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优化护理对食管异物胃镜取出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22-08-07 03:17吴小配房晓文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4期
关键词:异物胃镜全程

吴小配,李 芹,房晓文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山东济南250000)

食管异物在耳鼻喉科急诊中常见,主要是指异物嵌顿或滞留于患者的食管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急症,多发于食管癌及术后。此外,对于牙签、硬币等物体,急诊通常会选择胃镜下异物取出术进行处理[1]。大部分接受急诊胃镜取出术的患者病情紧急,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影响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增加其机体应激反应,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影响疾病康复[2]。近年来,有研究提出全程优化护理可有效调节食管异物胃镜取出术患者的情绪,促进其血压稳定,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2020年9月1日~2021年9月30日,我们对我院接受食管异物胃镜取出术的患者实施全程优化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我院接受食管异物胃镜取出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内镜明确异物存在于食管内,符合内镜诊疗指征;②符合胃镜取出手术指证;③临床表现为异物感、吞咽疼痛、胸骨后闷胀以及多胃肠道症状;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肺等器官重度功能不全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患有先天性疾病者;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⑤凝血功能障碍或血小板减少者;⑥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10~80(45.37±3.34)岁;异物类型:枣核17例,骨类21例,肉类8例,义齿2例,硬币7例;异物位置:食管第1狭窄处47例,第2、3狭窄处8例。研究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11~83(45.42±3.25)岁;异物类型:枣核19例,骨类22例,肉类5例,义齿3例,硬币6例;异物位置:食管第1狭窄处46例,第2、3狭窄处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①术前:询问患者异物种类、大小以及病史,告知其胃镜操作方法和诊疗注意事项;术前10~15 min让患者口服局部麻醉药物,并评估麻醉风险。②术中: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对患者精神状态和病情进行评估,由麻醉师配合开展面罩吸氧与麻醉剂推注,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完成各项操作。按照食道损伤情况或异物类型确定患者是否住院、留观及随访。③术后:分析异物吞服原因,向家属详细讲解预防方法,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与饮食。提醒患者术后24~48 h内多休息,禁止重体力活动。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全程优化护理。构建全程优化护理小组,由内镜室护士长担任组长,安排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对护理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接诊流程、异物知识、手术配合以及人文关怀等,考核合格后参与护理。

1.2.2.1 术前优化 ①环境: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干净整洁,各项指标均符合胃镜治疗条件。②二次诊查手术:主治医师、护理人员对患者行二次诊查,制订针对性胃镜取物应急预案。依据CT图片排除食道穿孔、异物导致主动脉受伤等情况。③健康教育:术前引导患者用鼻深呼吸的方式进行腹式呼吸训,咽喉部开展吞咽训练,确保胃镜可以从咽喉处顺利通过,也可以防止治疗时被呼吸所影响。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评估其是否存在负性情绪,缓解急躁心理。借助微信公众号、宣传手册及视频等向患者介绍成功取出异物的案例,让患者对胃镜取出异物充满信心。④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若发现心电图异常、高血压严重者,应加强心电监护,以防手术时心搏骤停或血压急速升高而引发意外。⑤用药护理:术前10~15 min,患者口服盐酸利多卡因10~20 ml,若患者配合度不理想,遵医嘱给予地西泮与山莨菪碱各10 mg肌内注射,达到解痉镇痛的目的。

1.2.2.2 术中优化 ①核对患者异物进入的时间、类型,定位嵌塞的具体位置。②体位: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头稍后仰,双腿略弯曲,枕上方位置铺巾,头下颌可垫入1条干毛巾,并放少量的卫生纸,让患者配戴松紧咬口。③透明帽:依据异物的大小与尖锐度,选择适合的透明帽,透明帽会增强咽喉部的刺激,护理人员需用语言与手部动作引导患者,安抚其紧张情绪,以免患者发生躁动。④血氧饱和度:密切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若患者口腔及食道内残留分泌物,提醒医生及时吸出,以防误入气管。引导患者用鼻呼吸,放松全身肌肉。

1.2.2.3 术后优化 ①饮食护理:依据患者病情程度给予个体化饮食指导,重症者禁食1~2 d,轻症者术后2 h可入少量流质饮食,未感明显不适则过渡为软食。②并发症护理:术后以电话或门诊方式持续随访2 d,确认患者是否出现瞬时性或迟发性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以及咽后壁脓肿等。③心理疏导:对术后疼痛、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引导其放松心情,保证睡眠质量,耐心倾听患者想法与需求,并尽量满足。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负性情绪状态进行评价[3]。SAS总分84分,≥50分为存在焦虑,得分越高则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SDS总分88分,≥53分为存在抑郁,得分越高则患者抑郁情况越严重。②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咽后壁脓肿、食管穿孔以及出血。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食管异物嵌顿或滞留后通常伴随明显的临床症状,必须采用胃镜取出异物,但异物通常多种多样,性质复杂,除吞服原因、异物大小、所处部位等均有不同,嵌顿后的危害与手术要求也有所不同[4]。目前,大部分食管异物均可以借助一般胃镜急诊手术取出,但胃镜下是否可以成功将嵌顿或者滞留异物取出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主治医生的专业水平、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合作程度等。以往临床中,对于食管嵌顿或滞留异物患者,胃镜诊疗时,其护理的关键点是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顺利、安全的开展手术,以最快的速度取出异物,涉及手术器械、物品以及物药准备、术中监测体征以及术后护理指导等,护理内容局限,很难满足食管异物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为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减轻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近年来临床开始强调对患者开展自入院开始直至治疗后康复的全过程优化护理,通过科学、合理的围术期护理配合提升食管异物胃镜取出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让患者可以在更短的时间恢复健康。

全程优化护理是一种强调“以患者作为服务中心”新型护理方案,对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了有效延伸,其更关注于围术期的全过程护理,要求各项护理操作、流程必须具备良好的连续性,护理服务中的各个环节、细节都得到高度重视,从而使得护理服务更加专业、有效及安全[5]。全程优化护理除了对护理过程进行了全面完善和优化,且有了更加详细、具体的分工,护理内容更完善、全面,使得护理人员能够更快速、准确的依据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实际问题,及时开展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从而提升患者的急诊治疗效果[6]。此外,全程优化护理用于食管异物胃镜取出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能有效缓解患者身体、心理紧张状态,消除其负性情绪,让患者以积极良好的身心状态配合手术,减轻其手术应激反应,确保手术顺利开展,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7-8]。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对接受食管异物胃镜取出术患者实施全程优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帮助其在整个围术期维持血压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异物胃镜全程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如何处理异物进入眼睛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眼耳鼻进异物咋处理
手工制鞋全程LOOK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超声定位诊治非金属微小异物嵌入伤的临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