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爱去博物馆?

2022-08-10 09:20中国报道邱慧实习生许钰婧
中国报道 2022年8期
关键词:国博国家博物馆文物

文|《中国报道》记者 邱慧 实习生 许钰婧

如何让橱窗里“冷冰冰”的文物有“温度”,甚至“带得走”,已经成为当下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方向。

在热浪冲袭下的7月,很容易就对中国国家博物馆着迷。在北4的展厅,不需要经过漫长的飞行,你就能清晰地窥见罗马贵族的生活场景;在北9展厅,一条清晰的考古线轴能带你穿越百年,从河南仰韶游历至内蒙古赤峰……

在文博爱好者看来,这个盛夏无疑是个狂欢季。

为了迎接建馆110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不仅开设了中国百年考古成果展、文保成果展,还与意大利博物馆合作,举办了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的首个国际展。为国博庆生的“手拉手:共享世界文明之美”也将通过线上的形式展出,22个国家的25个知名博物馆会在35位国博馆馆长的带领下,通过互联网开启云游之旅。

这是国博的高光时刻之一。110年的时间里,它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博物馆,近20万平方米的空间共有48个展厅,馆藏文物超过143万件。上海大学教授潘守永长期对博物馆学有所研究,在他的观察里,包括国博在内的诸多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学生第二课堂的作用正在逐步扩大。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鲜有人会把1921年与国博联系在一起。大众所熟知的是,中国的考古以1921年河南仰韶遗址的发现为起点,历经百年沉淀。而在这同一年,河北钜鹿开始的古城发掘也为国博的考古拉开序幕。

1912年7月,“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成立,这是国博的前身,也是中国博物馆事业起步的标志性事件。起初,博物馆是文物的“仓库”,文物都珍藏其中。直至1926年10月,国立历史博物馆才正式对外开放,开馆首日接待的观众就超过了4万人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全国77家文博单位都向彼时的国博提供了文物支援,总量达到了3万余件。著名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四羊方尊也是这一时期进入国博的。五湖四海的“宝贝”群集于此,新的博物馆终得以组建。1959年8月,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竣工。

在潘守永的印象里,国内博物馆的快速发展是从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的。他向《中国报道》记者介绍,改革开放后,在经济政策的驱动下,国内博物馆的数量有了明显提升,不少此前存在的博物馆也有了“新的气象”。他说,金相分析、铸造工艺分析等技术就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被引入博物馆工作中的。

国博就是个鲜明的例子。2003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2011年3月,全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开馆。

在学界看来,国博从成立之初的9名馆员、1万多件馆藏文物,成长为如今143万余件馆藏、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公共博物馆的旗舰,这期间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也正说明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来自国博官方消息显示,今年6月29日起,为了迎接成立110周年的重要时刻,国博推出了“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从藏品征集、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三个方面,讲述国家博物馆110年来的历程。240余件考古出土代表性文物从海、陆、空不同维度立体展示了百余年来国博考古不断开拓进取的历程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现任国博馆长王春法看来,国博最重要的使命,就是通过展览塑造一个系统的、立体的、完整的中华文化形象。在《紫荆》杂志署名文章中,王春法指出,中国不仅是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还是一个非常有活力、前景光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博物馆的展览,不仅要展示历史之中国、发展之中国,更要展示奋进之中国、未来之中国。

“到博物馆去”成为新浪潮

社交平台上,去博物馆看展正成为一种年轻一代新的文化浪潮,豆瓣、小红书等平台上,关于博物馆见闻的分享也吸引来了不少流量。

国博110周年展览预告一经发布,“90后”赵欣就关注到了。“最新的几个展览不分先后,都很想去看看。”赵欣是个爱逛博物馆的人,去到不同的城市,当地的博物馆也是必打卡的点。

赵欣觉得,如今的国博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有时国外的大展也会在国博展出。在她看来,博物馆是个学习的好途径。为了不浪费学习机会,看展之前,她会翻些背景介绍,做些功课,以便“能看明白个一二”。

7月下旬,赵欣点开了国博的预约界面发现,连着5天时间都已“约满”。“越来越抢手了。”赵欣认为,这几年,被新冠肺炎疫情搁置旅游、出国留学计划的年轻人都开始向博物馆的大小展览集聚,国内国外的“好东西”都能看个大概,看展之后大家也会在互联网上分享观后感、打卡实录。

潘守永大约是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博物馆行业。他仍记得刚入行的时候,以国博为代表的博物馆是个大众眼中“高冷”的存在,太过专业的考古、文物知识成了人们前去看展的一道隐形门槛。但让他欣喜的是,随着近几年大众对于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博物馆在展览策划、展品陈列、配套讲解等方面的建设也在同步推进。他分享了一个可观的数据:2020年,即便在疫情的影响下,全国博物馆的观众也达到了5.7亿人次。

潘守永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深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学在博物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展品的直观性,大家可以通过眼睛看到的展品来学习相应的古代文化知识。”潘守永说。

今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杜鹏飞告诉《中国报道》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很多博物馆线下的活动都受到冲击和影响,年轻一代新平台、新传播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让文物“有温度、活起来”

博物馆走近公众的过程里,技术是难以忽略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博物馆行业从事多年,潘守永告诉记者,如何让橱窗里“冷冰冰”的文物有“温度”,甚至“带得走”,已经成为当下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方向。他表示,就选择来博物馆的观众而言,其看展需求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丰富,从“看得懂”“好看”到“记得住”,这些都推动着博物馆有所“变”。进入互联网时代,观众也有了新的欣赏方式,博物馆则要积极适应公众文化消费的需求与习惯。

博物馆专家、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陆建松也说,发展博物馆事业、“活化”文物,首先要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透物“见事、见人、见精神”,同时要把学术性内容转化为平民化语言,让观众能够看得懂。陆建松说,博物馆讲好文物故事后,还要创新传播方式,让知识视觉化、趣味化、体验化。

记者注意到,让文物有“温度”不仅是学界共识,也是近年来贯穿博物馆发展方向性政策的重要内容。

2017年颁布的《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就曾对此有针对性表述。规划明确提及,在“十三五”期间,要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坚持保护为主、保用结合,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拓展文物合理适度利用的有效途径,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

潘守永向记者介绍,如今借助科技手段,各大博物馆都在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博物馆在展品的陈设、讲解、虚拟现实等方面已经突破了文物的单一维度,而是从其价值、内涵等多维度做到了让文物“活起来”。他以国博近期推出的“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为例,观众只需触碰展品前方的玻璃,就能将西吴壁遗址、木炭窑模型等展品的知识点收入眼中。而这块由透明OLED显示屏拼接成的玻璃也能通过互动数字化体验将展柜的展品全方位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开卷有益课的实质是要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形成受益终生的良好读书习惯,文本编排有梯度地安排学习内容,让学生经历听说读写的综合过程,最终达到提高综合素养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到了学生非智力因素,并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较规范的训练。

除此之外,国博于近期推出的虚拟形象“艾雯雯”也是其推进文物资源数字化、建设智慧博物馆的一大亮点。依托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艾雯雯”将国博的140多万件馆藏知识都收入自己的知识库里,通过三维与实景视频合成渲染技术和精准还原的三维透视空间关系,她还能“走”进现实场景,担起讲解员的职责,与前来观展的游客互动。

“未来逛博物馆,或许会看到更多虚拟人在博物馆提供文化服务。”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少峰告诉《中国报道》记者,文化数字化已然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艾雯雯”则是国博在文化数字化领域拥抱元宇宙的一次试水,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一次范例式的尝试。

潘守永说,中国推行智慧博物馆建设的近几年,不仅表现在展厅陈设的科技感,也包括博物馆的自身建设,文物保存展示、修复研究等多个方面。与自己刚入行时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不是一味地盲目地追求新技术”,潘守永提醒,随着技术的更迭,让文物“活起来”的形式会更为多元,但技术只是手段,文物的“文化内涵”、展品的历史故事等内容才是关键。

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沿阵地

在文博爱好者的回忆里,国家博物馆与大英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与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蒙古国国家博物馆等12家国外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等或许能有一席之位。

用王春法的话来说,这是国博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把中国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方面作出的一系列探索。

7月4日,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后母戊鼎。 摄影/《中国报道》记者 徐豪

在过往的成绩单里,国博还曾赴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新西兰国家博物馆、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等举办各类展览。潘守永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际间的展览交流、互动也受到影响。但随之衍生的线上观展,云游博物馆等方式也在为博物馆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新思路。

一组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博聚合馆内181项展览信息、60余个虚拟展厅、50多部相关视频,推出40多个网上展览,邀请观众“云”游博物馆,仅2020年在线观展人次就超过了两亿次。

根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备案博物馆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1224家,非国有博物馆1860家,免费开放博物馆5214家,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我国博物馆事业不仅实现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发展目标,而且呈现出免费开放深入推进、文物保护能力日益增强、公共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等特点。

多位受访专家都认同,作为人类文明见证物的重要收藏机构,博物馆理应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沿阵地。与此同时,文明交流互鉴也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2021年5月,国家文物局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35年,中国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王春法建议,为了使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我们需要以国际化表达,从世界历史的发展中看中国贡献,从全球化的角度看中国的现状,站在世界的角度为中国辩护。中国的文博机构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更自信的立场与国际博物馆同行交流互动,参与到国际的文化传播中去,推动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猜你喜欢
国博国家博物馆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博物馆之夜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国博开展“河东之光”,展出酒务头遗址出土文物
芬兰国家博物馆扩建项目
中国国家博物馆智慧国博建设的思考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国博展出元代瓷器大家族 揭开元代瓷器历史地位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宝贝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