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对冠心病患者病情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2-08-11 08:34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15期
关键词:胆红素尿酸冠心病

王 霞

[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宜兴市职业病防治院)检验科,江苏 无锡 214221]

冠心病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血管腔发生狭窄或堵塞而导致的一种心脏疾病,当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后,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无法正常向心脏提供血液,进而发生心肌缺血、心肌缺氧及心肌坏死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故而尽早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并实施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1]。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CT血管成像等,但其均在急性发病期才会表现出异常,无法提前判断患者冠心病的发生风险。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胆红素、尿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具有相关性,其中胆红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有效阻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速度,进而保护冠状动脉,患者胆红素水平降低已成为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2];高脂饮食、睡眠减少、熬夜等均是导致尿酸水平过高的主要因素,且过多食用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会增加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尿酸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检测意义,因此尽早进行诊断对于控制患者病情至关重要[3]。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血清胆红素和尿酸在冠心病诊断与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宜兴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13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设为冠心病组,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76、56例;年龄45~69岁,平均(52.67±5.79)岁;根据病变支数的不同分为单支病变组(64例)与多支病变组(68例),其中单支病变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6、28例;年龄45~67岁,平均(52.51±5.64)岁;多支病变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40、28例;年龄46~69岁,平均(52.62±5.57)岁。另外回顾性分析同期入院体检的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资料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女分别为59、41例;年龄46~70岁,平均(52.49±5.67)岁。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冠心病组符合《现代心血管疾病诊疗学》[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者;临床资料完整者;年龄≤ 70周岁者;肝脏或肾脏无功能性障碍者等。排除标准:合并高血糖、高血压等疾病者;入组前1个月内接受过降脂治疗者;合并其他心脏疾病者;患有精神类疾病者;伴有恶性肿瘤或严重性外伤治疗史者等。本研究经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宜兴市职业病防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测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清胆红素检验与尿酸检验。抽取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以3 5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后取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另外采用尿酸酶法测定尿酸水平。其中总胆红素正常范围为1.71~21 μmol/L;直接胆红素正常范围为0~7.32 μmol/L;间接胆红素正常范围为0~13.68 μmol/L;尿酸水平正常范围为 89~476 μmol/L。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并比较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尿酸水平。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冠心病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5],动脉血管腔狭窄程度在1%~25%时为1分;狭窄程度在26%~50%时为2分;狭窄程度在51%~75%时为4分;狭窄程度在76%~90%时为8分;狭窄程度在91%~99%时为16分;冠状动脉血管腔全部闭塞时为32分,Gensini评分越高,提示患者血管腔狭窄程度越严重。比较Gensini评分为1分、2~4分、5~8分、9~16分、17~32分时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尿酸。③比较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尿酸。④比较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患者Gensini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经K-S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对照组与冠心病组研究对象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比较与健康对照组比,冠心病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均较低;而血尿酸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比较( ±s , μmol/L)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比较( ±s , μmol/L)

组别 例数 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尿酸健康对照组 100 15.99±4.85 6.47±1.38 9.31±1.14 274.50±22.38冠心病组 132 11.68±3.32 4.87±0.91 6.81±1.59 373.35±32.30 t值 8.027 10.620 13.337 26.202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冠心病组不同Gensini评分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比较随着Gensini评分的升高,冠心病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呈降低趋势;尿酸水平呈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冠心病组不同Gensini评分下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比较( ±s , μmol/L)

表2 冠心病组不同Gensini评分下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比较( ±s , μmol/L)

注:与1分比,*P<0.05;与2~4分比,#P<0.05;与5~8分比,△P<0.05;与9~16分比,▲P<0.05。

Gensini评分 例数 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尿酸1 分 10 15.98±2.76 6.40±1.35 9.88±2.10 275.77±25.80 2~4 分 45 13.29±2.28* 5.66±1.28 7.26±2.05* 333.40±24.48*5~8 分 50 11.72±2.24*# 4.42±1.10*# 6.25±1.02*# 364.95±25.71*#9~16分 18 9.62±1.76*#△ 3.87±1.05*# 5.41±1.12*#△ 423.20±25.48*#△17~32分 9 6.16±0.15*#△▲ 1.97±0.31*#△▲ 3.16±0.24*#△▲ 518.34±26.64*#△▲F值 49.960 40.330 38.405 269.741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比较与单支病变组比,多支病变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均降低;而尿酸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比较( ±s , μmol/L)

表3 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比较( ±s , μmol/L)

组别 例数 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尿酸单支病变组 64 13.02±1.86 5.39±1.17 7.10±2.13 346.60±50.59多支病变组 68 9.41±1.70 3.96±1.29 4.39±1.34 397.51±54.39 t值 11.649 6.658 8.804 5.559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患者Gensini评分比较多支病变组患者Gensini评分为(10.69±2.43),高于单支病变组的(3.67±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450,P<0.05)。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多因脂质代谢异常使光滑的动脉内膜堆积大量脂质,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堵塞,临床多表现为胸痛、胸闷及胸前区压榨性疼痛等症状,并且在活动、劳动后,疼痛感加剧。冠心病患者若治疗不及时,会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脑供血不足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且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的严重性疾病之一,因此及早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确诊,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6]。

近年来,随着临床对冠心病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发现,患者体内的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呈一定的相关性,胆红素主要由人体红细胞衰老后分解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合成,可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并将氧自由基进行彻底清除,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7-8]。20%的尿酸由饮食摄入,剩余的80%由嘌呤化合物在肝脏中分解产生,超过70%的尿酸可以通过人体的肾脏进行排泄,其余则由消化道排泄,尿酸的产生与排泄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平衡,但尿酸一旦生成过多,或排泄量减少,便会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进而引发痛风[9-10]。有研究指出,在痛风患者中,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更高,患者的心脏、血管和肾脏都会随之发生恶性变化[11]。本研究中,冠心病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尿酸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在于,冠心病患者多存在脂质代谢紊乱,机体无法维持脂类物质的正常代谢,使其大量储存于血液与脂肪组织中,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进而影响了血红蛋白向胆红素的转化,因此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相对低于健康人群[12];而尿酸属于人体细胞分解产物,在冠心病患者发生嘌呤代谢紊乱、肾功能减退的情况下,尿酸无法排出体内,滞留于机体血液中,当血液中尿酸水平>3.5 mg/L时,即提示患者机体呈酸性,高尿酸会直接损伤内皮功能,并增加血小板聚集与血栓的发生风险;另外,还会增加氧化应激,促进脂质过氧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故而冠心病发生与机体尿酸水平密切相关[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清胆红素水平随着冠心病患者Gensini评分的升高而降低,尿酸水平随着Gensini评分的升高而升高,同时多支病变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Gensini评分均低于单支病变组,尿酸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提示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可辅助判断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血清胆红素能够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清除活性氧、抑制蛋白激酶C活性、增加血氧素氧化酶活性等,当人体中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可增加罹患冠心病的风险[14]。有研究指出,高尿酸血症和冠心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过高的尿酸可增加患者血管的收缩程度,并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能力,损伤内皮细胞功能、增加局部炎症和氧化应激,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引发冠心病[15]。

综上,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较健康人群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临床进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的检测能够客观反映出机体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辅助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建议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胆红素尿酸冠心病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喝茶能降尿酸吗?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尿酸值越低越好吗?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西北美食浆水或可降尿酸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