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2022-08-01 08:58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5期
关键词:种植体例数发生率

李 洁

(日照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山东 日照,276800)

部分青少年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错颌畸形,这与后天成长环境及父母遗传等因素相关。如果青少年发育期间未能接受正确的口腔卫生指导,极易出现不良的卫生习惯,长此以往,便会产生牙周病或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问题。现阶段,青少年出现错颌畸形的概率呈线性增长,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育,因此错颌畸形的青少年应尽早接受正畸治疗。正畸治疗是一种牙齿矫正方法,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其治疗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患者的口腔骨骼学现状,其疗效与支抗的使用程度密切相关。传统的支抗加强在疗效上并不明显。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自20世纪末以来,材料学推动了正畸学科的发展,使正畸治疗在既有修复学成果的基础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即产生了微型种植体支抗系统。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同传统正畸种植支抗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微型种植体不再依赖与骨骼的结合来进行固定,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的机械铆合力成为固定的关键,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正畸的很多不足。为进一步明确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治疗口腔正畸中的实际有效性及相关安全性,本文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7~15岁,平均年龄(11.23±3.83)岁;开唇露齿29例,牙弓前突31例。试验组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8~16岁,平均年龄(10.71±3.67)岁;开唇露齿32例,牙弓前突2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充分了解研究相关内容后,自愿签署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日照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具临床指征,符合研究的治疗原则;②无恶性肿瘤、血液疾病、感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③无精神疾病史,且就诊资料保存完整;④年龄均≥7岁;⑤未合并其它影响治疗观察的基础性疾病。

排除标准:①治疗依从性较差;②存在精神、认知等异常情况或其它功能障碍;③具有正畸矫正病史,参与过类似的研究;④存在视听障碍、语言障碍或肢体活动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正畸治疗措施,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护理人员需要使用0.9%的氯化钠溶液对患者口腔进行整体或局部的清洁,在直丝弓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联腭杆来矫正、固定,术后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服用一定时间的抗生素,以防止术后感染,而且护理人员还要提醒患者定期复查。

试验组患者则通过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先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洗,在清洗工作结束后检查患者的口腔,通过影像学资料观察患者的牙根位置及形态,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种植位置。为患者植入合适的微型种植体,并将其置于牙根的2~3 mm处,同时其倾斜度应与骨面保持15~24,于接近根尖的位置,切开牙槽处的黏膜,以免在植入过程中卷入软组织。如果种植体存在受力不足或者脱落等状况,可以使用橡皮圈加力。手术结束后,通过摄片来进一步观察其牙根与微型种植体的相对位置,指导患者服用常规抗生素,避免术后出现意外感染等问题。患者术后应每月进行口腔检查,定期更换橡皮圈,直到患者治疗结束。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包括上中切牙倾角度、上中切牙凸距差以及磨牙移位等各项参数指标。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上下弓牙形态恢复正常,牙齿排列整齐,前后有覆盖且无异常则表示显效;患者的上切牙和中切牙角度、凸距差距、磨牙移位状况等指标有明显好转则表示临床治疗措施有效;患者的相关指标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出现加重情况则表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口腔炎症、口腔软组织水肿及固定带来的不适感等,然后统计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100%。④使用日照市人民医院针对口腔正畸患者专门制订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来评估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情况。该调查问卷共包含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照0~5分的五级评分法进行评定,综合评分 >90分表示非常满意;综合评分80~90分表示满意;综合评分59~79分表示基本满意;综合评分≤60分表示不满意,根据患者的调查问卷统计各维度患者的人数,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结果显示在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以及上中切牙凸距差方面,试验组的整体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近年来,青少年错颌畸形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多因口腔卫生习惯不良,不注意牙龈保护,造成面部畸形、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牙合关系异常等问题。随着人们审美的不断提高,对于牙齿及脸部整体的美观有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临床治疗中主要有两种治疗方式,一种是传统正畸治疗,另一种是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由于传统的支抗存在稳定性差等弊端,安全性不高,治疗后易出现不良反应,使得微型种植体得以在临床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势,在正畸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相关文献证实,传统正畸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很容易出现变形等状况,由于治疗时间过长,还会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低,同时患者在术后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并发症或各种不良反应,使正畸治疗效果无法得到保障,给患者的术后康健带来一定影响。随着现代化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相对而言操作简便、安全、稳定性高,且患者在术后恢复期不良反应少,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而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成为错颌畸形的常用治疗方法。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技术上较传统正畸有很大进步,在材料上也有了明显改进,其在应用时多采用暂时性装置,该材料装置在治疗后还需要全部取出,既提升了疗效,还保证了牙齿及面部的美观度,有效保障青少年的口腔健康,该治疗技术将患者的颌骨作为支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非矫正牙齿的位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牙齿健康及面部美观还会增加青少年的自信心,对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关键意义。因此微型种植治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此外,传统正畸和微型种植治疗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首先,传统正畸治疗方法在支抗的设置中,如果采用强支抗,需要将其设置成口外弓或者Nance,此时患者的不适感较强,同时支抗牙的移动是受到限制的,不利于患者牙齿的整齐排列;传统正畸治疗方法在具体操作流程中,不仅操作步骤冗杂,而且整体工程量较大,整体的体验感不佳。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方法不仅操作更加简便,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小,同时患者的整体治愈时间要短于传统正畸治疗,手术的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体验感和舒适度。经过研究发现,对于微型种植体治疗的患者,其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磨牙移位等反面的改善效果优于实行传统正畸治疗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该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微型种植体在治疗青少年口腔正畸中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该方法安全性高,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这对于青少年的口腔健康是一种重要保障。此外,试验组患者对治疗过程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证实微型种植体支抗获得了更多患者的支持与肯定。尽管微型种植体技术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治疗后还需要青少年多注重自身的口腔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能有效解决青少年口腔畸形等问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不仅有利于提高其临床疗效,还有效避免了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种植体例数发生率
不同部位微种植体支抗钉矫治成人露龈笑的效果比较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如何让种植牙更“长寿”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