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湿地旅游景观导视系统设计初探

2022-08-15 05:56陡晓洮
大众标准化 2022年14期
关键词:旅游景点甘肃景区

陡晓洮

(兰州文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甘肃 兰州 730010)

甘肃湿地旅游景观是一种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对湿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一种方式。湿地旅游景观可以使原有的自然景观保持最好的状态,同时对其中的各种生物品类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为了使游客更好的认识湿地的生态系统,就必须建立起科学、全面、系统的服务基础设施,对游客进行生态系统的科普教育,使他们充分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样不但可以给游客以良好的引导作用,还能够带给游客以丰富的人文环境感受,提高旅游景点的指导性、趣味性。文章以甘肃湿地旅游导视系统为切入点,分析出与甘肃湿地生态环境相符合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导视系统。

1 甘肃湿地旅游景观导视系统现状

甘肃湿地游客前往的目的性比较强,在这片具有生物多样性的湿地中,良好的导视系统设计可以为游客提供最佳的旅游体验。因此,湿地公园是一个集生态旅游、原始森林探险、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胜地。

甘肃湿地景区导视系统的总体设计将多层次的绿色通道与多级驿站连接在一起,其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要求。据相关统计甘肃省有多个著名国家湿地公园:如甘肃的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其总面积达到1 347.65 hm2;甘肃的嘉峪关草湖国家湿地公园,其总面积达到3 000 hm2;甘肃的金川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其总面积达到236 hm2等等。甘肃湿地旅游景观导视系统总投入约760万元,建设标识牌约12 840块。导视系统主要由标识、标识系统以及导视系统三者组成(如图1所示),标识和标识系统都是导视系统中的重要一部分,甘肃各个湿地公园导视系统分别是景区信息标识、区域位置引导信息标识、重要节点信息标识、区域公共信息标识。

图1 导视系统组成图

甘肃湿地公园内部绿道总长度为83 km,整体交通运输网是一条完善而又方便的内部交通网络。同时,在原有的绿道系统基础上,按需布置湿地驿站,以便于服务整个游园区域内的基础设施,为游人提供了一些导游及线路导航等业务;同时提供游人观光电瓶车、观光自行车以及水上游船换乘服务。根据有关的调研,为方便旅客使用旅游巴士等交通工具,相关景区管理者推出了“绿道一卡通”,让游客能够更加方面地进行观光旅游,享受景区各个驿站的优质服务。

2 甘肃湿地旅游景观导视系统存在问题

2.1 湿地旅游起步晚,参考内容匮乏

甘肃省是一个相对落后的省份,在湿地旅游规划的研究上,也缺乏相关的理论基础,在导视系统规划上也没有专业化、科学化的实践方案,而且在湿地公园的推广和保护上的投入也十分有限。在前期的各种园林开发中,各类公园中的导视系统发展就表现出各种形态,这些导视系统往往把人们作为一个独立地存在于园内,其最开始的作用只是简单的局限于基本使用指示作用,并没有深入设计研究旅游景观美化效果,只追求于功能性作用而未考虑到优化景观的美化、情趣的营造等内涵,并且单个指示之间并没有过多的内在联系,由此可见景区导视系统性欠缺严重,而且从外观上来看,形式太过简单,也比较单调,不利于湿地公园的整体环境,不能成为公园的亮丽风景线。然而,由于导航系统是由多个不同的交叉学科设计而成的,其体系比较复杂,涉及到很多领域,所以,旅游景点的设计者必须将多个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2.2 缺乏系统规划研究

甘肃湿地旅游景观导视系统设计属于缺乏系统规划研究以及设计理念的阶段,因此,甘肃湿地旅游景观导视系统与整体景观不协调、功能性无法发挥的问题层出不穷。据调查,甘肃湿地旅游景观导视系统设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①湿地园区内导视系统的实用性未起到实质性作用,存在分类不清楚的情况;②园区内的导视系统设计方式与园内植物景观并不协调,缺少人与景之间的有效互动设计;③信息导视系统的标准程度还不够,中间出现了大小不匀、不协调的色彩搭配等情况;④由于缺少人性化设计方面的研究,导致了在某些条件下,信息导视系统的服务不完善,特别是对部分残疾人、老年人、幼儿等人群起不到作用;⑤景区内的导视系统缺乏管理和维护。在湿地公园内,游客能够自主、高效地实现自己的相关旅游活动,并在其中享受到一种完美的美学方面的体验,这是衡量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因此,甘肃湿地公园应当在充分尊重当地空间环境的前提下,积极搜集导视系统方面的相关理论,并对其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规划设计。

3 甘肃湿地旅游景观导视系统设计要点

导视系统对于甘肃湿地公园的整个旅游项目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服务设施,不是单纯的解译景点,它还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可以让游客更好的理解景区,让游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灵活选择自己喜欢的线路以及游玩的速度,同时丰富旅游景点的观景效果。根据甘肃现有的湿地生态环境、空间的利用程度和游憩的特点,构建具有独特性的导视系统设计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体现甘肃湿地特色

甘肃湿地公园的建设必须以甘肃现有的湿地生态资源为前提,因而,甘肃的湿地景观最应突出的应该是其自然资源,而甘肃湿地旅游导视系统的精髓就在于要凸显湿地的特性,因此,在充分发挥甘肃湿地的相关功能性的同时,要满足不同的生态系统的科谱性知识功能,并和各类型的生态系统的特征相符合等。具体的措施可以是挂科普指示牌,也可以在宣传单上设置专门介绍甘肃湿地生态环境的相关说明。

甘肃湿地生物景观中,其植物和动物也与一般的公园有许多不同之处。通常来说,湿地植物景观是由不同种类的植物组合搭配而成,在景区的标示系统中,应该使用真实的植物图片和文字来对游客进行展示和描述,以助于游客更加直观的了解各类植物。

3.2 引入互动性设计

甘肃湿地景区是对外开放的一种类型,它的导视系统主要功能是为游客提供服务。如果一个人处于一个开放的旅游景区空间中,人与人、人与景的互动与沟通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景区内,无论是对旅游中心的反馈,还是旅游景点的沟通标志,都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增强交流互动的媒体类型日益丰富,旅游景点标识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信息的时效性,所以除了相关信息标识牌之外,还可以拓展二维码、交互游戏等各种媒介,加强信息的时效性,同时也不断提高游客的旅游兴趣;在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园林导视系统的设计还可以适时进行诸如声学、动态等多种形式的设置,使旅游景点具有真正的科普教育作用。

3.3 设置无障碍设计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无障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要,所有的设置都要对人进行服务。在湿地公园的导航标识中,首先要设置多种不同的语言,为各国游客提供方便,使他们可以进行无障碍的游园活动;其次,语音播放设备中也要有各种不同的语言翻译播报,可以让一些视力不太好的游客得到更好的服务。

旅游景点的导视系统是每一位管理者和建设者都必须要重视的一种设施,为了提升旅游景点的整体形象和服务品质,必须要“以人为本”,才能让不同类型的游客对景区的服务满意,才能有效提升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改善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

3.4 体现地域特色

甘肃湿地公园的导视系统还必须考虑到甘肃省当地的风貌特色和文化内涵,它的目标是将景点的整体和区域文化融合在一起,同时还要考虑到它的美感,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导视系统才能真正成为完整的设施。比如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它是甘肃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它的导视系统把甘肃的张掖文化和当地的民风都完美地展现了出来,其入口的标识设计从造型、材质、形状等方面体现了甘肃张掖的自然古朴之美。

结合人造湿地和水禽而设计出既简洁又体现生态的标识设计,体现出平实和现代感,符合张掖这个极具历史性的城市内涵。

4 结论

甘肃的湿地景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区域,同时也是公共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它生动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所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保护湿地资源优先的原则,突出动植物和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发展。景观导视系统的设计可以说是最真实的体现游客的情感活动的一种设计,在规划的时候要兼顾景观的特点、开发功能和内部资源的保护,要把景观的功能和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既要让游客在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中领略到现代的艺术之美,也要让他们感受到这里的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旅游景点甘肃景区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美人鱼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摘牌』
“摘牌”
甘肃卷
某景区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