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资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实现探究

2022-08-10 07:03孙嘉忆
国际商务财会 2022年14期

孙嘉忆

(西北政法大学)

一、“双碳”目标和ESG投资概述

(一)“双碳”目标

1.“双碳”目标的概念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双碳”目标就是对碳达峰、碳中和两者的简称。碳达峰是指到203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即达到二氧化碳的最大排放量,2030年之后每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是递减的。碳中和是指2060年我国可以通过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等方式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从而达到“零排放”。

2.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意义

(1)“双碳”目标推动技术创新

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根本在于技术创新。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全社会的节能降碳效率,通过新能源生产—储存—输送—消费等全流程的技术攻关优化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建立固碳科技体系提高碳中和水平,促进我国在节能和减排的主要方式上,尽快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转向以技术进步为主导,这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有这样一句话“张北的风点亮了冬奥会的灯”。河北张家口大规模的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北京冬奥会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是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26个场馆的可控电源,实现冬奥会100%绿色用电,这样的技术创新使北京冬奥会成为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

(2)利于资源可持续发展

目前的碳排放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在短时间内不可再生,属于一次资源。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环境的气体,不利于我国资源持续发展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双碳”目标的实现,需出台法律法规,对化石燃料燃烧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积极采用节能绿色低碳技术,鼓励企业加大对绿色新兴产业的投资。严厉打击违法的高污染高排放企业,淘汰市场上落后的产能和技术。实现“双碳”目标将会带来覆盖各行各业的长期调整,本着绿色发展的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3)展现大国担当

“双碳”目标展现了我国的大国风范和大国担当。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意味着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不只是为了中国生态和经济的长足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全球和全人类共同发展。而且中国在多个国际会议等场合反复强调实现“双碳”目标,这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还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

(二)ESG投资

1.ESG投资的概念

ESG是指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英文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基于ESG评价,投资者可以观测企业ESG绩效、评估其投资行为和企业(投资对象)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贡献。ESG投资有利于企业培养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企业信息和声誉问题,推广责任投资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理念,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2.ESG投资在中国的发展与机遇

(1)ESG投资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

中国ESG投资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金融市场规模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Wind ESG评级结果显示,A股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有74家,约为全部A股公司的2%;2260家公司处于ESG良好水平,约为全部A股公司的48%。发布ESG报告的公司逐年增多,其中中证500指数成分股的ESG报告披露率有明显的上升,从2018年的46%上升到2021年的59%,增长约13%。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ESG报告披露率较稳定且维持在较高水平,2021年约有82%的公司发布ESG报告。在信贷方面,绿色信贷余额比往年增加了2万亿元,泛ESG公募基金的规模和绿色债券的规模都比往年翻了1倍多。中国责任投资论坛预计,只要金融市场不出现系统性震荡,2022年中国ESG和绿色金融市场的增速将维持在较高水平,整体规模将跨越20万亿元大关。市场规模扩大的意义重大,这意味着ESG和绿色金融将成为主流金融机构关注的新增长点,市场上会出现更多类型多样、策略多样的ESG和绿色金融产品,使ESG投资在我国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2)政策工具激励金融机构配置绿色资产

近年来,激励金融机构配置绿色资产的政策工具越来越多。2018年,央行将符合条件的绿色资产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2020年,财政部将绿色信贷占比纳入商业银行绩效评价。2021年中,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新纳入绿色金融评价结果。2021年底,央行先后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利率为1.75%的资金支持。

二、ESG投资对于“双碳”目标实现的优势

(一)新能源经济的优势地位

中国想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经济。相较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技术成熟。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84万辆,相比传统的燃油汽车,现有新能源汽车每年可节约减少碳排放近1500万吨,显然新能源汽车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的新能源行业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仍处于领先地位,这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有积极作用。

(二)相关政策的支持

财政部印发的《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了财政部支持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目标、六大重点方向和领域,并推出五大政策举措和保障措施。

财政部支持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碳能源使用升级。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改变我国能源的使用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在所使用能源中的占比;支持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来代替一次能源燃烧发电。支持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推进新能源汽车代替化石燃料燃烧的传统汽车;扩大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支持范围,鼓励因地制宜采取清洁能源提供地暖;持续推进工业、交通、农业方面的电能替代,努力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支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努力实现“低碳”“零碳”“负碳”,鼓励有条件和有技术的企业努力探究低碳基础理论、技术创新、实现路径和建立完善的低碳交易体系与平台。支持绿色低碳生活和资源节约利用。提倡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综合利用。

支持碳汇能力巩固提升。保护天然森林、湿地、草原、海洋等生态系统,提升树木、沼泽、草床、海洋生物等的固碳能力。应大力发展碳库系统,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发展土壤碳库,土壤碳库在陆地生态碳库系统中占比约为90%,是植被碳库的3~4倍、大气碳库2~3倍。支持完善绿色低碳市场体系。

(三)以“量”的优势推动实现“双碳”目标

我国的ESG与绿色金融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我国的ESG与绿色金融的总量在不断增加,到2021年,我国绿色金融存量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一。2021年,我国增加了绿色债券的发行量,平均发行证券的金额在2000亿元以上,发行规模大且增长平稳。由此可见,促进低碳企业发展的ESG投资与绿色金融以及绿色基金工作正在向有序方向发展,有助于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三、ESG投资对于中国双碳目标实现的劣势

(一)我国ESG投资的产业结构有待改善

中国的碳排放量主要来源于用能,而目前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也较快,所以此时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化石能源的消耗不断增长,并且会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持续增长。而中国首个ESG基金创建于2008年,所以中国ESG的开始时间相对于其他国家较晚。ESG投资的弊端在于投资产品类型缺乏,数量不足,规模较小。从央行发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年末,我国绿色债券的存量约为8000亿元,占全部企业和政府债券余额的比例仅约为1.09%;而与ESG挂钩的基金产品和股权投资产品,以及金融衍生品,数据更小,更是规模有限,与国际上成熟的ESG投资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双碳”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融资支持,二是投资支持。单从ESG投资端来看,我国市场目前发展与较成熟的ESG市场有较大的差距。所以要想实现双碳目标,市场规则需要进一步完善,ESG投资必须尽快发展推行。

(二)实现周期短

中国预计在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这期间,相比于很多发达国家在碳达峰和碳中和之间预留了50~60年而言,中国只预留了30年。这代表中国在这件事上坚定的决心,要比其他国家做得更快更好,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难题。

(三)行业“漂绿”问题

我国市场“漂绿”主要来源于以下三点:

1.信息不透明

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所披露的碳相关信息不够明确,无法得知企业是否履行了承诺,无法呈现企业具体的减碳措施,使得外界无法得知其真实的效力和存在的问题。

2.惩罚不明确

发现企业本身存在“漂绿”行为,但是由于对企业“漂绿”行为的惩罚机制尚不完善,惩罚力度也不足,所以“漂绿”对企业的影响并不大,不会造成自身经营问题和承担严重的“漂绿”行为后果。

3.实施成本高

企业要实现减排承诺,很可能要放弃一些固有业务和技术,转而采取新的减排技术,投入时间和资金研究低碳减排,并运用到实际生产和行动中去,导致机会成本增加。所以企业经常会存在承诺与行动脱节的现象,导致出现“漂绿”行为。

(四)实现双碳目标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外币绿色贷款余额约为12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约为6.9%。按照所有绿色贷款都是低碳、零碳和减碳的最低标准来看,要想在10年内把比例从6.9%提升到50%,每年的增长幅度就必须达到4.3%,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另外,我国目前的绿色金融和ESG无论是在产品规模还是产品种类方面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目前最大的绿色金融产品约为13.92万亿元,而据各平台机构测算,我国现对实现双碳目标的资金需求规模均在百亿元以上。据此来看,我国在双碳资金方面投入的资金远远不够,发展ESG投资是关键一环,但目前这方面还是短板。

四、ESG投资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途径

我国目前的ESG投资较为匮乏,可以通过发展ESG投资来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在绿色债券方面,我国可以考虑发行绿色气候债、绿色专项债等可以提高绿色债券市场流动性的相关债券商品。在绿色股票方面,可以简化绿色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审核或备案程序,探索建立绿色企业的绿色通道机制。在绿色基金方面,加强绿色基金的建设,鼓励绿色低碳产业的股权投资。在私募股权投资方面,鼓励创立绿色低碳科技公司和其他公司向绿色低碳公司转型。

我国目前的ESG评级体系还不健全,披露信息不完整。所以完善ESG评级体系可以加强我国ESG投资进而促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目前的ESG信息还是集中于上市公司,对于非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披露较少。所以监管部门应当采取鼓励措施并要求融资主体提供ESG评级结果。建立完整的ESG评级体系,要求披露整体信息来遏制行业“漂绿”现象,促使ESG投资回归正轨,也会推进我国ESG投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