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8-01 08:58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5期
关键词:情志腰椎间盘研究组

张 薇

(武汉市中医医院推拿科,湖北 武汉,430000)

脊柱外科中最为常见以及最多发的疾病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是引起患者腰腿痛和下腰痛最主要的原因。腰椎间盘突出是因为患者腰椎间盘出现纤维环破损,造成髓核突出,导致脊神经根压迫,发病时患者会出现腰部剧烈疼痛、下肢麻木肿胀,无法正常行走,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中,男性要明显高于女性,且20~50岁的青壮年是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的主要群体,与其长期坐位工作或者长期弯腰劳动有关。传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但外科手术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长,如果操作不当会导致患者瘫痪。中医称腰椎间盘突出为腰痛病,病因病机包括外伤、劳损、肾阳不足等。通过中医针灸、推拿、按摩等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在患者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对髓核复位,确保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武汉市中医医院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开展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运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结果显著,现将研究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武汉市中医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4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研究组中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48.57±4.36)岁;病程3~23个月,平均病程(10.34±2.31)个月。对照组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48.54±4.33)岁;病程4~22个月,平均病程(10.22±2.18)个月。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被武汉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②不适应手术;③状态持续1个月以上;④精神状态较好且沟通能力和交流时正常;⑤临床治疗完整;

排除标准:①失去腰部功能;②有严重的内脏器官功能障碍;③全身性免疫疾病;④不接受中医护理;⑤无家属陪护。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CT或MRI临床检查,判断患者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给予患者中频电疗仪(生产企业:北京康复医疗仪器厂,型号:MTZ-H)进行理疗,1次/d,30 min/次。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每天进行床上踢腿练习,4次/d,200下/次,要求患者卧床休息,为患者营造良好病房环境,提高患者入院期间的舒适度,减少日常劳动,并为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按照医嘱要求为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干预。①情志护理。在患者入院后,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了解患者情志,分析情志中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耐心倾听患者诉求,鼓励患者将负性情绪表达出来,以免负性情绪在心里积压,造成患者肝、肾等其他器官的损伤,加重腰间盘突出症状或者诱发其他因情志不合而出现的疾病。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时疏导,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护理恢复总体效果;同时,可向患者讲解治愈成功案例,增加患者治愈信心,促进患者产生积极情绪,对疾病治疗产生积极影响。②采取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在患者肾俞穴运用中药贴敷方法,以快速缓解疼痛。30 min/次,1次/d即可。还可以给予患者针灸护理。患者取俯卧位,针灸前1 h通过热敷促进患者腰腹部血液快速循环。定期消毒针灸要点和周围的皮肤,用中指按压环跳穴、承山穴、委中穴。按摩患者腰椎和下肢疼痛部位,使突出部位能够迅速减少。③膳食调养。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如果患者属于肝肾亏虚型,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吃枸杞、木耳、黑芝麻等滋阴补肾食物。如果患者属于气血瘀滞型,可以多食用田七、西洋菜,起到活血化瘀效果。如果患者属于寒湿痹阻型,可以食用羊肉、生姜等食物,达到驱邪散寒功效。如果患者属于湿热痹阻型,可以食用冬瓜、薏米、丝瓜等清热利尿食物。④康复指导。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加强对患者的运动指导,通过仰卧抬腿、直立踢腿等方法,改善患者腰背功能。每日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和耐受程度进行适当调节,以患者感到轻松为宜,如患者在训练过程中阻力较大,应减少运动量,以免对脊椎造成双重伤害。⑤腰椎间盘突出属于退行性病变的一种,会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发病率。患者纤维环以及髓骸中的水分下降,骨骼柔韧性降低,椎间盘在长期活动中变薄,容易脱出,造成损伤,因此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以提高患者对腰间盘突出的认知,减少不必要的腰部用力,避免对腰部带来的二次伤害。明确告知患者在夜间睡眠时应采取硬木板床,减少软床垫对脊柱的弯曲压迫,仰卧位时,应在膝关节处放置软枕,膝盖呈45°角弯曲。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也应避免长时间的站立或坐姿,避免脊柱长时间保持弯曲或者旋转扭曲的态度,提醒患者在搬运重物时,不可弯腰重抬,应先保持下蹲姿势,将重物抬起后再站立,减少搬运过程中腰部受力。对于肥胖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严格控制患者的体质量,减少体质量对于患者腰椎的压迫,同时为患者制订康复计划,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承受程度,协助患者完成医疗体操,增加患者腰背部肌肉的力量。

1.4 观察指标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有效率。显效为患者的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且能直腿抬高至70°以上,可从事原有工作等;有效为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且腰部的活动功能明显改善。无效为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护理有效率 =(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满意率。采取武汉市中医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数在80~100分为非常满意,分数在60~79分为比较满意,分数低于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率 =(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统计护理前与护理后患者的心态变化,心态变化以SDS(抑郁量表)及SAS(焦虑量表)评分进行评价,临界值为50分。5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和重度焦虑,30~50分为中度焦虑和中度抑郁,30分以下为轻度焦虑和轻度抑郁。患者测试得到的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情绪状态越差。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导致患者的腰背部出现剧烈疼痛,寝食难安,日常行动多有不便。传统药物护理起效慢,药物很难直达病灶,外科手术护理存在比较大风险隐患。中医根据人体五行原理,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属于腰痛痹证范畴,主要是受到气血运行不畅、风寒湿邪等诸多病因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常出现气血瘀滞、筋骨湿痒等问题,运用推拿、按摩、针灸以及中药贴敷等方式帮助患者快速减轻疼痛;通过适当的运动增强患者的体质,快速恢复腰腹功能。在情志护理中可以分析患者的不同情志,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患者心理压力,让患者能够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护理。

本研究中,通过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说明,中医护理主要以循证医学为重要理论,根据患者实际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加强对患者生理机能的恢复,有效率高。

本研究中,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的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说明,中医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通过多种护理措施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中医护理遵循辨证施护,讲究动态平衡、生命观及整体观,通过情志疏导、调养膳食、康复指导等,缓解患者的负面心态,调理患者饮食,促进患者康复。在情志护理中,主要是由护理人员鼓励患者表达其负性情绪,以此来判断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其改善心理状态,随后通过中医特色的药物贴敷护理以及针灸护理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并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分型为患者进行膳食调养,最后,结合康复训练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此外,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宣传教育,告知患者在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康复指导,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中医护理不仅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减少医患矛盾,保证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同时还要妥善处理患者心理问题,充分考虑患者的社会关系,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生活。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运用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肯定,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情志腰椎间盘研究组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穴位贴敷+情志护理的效果探析
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情志疗法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腰椎间盘的“害怕清单”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