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感的影响

2022-08-01 08:58孙静巍姜海微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5期
关键词:负性白血病依从性

苗 晶 孙静巍 姜海微 郭 莹 李 也

(黑龙江省医院血液肿瘤科,黑龙江 哈尔滨,150036)

白血病是一种源自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病变,病变细胞会出现异常增殖、分化以及凋亡受阻等病证。这些病变细胞会在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内大量积聚,抑制了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同时还浸润淋巴结、肝、脾等重要组织器官。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反复发热、贫血或者出血。目前,临床上对此病的主要治疗办法为化疗,通过此种手段可将白血病病原细胞杀死,但是对机体正常的组织细胞也会产生严重的破坏,因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会有明显的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伤以及脱发等不良反应症状,加之增殖的病变细胞会在骨髓腔内大量堆积,进而使得骨髓腔内的压力上升,引起强烈的疼痛感,对其生存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强烈的疼痛感也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还会使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干预,既往研究中提出对此类患者开展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比较理想,本研究将黑龙江省医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86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整体护理对此类患者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于2019年2月~2021年2月共计纳入白血病患者86例,均在黑龙江省医院接受化疗,并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43.39±3.67)岁;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白血病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研究组患者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3.58±3.44)岁;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1例;白血病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9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白血病类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向黑龙江省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患者本人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此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内科学(第8版)中对白血病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无意识障碍。③无严重心、肝、肺、肾、脑部病变。④无其他血液系统病变、无自身免疫系统病变。

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者。②听障无法正常交流者。③患有其他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即按照黑龙江省医院白血病患者护理流程及规范对患者开展入院健康知识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等。

研究组患者则开展整体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组建整体护理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均为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工作人员,并由护士长担任小组长,对所有小组成员进行强化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确保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整体护理的内容以及工作重点。②心理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后随即评估其心理状态,了解患者是否有焦虑或是抑郁等症状,并根据评估结果为其制定具有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方案,主要有加强与患者间的交流、向患者展示白血病治疗效果理想的成功案例,并利用正念疗法等方法使其放松心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治疗中。③健康知识干预,此类患者多数缺乏对白血病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因此患病后极易产生恐惧心理,需要加强对其进行白血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通过播放视频、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开展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讲解,主要讲解内容有此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案以及使用药物、注意事项、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处置办法等,在讲解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理解能力以及感受,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语言不可过于极端;力求通过健康教育消除患者对白血病的恐惧感,加强认知程度,提高治疗的信心以及依从性。④用药指导,在进行化疗过程中需要留置中心静脉管路,需加强对管路的护理工作,避免出现渗液、感染或是静脉炎等不良情况,每间隔7 d为患者更换一次无菌敷料,并维护中心静脉管路。在化疗时应密切关注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的表现,积极与患者交流,随时了解其感受,若有异常应马上向其主治医师汇报并在遵医嘱的前提下采取停药或是其他处置办法。⑤饮食护理干预,患者在化疗期间因药物因素可导致其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因此需要合理安排化疗的时间以减轻化疗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需要指导患者以少食多餐为饮食原则,注意根据其身体情况为其调整饮食方案,应以营养全面且易吸收、清淡饮食为主,同时需要严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进食完毕后叮嘱患者及时清理口腔,避免食物残渣引起口腔炎性反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口腔溃疡的情况,如有此症状可嘱其使用康复新液漱口;定期通过咽拭子培养来检测患者是否有霉菌感染的情况,如果有此症状时可为其使用制霉菌素漱口。⑥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充分的情感支持和精神寄托,多通过语言及肢体动作等来给予患者充分的安慰和关怀,让患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燃起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的信心。⑦患者疼痛感强烈时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缓解其疼痛,如播放舒缓的音乐或是播放患者喜欢的视频等。⑧加强对患者胃肠道、呼吸系统以及肛周等处的护理干预,避免不良事件发生。⑨出院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叮嘱其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运动方案以及饮食方案等,并叮嘱患者定期复诊,告知其定期复诊的重要性。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1个月。

1.4 观察指标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焦虑情绪,该量表共计2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评分范围均为1~4分,1分代表没有或是极少时间有此情况(症状),2分代表少部分时间有此情况(症状),3分代表大多数时间均有此情况(症状),4分代表全部时间有此情况(症状),所有项目的分值之和×1.25后所得结果即为标准分,并以50分作为临界值,低于50分时代表无焦虑的症状,高于50分时分值越高提示焦虑程度越重,总分80分。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抑郁情绪,该量表同样包含20个项目,分值计算方法与SAS量表的计算方法一致,并以53分为临界值,低于53分时提示无抑郁症状,高于53分时分值越高提示抑郁症状越重,总分80分。利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在一张白纸上画1条10 cm的线段,间隔1 cm进行标注,标注范围0~10分,分值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严重。利用黑龙江省医院自制白血病患者依从性问卷调查表统计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该量表包括功能锻炼、规律用药、规范化疗和合理饮食4个项目,由护理人员根据随访结果填“是”或“否”。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VAS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结果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VAS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两项评分结果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两项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几年白血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此病又是目前已知的恶性肿瘤中恶性程度比较高的一种,该病在发病的早期临床表现症状不具有特异性,一旦确诊会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沉重的打击。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抑郁、恐惧,这些负性情绪还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加重,若预后效果未达到预期,其负性情绪则会更为突显,而这些负性情绪不仅会对治疗的依从性造成影响,还会引发强烈的机体应激。如果这些机体应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则会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都造成较大影响,其外在的主要表现为各种非健康状态。因此对此病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近几十年来,医疗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进步,临床的护理理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护理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以往的常规护理只是机械地完成一些护理操作项目,对患者心理层次以及舒适度等方面缺乏关注。整体护理模式则是一种以患者的实际需求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它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增加了对患者心理干预、饮食干预、预防并发症方面的干预、健康教育等多种干预措施。既往有大量研究称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时的依从性,缓解其疼痛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采取此护理模式后其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轻,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治疗的依从性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分析其优势:①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程度及护理水平;②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能够加强患者和家属对此病的认知,了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明确积极配合治疗对改善疾病的重要意义,进而改善了负性情绪,提高了治疗依从性;③饮食护理、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的相关操作能够增加患者的机体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此研究结果和杜延会的研究结果较为相似,他在研究中对60例此病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结果同样提示接受整体护理干预的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程度以及负性情绪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要低。进一步证实了此护理模式应用于白血病化疗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缓解其疼痛、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数选取较少,而且持续观察时间较短,没有对远期护理效果进行跟踪,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并对远期护理效果进行跟踪调查,以期对整体护理的效果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

猜你喜欢
负性白血病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抓住特征 剖析本质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