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用地扩张特征研究
——以潜江市为例

2022-08-15 01:41
大众标准化 2022年13期
关键词:指向性潜江市工业用地

汪 琪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资源开发走向枯竭状态的资源型城市。该类城市曾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呈现出主体资源消耗殆尽、经济结构失衡、失业人口较多、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推动其转型升级成为研究重点。工业用地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建设用地类型中占主导地位,其扩张则体现着该类城市的发展路径和方向。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用地扩张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科学认知其特征,对实现工业用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工业用地扩张特征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关注于总体规模、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研究方法上,呈现出从单一定性研究向多元定量方法研究发展的趋势;研究区方面,基本涵盖了全国、城市群(带)、城市、乡村等多尺度层面。资源枯竭型城市研究则主要关注于特征与问题、空间结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对于工业用地的研究深度有待加强。总体来看,工业用地扩张特征的研究较为丰富,虽然资源枯竭型城市经历了长时间、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利用,具备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但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用地扩张的研究有所欠缺。基于此,文章以资源枯竭型城市潜江市为例,运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区位基尼系数等方法,研究2011~2019年工业用地扩张的特征,以期为研究区及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布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潜江市是湖北省直辖县级市,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现状工业用地面积约28平方公里,在城镇建设用地中占比29%。潜江依托石油资源崛起,2009年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过长期开采,境内石油可采储量濒临枯竭,原有的、高度依赖石油开采及加工所建立的工业体系受到巨大冲击。2011~2019年,依托潜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产业发展和经济水平大幅提升。

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1.1 空间相关性分析

空间自相关可用以检验变量在不同空间的相关性。文章通过Moran’s I和核密度估计揭示工业用地扩张的集聚特征。Moran’s I计算公式为:

N是空间单元总数;Wij是空间权重;Xi和Xj是空间单元i和j的属性;是属性平均值。Moran’s I值大于0表明工业用地扩张呈空间集聚,小于0表明呈空间差异性,等于0表示随机分布。

核密度估计计算公式为:

F(x)表示核密度值;n为空间单元总数;h为带宽;d是数据维数;(X-Xi)为要素X到要素Xi的距离。

2.1.2 区位基尼系数

区位基尼系数可用以测度产业分布的均衡程度。文章选择绝对基尼系数衡量工业用地扩张在各乡镇之间的不均匀性,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n为空间单元总数;xi和xj为单元i和单元j的工业用地扩张规模占总规模比例。G的值介于0~1,G越小表明扩张分布越均衡,G越大表明越不均衡,G>0.5即高度不均衡。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文章数据来自中国土地市场网潜江市工业用地出让结果公告,包括项目名称、位置、面积等信息,获取2011~2019年样点共270个。利用百度地图获得样点经纬度,之后导入ArcGIS软件中,得到出让工业用地分布图,见图1。工业用地出让数据能够反映工业用地扩张的规模和分布,能很好反映地区工业用地的扩张情况。

图1 2011-2019年潜江市出让工业用地分布图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规模变化特征:仍是建设用地扩张主体,但扩张规模有所下降

工业用地出让结果显示,2011~2019年,潜江市共出让工业用地270宗,面积共1 107.82 hm2,市域出让面积之和3 732.32 hm2,工业用地占比达30%,仍是建设用地的扩张主体。历年数据显示,潜江市工业用地扩张规模演变具有一定的波动性,2014年以来扩张规模逐渐收紧。

3.2 集聚形态特征:多核心集聚与轴带扩散并存,矿产资源指向性不显

图1显示,2011~2019年潜江市工业用地扩张分布以中心城区、镇区和园区为主。这些地区较为充足的劳动力、产业基础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保障。潜监公路、襄岳公路、国道G318等道路周边因便利的交通条件,也成为扩张首选地。此外,Moran’s I测算结果为正且通过了Z检验,表明潜江市工业用地空间扩张呈现出一定的空间正相关。运用核密度估计法进一步探析其集聚形态,结果显示杨市工业园、江汉盐化工业园、华中家具产业园为扩张重心,园区平台的拉动作用显著,且沿着交通干道形成三条集聚带,呈现出多核心集聚与轴带扩散并存的特点。

得益于基础条件的改善及相关规划制度的指引,潜江市粗放式工业用地增长向集聚性分布转变效果显著。需要注意的是,潜江市工业用地扩张并未显现出明显的矿产资源指向性,与传统认知不符。究其原因,为摆脱主体资源的过度依赖,潜江实行多元化工业发展战略,导致工业用地跳出单一的矿产资源区集聚方式,呈现出全域扩散的特征。

3.3 均衡程度特征:呈“北强南弱”不均衡布局,倾向于在实力较强的乡镇布局

为了探究工业用地扩张在潜江市全域布局的均衡性,以乡镇为单位对工业用地出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区位基尼系数测度的G值为0.50,表明研究期内潜江市工业用地扩张分布不均衡。具体来看,总口管理区、杨市办事处、潜江经济开发区、王场镇、园林办事处、后湖管理区、张金镇工业用地扩张最明显,这些地区以园区作为工业的重要载体,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工业发展基础吸引了较多的工业用地。泰丰办事处、积玉口镇、高石碑镇等地区工业用地扩张规模排名靠后,这些地区的经济水平、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较弱,工业总产值、人口数量在全市排名靠后;此外,广华办事处随着资源枯竭而陷入发展困境,转型升级下则以优化升级现有产业、提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为主,工业用地扩张规模较少。

3.4 空间区位特征:近郊区指向性明显,逐渐向城市外缘扩散

基于潜江市发展现状,分别以主城区、距主城区15 km以内、距主城区15 km以外的方法将乡镇划分为主城区、近郊区、城市外缘三个地域层次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潜江市工业用地扩张规模分别为 72.60 hm2、798.75 hm2、236.47 hm2,近郊区指向性明显。由于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和居民对品质生活的需求,中心城区通过“退二进三”逐渐转型,近年来严格控制工业用地增长。为保证工业经济的稳步提升,工业用地逐渐向城区周边扩散,尤以杨市办事处、总口管理区、潜江经济开发区、王场镇、周矶办事处等近郊区为扩张主体,这些地区到中心城区距离较近,有利于发挥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此外,运粮湖管理区、渔洋镇等边缘乡镇也出现了部分工业用地扩张,呈向城市外缘扩散的态势。

4 结论与讨论

文章以潜江市为例,分别从规模变化、集聚形态、均衡程度、空间区位等方面探究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用地扩张的特征。通过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区位基尼系数等定量研究方法,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1)工业用地不断扩张,但扩张规模逐渐减小,未来资源枯竭型城市将由粗放式扩张转向集约型扩张;(2)工业用地扩张的集聚特征显著,呈现出明显的近郊区指向性、园区指向性和道路邻近性;(3)工业用地在各乡镇之间扩张分布的差异较大,以园区作为工业的重要载体,较强的经济实力、良好的工业发展基础对于工业用地具有一定吸引力;(4)工业用地扩张的分散格局逐渐形成,总体上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态势,未来可能进一步向城市边缘转移。总体来看,潜江市工业用地扩张的矿产资源指向性不显,一定程度上与非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规律相符;究其原因,面临主体资源濒临枯竭的困境,潜江市逐渐摆脱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以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及城市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指向性潜江市工业用地
声源指向性仿真研究
基于Sentinel-2卫星的潜江市虾稻田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营销策略研究
关于工业用地供应管理的几点思考
基于PDCA视角的工业用地管理
光明使者
存量发展背景下工业用地保护
一款低频偶极子声源设计
刍议小学指向性提问写作教学——以《慈母情深》为例
向疫而行写大爱潜江市住建局一线抗疫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