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茶·黄素可溶液剂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2022-08-03 05:34高小文孙剑华王浩挺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衣剂线虫病黄素

高小文,孙剑华,赵 艳,王浩挺

(1.镇江市润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江苏 镇江 212009;2.镇江应用生物科技开发研究所,江苏 镇江 212009)

大豆是我国传统的粮食和油料兼用作物,播种的面积仅次于稻谷、小麦、玉米、马铃薯,位居第五。据相关资料统计,2021年度我国大豆种植面积1.4亿亩,亩产133kg。大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人们的日常膳食结构中占有重要比重,又具有较高的综合加工利用价值和养地价值。作为大豆原产国,我国栽培大豆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国的大豆曾经享誉世界,可以说,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大豆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glycinesIchinohe)又叫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是世界性大豆病害,在美国、巴西、日本和中国均有大面积发生。我国主要发生在东北和黄淮海等大豆主要产区,尤以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南、山东、安徽等省普遍发生。大豆受害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70%~80%,甚至颗粒无收[1、2]。大豆胞囊线虫分布广、危害重、寄主范围广,该线虫寄生豆科、玄参科170余种植物,传播途径多,存活时间长,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目前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仍以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2.9%吡唑酯·精甲霜·甲维种子处理悬浮剂、20.5%多·福·甲维盐悬浮种衣剂、35.6%阿维·多·福悬浮种衣剂等化学农药与生物化学复配农药为主,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易导致病害产生抗药性、产品农残超标和生态环境污染。

7.5%茶·黄素可溶性液剂是镇江市润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新研制的植物源杀菌剂,其主要成分为茶皂素和小檗碱。为进一步明确该产品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产品登记提供科学依据,本公司于2021年进行了产品登记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与结果作如下综述。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7.5%茶·黄素可溶性液剂;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30%茶皂素水剂;0.5%小檗碱水剂。

1.2 供试作物:大豆。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1.3.1 试验单位 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单位为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甘肃金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化研究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安徽华辰检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农林大学绿色农药协同创新中心8个单位。

1.3.2 试验时间、地点和作物品种(表1)

表1 试验时间、地点和作物品种

1.3.3 试验设计 8个单位试验单位试验设计一致(表2),共7个处理,4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浙江农林大学绿色农药协同创新中心为25m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化研究所为21m2,其他6个试验单位均为20m2。

表2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各试验点均在大豆播种前进行1次药剂拌种处理,均匀包衣晾干后播种。

1.3.4 调查方法 药效调查:8个试验单位中,浙江农林大学绿色农药协同创新中心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化研究所是以调查胞囊的数量来计算防治效果,其他6个试验单位均以调查线虫数量来计算防治效果。

胞囊线虫调查:试验依据GB/T17980.37—2000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线虫剂防治胞囊线虫病》[3]要求进行调查。于大豆播种前和收割后各调查1次,用土钻采集土样,每小区从土表(0~30cm)随机采取20个以上的土样,混匀后用水漂法测定线虫数量。

胞囊调查:用土钻采集土样,每小区从土表(0~20cm)随机采取20个以上的土样,混匀后用水漂法测定线虫胞囊数。随机称取100g土样,倒入塑料盆内,加入自来水充分搅拌使其混匀,静置2~3min将悬浮液倒入26目和60目套筛中过滤,重复3~4次。清水冲洗 26目筛上的残余物,用小水流缓慢冲洗60目筛。冲洗干净后,将剩余物用洗瓶冲到尼龙纱上,记录编号,重复3次,在解剖镜下统计胞囊数量。

出苗率调查:待空白对照区大豆齐苗后调查各处理区的出苗情况,记录出苗数,计算出苗率。

产量调查:大豆收获前对每小区单独测产,计算增产率。

1.3.5 试验效果计算方法

线虫(胞囊)减退率(%)=

防治效果(%)=

增产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胞囊线虫病防治效果 从表3可以看出,8个试验单位防治效果平均,7.5%茶·黄素可溶性液剂药种比1:30、1:40、1:50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72.59%、66.54%、58.49%,防治效果分别位居第一、第三和第六,对照药剂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60处理防治效果为69.55%,位居第二,单剂对照30%茶皂素水剂药种比1︰100和 0.5%小檗碱水剂药种比1︰30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60.30%、60.04%,位居第四和第五。7.5%茶·黄素可溶性液剂药种比1︰30处理防治效果高于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60处理3.04%,分别高于单剂对照30%茶皂素水剂药种比1︰100和0.5%小檗碱水剂药种比1︰30处理12.29%、12.55%; 7.5%茶·黄素可溶性液剂药种比1︰40处理防治效果低于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60处理3.01%,高于单剂对照30%茶皂素水剂药种比1︰100和 0.5%小檗碱水剂药种比1︰30处理6.24%、6.50%;7.5%茶·黄素可溶性液剂药种比1︰50处理防治效果最低,低于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60处理11.06%,分别低于30%茶皂素水剂药种比1︰100和 0.5%小檗碱水剂药种比1︰30处理1.85%、1.55%。8个试验单位中有3个单位试验结果显示7.5%茶·黄素可溶性液剂药种比1︰30处理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60处理,有5个单位试验结果显示7.5%茶·黄素可溶性液剂药种比1︰30处理的防治效果与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60处理间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8个试验单位试验结果均显示7.5%茶·黄素可溶性液剂药种比1︰30处理的防治效果显著与极显著高于2个单剂对照(表3)。

表3 7.5%黄·素可溶性液剂对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治效果

2.2 不同处理对大豆出苗率的影响 8个试验单位中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对出苗率进行调查,7个单位不同处理出苗率平均在93.0%~93.9%之间。7个试验单位对出苗率的调查与统计分析显示,所有处理与清水对照间均无显著差异,7.5%黄·素可溶性液剂拌种处理对大豆很安全 (表4)。

表4 7.5%黄素可溶性液剂拌种处理对大豆出苗率的影响

2.3 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根据8个试验单位对试验小区产量的统计,实测产量平均:7.5%茶·黄素可溶性液剂高、中、低3个剂量处理的产量分别为3 449.4、3 335.0、3 265.1kg/hm2;对照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60处理,产量为3 340.7 kg/hm2;2个单剂对照30%茶皂素水剂药种比1︰100处理和0.5%小檗碱水剂药种比1︰30处理,产量分别为3 267.7、3 265.0kg/hm2;清水对照产量为3 080.6 kg/hm2,所有药剂处理的产量均不同程度的高于清水对照。6个药剂处理中,7.5%茶·黄素可溶性液剂药种比1︰30处理产量最高,较清水对照增产11.97%;对照35%多·福·克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60处理产量位居第二,较清水对照增产8.44%,低于7.5%茶·黄素可溶性液剂药种比1︰30处理3.53个百分点;7.5%茶·黄素可溶性液剂药种比1︰40处理产量位居第三,较清水对照增产8.26%,30%茶皂素水剂药种比1︰100处理、7.5%茶·黄素可溶性液剂药种比1︰50处理和0.5%小檗碱水剂药种比1︰30处理位列第四和并列第五位,较清水对照分别增产6.07%和5.99%(表5)。

表5 7.5%黄素可溶性液剂拌种处理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续表

3 小结与讨论

从各单位试验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用生物农药7.5%茶·黄素可溶性液剂对大豆进行拌种处理,一是对大豆胞囊线虫病有较好的防控效果,防治效果随着剂量的提高而提高,药种比1︰30处理,平均防效达72.59%;二是增产作用明显,高剂量处理较清水对照增产11.97%;三是对大豆和环境生物安全,不同处理出苗率与清水对照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所有试验单位一致认为该产品可用于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推荐使用量为药种比1︰40~1︰30,于大豆播种前拌种处理,晾干后播种,注意药剂要均匀附着在种子表面,即能达到预期的防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优质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大。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加大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力度,农业农村部提出了农业生产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实现农药、化肥减量使用,各地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大力推行作物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此同时,也促进了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据有关资料调查统计,我国目前已登记的生物农药有近百种有效成份,但植物源杀菌剂仅有数种,主要有蛇床子素、小檗碱、香芹酚、大蒜素、苯丙烯菌酮等,用于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治的产品至今未见。植物源杀菌剂产品少的主要原因,与植物资源量少、加工成本高、产品稳定性差等有一定关系,但植物源农药低毒、安全、环保,部分产品中还含有一些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既可以刺激植物自身产生抗病菌活性物质或机能,又可以提高和改进植物的营养条件,从而提高其抗病能力,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是作物病害绿色防控的有效措施之一[4、5]。7.5%茶·黄素可溶性液剂是新研制的用于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治的植物源杀菌剂新产品,试验的结果证明,防治效果可与化学农药相媲美,且增产作用明显,可在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中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衣剂线虫病黄素
贵州喀斯特地区红茶中茶黄素含量的测定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对策
松材线虫病多种防治措施成效
超微粉型水稻种衣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宁波市松材线虫病疫情继续“双下降”
四种不同水稻种衣剂育秧效果对比研究
种衣剂选用和使用注意方法
3%咪·恶悬浮种衣剂试验总结
山药线虫病的研究进展
千疮百孔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