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8-01 08:58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5期
关键词:肠造口造口延续性

吕 婷 韩 强

(德州市中医院外一科,山东 德州,253000)

肠造口属于肠管的改道手术,一般用于直肠病变的患者,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一般分为临时造口和永久造口,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可有效解决患者的排泄问题。伤口愈合时间一般在15 d左右,而造口愈合时间较长,通常在半年以上,部分患者甚至伴随终身。 肠造口容易造成体型发生变化,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治愈出院后的患者,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影响造口愈合情况,容易造成造口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加重患者痛苦,更不利于治疗效果。故而,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延续性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中的一种,是由住院护理转向社区护理的一种过渡形式,有效保障患者院后恢复,确保护理的延续性和连贯性。为了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加强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实施延续性护理尤为重要,其在提高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方面均有显著作用,且开展延续性护理也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主观性,将被动护理转变成主动护理。本研究选取德州市中医院100例肠造口患者实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分析该护理的效果及应用价值,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德州市中医院100例肠造口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患者,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39.12±2.12)岁;疾病类型:直肠癌26例,结肠癌24例;文化程度:小学18例,初中16例,高中及以上16例。观察组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39.34±2.01)岁;疾病类型:直肠癌27例,结肠癌23例;文化程度:小学17例,初中15例,高中及以上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已经签署同意书,本研究已经获得德州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18101121)。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肠造口术适应证,即结肠损伤、穿孔或直肠肛门受损、结肠闭锁等;②为初次肠造口手术患者;③符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中造口手术护理标准,且患者意识清晰,神志清楚;④未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现象。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恶性肿瘤疾病;②肿瘤远端转移;③存在免疫系统机制失衡、血液疾病者;④存在精神障碍等。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措施包括:①基础护理干预。加强心理疏导和饮食干预,如通过个性化心理疏导,实行同情-支持-鼓励等形式,消除患者内心负性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饮食上由流食-半流食-普食过度,坚持清淡、易消化原则,少食不易消化、刺激性食物,并多饮水,避免便秘等并发症。②肠造口干预。加强造口周围皮肤清洁,确保皮肤干燥整洁,协助患者正确配戴造口袋,避免伤口发炎或堵塞。③健康宣教。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定期为患者讲解肠造口护理事项,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并协助患者掌握一定的自护措施,从而提高对症处理的能力。④院后指导。在患者出院前,制订个性化回访、复查方案,告知其间隔1~3个月回院复查1次,同时间隔2~4个月进行回访,及时纠正患者运动、用药和饮食错误,予以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等。整体干预6个月。

1.3.2 观察组

给予延续护理,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成立护理小组,成员由3~5名医护人员组成,培训肠造口的疾病知识、延续护理知识,也有助于护理人员专业能力、素质以及各项综合能力提升。②出院前指导:当为患者办理出院的相关手续时,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护理中的注意事项,造口可以利用清水以及0.9%氯化钠溶液清洗;原则上患者没有忌口,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均衡饮食,并多食用新鲜蔬菜;记录患者的相关资料和联系方式,便于后续跟踪随访;正常情况下,任何服饰都可以穿,造口位置在腰带位置的男患者,要减少穿皮带裤,可以穿背带裤,禁止穿紧身衣服,女性患者可以穿长裙;在康复完成之后,可以继续各类活动,尽可能地减少或者避免提重物,以免撞击造口;无法避免剧烈运动时,需固定造口袋;告知患者恢复良好的情况下,就可进行工作,无需过度担心造口影响工作。③电话随访:当患者出院之后,对于恢复良好无异常的患者每两周随访一次,有异常的情况,一周进行随访一次,并且电话随访之后在1 d内进行家庭随访,询问患者日常情况,包括患者目前病情、饮食及生活情况。同时针对患者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措施。④定期回访,定期对患者进行家访,如有并发症患者,应缩短时长,并指导患者定期来院复诊,进行专业的处理,避免出现再次感染的风险。对于行动不便患者,可考虑上门为患者换药服务,避免患者病情出现恶化情况,并对患者情况及时记录和处理,为患者进行必要疾病知识教育,可告知患者在日常并发症等处理的相应措施,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⑤肠造口门诊护理,在换药的同时,检查患者的创口情况,看是否出血、脓苔积聚及瘘口情况。加强肠造口知识宣教,告知患者后期注意事项和肠造口情况。⑥造口袋护理:为了避免皮肤的感染,应经常性更换造口袋。对于更换时间和注意事项应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为减少对皮肤的损伤,根据肠造口四周粘贴皮肤面积情况进行裁剪,避免化学性粘滞剂。如未出现口袋渗漏,且粘贴性未受损失,可间隔2 d左右更换1次;造口袋不要一次性购买太多,不超过3个月的量,清洗之后放在通风处晒干,减少阳光、热量的接触。⑦建立微信交流群,日常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上传的造口照片或者视频,给予相应处理建议,避免浪费医疗资源,同时为患者提供有效措施,注意加强日常的联系;可以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为患者建立随访档案。⑧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建立微信平台制作相关的护理推文,将公众号平台推送给患者,鼓励患者及家属多关注公众号,有助于随时了解指导日常的家庭护理工作,拓展护理的广度。整体干预6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后、随访6个月的相关指标。

①比较护理前后患者自护能力,应用奥瑞姆自护理论进行评定,内容包括自护知识、自护概念、自护责任感和自护技能等4个维度,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0~4分,0分为不准确,4分为非常准确,分值在0~172分,得分越高患者自护能力越强,且Cronbach’s系数 =0.932,重测信度在0.871。

②比较生活质量情况,采用世卫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估,内容涵盖躯体、心理、认知、社会等功能,量表评分呈正相关关系,即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高,Cronbach’s系数 =0.685。

③评估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的焦虑、抑郁程度,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分析,SAS≥50分、SDS≥53分为临界点,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越重。

④并发症包括过敏性皮炎、造口回缩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过敏性皮炎+进口回缩+出血)例数/总例数×100%。

⑤满意率判定依据:采用德州市中医院自制的满意率调查表了解对本次护理的满意程度,Cronbach’s系数 =0.687,得分大于85分,即为很满意;得分在84~65分,即定义为尚可;分数低于64分,即定义为不满意。满意率 =(很满意+尚可)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造口自护能力评分比较

护理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护知识、自护概念、自护责任感和自护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心理状态、生理机能、活力及社会功能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比较

护理前,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相比对照组的16.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4.00%>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3.1 延续护理为住院护理服务的延伸

由于以往传统护理仅局限于住院患者护理干预,出院后多半无法提供相关服务,继而停止护理干预,从而不利于预后效果。虽然绝大多数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出院后无法避免的是多种护理问题跟随其后,整体健康需求仍得不到满足。随着护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延续性护理作为有效保障患者出院后护理需求的新兴干预方式,为出院患者提供相关医疗护理、健康指导等服务,是整个护理服务的连续及延展。本研究结果显示,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前,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廖寒等学者指出,观察组患者实行延续性护理+家庭支持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结果相似。由此提示,针对肠造口患者而言,肠道功能受到极大影响,大便无法正常排泄,继而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困扰和影响,且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均遭受打击,加重身心压力,负性情绪产生的同时生活质量日渐低下。而开展延续性护理,通过院后加强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干预,制订个性化心理疏导,预防造口感染,从功能性理疗护理转变为集社会、生理和心理于一体的整体性护理,改善生活水平,减少不良情绪产生,提高护理舒适度。

3.2 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

完整的造口护理需要从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精神和文化方面进行全面护理。本研究开展了居家随访、电话随访、微信平台、专科门诊等多种形式的延续护理模式,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高质量的持续护理服务是对传统护理模式的改变。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护理人员由被动变为主动,增强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提高患者就医依从性。同时,该护理模式促进疾病的恢复,并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护理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逐渐适应造口带来的变化,不断接受专业的护理指导,逐渐提高对疾病和造口的认识,逐渐熟悉和掌握造口护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甚至实现完全的自我护理能力。护理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护知识、自护概念、自护责任感和自护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而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论和韩金燕等学者在《延续性护理对肠造口患者的效果观察》中所得结论一致,即观察组患者实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后的自护能力评分、知识掌握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在治疗的同时,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自护能力以及各项知识掌握能力的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依从性也能够得到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更高。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在肠造口患者中加速患者愈合进程,消除患者不安情绪,进而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自护能力高,满意率较高,从而便于临床后期应用。

猜你喜欢
肠造口造口延续性
皮肤防护护理应用于ICU造口失禁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探讨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肠造口结肠癌患者应用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疮预防与治疗的意义
直肠癌患者肠造口后如何实现自我护理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尿道造口患者宜多饮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直肠癌术后乙状结肠造口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