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人工低负压静脉留置针穿刺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2022-08-07 03:17美,张琳,张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4期
关键词:负压输液成功率

郑 美,张 琳,张 娜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山东济南250014)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结构改变,老年人占比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医疗资源向老年患者倾斜。由于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特点,其医疗护理工作要求和难度均高于中青年患者[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大多需要接受静脉输液[2]。静脉留置针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静脉输液装置,适用于输液量大、输液时间长的住院患者,能减少反复穿刺,还能预防药液外渗,避免静脉炎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减轻护士工作负担,提高护理工作效率[3]。但是老年患者由于皮下脂肪流失、皮肤松弛、血管易滑动、血管弹性差、穿刺时回血慢等生理特点,容易造成患者静脉穿刺失败[4-5]。为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我科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改进传统穿刺方法,采用改良人工低负压穿刺方法对血管状态较差的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在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者;②需要进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者;③科室3名以上护师评估认为血管条件差、穿刺时回血慢者;④意识清醒、认知正常者;⑤自愿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①意识及认知障碍者;②拒绝参加本研究者。最终纳入210例,均为肺癌、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患者,其中男112例、女98例,年龄62~8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观察组男55例、女50例,年龄(72.45±6.35)岁;对照组男57例、女48例,年龄(73.68±7.18)岁。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2 穿刺方法 穿刺操作由2名责任护士配合完成,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丰富护理工作经验。备好留置针(24 G针管回缩式聚氨酯静脉留置针)及透明敷料(6 cm×7 cm)。首选手背或上肢粗、直、弹性较好的静脉,并注意避开关节活动处,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穿刺。首先,护士穿戴整齐,洗手戴口罩,准备好操作所需物品,严格“三查十对”,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留置针穿刺方法、目的及优缺点,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使患者在放松状态下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操作步骤如下:①选择静脉,首选前臂/手背静脉,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避开关节和静脉瓣;消毒皮肤2次,消毒面积8 cm×8 cm,待干。②检查留置针,左右松动针芯,穿刺前认真检查留置针尖端是否有分叉、破损;严禁上下松动针芯,避免损伤导管。③持针座,旋转向上拔出针帽,严禁仅持针翼,避免除去针帽的同时将针芯撤出。④再次核对,以15°~30°穿刺。⑤见回血,压低角度进针2 mm,保证导管和针芯均在血管内。⑥后撤针芯,导管全部送入血管。⑦嘱患者松拳,松开止血带,调节调速器,左手固定导管座,右手持针翼座末端撤出针芯。⑧无张力贴无菌贴膜,贴膜应以穿刺点为中心横向固定,延长管高举平台法U型固定,高于导管尖端水平。观察组使用改良人工低负压法:需要2名护士配合完成,操作步骤①②③同对照组。④在留置针侧孔处接10 ml注射器,其内抽5 ml生理盐水,1名操作者以15°~30°穿刺,当穿刺针进入皮下时,另1名操作者立即回抽空针产生负压促进血液回流。⑤见回血后不再进针,立即后撤针芯,导管全部送入血管。⑦⑧步骤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次数、平均穿刺时间、留置时间、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穿刺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总体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次数、平均穿刺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次数、平均穿刺时间比较

2.2 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2.3 两组穿刺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穿刺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胸外科老年患者大多血液黏稠度较高,患者经过多次治疗后血管变细、变窄[6-7]。部分食管癌术后患者由于术后禁食,血容量减少,血压降低,血管内压力降低,血管不充盈,造成回血慢或不回血[8];这些因素导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困难。同时,留置针的结构是导管里面有针芯,回血在针芯和导管之间的狭小缝隙里,这也影响了穿刺时静脉回血[9];此类因素也增加了穿刺失败的可能性。为患者进行留置针穿刺时,留置针的针芯进入血管时因不回血,会造成操作者误判,操作者会因没看到回血继续进针,等见到回血时,针芯已刺破血管进入皮下组织,导致穿刺失败。另外,由于传统穿刺方法进针长度增加,即使穿刺成功也可能由于针尖紧靠血管壁,容易造成针尖刺破血管,导致药液渗漏,引起局部疼痛、肿胀[10]。

米向丽[11]研究负压穿刺法在浅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发现,负压穿刺法一次性成功率高于常规穿刺法。谌章丽[12]分析负压穿刺技巧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发现,负压穿刺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穿刺方法,患者家属对穿刺满意度更高。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穿刺次数及平均穿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改良人工低负压改良法静脉穿刺效果优于常规穿刺方法。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人工低负压式静脉穿刺方法安全可靠。采用人工负压改良方法,利用注射器人工回抽产生负压促进血液回流,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提高,避免了再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有效提高了穿刺满意度,不会缩短留置针留置时间,也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负压输液成功率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