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式语音训练在唇腭裂患儿术后语音功能改善中的应用

2022-08-07 03:17赵延芳魏银萍马红芳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4期
关键词:腭裂清晰度漏气

胡 艳,赵延芳,袁 辉,魏银萍,马红芳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山东济南250021)

唇腭裂(CLP)俗称兔唇、狼咽,是因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创伤导致的患儿颌面部畸形,发生率约为1/1000,且呈上升趋势。它不仅会使患儿发生容貌畸形,还会导致语音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质量[1]。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外貌,但语音功能障碍改善不明显。有调查显示,患儿家长具有强烈矫正和改善患儿语音功能障碍的愿望[2]。因此,加强唇腭裂患儿术后的语音训练非常重要。本研究对唇腭裂术后患儿实施诱导式语音训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2月1日~2021年2月28日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唇腭裂患儿,男40例、女32例,年龄3~10(5.5±3.6)岁。纳入标准:腭裂修补术后3~4周,言语不清,智力正常,听力正常,舌系带正常,无其他系统疾病;遵照家长及患儿意愿,经家长知情同意,对患儿实施语音训练。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儿年龄(5.1±2.4)岁,腭裂分型:Ⅰ度19例、Ⅱ度15例、Ⅲ度3例、腭隐裂1例;家长年龄(27.6±3.2)岁,其中受教育程度专科21例(55.3%)、居住地农村30例(78.9%)、经产妇29例(76.3%)、已婚36例(94.7%)。对照组年龄(5.8±3.7)岁,腭裂分型:Ⅰ度13例、Ⅱ度12例、Ⅲ度7例、腭隐裂2例;家长年龄(28.4±2.8)岁,其中受教育程度专科24例(70.6%)、居住地农村27例(79.4%)、经产妇24例(70.6%)、已婚31例(91.2%)。两组患儿及家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父母或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腭裂术后常规护理[2]。①常规护理措施: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切口护理、静脉输液管路护理、术后出血观察、气道管理、感染观察、饮食护理等。②出院指导:语音训练方法,教会家属指导患儿正确发音,即家长管理式语音训练,术后3个月鼓励患儿吹口琴、吹气球等增强腭咽闭合功能的动作,家庭训练1~2次/d,每次30 min,家长随时关注训练效果。定期复查,评估患儿语音功能恢复情况。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诱导式语音训练。术后3~4周为患儿设置游戏,让训练师、患儿和家长深度参与,以游戏的形式指导患儿进行口唇、舌体、腭咽运动方法,促进其语音发展,训练周期2个月。具体训练方法如下:①发音训练。医务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字母或汉字的发音,并结合自身示范和简单游戏,训练唇腭裂术后患儿的发音。如发“a”音,可以让患儿模仿打哈欠的动作或玩山谷回音的游戏来发音,当患儿发音错误时可通过触感让患儿体验发音;如发“p”音时,可以让患儿将手背放在唇前体验发音的气流。②口唇、舌体运动练习。指导患儿双唇互相用力压挤或屏气抿住纸片等较薄的物品,以训练患者的唇舌运动功能;指导患儿使用舌尖在嘴角以及唇两侧往返运动,对配合度较差的患儿可将喜欢的食物涂抹在口唇周围,通过舔食的方式训练患儿的舌运动能力。③腭咽部训练。主要训练患儿腭咽部位的吹气能力,可指导患儿吹棉花等质量较轻的物品,也可根据患儿喜好采用吹肥皂泡等方式训练腭咽部功能;若同时训练多名患儿,可不定期举办比赛,以提高患儿的训练兴趣和训练配合度。为防止腭裂切口复裂,该项训练在术后4周开始,诊室训练每周1~2次,年幼者家长陪同训练。布置家庭作业,家庭训练1~2次/d,每次30 min,通过微信群上传视频,训练师随时关注训练效果。

1.3 评价指标 ①鼻漏气率:使用鼻咽纤维镜测定患儿鼻漏气率,在局部麻醉下将鼻咽纤维镜自操作侧鼻孔插入,纤维镜到达鼻咽腔后,观察静止及发音(除鼻辅音外)时软腭、咽侧壁及咽后壁的运动程度。分为无运动(0级)、轻度运动(1级)、中度运动(2级)及明显运动(3级)4个等级[3]。鼻咽纤维镜为鼻漏气的诊断提供证据,是较为精准的鼻漏气检查方法[4]。②语音清晰度:采用北京大学唇腭裂中心制定的语音清晰度测试表作为检验语音清晰度的工具[5-6]。检验结果分为4个等级[7]:1级-鼻音重,难以听懂,发音的正确率<50%;2级-鼻音较重,仔细听才能听懂,发音的正确率50%~70%;3级-鼻音较轻,基本能听懂,发音的正确率70%~90%;4级-接近正常人的发音,正确率>90%。语音师的主观判听是腭裂术后语音评价的“金标准”,一般通过主观判听可以了解患者术后发音情况,给出准确评价及相应治疗方案[8]。本研究由2名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语音师组建判听组。在密闭无任何干扰的专业录音室内,2名判听者分别听取每例患儿训练前后语音录音并记录,得出判听结果(正确字数/所有字数×100%),2人审听结果分别用a、b记录。每例患儿语音清晰度=(a+b)/2。③生存质量: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 4.0中文版进行评价,该量表由卢奕云等[9]翻译,包括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验证有良好的信效度,已广泛应用于儿童生存质量的研究[10]。

2 结果

2.1 两组训练前后鼻漏气改善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鼻漏气改善有效率为28.95%(11/38),对照组鼻漏气改善有效率为8.82%(3/34),观察组鼻漏气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训练前后语音清晰度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训练前后语音清晰度比较[例(%)]

2.3 两组训练前后患儿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2。2.4 两组训练前后家长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3。

表2 两组训练前后患儿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训练前后家长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唇腭裂作为一种先天发育性疾病,会导致患儿吸吮障碍、吞咽困难、语音不清、面部发育畸形等多种生理功能障碍。其中语音功能障碍对患儿的生活和心理造成了极大负担,患儿易产生自闭、抑郁等不良心态,同时对患儿家庭造成沉重负担。手术修复唇及腭部畸形是唇腭裂的基础治疗方式,可最大限度恢复患儿的外貌和解剖结构,但大部分患儿术后语音功能障碍仍未得到明显改善。

语音训练作为矫正腭裂语音的唯一手段,能帮助患者重新发挥构音器官的功能,对腭裂术后异常语音尤其是代偿性构音(CA)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陆续开展唇腭裂患儿术后语音治疗。王正昊等[10]研究发现,1岁内进行手术和语音治疗的先天性唇腭裂患儿语音清晰度优于在2岁内进行治疗的患儿。李玻丽等[11]对唇腭裂患儿腭咽闭合情况及语音清晰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术后对唇腭裂患儿进行系统化语音训练,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语音清晰度。

3~10岁患儿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迅速,正处于机体运动技能发展的黄金时期,参与团体游戏积极性极高。唇腭裂患儿多为低龄患儿,采取的语音训练方式要符合其行为与心理特点,应因材施教,采取诱导式的语音训练方法,使其积极参与语音训练。本研究采用游戏互动的形式对唇腭裂患儿进行诱导式语音训练,该形式有助于调动患儿参与配合程度,并获得家长的信任。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鼻漏气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语音清晰度优于训练前及对照组训练后(P<0.05),表明诱导式语音训练可有效改善唇腭裂患儿术后的鼻漏气率,促进腭咽功能恢复,改善术后语音问题。其原因可能为腭裂术后患儿接受的出院居家护理内容不足以专业、规律地锻炼患儿正确发音方法,而专业的诱导式语音训练效果较前者更能满足患儿发音需求。研究发现,训练前后两组患儿及家长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显示,唇腭裂患儿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12]。唇腭裂儿童生存质量偏低,与腭裂分度、母亲受教育程度、主要抚养人、家庭月收入及居住地等有关。唇腭裂患儿父母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收入水平和社会支持总分,其中以社会支持总分的影响最明显。因此,单纯进行语音训练可能无法提高患儿及家长的生存质量。

语音训练体系可有效帮助唇腭裂患儿恢复正常语音,从而有效改善唇腭裂患儿的鼻漏气率和语音清晰度,促进术后语音功能恢复,但不能明显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唇腭裂患儿面临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尚未得到满足的基本需求需要医护人员共同重视。

猜你喜欢
腭裂清晰度漏气
腭裂患儿腭裂修补术后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
新入职护士工作价值观、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心理弹性研究
腭裂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唇裂不是腭裂,别再傻傻分不清
汽车发动机漏气量分析及限值研究
柴油机漏气量试验研究
鲜明细腻,拥有更好的清晰度 Ascendo Immersive Audio CCRM-12 MKII/CCRM-6P/SMS-15
修身的效果,改善声像和定位的清晰度 意大利新一代架皇 BAS AS-S4/AS-B4避震脚钉
你可真淘气
嘈杂语噪声下频段增益对汉语语言清晰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