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护理干预模式在行PICC置管术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2022-08-07 03:17林华燕严梦婷王巧珍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4期
关键词:负性胃肠道信念

林华燕,严梦婷,林 娜,王巧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福州350004)

胃肠道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1]。化疗是临床治疗胃肠道肿瘤的重要辅助手段,多采用静脉途径给药,临床发现反复的静脉穿刺在增加患者痛苦的同时,还易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因此,临床多通过留置PICC导管进行化疗[2]。然而,在实际静脉化疗期间,多数患者会因此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故给予PICC置管术胃肠道肿瘤患者科学护理干预意义重大[3-4]。通过对行PICC置管术胃肠道肿瘤患者开展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的护理干预,不仅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配合度,且对并发症的预防也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选取140例行PICC置管术胃肠道肿瘤患者,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140例行PICC置管术胃肠道肿瘤患者。纳入标准:①根据胃肠道肿瘤诊断标准和指南确诊;②患者具有化疗指征、耐受性,具备PICC置管术条件;③患者及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晓,同意并签署协议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化疗、PICC置管术禁忌证;②患者存在严重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③患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④患者意识、认知及精神障碍,不能配合研究;⑤患者因病情加重等原因未能完成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40~75(58.12±10.44)岁;体质量指数(BMI)18.9~24.4(22.98±1.04);胃癌46例,结肠癌16例,直肠癌8例。观察组男41例、女29例,年龄38~75(57.96±10.52)岁;BMI 18.5~24.7(22.95±1.02);胃癌42例,结肠癌18例,直肠癌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向医院伦理委会报备且在审核批准后开展。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告知胃肠道肿瘤、PICC置管、化疗等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予以心理疏导,提前做好置管准备。置管期间,护理人员配合医生进行置管操作,注意监测患者体征变化。置管后,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置管维护注意事项,并遵医嘱做好病情监测、用药及饮食指导等。

1.2.2 观察组 采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护理干预模式。①成立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护理干预小组:由科室护士长、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组建干预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理论知识内容培训。由于不同肿瘤患者护理要求存在差别,故需重视专项知识、操作技巧的培训与模拟演练,确保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②实施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的护理干预:a.信息收集(信息)。为纳入研究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制订个体化干预计划。b.健康知识教育(知识)。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患者对胃肠道肿瘤、PICC置管及化疗等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基于患者实际认知程度,灵活应用口头讲解、专科视频播放、发放健康手册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使其正确、全面了解疾病与治疗知识和注意事项。c.信念培养(信念)。在患者获得和掌握胃肠道肿瘤、PICC置管、化疗相关知识后,采用信念、态度调查量表对患者的治疗信念和态度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纠正患者的负性情绪和错误认知,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此外,提前告知患者PICC置管和化疗期间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对患者的置管情况进行评估,让患者对治疗过程有整体的认识,做好心理准备,培养正确的治疗信念。d.行为指导(行为)。引导患者积极配合PICC置管术及化疗,如协助患者采取最佳体位,避免导管打折、弯曲;指导患者进行松拳握拳、肢体上举下放等适当功能锻炼,防止血栓发生。同时,帮助患者养成良好饮食、生活习惯,为术后康复、化疗提供良好保障。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知、信、行评分:采用本院胃肠外科自制的知信行评分量表进行评价,包括相关知识、置管态度、自我行为3个维度,各维度评分范围0~10分,进行调查评价前,告知患者填写注意事项。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知、信、行情况越好。②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量表共包含20个项目,采取4级评分法,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③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血栓(无症状血栓除外)、导管相关性皮肤损伤(CASI)及导管脱出。④比较两组依从性情况:采用我院胃肠外科自制的自我管理情况调查量表进行评价,包括遵医服药、置管配合、健康饮食、及时复查4个方面,每个方面评分范围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依从性越好。⑤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胃肠外科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价,该量表Cronbach′s α为0.854,重测效度为0.876,调查主体为家属或监护人,总分100分。评分标准:总分≥90分为非常满意,总分60~89分为基本满意,总分<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知、信、行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知、信、行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4 两组依从性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依从性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受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胃肠道肿瘤发病率较高[5-6]。留置PICC导管被用于胃肠道肿瘤化疗、营养支持等多个方面,可避免患者静脉多次穿刺,减轻痛苦,保护血管,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7-8]。大部分患者对PICC导管的日常正确维护缺乏依从性,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置管应用、治疗效果及预后结局。因此,对胃肠道肿瘤留置PICC导管患者实施科学合理护理干预至关重要[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PICC置管相关知识、置管态度及自我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表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的护理干预模式可提升行PICC置管术胃肠道肿瘤患者知信行行为。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信念培养及行为指导等干预,帮助患者正确了解检查注意事项,保持良好治疗依从性,掌握防护行为。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的护理干预模式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分析原因:信念培养过程,不仅能缓解、消除患者负性情绪,亦可树立并增强期望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的护理干预模式可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规避并发症发生风险因素,为置管实施、维护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帮助患者获得最佳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表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的护理干预模式有助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分析原因: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的护理干预强调需重视患者认知、心理及精神等护理,满足其个体化需求,调动其治疗积极性、自觉性,促使患者养成良好自护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将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护理干预应用于PICC置管术胃肠道肿瘤患者,不仅能提高患者知信行行为,改善负性情绪,且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负性胃肠道信念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为了信念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发光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