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用于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效果

2022-08-01 08:58李丽娟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5期
关键词:监护室心内科心理特点

李丽娟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心内科,内蒙古 赤峰,024000)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病情严重,而且大部分为严重的心脏类疾病,发病危急,患者没有心理准备,所以在发病及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会产生不良心理状态,影响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治疗时,依据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将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提供给患者,能够帮助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促进患者治疗配合度的提升,为患者顺利治疗提供有利条件。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针对性护理用于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2~84岁,平均年龄(65.34±2.34)岁;女性24例(40.00%),男性 36例(60.00%);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4.32±0.23)个月。观察组患者年龄33~85岁,平均年龄(65.35±2.35)岁;女性23例(38.33%),男性37例(61.67%);病程1~9个月,平均病程(4.33±0.24)个月。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本研究经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病情符合心血管重症疾病诊断标准;②精神正常、语言沟通正常者;③无过敏者。

排除标准:①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疾病相关知识介绍给患者,促进患者疾病认知的提升,对患者进行病房管理、用药指导等常规的护理干预。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①环境护理。提供给患者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避免外界的干扰,保证病房的温度、湿度、采光、消毒等,准备好急救、抢救药物,为患者介绍病房仪器的作用和注意事项;避免患者有过多的探望者,影响患者的情绪。②生活护理。给予患者生活护理,可以帮助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信任等,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病情严重,体质差,肢体活动难度大,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地对患者进行肢体的按摩、清洁,保证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针对患者的症状和反应,还可以对患者的肩部、腰部等位置进行保护。在护理的过程中,为患者讲解护理的作用,增强患者的信任和安全感。除此之外,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例如洗漱、翻身、大小便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③健康教育。给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疾病的诱因、危险因素、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注意事件、自救常识等,促进患者提高疾病认知和自我防范意识。指导患者饮食、生活、运动等方面需要注意的内容,并告知患者负性情绪对疾病恢复的影响,指导患者放松的方法,使其能够熟练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开展一些教育活动、讲座、多媒体视频等,为患者传播疾病的相关知识。为患者建立完善的信息档案,并及时评估记录患者的心理状态,为及时调整护理方案提供有效依据。④心理疏导。通过观察、沟通、自述等途径掌握和了解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点,患者的心理特点主要为:焦虑紧张、抑郁消极、孤独漠视、极端偏执等。针对不同心理特点的患者实施不同的心理疏导,在疏导患者心理的过程中,耐心聆听患者的倾诉,并鼓励和安慰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最大程度地稳定患者的情绪,语言、态度等都需要温暖礼貌,给予细心的指导,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采用多种语言形式,例如手语、表情、会话卡、参照物等,为患者答疑解惑。针对较为激动的患者,及时沟通交流,进行情绪疏导,让患者保持良好情绪,然后学会慢慢放松,并告知患者情绪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情绪激动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尽量稳定患者的情绪。对于存在不安、抑郁等情绪的患者,则给予更多的宽容、关怀、鼓励等,鼓励患者的家属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鼓励,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等,逐渐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在患者心理护理中,注重聆听患者的诉求,还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安慰、鼓励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时对患者使用药物或给予心理治疗。

1.4 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变化(焦虑紧张、抑郁消极、孤独漠视、极端偏执)、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心理变化的判定采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自制心理健康调查表,进行调查统计,针对调查结果,结合临床上对患者表现的观察,将其分为不同的心理特点。心理状态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HAMD)、焦虑(HAMA)量表评价,分数越高心理状态越差;护理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表扬、护理差错、护理投诉);应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医院护理满意度自制量表进行调查,信度为0.856,效度为0.796,满分为100分,分为不满意(<70分)、满意(70~90分)、非常满意(≥90分),总满意度 =(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特点的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紧张、抑郁消极、孤独漠视、极端偏执比例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紧张、抑郁消极、孤独漠视、极端偏执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紧张、抑郁消极、孤独漠视、极端偏执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表扬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病情严重,入院治疗后,患者因为担心疾病、费用等,会产生较大的心理问题、情绪波动,这些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产生着不利的影响,需要加强控制,为此需要对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针对其心理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本研究针对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紧张、抑郁消极、孤独漠视、极端偏执比例均低于护理前;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紧张、抑郁消极、孤独漠视、极端偏执比例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紧张、抑郁消极、孤独漠视、极端偏执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患者的疾病大多为突发疾病,在其原来的疾病基础上突然发病,加重病情,危及到生命安全,所以患者会出现紧张、恐惧、不安等,在入院后进入重症监护室治疗,其心理防线进一步被击垮,担心自己的病情并出现危机感,同时患者也需要尽早治愈,早日康复,但是重症监护室的设备、仪器等的使用,加重了患者的心理恐惧,让他们产生敌对、极端偏执;此外,患者在重症监护室里病情稍微好转之后,还会因为缺乏心理上的准备,产生孤独漠视等情绪,这些都影响着患者的治疗。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表扬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特点变化优于常规护理,而且针对性护理实施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小于护理前以及对照组护理后。由此可见,在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治疗中,依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提供给患者个体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配合度的提升,为患者顺利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用于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中能够使患者情绪保持稳定,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促进患者治疗配合度的提升、护理事件发生的减少、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监护室心内科心理特点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分析情景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法联合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价值
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浅谈心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和应对策略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