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模式在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心的应用效果

2022-08-01 08:58刘秀慧王增丰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中医医院合格率消毒

刘秀慧 王增丰

(泰安市中医医院药剂科静配中心,山东 泰安,271000)

静配中心为医院药液配制的重要场所,其工作管理质量直接与临床疾病救治效果、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相关。良好的管理模式对控制不良事件发生、确保工作质量十分重要,若未能做好静配中心管理工作,极易导致院内感染、用药错误、配置错误等情况,直接影响院内住院患者的疾病救治,甚至引发医患纠纷。而常规管理干预下,静配中心的感染控制效果有限。为进一步提升静配中心感染管理效果,需不断改善、提升、强化管理。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模式遵循Plan-Do-Check-Action等流程循环展开管理,以期不断提升静配中心管理治疗,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医院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即静配中心(PIVAS),为医院药液配制的重要场所,主要职能为协调成品、半成品静脉注射药物的加工、调配工作的专业性部门,主要工作任务为住院患者静脉药物配置。具体而言,是指医疗机构药学部分结合医嘱、处方,在经药师审核后由技术人员、护理人员合作,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标准,于符合国家标准无菌环境下充分匀混静脉药物,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的成品药物。而静脉注射药物要求于无菌条件下调配,静配中心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临床静脉给药的安全性以及临床静脉感染发生率,一旦出现感染情况,则直接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为进一步探究有效静配中心管理模式,对比、分析常规管理、PDCA管理模式下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清洁卫生质量结果情况。选取泰安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静配中心工作人员12名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干预手段,详见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泰安市中医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静配中心工作人员12名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区间、静配中心感染管理模式分组为参照组(2020年1月~2020年6月)、研究组(2020年7月~2020年12月),参照组60例住院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6.36±3.25)岁。研究组60例住院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6.53±3.21)岁。两组住院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经对比、分析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间静配中心工作人员为同一组,共12名,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32.13±1.96)岁;工作时间1~15年,平均时间(6.35±1.28)年;学历:专科4名、本科8名。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此研究经泰安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住院患者,且需作静脉给药;②静脉注射药物经由泰安市中医医院静配中心配置。

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②中途退出此研究;③合并全身血管性病变;④合并严重感染或并发症。

1.3 方法

参照组开展常规管理模式,即周期性展开人员管理、培训、考核工作。让静配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按照相关的法律以及医院的相关管理条例进行管理,并且开展人员管理、培训以及考核工作,1次/周,其中人员管理需要实施考核制度,督促工作人员不断进步;可以根据工作人员对静配中心工作的了解程度,培训工作人员1次/周,提高人员在清洁、消毒、配药等工作质量;每个月可以进行考核,主要考核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投诉等现象。

研究组开展PDCA循环管理模式,即遵循Plan(P)、Do(D)、Check(C)、Action(A)循环管理模式展开管理干预,具体措施为:①计划阶段(P)。有效监控、记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空气沉降菌数,同时寻找出现细菌的原因,如排查静配中心环境清洁情况、人员、物流、设施。根据相关要求,于展开常规消毒后30 min对空气进行采样、检测,设置采集点于仓内对角线位置或洁净区、更衣室。动态测试、静态测试时需控制培养皿暴露时间分为4 h内、30 min以上,同时设置培养基对照实验以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被污染。另一方面,总结分析现阶段静配中心存在的问题,如静配中心工作人员防护意识较弱,安全意识、重视程度不足,对药理学知识掌握程度不佳等。②实施阶段(D)。成立感染防控管理小组,由药剂科静配中心人员组成此次感染防控管理小组,药剂科主任担任组长,并由该小组成员定期管理、监督静配中心感染发生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报告、反馈,并核查静配中心于感染管理中心存在的问题,组织讨论分析提出的问题,拟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并结合泰安市中医医院实际不断完善管理方案。同时,要求全面落实细菌微生物检测工作,定期对静配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培训、考核。③检查阶段(C)。定期进行科室内自检,并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上报、集体讨论。通过人员考核以检查本阶段循环工作人员对于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等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检查设备仪器,要求对静配中心物品、器械作彻底清洁、消毒。人员管理方面,要求提升工作人员无菌操作意识,进入洁净区前需做好双手严格消毒,并穿戴经典工作服,每日安排专人检查工作区域温度、微生物,定期清洗出风口、过滤器。物流管理方面,进入静配中心的物品需自物流通道进入,避免带入细菌,污染工作区域环境,药品配置后要求自药品传出口送出。④处理阶段(A)。每月展开一次集体回忆,针对这一循环阶段管理分析、讨论存在的问题,并要求于下一循环阶段中进行整改。同时严格按照管理考核标准考核工作,对日常工作中的行为进行对应奖惩。

1.4 观察指标

记录、对比两组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即审方错误、贴签错误、配置错误、核对错误,不良事件总发生率 =(审方错误+贴签错误+配置错误+核对错误)例数/总例数×100%。

各自管理模式下分别抽取150份标本,记录、对比清洁卫生质量情况,即操作台面、地面消毒、容器消毒、水平层流台沉降菌、手部卫生、物体表面合格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00%低于参照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清洁卫生质量情况比较

研究组操作台面消毒合格率、地面消毒合格率、容器消毒合格率、水平层流台沉降菌、手部卫生合格率、物体表面合格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医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建立可极大程度上保证用药安全,并切实提高各科室用药效率、质量,同时可有效缓解科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精神压力。而良好的管理模式对控制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改善静配中心清洁卫生质量情况十分关键。常规管理模式干预下,因缺乏管理的系统性、循环性、先进性,致使静配中心感染控制效果不佳,存在一定的院内感染风险。为进一步改善静配中心感染管理效果,控制院内感染风险,需进一步强化静配中心的管理工作,与此同时需注重强化职业防护、感染管理,充分发挥临床药物知识的积极效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现代化、科学化、标准化、新型管理模式的一种,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学专家休哈特博士首次提出,后经各国不断研究、推广,持续优化PDCA循环结构,从而增强该循环管理模式的实效性、合理性。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基于泰安市中医医院具体情况、结合医院现有管理模式进行循环式管理,以期不断提升管理质量,进而达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改善清洁卫生质量的目的。

PDCA 循 环 即 遵 循 Plan(P)、Do(D)、Check(C)、Action(A)循环模式展开管理工作,而任何质量管理活动中,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均为必不可少的部分,PDCA循环模式将其作进一步细化处理,有效增强结构合理性、科学性,同时巩固了管理模式本身基础,为各种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循环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以快速排除PDCA循环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一步确保循环管理质量及效率。将PDCA循环应用于静配中心质量管理、医嘱管理、静配药物及耗材管理、药品配送等管理工作中,对提升静配中心工作效率、质量有积极意义。于静配中心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具体循环管理过程中,计划阶段评估现阶段静配中心的感染控制情况,并分析现阶段存在的管理问题、导致静配中心微生物产生的影响因素,管理问题如工作人员防护、管理意识弱、管理流程、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未落实等,导致静配中心微生物产生的影响因素如分区管理不严格、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等。根据存在的问题拟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在确定计划的基础上,实施阶段成立感染防控管理小组,由该小组监督、管理静配中心管理工作、措施的落实,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定期展开工作人员培训、考核工作,以确保工作人员充分重视并熟练掌握静配中心管理制度、规章、要求。与此同时,注重对工作人员开展静配中心标本采集流程、卫生消毒、七步洗手法的培训、考核,要求其严格遵循并落实各项要求,提升其责任意识、慎独意识以及危险防范意识。检查阶段,要求静配中心内部定期进行自检,并考核工作人员的认知、意识、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严格要求无菌操作的落实,做好物流、物品的管理。处理阶段,总结、分析这一循环阶段的问题,以便进入下一循环过程解决。PDCA循环管理干预下,于现有基础上持续进行完善、整改,进而不断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进一步达到改善清洁卫生质量的目的。本研究结果中显示,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00%低于参照组10.00%,操作台面消毒合格率、地面消毒合格率、容器消毒合格率、水平层流台沉降菌、手部卫生合格率、物体表面合格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于静配中心应用PDCA循环模式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清洁卫生质量,有积极临床价值,可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应用。

猜你喜欢
中医医院合格率消毒
根因分析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
以战略管理引领中医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提升眼科机械清洗合格率的护理方法及成效探究
山西4所中医院上榜中医药特色优势与科技影响力百强
消毒,大头有话说
家庭消毒, 你真的做对了吗
2017年“国抽“建筑装饰材料产品合格率92.2%
门把手消毒滑块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对口支援兴宁市中医医院
阿明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