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呋塞米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2022-08-01 08:58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5期
关键词:呋塞米缬沙坦心功能

陈 曦

(淄川区中医院内一科,山东 淄博,255100)

心力衰竭是一种因心脏舒张、收缩功能障碍所致的静脉回心血无法排出的疾病,该病属于慢性心脏循环障碍疾病的范畴。临床实践表明,此病的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老年人则是此病的主要发病群体。慢性心力衰竭多由常见的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引发,包括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肺心病等,均同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有关。其中,心肌重构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以及发展的重要机制,心肌炎、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是此病发生的始动因素。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后,临床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以便实现对患者疾病的控制。其中,临床在治疗时多会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即对患者进行强心、利尿等治疗,多会涉及呋塞米等利尿药物的应用。临床实践表明,呋塞米等药物可以在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单用此种治疗方法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在呋塞米应用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其他药物成为强化疗效的重要保障。其中,沙库巴曲缬沙坦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此药是一种理想的抗心力衰竭药物,可以在患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呋塞米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淄川区中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70.75±3.42)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14±0.54)年;心功能Ⅱ级20例,Ⅲ级10例,Ⅳ级1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60~79岁,平均年龄(70.05±3.18)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23±0.46)年;心功能Ⅱ级18例,Ⅲ级10例,Ⅳ级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淄川区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存在胸闷、喘憋等慢性心力衰竭症状,心功能Ⅱ~Ⅳ级,经超声心动图诊断确诊;年龄≥60岁;处于稳定期;自主意识清晰,沟通能力正常;无感染性疾病。

排除标准:急性代偿期;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包括严重内分泌功能亢进、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先天性心脏疾病、恶性肿瘤者;既往精神病史者;存在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中途退出研究者;研究前应用过重组人脑利钠类药物;药物禁忌者;无法配合完成各项调查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感染控制、减轻心脏负荷、减少钠摄入量等常规治疗。参照组单一应用呋塞米(生产企业: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428)治疗,口服,初始剂量每次20~40 mg,1次/d;病情严重者,2次/d,20~40 mg/次,2次服药的间隔时间8 h。

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生产企业: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90001)治疗,口服,初始剂量50 mg/次,2次/d,每2周增加1次剂量,最大剂量为200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6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心功能指标、血清NT-proBNP、ALD、ICAM-1、Ga1-3、sST2水平、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①临床效果。显效为用药后患者呼吸急促、乏力、肺部啰音等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有效为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较此前有所改善,心功能提高1级以上;无效为用药后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迹象,心功能提高小于1级。有效率 =(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心功能指标。包括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6 min步行距离(6MWD)。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应用心脏彩色超声诊断仪(生产企业:美国GE公司,型号:LOGIQ-E9)进行评估,探头频率为1.7~3.4 MHz,扫描速度为50 mm/s,对患者功能指标进行检测,检测后出具图文检查报告。6MWD在患者持续用药6周后开展。③血清NT-proBNP、ALD、ICAM-1、Ga1-3、sST2水平。于治疗6周后,采集患者的清晨空腹卧位周静脉血5 mL,采用离心机实施离心处理,以2 800 r/min的速率进行离心,离心时间8 min,离心半径15 cm,分离血清后对各指标实施检验。NT-proBN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LD水平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ICAM-1水平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sST2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Ga1-3水平应用速率法检测。④生存质量。应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价,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活力、社会功能维度,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存质量越高。⑤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肠道反应、血压异常、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 =(肠道反应+血压异常+皮疹)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HR、LVEF、6MWD高于参照组,LVESD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ALD、ICAM-1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ALD、ICAM-1水平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血清Ga1-3、sST2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Ga1-3、sST2水平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结局,多见于老年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加剧,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住院率以及死亡风险亦呈现出增加趋势,因而关于该病临床治疗的问题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其中,呋塞米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常用药物,呋塞米能够有效防止氯化钠的重吸收,并能对人体的血管进行扩张,进而提高患者的全身静脉血容量,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力,继而起到改善患者水肿的作用。但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局限性也较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单用呋塞米,心功能改善效果不佳,对心功能并无直接的靶向作用,所以需要联合其他抗心力衰竭药物提高疗效。因此在临床可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沙库巴曲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的范畴。沙库巴曲缬沙坦具有双靶点调节作用,因而在临床可通过多种机制控制患者病情。人体中的血管紧张素Ⅱ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结合后,会对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而在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后便可以对两者的作用进行抑制。在药物的有效成分进入人体后,可以代谢成有活性的脑啡肽酶抑制剂LBQ657,其具备理想的脑啡肽酶抑制作用,并能促进人体中利钠肽浓度的升高,所以在临床用药后能够起到扩张患者血管以及降低血压的作用,有助于抑制患者心肌肥厚,同时还可以抑制肾素、醛固酮的释放,继而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延缓患者心室重构。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呋塞米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效果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R、LVEF、6MWD高于参照组,血清NT-proBNP、ALD、ICAM-1水平及血清 Ga1-3、sST2水平均优于参照组,LVESD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各项目得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呋塞米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NT-proBNP属于常用的心脏生物学标志物,其是BNP裂解后进入血液,血清BNP水平会明显升高,故而NT-proBNP也会随之升高。ALD水平升高可引发体内钠潴留,影响内环境。ICAM-1是一种造成介导黏附反应的黏附分子,其水平升高会引发心肌缺血,引发心力衰竭。联合用药患者的血清NT-proBNP、ALD、ICAM-1水平均低于单一用药者,表明联合用药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Ga1-3属于心力衰竭进展的重要指标,而血清sST2会同白细胞介素-33结合,白细胞介素-33是重要的心肌保护因子,sST2水平增高会加强同白细胞介素-33的结合,从而削弱白细胞介素-33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因而患者在用药后,Ga1-3、sST2水平会出现明显改善,提示此种用药方法有助于减轻病情。在患者病情改善后,生存质量也能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呋塞米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呋塞米缬沙坦心功能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疗后BNP水平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60例效果观察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静脉泵入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80例观察
托拉塞米与呋塞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