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士工作站的设计与应用效果研究

2022-07-27 01:29李云陈芸梅谢绿素杜秋花叶家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14期
关键词:床边工作站病房

李云,陈芸梅*,谢绿素,杜秋花,叶家艳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广东 广州 510800;2.南部战区空军医院护理部,广东 广州 510600)

0 引言

在整个医疗卫生工作中,护理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患者住院期间的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约90%的工作由护理人员完成[1]。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护士需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增进护患沟通,促进医患和谐。因此,在临床工作中,PDA逐渐普及,将信息查询和采集延伸到床边[2],同时通过移动护理工作站来落实护士床边工作制[3],但由于部分常用物品定点放置,离病房远,而移动护理工作站空间不足,不能满足护士更多的需求,易造成护士频繁往返,既浪费时间、耗费体力和精力,并且影响护理质量。因此,我科根据本科室的特点,设计出一种护士工作站并投入使用,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旨在深入落实床边工作制,减少护士往返行走的无效时间,减少体能消耗,提高工作效率,使护士贴近临床,贴近患者。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7月在我区临床入组的A、P班管床护士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其中6月份的班次含管床护士12名,共72人次,患者53名,作为对照组不使用护士工作站;7月份的班次含管床护士14名,共76人次,患者47名,作为观察组使用护士工作站,两组研究对象不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自愿参与本研究,能主动配合调查;②患者住院超过5天。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智力异常、不能正常沟通患者;②参与两次调查的患者。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一种护士工作站的设计与制作 一种护士工作站[4](图1),由桌面、背板、左柜体、右柜体4个部分构成,桌面上方包含办公电脑,呼叫铃、打印机、资料架以及收纳盒,其中电脑已设置开屏密码,10秒自动锁屏;呼叫铃与总护士站相通;资料架和收纳盒可分格放置宣传单张及常用物品;左柜体下方放置电脑主机,由机柜门上锁保护,上方放置文件夹,侧面还设置有排插座;右柜体由物品抽屉以及文件收纳柜组成,并分隔成多个收纳格,放置常用物品及纸张。护士工作站的地点根据病区分组管理的模式特点分别设置在每一组所管病房走廊的中间位置。

图1

1.2.2 使用流程与管理方法

由护士晨间护理时打开电脑,管床护士上班时将前台护士站的电子血压计、指脉氧、体温枪、护理文件带到当组护士工作站,下班前拿回护士站归位,在上班期间离开护士工作站时需先将电脑锁屏、护理文件放于暗格内、椅子归位。由入组护士定期补充与更新护士工作站的常用物品,如宣教资料、常用纸张、常用物件,用物按标识定点放置,保证护士站的整齐与清洁。非特殊情况下,常规工作均在护士工作站和病房完成。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一种护士工作站使用前后护士的宣教时间、床边护理操作时间、直接护理患者时间、护理文书时间、行走时间、工作总时间以及患者呼叫铃响数,以调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增加了护士直接护理患者时间

使用一种护士工作站后,护士对患者的宣教时间得到明显增多,床边护理操作时间也有所增多,直接护理患者的时间同步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使用前后护士宣教时间、床边护理操作时间、直接护理患者时间比较(±s)

表1 使用前后护士宣教时间、床边护理操作时间、直接护理患者时间比较(±s)

组别 n 宣教时间(min) 床边护理操作时间(min) 直接护理患者时间(min)对照组 72 67.06±16.99 199.57±29.49 266.63±28.22观察组 76 109.89±25.86 217.17±34.60 327.07±43.86 t-11.84 -3.32 -9.91 P 0.000 0.001 0.000

2.2 缩短了护理文书及行走的耗时

使用一种护士工作站后,护士在整理书写护理文书以及行走上所花费时间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工作的总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使用前后护士护理文书、行走时间、工作总时间比较(±s)

表2 使用前后护士护理文书、行走时间、工作总时间比较(±s)

组别 n 护理文书时间(min) 行走时间(min) 工作总时间(h)对照组 72 112.67±20.76 99.6±20.98 7.9811±0.40观察组 76 80.22±15.95 64.28±19.00 7.8596±0.70 t 10.70 10.74 1.28 P 0.000 0.000 0.202

2.3 降低了患者响铃次数

使用一种护士工作站后,护士进一步落实床边工作制,及时解决患者所需,患者响铃次数大幅度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使用前后患者呼叫铃响数比较(±s)

表3 使用前后患者呼叫铃响数比较(±s)

组别 n 患者呼叫铃响数(次)对照组 72 134.01±42.06观察组 76 74.13±17.47 t 11.42 P 0.000

2.4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护士工作站的使用促进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与宣教,让护士更及时地应铃,台面的宣教资料可供患者取用,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使用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n(%)]

3 讨论

3.1 一种护士工作站扩展了护士站及移动护理工作站的功能,促进了床边工作制的落实

我们常说的护士工作站,通常指的是前台的护士站,它包含多个功能区,物品繁多,是护士往返及用时较多的空间,护士倾向于选择护士站进行护理文书的书写,并且接待患者的问询,但容易相互影响、造成一系列医疗不相关行为[5],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出错率。并且当距离较远病房的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护士反应时间会相应地延长。移动护理工作站由电脑、垃圾抽屉、锐器盒、洗手液篮筐、处置盒等组成,集治疗车、护理车、移动电脑于一体,它的应用,为床边护理工作的落实提供了便利[5],但在使用的过程中需反复推拉,并且台面过小、抽屉过少,不利于物品的摆放,发挥的作用有限。而本研究中的护士工作站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充分利用空间收纳常用物品,功能齐全,可以靠墙放置在病房外,不仅为护士提供了一个安静的护理文书书写场地,也拉近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缩短了应铃时间,满足了护士查看医嘱及相关检查检验结果、常规巡房、接换补液、术前宣教、出院指导、书写护理记录、测量生命体征等工作,护士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4]。并且,墙上的呼叫铃与总护士站联通,可以远程连线,方便护士在第一时间沟通。因此,护士在完成患者的直接护理后,能在护士工作站完成剩下的绝大部分工作,搭配护理治疗车,充分落实床边工作制。

3.2 一种护士工作站的应用营造了良好的病房环境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医院的噪音应保持白天不超过40~45,夜里最好低于30dB,但研究[7]表明谈话声与铃声是病区噪音的主要来源,病区呼叫铃的噪音强度最高可达96.8dB,医护人员谈话声强度约91.8dB,治疗车推拉声强度约为87.5dB,都大大超过了标准。嘈杂的环境中易使人听觉迟钝、烦躁不安、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等,进而影响护士工作情绪及患者治疗效果。本研究将护士工作站设置在病房外,既分散了总护士站的人员,减少了人员的聚集与谈话又减少了护士与治疗车的往返活动,同时,也促进了护士的预见性护理,及时解决患者所需,大幅度降低了病人按铃的次数以及应铃时间,为病房营造了一个整洁、安静、舒适、优良的康复环境,增加了病人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3.3 一种护士工作站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满意度

护士工作站配备了齐全的物品及设备让每组管床护士都拥有独立的工作地点,并且邻近所管病房,使护士整理与书写护理文书不受干扰,减少了来回走动的时间,节省出的时间可以更多地放在对患者的直接护理上,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巡视病房,开展护理操作,动态地掌握患者病情,倾听患者主诉并针对性宣教,使患者得到优质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4 小结

一种护士工作站的应用把时间还给了护士,把护士还给了患者,有效地落实了床边工作制,进一步深化了优质护理的服务内涵,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床边工作站病房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叮咛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常规机器人工作站集成方法
病房
理由不成立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