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权激励教育结合专项护理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2-08-07 03:17张玉良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4期
关键词:融合术赋权颈椎

李 双,梁 莉,张玉良

(嘉兴市第三医院 浙江嘉兴314000)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通过解除椎管压迫、应用植骨融合技术使颈椎结构维持稳定,帮助受损颈椎脊髓恢复正常生理曲度,使患者颈椎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是颈椎病治疗的经典术式[1-2]。由于该项手术复杂程度较高,颈椎解剖位置与脊髓、神经根、椎动脉、食管和气管等周边组织接触紧密,手术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术后切口局部血肿可能会造成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甚至引发脊髓压迫症状[3]。既往研究结果表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约34%的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少数患者症状可能持续1年及以上[4]。而多数患者对治疗方案了解不足,容易对疾病治疗产生恐惧心理或过度担忧术后颈椎功能的康复和预后进展,住院期间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较严重[5-6]。为改善患者的预后结局,部分研究提出对颈椎病患者应用专项护理干预,发现该方案有助于预防并控制术后相关并发症[7]。近年来,部分学者将赋权激励教育理念与医疗工作相结合,意在激活患者参与护理干预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护理工作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8]。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赋权激励教育结合专项护理对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进行围术期干预,探究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我院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相关诊疗标准[10],根据临床症状结合X线片确诊;②经保守治疗无效,首次接受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符合手术适应证条件;③术前吞咽功能正常,无进食障碍;④既往无颈椎手术史;⑤无麻醉禁忌证;⑥精神、认知正常。排除标准:①合并神经或系统性疾病;②严重器官损伤;③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④其他类型颈椎、胸腰椎、脊髓炎症性疾病;⑤合并脑卒中及脑血管疾病;⑥凝血功能障碍或先天功能不足;⑦合并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⑧咽喉有炎症。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36~61(44.86±5.18)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2.42±0.72)年;Nurick颈椎病脊髓功能分级[9]结果:Ⅱ级21例,Ⅲ级9例,Ⅳ级5例;手术范围:单节段23例,多节段12例;既往存在吸烟史20例,无吸烟史15例;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17例,初中及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6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4~65(44.07±5.33)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2.57±0.85)年;Nurick颈椎病脊髓功能分级结果:Ⅱ级16例,Ⅲ级10例,Ⅳ级4例;手术范围:单节段19例,多节段11例;既往存在吸烟史16例,无吸烟史14例;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18例,初中及高中7例,大专及以上5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及家属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1.2 护理方案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入院后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手术方案、并发症预防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围术期护理注意事项,针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持续干预6个月。

1.2.2 观察组 采用赋权激励教育结合专项护理。

1.2.2.1 赋权激励教育 将患者按照5人/组分为不同小组单元,患者入院后,开始进行小组活动形式的赋权激励教育,活动地点安排在院内示教室,每次活动持续时间约60 min。具体流程如下:①确立问题。首次活动由护理人员主导,利用视频、动画、教学模具等多样化的工具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以形象生动地向患者说明颈椎疾病发生的原理、对躯体功能的具体影响、手术治疗的作用原理、颈椎保护的正确方法以及术后可能会引起的不适反应和应对方式。结合现场演练帮助患者掌握科学规范的护理操作方法,在完成健康教育环节后针对性地向患者提出问题,引导患者反思自身行为,对自身存在问题进行总结。②感情表达。引导患者主动倾诉负性情绪,倾听其内心真实感受及具体想法,并在中立立场、无倾向性的前提下,给予患者情感支持。指导患者审视自我行为、感受护理行为与症状缓解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患者意识到自身行为表现给疾病康复带来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对自主决定行为动机的权利建立初步概念。③设立目标。综合患者的立场、处境和执行效能等客观因素,与患者共同商讨并制订切实可行的阶段性护理目标。术前短期目标可设立为克服疾病恐惧、配合手术开展,术后短期目标可设立为并发症预防、切口保护、尽快康复出院,远期目标可设立为改善吞咽功能障碍、促进颈椎功能恢复正常等。向患者强调目标完成的重要性和具体意义,提高患者完成护理目标的主观能动性。④制订计划。围绕已明确的护理目标,指导患者补充完善不同阶段的护理计划。护理方案内容的设置应尽可能贴近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可选择患者更易接受的方式安排活动项目、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强化自我行为掌控感、建立康复信心。⑤效果评估。直至下一次活动开展,引导患者回顾护理计划的执行情况,评估阶段性目标的完成进度,并进行经验总结,强化患者对护理计划的责任感。根据完成情况给予患者赞赏,对患者付出的努力予以充分肯定,结合下一阶段目标激励患者继续保持动力。

1.2.2.2 专项护理 ①手术体位练习: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进行颈部过伸训练,使用垫枕将颈部垫高,使颈部向后缓慢延伸至最远处,维持5~6 s后缓慢回位,每次练习持续30 min,3次/d。②气管推移练习:术前帮助患者进行气管推移练习,以解除食管及气管周围软组织的过紧张状态。护理人员立于患者右侧,将患者甲状软骨右缘向左侧推动,期间注意控制推移力度和速度,推动幅度为超过颈部中线1 cm,单次持续15~30 min,3次/d。③颈椎制动练习:术后对患者头颈部采取制动措施,于头颈两侧放置沙袋,指导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以手轻按颈前部,注意避开手术切口,以避免颈部大幅度牵拉。④吞咽功能训练:指导患者定期进行舌部、脸部、下颌及喉部运动及发音训练,单项训练以10次为1个单元,每日至少训练5个单元。⑤颈椎康复训练:术后进行翻身动作时应保持头颈、脊柱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应用石膏或支架固定颈部活动位置,确认颈部受到安全承托后方可尝试坐卧或下床活动。日常睡眠应注意调节枕部高度,使颈椎保持水平,以侧卧入睡为宜,避免颈椎弯折。术后2周指导患者通过缓慢活动锻炼颈部肌肉,在佩戴颈托的情况下循序渐进伸展颈背肌,同时加大对四肢活动功能的锻炼强度。持续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术后并发症及吞咽困难情况: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咽喉疼痛、发声不良、局部血肿、创口感染等。②情感障碍: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的情感状况。HAMD评分包含24个项目,HAMA评分包含14个项目,单项均采用5级评分制,分数越高表明情感障碍越严重。③吞咽功能恢复: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应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11]评估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该量表包括19个评估项目,总分8~23分,分数越高表明吞咽功能恢复越好。④颈椎功能恢复: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应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12]评估患者的颈椎功能,该量表包括10个评分项目,单项采用5级计分制,分数越高表明颈椎功能障碍越严重。⑤生活质量: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13]评估术前、术后6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共8个维度,换算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吞咽困难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吞咽困难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不同时间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SAS、SD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不同时间SSA、NDI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时间SSA、NDI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不同时间SF-36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不同时间SF-36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吞咽障碍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既往研究结果表明,吞咽障碍与术中颈部软组织受到持续性牵拉、咽喉部组织受血肿压迫、喉返神经受损等因素相关[14]。术后3 d是发生吞咽困难的高危时期,早期阶段如未及时干预,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进食能力和语言功能,还可能导致呛咳、误吸、窒息等风险事件,长期吞咽困难可能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或引发吸入性肺炎,进而影响患者的生理健康状况[15]。除此之外,吞咽困难也会加重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出现厌食反应,其社交活动也受到极大的限制[16]。针对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吞咽障碍等并发症的护理预防工作正逐渐成为临床医学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专项护理是一项基于医学专科分类提出的新型护理模式。由于常规护理方案大多服务于普通住院患者,仅能够满足患者的基本照护需求,对于部分存在特殊照护需求的患者而言,仅依靠常规护理干预康复效果并不理想,专项护理则有助于临床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制订高效的护理管理方案[17]。赋权激励教育原本应用于教育领域,该模式将激发和鼓励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18]。将其应用于颈椎疾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加入到护理干预目标的制订和护理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将部分主动权由医护人员移交给患者,使患者获得参与感和满足感。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赋权激励教育结合专项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将赋权激励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利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激发患者对护理干预工作的兴趣,改变了常规健康教育枯燥无味的学习方式,为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建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疾病及并发症预防的认知水平。护理干预期间全程由患者主导护理计划的制订,医护人员仅从旁提供必要的协助,患者能够体会到自身行为对健康结局的直接影响作用,更愿意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专项功能训练、做好手术创伤的日常保护工作,从而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风险。陈华楠等[19]研究表明,通过训练咽喉部肌肉活动度可提升肌肉协调性、改善吞咽功能,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显著好转,赋权激励教育能够帮助患者重建正向思维模式,使患者在宣泄过程中释放心理压力和负担感受,在勇敢克服情感障碍后学会更自如地进行情感表达,在此过程中逐步恢复患者社会功能,在改善患者躯体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赋权激励教育结合专项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SA、N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专项护理在颈椎疾病患者的术后康复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本研究结合专科护理知识指导患者围术期开展手术体位、气管推移、颈椎制动、吞咽功能、颈椎功能训练等多个练习项目,使患者术前颈部软组织保持松弛状态,从而更好地配合手术操作实施。术后对患者颈椎进行全方位保护,患者在明确阶段性护理目标的情况下能够认真执行每日练习任务,保证了术后康复效果,因此吞咽及颈椎功能能够更快恢复正常。结果还显示,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赋权激励教育结合专项护理有助于控制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吞咽困难症状,促进颈椎功能恢复,患者能够在医护人员协助下克服情感障碍,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猜你喜欢
融合术赋权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基于赋权增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对社区中老年人艾滋病KAP的影响
家庭赋权护理干预方案在肺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膝关节融合术治疗挽救性人工膝关节感染可以获得持久的效果
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试论新媒体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