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在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022-08-11 08:34沈娟娟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15期
关键词:室性振幅左心室

沈娟娟

(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心电图室,广东 广州 510220)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是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与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及时诊断、治疗对于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意义重大[1]。心电图是临床诊断心脏疾病的常用方式,但是传统心电图仅能对一段时间内的心电变化进行记录,无法发挥持续监测效果[2]。而动态心电图可通过动态心电图仪记录患者持续24 h的心电活动,获取数据后,通过连接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此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3-4]。因此,本研究分别选取60例高血压不伴有左心室肥厚与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均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旨在进一步分析其对两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不伴有左心室肥厚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A组,另回顾性分析同时期院内收治的60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B组。A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5、25例;年龄45~65岁,年龄(52.69±5.78)岁;病程5~11年,平均(8.03±1.15)年;体质量指数(BMI)21~25 kg/m2,平均(23.05±1.28) kg/m2;高血压分期[5]:Ⅰ、Ⅱ、Ⅲ期分别为16、24、20例。B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4、26例;年龄43~66岁,平均(52.76±5.82)岁;病程5~12年,平均(8.12±1.19)年;BMI 21~26 kg/m2,平均(23.08±1.30) kg/m2;高血压分期:Ⅰ、Ⅱ、Ⅲ期分别为15、25、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对比。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2014年美国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6]中的相关诊断标准,B组患者同时符合《亚洲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诊治专家共识》[7]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于患者静止状态测量3次血压,收缩压在140 mmHg(1 mmHg=0.133 kPa)及以上和/或舒张压在90 mmHg及以上者;近期未服用过影响检查药物者等。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者;患有完全性左束支或右束支传导阻滞、心力衰竭、陈旧性心肌梗死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存在精神疾病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检测方法清洁患者局部皮肤,使用纱布蘸取75%医用酒精对拟粘贴电极部位的皮肤进行擦拭,若患者存在酒精过敏情况,则可使用温水替代。将患者皮肤表面油脂清除,以便与电极之间能够更好地接触,利于信息传导。使用三导联动态心电图机(深圳市博英医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型号:BI9000)开展动态心电图监测,使用优质的动态心电图专用电极,扣好导线和电极,将导电胶均匀涂抹在电极片中间位置,后将所有电极片直接粘贴在肋骨和胸骨皮肤上。粘贴完毕后,连接电极导线和电极片电极,使用胶布妥善固定导线,同时告知患者避免过度牵拉或扭曲导线,尽可能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电极片出现脱落情况。在记录盒内插入闪光卡,装上电池,将记录盒装进专用套里,调节背带长度,背在患者身上,监测电极采用CM1、CM3、CM5导联,监测时间24 h。在开展动态心电图检查前需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并正确安装电极正负极,之后开始记录。检查记录器显示屏是否正常工作,明确无误后才可让患者离开医院。24 h后,从患者身上按顺序拆卸记录盒,取出闪光卡,将患者身上导电胶擦净。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②比较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指标,测量各个导联中清晰的QRS波群,从而计算全部导联QRS波群振幅总和、RVI+SV5振幅、RI+SⅢ振幅;同时记录两组患者Cornell电压指数及Sokolow-Lyons电压指数。③比较两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Lown、Kleiger氏分级,其中Lown分级:无室性期前收缩属于0级;偶发室性期前收缩,且每分钟发生次数在1次及以下属于1级;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每分钟发生次数超过1次属于2级;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属于3级;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属于4级;期前收缩的R波落在前一个窦性激动的t波上属于5级,将Lown分级在3级及以上归为复杂室性心律失常,<3级的归为简单室性心律失常[8]。 Kleiger氏分级:无房性期前收缩属于0级;偶发房性期前收缩,每分钟发生次数在10次及以下属于1级;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每分钟发生次数超过10次属于2级;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缩属于3级;成对房性期前收缩属于4级;短阵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属于5级,将Kleiger氏分级在3级及以上归为复杂房性心律失常,<3级的归为简单房性心律失常[9]。④典型病例心电图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经K-S检验法证实符合正态分布,并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B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 ±s)

注: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心率(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A 组 60 71.20±7.52 145.60±6.22 95.17±3.80 B组 60 81.59±7.35 166.87±7.92 112.87±5.06 t值 7.654 16.337 21.666 P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指标比较B组患者全部导联QRS波群振幅总和、RVI+SV5振幅、RI+SⅢ振幅均低于A组,Cornell电压指数、Sokolow-Lyons电压指数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数 全部导联QRS波群振幅总和(mV) RVI+SV5振幅(mV) RI+SⅢ振幅(mV) Cornell电压指数 Sokolow-Lyons电压指数A 组 60 15.40±2.58 0.47±0.11 0.85±0.19 1.79±0.04 3.05±0.16 B 组 60 10.96±1.70 0.22±0.05 0.40±0.07 2.78±0.18 4.19±0.30 t值 11.131 16.027 17.215 41.588 25.97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检出情况比较B组患者简单室性心律失常、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简单房性心律失常及复杂房性心律失常检出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检出情况比较[ 例(%)]

2.4 典型病例分析患者1,男性,57岁,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Ⅱ期不伴有左心室肥厚,极高危。后经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R-R规则,QRS波群未见明显异常,见图1-A。患者2,女性,45岁,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Ⅲ期,极高危,伴左心室肥厚,经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R-R缓慢规则,QRS波群异常,呈现出二联律、三联律特征,见图1-B。

图1 典型病例动态心电图

3 讨论

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脏损害时,多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由于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会加重患者左心室负荷,导致左心室出现代偿性增生,进而出现左心室心肌肥厚,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引发心腔增大;同时,左心室心肌肥厚还可随着血压的增加而出现病情持续加重,患者则会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情况,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0]。本研究通过对比高血压与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的临床指标发现,B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A组,说明相较于高血压不伴有左心室肥厚,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不仅血压处于较高水平,而且心率也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升高。

相较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心脏电生理监测技术,可以在24 h内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的心电信号,具有无创、操作简单、记录信息量大的优势,在获取数据后,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可发现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因此,其可作为重要的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判断的客观依据[11]。本研究为探讨分析高血压与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不同的心电图特点,故进行了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发现,B组患者全部导联QRS波群振幅总和、RVI+SV5振幅、RI+SⅢ振幅均低于A组,说明了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会出现诸多异常改变的指标,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较好地鉴别区分两种类型的疾病患者。究其原因可能是,全部导联QRS波群振幅总和、RVI+SV5振幅、RI+SⅢ振幅等指标均与患者心功能情况密切相关,当一侧心肌出现退行性改变,其机体房室运动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协调,从心脏到体表的电阻抗随之改变,心电图表现出体表心电活动降低,传导减速,肢体导联QRS波群、RVI+SV5、RI+SⅢ振幅降低。而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由于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导致左心室重塑,激动传导发生障碍,引起心肌复极化不一,潜在的异位起搏点增多,从而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心肌因牵拉导致电重构改变,从而导致心肌传导不应期弥散,容易折返,故而导致上述各项指标检出异常。

在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中,心室激动的顺序与正常相同,只是左室室壁除极方向和向量大小发生了改变,表现在心电图上便是QRS向量环增大、运动时间延长,综合向量以横面、额面向量改变明显,且环体最大向量环偏向左后方[12]。Cornell电压指数、Sokolow-Lyons电压指数是判断左心室肥厚的重要指标,其中Sokolow-Lyons电压指数仅从心脏横面反映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的血压,故而存在一定局限性;而Cornell电压指数结合横面和额面上的投影,能更全面地反映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的真实电压大小[13]。在本研究结果中,B组患者Cornell电压指数、Sokolow-Lyons电压指数均高于A组。此外,本研究还观察了动态心电图对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结果发现,B组患者简单室性心律失常、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简单房性心律失常及复杂房性心律失常检出率均高于A组,进一步地说明了动态心电图检查效果确切,可有效检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在进行动态心电图时需注意以下几方面:①监测期间合理制定活动量,对于病情许可的患者,可适当增加活动量,确保其心率能够接近次极量运动水平,便于发现隐匿型冠心病;②对于冠心病患者,在开展动态心电图监测时,可将其作为判断活动量同发作间关系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可用于观察药物治疗效果等,但是在活动量制定方面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告知患者不可擅自扩大活动量,防止出现危险情况。

综上,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可出现更为明显的心率、血压异常现象,而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从全部导联QRS波群振幅总和、RVI+SV5振幅、RI+SⅢ振幅及Cornell电压指数、Sokolow-Lyons电压指数等方面有效区分两类患者,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可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猜你喜欢
室性振幅左心室
心脏结构正常的儿童室性期前收缩评估与管理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清miR-21、TGF-β1表达及临床意义*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