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的特殊意义、现实困境与化解之策

2022-07-24 23:04刘天平张晓莉宋连久
大学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案例教学

刘天平 张晓莉 宋连久

[摘 要]部分同行对提高发展经济学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思考和探索,认为案例教学应该受到重视和推广。文章论述了民族地区高校相关专业开设发展经济学及开展案例教学的特殊意义;接着从教材容量、案例准备、师资力量和学生基础4个方面分析了案例教学的现实困境;最后提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各层面各主体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的实践性,要想方设法增强师资力量,制订契合当地实际的教学大纲,精心选择案例并加强案例收集整理,灵活把握教学策略,努力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化解案例教学困境。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民族地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案例收集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5-0133-05

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经济学分支学科[1],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从落后状态发展到发达状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依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2],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发展经济学相关知识的专门人才。

发展经济学是专门介绍发展经济学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一门课程,是很多高校经济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通常也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该门课程的理论体系处于不断变化和更新完善之中[3],知识结构综合性强,授课难度比较大。为上好该门课程,不少同行结合自身授课经历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和探究,认为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局限[4-6],新的教学模式被不断尝试,比如案例教学[5,7-8]、翻转课堂教学[9]、研究性教学[10]、研討式教学[11]、课程论文考核[12]等,其中案例教学被广泛认可,甚至可以贯穿教学始终[13],但面临合适案例偏少、案例收集较难、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5]。即便如此,同行依然认为发展经济学理论性太强,内容过于抽象,必须配合案例或实践将理论具体化,也就是要结合中国实际,案例要中国化;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案例要本土化[5-6]。同时,同行提出组建教学团队[14]、多人共同授课[4]等策略。

上述研究文献一方面反映了同行讲授发展经济学课程的艰辛与困惑,另一方面体现了同行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和理性思考。文献观点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民族地区,更加需要大量的具有发展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但是上述文献对民族地区的民族学生和师资力量的实际分析不够,对案例教学的操作困境研究不深,需要我们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进行细致研究,理清特殊问题,探索特殊对策。因此,本文以西藏作为典型代表,研究民族地区高校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困境,期望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提高民族地区高校发展经济学的教学实效。

一、民族地区高校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的特殊意义

案例教学往往具有形象生动、具体翔实的特点,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民族地区高校发展经济学实施案例教学还具有以下几点特殊意义。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需要发展经济学贡献智慧

我国民族地区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居民收入不高,尤其是西藏,其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落后,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典型地区,迫切需要寻找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快速跟上中部甚至东部发达地区的步伐。发展经济学正是研究落后地区为什么落后、存在哪些障碍和困境、如何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发展经济学课程讲授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及优化配置、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化与升级换代、收入分配与贫困缓解、政府和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落后的传统农业如何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地区如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传统农民如何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剩余劳动力如何流转并转化为城市居民,都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西藏面向大学生招聘乡村振兴专干人员,助力乡村振兴,而报名者几乎为西藏本地人或西藏高校学生。因此,民族地区高校相关专业开设发展经济学课程对培养民族地区的专门人才、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更加迫切的现实意义。

(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性和综合性需要案例教学予以辅助

发展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起源于西方,是西方经济学家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路径的理论总结和模型化解释,具有比较强的理论性。西方当时的经济现实离我们已经很遥远,很多理论和模型又十分抽象,采用单纯的传统的“概念解释→理论阐述→模型描述→举例说明”的教学模式[15],很难提高授课效果,很难让学生消化吸收,甚至有同行建议去掉理论性过强的发展经济学课程[16]。

由于发展经济学涉及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凡是比较规范的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发展经济学教材,其内容都非常丰富,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有学者指出,发展经济学在理论、历史与经济现实之间架起了桥梁,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综合性学科[17],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

鉴于发展经济学课程的理论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采用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收效甚微,实施案例教学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案例教学可以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因此,理论教学需要案例教学予以辅助。

(三)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发展经济学需要案例教学帮助消化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差[18],又面临着语言交际、文化适应等多方面的障碍[19],在学习过程中有其固有的认知方式、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20],如果在汉语教学语境下消化吸收理论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的发展经济学知识而不辅以生动翔实的教学案例,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西藏地区部分藏族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加之与发达地区学生相比存在文化背景差异和思维方式差异(形象思维比较强,逻辑思维比较弱[21-22]),如果没有案例教学做辅助,占比最多的藏族学生是很难学好发展经济学课程的。以西藏某高校为例,藏族学生占全校学生的60%以上,农林经济管理和农村区域发展2个专业的藏族学生通常占60%~70%,单一少数民族学生占比如此之高在其他省份很少见。这体现了西藏民族地区高校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凸显了讲好发展经济学课程的艰巨性。因此,必须创新和掌握最适合藏族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各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改进要以藏族学生为主体[22],而案例教学非常适合学习基础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强的广大藏族学生[23],有助于他们消化吸收理论知识。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需要实施案例教学。

(四)民族地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案例教学提升能力

案例教学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能力的过程。作为理论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的应用型课程,其要求主讲教师不仅要熟悉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熟练地应用理论解决或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要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结合起来,不仅要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更要加强教师理论知识应用和经济现实剖析的能力,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

在民族地区高校中,一些讲授发展经济学课程的教师可能自身的知识体系里都缺少系统的发展经济学知识,仅仅学习过经济学相关课程[14],如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又受民族地区主观或客观因素制约,与其他学校功底较好、学科知识体系较为完整的优秀教师缺乏交流。总体来看,民族地区高校讲授发展经济学课程的教师整体水平偏弱,更加需要通过案例教学来弥补纯理论讲授的不足,同时通过案例教学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民族地区高校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的现实困境

发展经济学实施案例教学有诸多益处,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转型的一大趋势,又是迫在眉睫的教改方向,但是现存的诸多困境让实施变得举步维艰。

(一)教材内容偏多与教学学时不足并存

发展经济学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最近10年来,现有教材的框架结构大多在15章以上,如郭熙保[24](630千字)、马春文[25](420千字)、徐筑燕[26](468千字)各自牵头编著的《发展经济学》均为16章,高波编著的《发展经济学》为17章649千字[27],张建华编著的《发展经济学原理与政策》为15章475千字[28],彭刚与黄卫平主编的《发展经濟学教程》为14章499千字[29],上述教材的结构体系基本按照绪论、发展要素、结构变化、对外经济、制度与政府的逻辑框架安排章节内容,尽管内容详略程度不同,但字数均超过了400千字,比10年前的教材内容更丰富。另有个别教材在思路和框架上独辟蹊径,但字数也比较多,如姚洋所著的《发展经济学》为20章591千字[30],冯开文主编的《发展经济学》为15章436千字[31]。当前,教育部提倡各高校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通常简称“马工程”教材),该系列的《发展经济学》共6篇19章(含绪论)520千字[1],在字数上基本超过了很多同类教材。

面对如此丰富的教材内容,需要的教学学时是比较多的,如果学时不够则需要在教材内容上进行取舍。通常该门课程的学时为2学分32学时或3学分48学时[13],基本为理论学时,很少设置实践学时。查阅相关学校网站得知,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内蒙古大学本课程均为3个学分,新疆石河子大学本课程为2个学分。咨询同行获知,西藏大学本课程为36学时,西南民族大学本课程为34学时,青海大学本课程为32学时,西藏民族大学未开设。相对于丰富的教材内容,各校的本课程授课学时明显偏少。在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下,西藏农牧学院本课程原本只有32学时,却因要加大实践学时,被迫减为24学时。在学时安排不足的情况下,很多任课教师面临着教材内容如何取舍、教学计划如何调整的艰难困境。

(二)合适案例偏少与案例收集困难并存

多年前,很多发展经济学教材选用国外案例偏多,教师在授课中同样以选用国外案例为主[5]。但国外案例因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等原因不能反映我国实际,也难以被我国学生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所接受。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案例,因此编制和使用中国案例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专门的案例教材[32],这些案例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但案例更新跟不上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步伐,需要不断更新总结,因为保持案例时效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吸引力,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更需要合适的本土案例。而适合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或少数民族学生的案例明显不足,尤其是关于西藏本土的案例几乎没有,适合西藏学生的案例不多。因此,迫切需要增加本土案例、民族案例以利于教学工作。

而现实情况却是,民族地区的本土案例收集存在不少困难。一是案例教学缺乏激励机制。西部民族地区不少地方性高校定位为应用型大学,案例教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但案例教学往往被认为是教师分内的事情,缺乏人力、财力和组织的有效支持。同时,现有的激励导向大多倾向于科研而非教学,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明显受到削弱,教学改革研究的积极性不高。以科研促进教学是一个好的思路,但不少教师的科研同教学无关或相关性很弱。二是案例收集缺乏制度支持。美国哈佛商学院平均每名主讲教师有一名研究人员配合其工作,包括案例的收集、调查和编写,并且定期出版案例集供教师选用和交流[5]。这种制度支持在我国很多高校都无法实现,民族地区高校师资力量薄弱,就更加难以实现,即便教师有心收集本土案例,也面临案例收集成本偏高的困境。西部民族地区地广人稀、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语交流存在障碍,这使本土案例收集成本非常高。比如西藏唯一保留至今的人民公社在那曲市双湖县嘎措乡,海拔高、路程远、交通不便,汉族教师要进行全方位的详细调查可能会冒着生命危险;被称为高原孤岛的墨脱县发展非常落后,其唯一通道扎墨公路时常处于维修或中断状态;新疆面积更广,塔城距离省会城市乌鲁木齐800公里,遥远的距离加大了调研难度。

(三)知识结构广博与师资力量不足并存

发展经济学具有广泛而复杂的课程内容,除了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还涉及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领域,这既显示了发展经济学对各学科分支的交叉与包容,又对发展经济学任课教师的专业领域和知识结构提出了严峻挑战。然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个人如果不经过一二十年的沉浸学习,就难以成为专业领域的“专家”,就难以讲好发展经济学这门课程。如果要求发展经济学任课教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上述发展经济学所有领域的问题都能向学生透彻解析确实很难。但是,发展经济学不能回避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任何问题,任课教师也不能回避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此外,长期以来,民族地区都存在发展经济学任课教师数量少的困境[14],部分学校直接不开设该门课程,更不用说小班教学了。有条件的学校虽然开设了该门课程,但一些任课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灵活”裁减。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虽然要求教师从理论型向“双师”型(理论型和实践型)转变,但部分教师依然缺乏实际工作经验[33]。因此,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民族地区高校实施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都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四)部分学生基础偏弱与学习态度不端正并存

一方面,民族地区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一是知识基础比较弱,特别是数学基础,二是思维能力存在短板,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偏弱。这些薄弱点都给发展经济学的学习带来了挑战,给本来理论性和综合性就比较强的发展经济学的学习增加了不小的困难。于是,一些民族地区高校往往将其归入选修课程,降低考核难度,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也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动力。笔者在从教20多年的实践中,也深刻体会到了西藏本地部分大学生基础之薄弱、学习之困难,因而不得不降低微观经济学、宏觀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难度。在依次降低课程难度之后,发展经济学所能讲授的内容就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民族地区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特别是有的西藏大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不高,这与西藏高校学生的就业环境有较大关系。学生家长的就业理念偏向公务员系列,希望小孩能做公务员,端上就业的“铁饭碗”。于是,部分大学生一门心思报考公务员,而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下降。甚至有学生对笔者言:学生学习这些专业课程对就业没什么帮助,学校应该开办公务员考试培训班,增加申论、行政能力测试课程。这说明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加之发展经济学的学习难度比较大,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就显得更加被动、更加无力。

三、民族地区高校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化解之策

采用案例教学法讲授发展经济学课程是大势所趋,但面临教材容量、案例准备、师资力量和学生基础等4个方面的困境。为化解上述困境,需要学校各个层面、各个部门以及任课教师等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积极转变思路,重视实践教学,实施案例教学。

(一)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的实践性,为案例教学做好制度准备

民族地区高校要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要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是必然趋势。因此,学校在办学方针上要有方向性的指引,在制度安排上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务处要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比如针对经管类课程如何实施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其工作量如何核算,决不能简单套用理工科的方案。院系或教研室层面要有详细的实施细则,比如专业培养方案要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专业要体现其差异性或侧重点,体现发展经济学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地位。任课教师更要积极参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制订,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开展教学工作,重视案例教学。总之,各个层面都要为发展经济学的案例教学做好制度准备,提供制度保障。

(二)想方设法增强师资力量,为案例教学提升师资实力

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需要民族地区高校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师资力量。一是加强交流学习,提升个人能力。给予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师外出交流的学习机会、专门培训的提升机会,甚至可以安排教师到当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以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还可以鼓励邻近学校之间的同行经常交流,在资金、组织上予以支持。二是优化组合,提升团队实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打造优秀教学团队,教师可以分别讲授个人最擅长的章节;或聘请校外专家做外援进行教学指导,甚至参与教学;或与邻近学校教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实现优势互补。三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弥补师资短板。受诸多办学条件的制约,可由任课教师下载网络平台上的部分内容和个别案例开展视频播放教学,当然,任课教师要控制播放时长,对视频内容进行恰当裁减。学校层面要坚持开放包容,只要能够提升师资力量、提升教学实力,就允许教师尝试各种教学模式。四是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可考虑引进人才。人才引进要有针对性,同等条件下可偏向民族教师或本地籍贯教师。

(三)制订切合当地实际的教学大纲,为案例教学细化实施方案

由于某些原因,东部中部不少高校选择发展经济学教材的自由度相对比较大,可以结合各自教学需要选择教材;而民族地区高校采用“马工程”教材的可能性更大。在教材确定的情况下,针对专业定位和培养要求,教学大纲要合理统筹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在学时数量、实践案例上要有充足保障。建议将发展经济学授课学时数确定为48学时,有条件的高校可为案例教学(或实践教学)单独设计学时与实施方案;教学内容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突出契合当地实际的内容,可以多安排课时,并采用本土案例辅助教学。

(四)精心选择案例并加强案例收集整理,为案例教学提供案例保障

首先要对案例进行选择,包括对整理完备的案例的选择,也包括对将要收集的案例进行选择,前者比较容易选择,后者具有不确定性,因为将要收集的案例信息不完整或者仅有粗略的主题,在收集整理后还需要进行二次选择。无论哪种情况,一般来说,选择的案例要具有知识性、实践性和时效性,要与课堂讲授的内容紧密相关,使学生在所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独立思考。同时,对民族地区的本土案例要慎重选择,要考虑其民族性、区域性、代表性,但不能有歧视性,更不能有政治错误、消极思想。

案例收集是案例教学的基础。通过网络、书刊收集二手资料是相对简便的方法,但信息量可能不足、真实性可能欠缺、切身感受不深刻;深入实地进行现场调研,收集第一手资料,信息量可以自由控制,真实性能够提高,因此建议现场调研收集第一手资料。通常情况下,由任课教师负责组织、收集、整理案例。若任课教师有课题,则在课题支持下开展调研、收集案例,也可以同有课题的其他教师组团共同收集案例;任课教师还可以组织当地学生进行案例收集,或在当地学生帮助下收集案例。在民族地区收集本土案例,面临着交通、语言、安全等多方面的障碍和困难,如果非做不可,就必须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路程远则多花时间,海拔高就配氧气袋,出行前买保险,语言不通带翻译、找向导,关键是学校层面要给予组织保障和资金保障,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案例整理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力求在内容上紧扣主题,在形式上吸引学生。案例除了要突出知识主题、契合教学内容等基本要求,还要有故事性、趣味性,能够增强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备图表,图文并茂可使案例描述更简洁直观,避免视觉疲劳。当然,在案例整理过程中可能需要对资料进行补充收集,对经典案例还可以进行追踪与更新。

(五)灵活把握教学策略,强化案例教学效果

任课教师是案例教学实施的主体,如何组织好案例教学,采用何种教学策略,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任课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平等的、民主的、宽容的、人性化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消除学生的紧张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人数少的情况下,可以变更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圆桌案例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平等参与案例讨论。教师可用亲切、热情的语言和奔放的形体动作感染学生、鼓舞学生。如果案例是学生身边的或当地的,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讲述并分析,锻炼认知能力,然后教师再总结完善。总之,具體的教学策略没有一定之规,只要围绕提高教学效果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

(六)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促进知识的消化吸收

学习态度对教学效果也有重要影响。影响学习态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端正学习态度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性的具体工作。此处仅仅结合案例教学,从任课教师的角度谈谈如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效果。根据多年的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在案例教学中融入育人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案例学习效果。一是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案例教学中。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央政府的英明决策,应引导西藏本地学生从灵魂深处知党恩报党恩,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并将其转化为学习动力。二是将热爱家乡的乡土情怀融入案例教学中。发展经济学本身承担着发展地方经济的责任和使命。吸收当地学生积极参与本土案例的追踪与更新,增强其关心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本土案例教学中营造“我的家乡我建设”的氛围,激发学生承担责任、践行使命,从而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转化为油然而生的学习动力。上述几个方面的育人教育可以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最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 参 考 文 献 ]

[1] 《发展经济学》编写组.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3] 曾世宏,张松彪,张志彬.将创新发展理论研究成果融入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6):38-42.

[4] 谭祖谊.发展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5):92-96.

[5] 王文青,乔立娟,杜英娜.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4):59-61,65.

[6] 郑瑞巧.发展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探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60-161.

[7] 杨清.浅析“时政”案例在发展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高教论坛,2015(2):68-70.

[8] 马爱玲.论《发展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几个方面[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5):62-64.

[9] 王钰,马方方,陈玲,等.发展经济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J].商业经济,2016(5):161-162,168.

[10] 刘淑清,王晓东.“发展经济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5(11):110-113.

[11] 王俊.《发展经济学》专题研讨教学方式的探索[J].亚太教育,2016(26):270.

[12] 张芳.课程论文在发展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嘉兴学院学报,2004(6):105-107.

[13] 王建英.基于研究能力提升的财经类本科院校发展经济学教学创新[J].未来与发展,2019(7):108-112.

[14] 刘七军.民族高校发展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11):36-38.

[15] 田志伟.发展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模式系统优化研究[J].对外经贸,2015(4):145-146.

[16] 黄传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地域特色和行业特色的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1):20-21.

[17] 贾根良.发展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2.

[18] 熊华军,马大力.本科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多群组分析[J].教育科学,2013(5):24-32.

[19] 杨小峻,许亚锋.翻转课堂在高校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效果:基于学习空间的准实验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6(4):65-73.

[20] 王玥,赵慧臣.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 (10):19-25.

[21] 张春.高职院校汉藏混和班的教育教学可行性探讨[J].西藏教育,2016(11):6-10.

[22] 冯瑞建,李晓芬,甄建辉.创新育人环境 造就西藏英才[J].中国民族教育,2007(9):20-21.

[23] 拉巴次仁,单增罗布.逻辑电路设计中逻辑函数的图形化简法探析[J].物理通报,2015(3):18-22.

[24] 郭熙保.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5] 马春文,张东辉.发展经济学(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6] 徐筑燕.发展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27] 高波.发展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8] 张建华.发展经济学原理与政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

[29] 彭刚,黄卫平.发展经济学教程(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30] 姚洋.发展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31] 冯开文.发展经济学[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

[32] 林珏.发展经济学案例集(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33] 古炳玮.本科阶段经济理论课程案例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思路[J].大学教育,2015(8):174-176.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建设案例教学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