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享行为对自我损耗的影响

2022-08-02 10:34杨宇柔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被试者控制组损耗

杨宇柔 赵 雪

(四川轻化工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四川自贡 643000)

对自我损耗概念的理解,是从自我控制的角度来解释的。自我控制也被称为意志力,是人类的本质特质之一,它是指个体有意识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和欲望,从而使之与自我和他人的期望相匹配的过程[1]。这种控制常常会造成自我资源的消耗,进而导致个体自我损耗。而分享行为是指个体愿意与他人共享资源的一种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典型表现,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内容之一,儿童会在2 ~3 岁开始表现出真正有意义的分享行为[2]。从现有资料和研究中可以知道个体本能是自私的,需要进行有意识地控制才能牺牲自己的利益或者将自己的利益分享给他人,当自己的利益受到很大影响,无法自控时,个体就会表现出自私自利的内部冲动,并且可能会做出一些攻击性行 为[3]。在关于分享行为的探讨中,都强调的是分享行为的正面影响,但从分享的本质上来看,分享是一种牺牲自己利益的行为,过度要求分享势必会对个体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本研究从分享行为的本质着手,采用实验的方法探讨过度地要求儿童分享会给儿童带来怎样的影响。这对儿童分享行为的教育具有启发意义,未来在对儿童分享行为乃至亲社会行为的教育中是否应该注意的一个度的问题,并且目前关于这一角度的探讨研究较少。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从自贡市某幼儿园随机选取4 ~6岁幼儿40 人,其中7 人因未认真作答或未完成全部实验被剔除,最终有效样本33 人(男生15 人,女生18人,平均年龄4 岁6 个月)。将被试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男生有6 人,女生有5 人)、对照组(男生有6 人,女生有5 人)和额外控制组(男生有3 人,女生有8人)。所有被试者儿童均报告视力正常、无红绿色盲,所有被试者智力均达到正常水平,且从未参加过类似实验,同时对儿童来说,主试是陌生人。

(二)研究材料

1.注意力测验——找动物任务

采用Breckenridge编制的找动物任务(Find Animals)[4],采用e-prime 软件编制程序。具体操作:通过电脑屏幕呈现一系列图片,包括动物和非动物两种类别,当儿童看到动物时,如大象、小鸡、海豚、鸭子等目标刺激时口头报告“是”,而看到非目标刺激物时[5],如草莓、苹果则口头报告“不是”。如果儿童连续漏掉4 个目标刺激,主试予以提示。每个刺激呈现流程为:注视点“+”界面呈现1 800 毫秒后——刺激图片呈现200 毫秒(具体流程图见图1)。录下儿童正确回答、错误回答(对非目标刺激的错误报告以及漏答)以及提示个数,注意力测验得分为儿童正确回答个数减去错误回答个数再减去提示个数。

图 1 刺激呈现流程

2.分享任务

实验前期,对被试者的喜爱物进行调查,对被试者父母以及被试者进行问卷访谈,了解被试者的兴趣以及喜爱物,作为被试者分享物的材料,并且对儿童平时的分享行为进行了一个了解,儿童都存在分享意识,在平时生活中都表现过分享行为。

将幼儿可能感兴趣的多件物品(包括玩具和食物)放在桌子上,然后让被试者选择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物品,实验组要求被试者必须将自己最喜欢的物品分享给实验助手,实验助手(提前训练过)是与被试者同龄的孩子。实验小助手询问被试者是否可以把手中物品分享给自己,若被试者不愿意,主试从旁进行干预教育(强制被试者分享,例如不分享不是好孩子这样的诱导性语言),必要时实验助手可以进行抢夺但主试不进行干预。对照组被试者自愿进行分享,额外控制组进行分配任务,主试给予被试者两个盘子,但没有明确两个盘子的所属权,只是让被试者将物品平均分配,其目的是与分享行为做对比,证明产生差异是分享行为所致,而不是分配行为。

3.实验程序

将所有被试者随机分配至实验组、对照组和额外控制组。实验前,主试先与幼儿互相熟悉,避免幼儿因陌生而产生焦虑,从而影响实验结果。整个实验中,主试要防止被试者情绪过于激烈,若被试者情绪出现强烈反应,则终止实验。被试者先进行一次注意力前测任务,然后进行分享任务,最后进行一次注意力后测。

使用SPSS22.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注意力测验得分为答对数目减去答错数目再减去提示数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被试者的自愿分享倾向

实验结果显示,在面对自己最喜欢的物品时,不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几乎都不愿意将自己的物品分享。愿意主动分享的被试者,在分享上也表现出利己性,例如给实验小助手很少的部分或者只让实验小助手玩一会儿玩具等(时间持续很短)(见表2)。

表 2 幼儿主动分享情况

(二)实验操纵有效性分析——三组被试者注意力前后测得分差异情况

对三个组别的前后测得分情况进行配对样本T 检验,检验实验操纵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实验组被试者的注意力前后测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3.696,df=10,P=0.004),P <0.05,实验组的操纵是有效的,引起了被试者的自我损耗,从而导致持续性注意力下降;对照组被试者的注意力前后测得分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0.795,df=10,P=0.445),P >0.05,被试者的持续性注意力无明显差异,但总体情况较前测水平下降;额外控制组被试者的注意力前后测得分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1.249,df=10,P=0.240),P >0.05,但总体情况较前测水平上升,侧面证明了分享行为与分配行为的不同。

表 3 注意力前后测得分差异情况

(三)三组被试者之间注意力得分之间的差异——过度分享的影响

1.注意力前测分数差异分析

对三组被试者的注意力前测得分情况进行差异性检验,检验三组被试者实验前注意力差异情况。对三组被试者注意力前测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发现,三组被试者方差齐性(P=0.092),P >0.05,可以进行方差分析,三组被试者在实验前注意力情况无显著差异(F=1.837,P=0.177),P >0.05。

2.注意力后测分数差异分析

对三组被试者的注意力后测得分进行差异性检验,判断过度分享对被试者的影响。由于三组被试者实验处理不是绝对相对的,故采用两两配对的方式进行独立性样本T 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注意力后测成绩分别与对照组和额外控制组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8;P=0.011),P <0.05,说明过度分享会导致被试者者出现自我损耗,从而表现在注意力水平下降。对照组和额外控制组没有出现明显差异,但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低于额外控制组,说明分享与分配不同,分享行为需要一定的自我控制,但分配行为可能不需要消耗自我资源。

三、讨论

本研究基于自我损耗和儿童分享行为探讨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过度分享行为对幼儿自我损耗的影响,实验以注意力测验得分为因变量指标。通过实验研究结果,揭示了过度的分享行为会导致儿童一定的自我损耗,在本实验中,表现在儿童注意力水平下降。研究假设基本得到了验证,对已有的儿童分享行为的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研究通过找动物任务测量幼儿的持续性注意力水平,结果发现,实验组即过度分享的儿童在持续性注意力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两组没有出现明显的差异。证明实验条件的操纵导致了幼儿产生一定的自我损耗,在分享任务中儿童需要进行较强的自我控制,这种非自愿条件下的过度分享可能消耗了幼儿较多的资源,从而导致幼儿在接下来需要自我控制的注意力测验任务中表现较差。在关于幼儿分享行为和分享动机的研究中指出,幼儿分享行为存在很大的“利己性”,主要是因为这是幼儿还处于自我中心时期[6]。所以对于幼儿而言,当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分享出去时,自己的利益便是受到了威胁,需要较强的控制才能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接受,而当这种控制资源被过度消耗时,就会导致幼儿在接下来需要控制自己的任务中表现较差。但在自愿分享的过程中,幼儿会根据自我利益来判断自己是否分享,在这种情况下,幼儿还是站在自我中心的角度。并且实验结果显示,过度分享组与分配组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性更大,在分享组儿童理解到物品是自己的,理解物品所有权,但在分配行为中,儿童不存在物品所有权的问题,所以尽管通过语言让儿童平均分配,但也没有引起儿童自我损耗。这与过去关于幼儿分享行为与所有权认知的研究一致,儿童对自己拥有的物品表现出较少的分享行为,而对班级公共玩具则表现出较多的分享行为。对属于自己的“拥有”物品做出分享行为,意味着自己需要与他人共享所有权,这会让个体体验到一种情感剥夺和权力侵犯[7]。这时继续让儿童进行分享,就可能会导致幼儿这种情感体验更加严重,幼儿为了权威或者一些其他原因,只能控制自己的情感,自我控制消耗了资源,当资源被消耗时便导致了自我损耗,从而在接下来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中表现 较差。

四、对幼儿分享行为教育的启示

对于4~6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渐渐有了分享观念,但他们的分享行为有时并没有完善,他们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现在很多的家庭,甚至幼儿园都会对儿童进行分享行为教育,分享行为作为亲社会行为的基础,对其进行一定的教育培养无可厚非,但这种教育应建立在儿童自愿的条件下。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一些话语,父母对孩子说“你把这个给小弟弟玩一会”“你和小妹妹交换着玩”。如果孩子不同意,作为家长的你是否会觉得脸上无光?没有教育好孩子?或者认为孩子比较自私等。其实并不是,在对幼儿物品所有权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6 岁以内的孩子都还处于“物品所有权”的时期,他们是通过保护自己的物品来不断维持自身“安全感”的,此时期如果过于强制性地让儿童分享自己的物品,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危机感,给孩子造成自我损耗,长时间的自我损耗会导致儿童更少地做出亲社会行为,甚至会诱发儿童的攻击性格。并且他们会认为“我的东西被强制分享给了别人,别人的东西我也可以强行得到”。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在性格上特立独行,霸气专横,性格逐步扭曲。因此,在对儿童分享行为进行教育时,应注重在儿童自愿的条件下,当儿童不愿意分享时,应尊重儿童,而不是继续强制性地进行教育。而当他(她)愿意时,应多给予鼓励,强化他(她)的分享行为,从而逐渐使儿童形成分享行为,体验到分享的乐趣。

五、结语

大部分情况下,对于3 ~6 岁的儿童来说他们还没有真正懂得分享,但也不必过度担心,通过研究发现,幼儿不懂分享,是当下成长阶段的正常心理反应,我们不需要对其过度教育,家长老师也应该谨记不要矫枉过正,要遵循儿童心理的自然发展,尊重和征询孩子的意见。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例如情景设置和角色扮演等,让孩子体验到和别人分享的快乐,逐步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但要注意,如果孩子不分享的意识表现得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慢慢找适当的时机对其进行教育。幼儿时期的教育对其成长生活有重要意义,在进行教育时也不要忘了遵从他本身的心理发展,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猜你喜欢
被试者控制组损耗
德西效应
给商品起名字
德西效应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儿童花生过敏治疗取得突破
基于降低损耗和控制投资的变压器容量选择
自我损耗理论视角下的编辑审读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为什么我们会忍不住发朋友圈?
变压器附加损耗对负载损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