浆膜层且侵及系膜脂肪为T3;肿瘤侵犯周围器官为T4。MRI-N分期标准:无淋巴结转移为N0;1~3个可疑淋巴结为N1;≥4个可疑淋巴结为N2。MRI-环周切缘阳性标准:肿瘤浸润最深处与直肠系膜切除边界间的最短距离<1 mm。

1.2.2 PANDAR mRNA表达水平检测 采用RT-PCR法。使用液氮碾碎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Trizol法提取RNA;使用RNA逆转录试剂盒合成cDNA,使用SYBR荧光定量试剂盒在PCR仪器上进行定量检测。所有引物购自杭州维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ANDAR引物序列:正义5′-CTGTTAAGGTGGTGGCATTG-3′,反义 5′-GGAGGCTCATACTGGCTGAT-3′;GAPDH 引物序列:正义 5′-CGCTCTCTGCTCCTCCTGTTC-3′,反义5′-ATCCGTTGACTCCGACCTTCAC-3′。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为内参,采用2-ΔΔCt法计算PANDAR mRNA表达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计算PANDAR mRNA表达水平的截断值。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法比较直肠癌组织PANDAR mRNA高、低表达患者4年总体生存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直肠癌患者PANDAR mRNA表达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直肠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PANDAR mRNA表达水平比较 直肠癌组织中PANDAR mRNA表达水平为9.21±3.0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3.17±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图1 直肠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PANDAR mRNA表达水平比较

2.2 直肠癌组织PANDAR mRNA高、低表达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根据ROC曲线分析获得PANDAR mRNA表达水平的截断值为5.25,本研究以>5.25为高表达,有65例;≤5.25为低表达,有55例。直肠癌组织PANDAR mRNA高、低表达患者在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MRI-T分期、MRI-N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组织分化、MRI-环周切缘状态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直肠癌组织PANDAR mRNA高、低表达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例(%)]

2.3 直肠癌患者PANDAR mRNA表达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上述P<0.05的5个因素(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MRI-T分期、MRI-N分期)为自变量,PANDAR mRNA高、低表达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RI-T分期、MRI-N分期是直肠癌患者PANDAR mRNA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见表2。

表2 直肠癌患者PANDAR mRNA表达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直肠癌组织PANDAR mRNA高、低表达患者预后比较 术后随访48个月,PANDAR mRNA高、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1、38个月;PANDAR mRNA低表达患者4年总体生存率为39.2%,明显高于PANDAR mRNA高表达者的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图2 直肠癌组织PANDAR mRNA高、低表达患者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

3 讨论

从调控肿瘤增殖、侵袭、转移以及化疗耐药等方面入手,目前临床上已证实许多LncRNA具有促癌作用[6-7],LncRNA PANDAR就是其中之一。研究表明,PANDA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高表达患者的预后较差[5]。另有研究表明,PANDAR在肝癌及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8-9]。此外,PANDAR又能通过抑制p16(INK4A)来调控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周期,进而促进分化[10]。然而,目前关于PANDAR与直肠癌MRI、组织病理分化及预后等关系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本研究对直肠癌患者PANDAR 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作一探讨。

本研究首先证实PANDAR在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然后以120例患者直肠癌组织中PANDAR表达水平的截断值为界值划分PANDAR高、低表达组,进而比较直肠癌组织PANDAR mRNA高、低表达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直肠癌组织PANDAR mRNA高、低表达患者在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MRI-T分期、MRI-N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组织分化、MRI-环周切缘状态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前期已有不少研究从临床差异表达入手来探索PANDAR的促癌功能[11-12],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探索了PANDAR mRNA表达水平与影像组学的关系,进一步对直肠癌患者PANDAR mRNA表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RI-T分期、MRI-N分期是直肠癌患者PANDAR mRNA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报道,这为今后深入研究LncRNA PANDAR与影像组学的相关性提供了参考。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8个月,笔者发现PANDAR mRNA低表达患者4年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PANDAR mRNA高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PANDAR在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MRI-T分期、MRI-N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

猜你喜欢
淋巴结直肠癌病理
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的价值
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进展
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CT与MRI检查的应用效果对比
术前MRI检查对宫颈癌病理分期及宫旁浸润评估的诊断价值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为何要病理会诊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