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虫酰胺·氰氟虫腙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2022-08-03 05:30涛,刘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酰胺精密度乙腈

马 涛,刘 哲

(1.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标准计量技术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5;2.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 长春 130033)

1 前言

唑虫酰胺(Tolfenpyrad)最早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于2009年在我国登记,分子式为C21H22ClN3O2,CAS登录号129558-76-5。易溶于丙酮和甲醇,难溶于水,水中较稳定。是一种新型吡唑酰胺类杀虫杀螨剂,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止昆虫的氧化磷酸化作用,还具有杀卵、抑食、抑制产卵及杀菌作用,杀虫谱很广,对各种嶙翅目、半翅目、甲虫目、膜翅目、双翅目害虫及螨类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触杀为主,无内吸性[1-2]。氰氟虫腙(Metaflumizone),最早由巴斯夫欧洲公司于2008年在我国取得登记,分子式为C24H16F6N4O2,CAS登录号139968-49-3。水中溶解度低,可溶于乙腈,易溶于丙酮、乙酸乙酯,在水和光中迅速分解。氰氟虫腙是一种缩氨基脲类杀虫剂,作用机制独特,本身具有杀虫活性,不需要生物激活,对鳞翅目和鞘翅目幼虫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如常见的稻纵卷叶螟、甜菜夜蛾、棉铃虫、甘蓝夜蛾、小菜蛾、小地老虎、水稻二化螟等,另外,该药用于防治蚂蚁、白蚁、红火蚁、蝇及蟑螂等非作物害虫方面也很有潜力[3]。这两种有效成分杀虫谱可以很好地互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截止2022年初,国内尚无唑虫酰胺和氰氟虫腙混配制剂取得农药登记证,据了解,有若干农药生产企业正在办理相关产品登记事宜。国内该混剂的分析方法尚未见报道,本文介绍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唑虫酰胺和氰氟虫腙,该方法操作比较简单、快速,分离效果好,准确度、精密度和线性关系均能满足定量分析要求,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

2 试验部分

2.1 试剂和溶液 超纯水(电阻率:18.2 MΩ.cm,25℃);乙腈(色谱纯);氰氟虫腙标样98.7%;唑虫酰胺标样97.4%;30%唑虫酰胺·氰氟虫腙悬浮剂(氰氟虫腙20%、唑虫酰胺10%)。

2.2 仪器 Agilent 1200 液相色谱仪(配原厂色谱工作站、在线脱气机、自动进样器、柱温箱、DAD检测器);梅特勒 AG 285 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过滤器(0.45μm);Millipore QG超纯水机;超声波清洗机;常用玻璃器皿。

2.3 液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TC-C18,250mm×4.6mm,粒径5μm不锈钢柱;柱温:30℃;流动相:乙腈:水(0.1%磷酸)=80:20(V/V)[1-4];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5.0μL。在上述条件下,唑虫酰胺和氰氟虫腙的保留时间分别约为6.1min和5.6min(图1、图2)。

图1 氰氟虫腙和唑虫酰胺混标液相色谱图

图2 试样液相色谱图

2.4 测定步骤

2.4.1 标准溶液的配制 称取氰氟虫腙标准品0.1g(精确至0.000 02g)、唑虫酰胺标准品0.05g(精确至0.000 02g)于同一100mL容量瓶中,用乙腈溶解并稀释至刻度,超声振荡10min,静置到室温,摇匀,用 0.45μm 孔径过滤器过滤入进样小瓶中,待用。

2.4.2 试样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0.5g(准确至0.000 2g)的试样,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乙腈溶解并稀释至刻度,超声振荡10min,静置到室温,摇匀,用 0.45μm 孔径过滤器过滤入进样小瓶中,待用。

2.4.3 测定 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待仪器基线稳定后,连续注入数针标样溶液,直至相邻2针标样溶液的响应值相对变化≤1.5%后,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进行测定。

2.4.4 计算 采用外标法计算。将测得的2针试样溶液以及试样前后2针标样中的氰氟虫腙(或唑虫酰胺)峰面积分别进行平均。试样中氰氟虫腙(或唑虫酰胺)的质量分数X(%)按下式计算:

式中:

A1—标样溶液中氰氟虫腙(唑虫酰胺)峰面积的平均值;

A2—试样溶液中氰氟虫腙(唑虫酰胺)峰面积的平均值;

m1—标样氰氟虫腙(唑虫酰胺)的质量,g;

m2—试样的质量,g;

p—标样氰氟虫腙(唑虫酰胺)的质量分数,%。

3 结果与讨论

3.1 流动相的选择 为确保待测组分与杂质完全分离,分别用乙腈/0.1%磷酸溶液不同比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乙腈:水=80:20(V/V)时,各待测组分与杂质能得到理想的分离,且基线平稳、峰形对称,分析时间也较短。

3.2 检测波长的选择 分别对某一浓度氰氟虫腙和唑虫酰胺标准溶液进行分析,利DAD检测器进行光谱扫描,得到二者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图3、图4),可看出二者的最大吸收波长约为230nm,可选择波长范围较宽。经过对照实验,选择波长在280nm处时,各杂质不影响测定,2个待测组分分离度和响应满足要求,且远离低波长紫外区。

图3 唑虫酰胺紫外吸收谱图

图4 氰氟虫腙紫外吸收谱图

3.3 精密度测定 将同一样品分别称取6份,分别测定,结果经统计分析,唑虫酰胺和氰氟虫腙的标准偏差为0.064 807和0.044 907,变异系数分别为0.65%和0.23%,(表1)。

表1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试验结果

3.4 准确度测定 采取添加回收率测定方法来计算本方法的准确度,称取5份已知含量的试样,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氰氟虫腙和唑虫酰胺标样,在上述2.3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测得唑虫酰胺的平均回收率为99.16%,氰氟虫腙的平均回收率为98.76%,(表2)。

表2 分析方法的准确度试验结果

3.5 线性关系的测定 将已知含量的标样分别配制成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梯度溶液(包含分析方法中的检测浓度),以浓度(mg/L)为横坐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相关曲线。唑虫酰胺线性方程为:y =1.704 3x+19.141,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为:0.999 9,r=0.999 5;氰氟虫腙线性方程为:y =10.799x+653.13,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为:0.999 8,r=0.999 0,(表3)。

表3 分析方法的线性相关性试验结果

3.6 方法特异性测定 方法特异性是指分析方法中特定组分产生的特定信号,即在其他成分(如杂质、添加剂等)可能存在时,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够准确测定目标组分(有效成分、杂质等)特性的能力[5]。为确证本方法分析2种组分的特异性,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别对唑虫酰胺和氰氟虫腙标准品及试样峰的纯度进行检测。经检测,2种有效成分标样和样品的纯度因子均>999.0,符合要求,结果(图5、图6)。

图5 唑虫酰胺标样(左)和试样(右)峰纯度光谱图

图6 氰氟虫腙标样(左)和试样(右)峰纯度光谱图

3.7 方法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判定 按照NY/T 2887-2016《农药产品质量分析方法确认指南》[5]要求,判定上述所得线性关系、精密度、准确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对于30%唑虫酰胺·氰氟虫腙悬浮剂产品,线性系数要求均>0.99;根据Horwitz方程(2(1-0.5logC)×0.67,此处,氰氟虫腙C=0.20,唑虫酰胺C=0.10)分别计算得到,氰氟虫腙和唑虫酰胺分析方法精密度要求变异系数分别<1.71%和1.90%;添加回收率要求在98%~102%之间才合乎要求。与上述3.3、3.4、3.5结果值相比较可知,该方法线性相关系数、精密度和准确度数值均符合要求。感兴趣组分峰纯度指数均>999.0,满足方法特异性要求,也不存在其他非分析物的干扰。

4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较高,特异性和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分离效果好等特点,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

猜你喜欢
酰胺精密度乙腈
N-(1’-苯乙基)-吩嗪-1-酰胺对H129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丁二烯抽提装置乙腈精制再生技术开发
农产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检测液相色谱条件优化研究
紫花地丁中的抗补体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关于重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商榷
一种煤炭机械化采制样装置的设计
香附酸的化学结构お
杂环单酰胺类化合物及其杀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头孢克肟残留溶剂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