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银行理念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X证书“课证融通”应用研究

2022-08-17 07:57金玮佳吴闽黎
华东纸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证融通学分

金玮佳 吴闽黎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 杭州 311231)

0 引言

2019年1+X证书的提出,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制定并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工作,目前已经试点了四批[1]。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是证书申报审核管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是有一定数据积累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学分银行的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信息查询与共享、数据分布式存储、学习过程轨迹记录、数据安全性管理、学习成果认证等,有积极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等。

1 目前1+X证书制度实施存在问题分析

在整个“1+X”证书试点过程中,各类“1+X”证书制度如何形成“岗课赛证”育人机制,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在实施的各个环节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1 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的证书认可度有待提高

1995年我国颁发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其中主要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主要是由人力资源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引发,考核鉴定机构都是由政府认定的。“1+X”书制度实施至今,试点运行时间还比较短,覆盖的试点院校还不够多。相对于原有的职业鉴定机构,社会评价组织的知名度不高,不少行业企业的认证地域性比较强。这些都导致学生认为证书含金量不高,无法了解证书对技能认证的权威性,也就不能判断证书对自身就业是否有帮助,所以报名参加证书培训考试的积极性就不高[2]。

2.2 证书所需教学资源还需加强建设

申请试点的院校一般都满足基本条件,包括专业建设基础,双师型教学团队,基本的教学条件和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管理机制等,但在申报推荐过程中,各地主管部门采用的审核评价方法不同,各院校之间也存在发展差异,这就导致同一个证书,在实施试点的时候教学资源水平不一样的。而且目前社会评价组织做的一整套教学资源还是按照行业企业的培训方式方法,与职业教育完全的培养体系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还是比较困难,所以需要加强建设对应的“X”课程资源的建设。另外,满足一些证书实训设施设备的建设,也需要一定的资金、场地,这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2.3 证书考核没有注重过程考核

开展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设计,后续还要开展“岗课证赛”的培养模式,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但是现在大部分试点院校对接评价组织,就仅仅是开展考前培训,并没有把技能证书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追求证书的通过率。这就导致现实情况就是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参加了一个培训,然后通过一次考试来获得一个证书,这其实违背了证书制度实施的初衷。

2.4 院校没有与行业企业建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1+X”证书机制就是为了引入行业企业技能标准,对接院校人才培养,使得学生能更契合发展趋势,顺利就业。目前证书机制融入课程体系的程度还是很低,院校的实训环境虽然可以模拟真实项目,但是与企业实际相差很大。院校往往就简单地对接证书的认证标准,没有考虑行业在不断发展更新新技术。

3 学分银行机制下区块链技术应用研究

3.1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学分分布式存储

区块链的主要技术之一是分布式存储,可以允许任何教育机构和平台开展跨系统、跨平台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记录。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可验证的、防篡改的存储系统,将学历证书存放在区块链数据库中,能够保证学历证书和文凭的真实性,使得学历验证更加有效、安全和简单,同时能节省人工颁发证书和检阅学历资料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以及学校搭建运营数据库的费用,这将成为解决学历文凭和证书造假的完美方案。

2020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已经构建的学分制度,开展X证书服务平台集政策发布、过程监管、证书查询、监督评价等功能,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学生,获取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都将进入服务平台,与学分银行信息平台个人学习账户系统对接,记录学分,并提供网络公开查询等社会化服务[3]。个人在学分银行中使用的服务包括:账户开设(终身账户)、成果登记、成果认定、成果转换、成果查询、学习路径指导等。这其中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信息查询与共享,数据分布式存储,学习过程轨迹记录,安全性管理,学习成果认证等方面。

3.2 1+X证书“课证融通”上链

申报1+X证书试点的企业,一般都有建设相应的证书培训考试平台,利用自身企业优势,紧贴行业进行特色化、专业化开发课程,采用互联网先进技术比如云端架构平台,提供直播教学、MOOC教学、技术答疑、平台实操等服务。要实现“课证融通”,仅仅提供这些是不能做到融通的,还需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将职业技能融入专业教学,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目前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往往包含了二个以上职业岗位技能,这不是仅由一个1+X证书的培训能做到的,需要整体设计。X证书模块的融入,可以是一门课也可以是几门课,这在实际教学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何真正实现“课证融通”到最后的“书证融通”,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是要有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支撑的。在学习了课程后,需要将学习成果记录并关联,目前已经有不少证书设计了学习路径,这就形成了完整的技能学分学习,信息在区块链上存储,有利于实现最终的职业证书认定。

3.3 实现校企人才培养对接

在试点证书的过程中,企业是人才需求方,他们是从实际岗位开始分析构建证书课程,但是企业并没有相应的专业师资队伍,在学习路径设计上也缺少过程性考核,就像是“应急培训”,能马上培养上岗。这就不符合实际情况,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了专业基础知识后,还是要学习专业技术才能掌握扎实的技术理论基础的,再重新整合到X模块中去。区块链技术可以将一些过程记录并可溯源,以满足X模块学习储备,最后完成技能考核。

以阿里云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证书为例,我们可以发现前两个阶段是大数据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点在试点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中有涉及。见图1。

图2 阿里云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证书学习成果上链

4 建议

4.1 建设技能培训教育“学分银行”

目前国家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系统中开放了“1+X”证书的服务平台,主要是用于管理业务,为培训评价组织及试点院校提供服务。这个平台要联接国家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才能实现技能培训学分的成果记录、转换及认定。目前这个数据库要加强建设,规范社会评价组织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考核大纲,并指导培训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试题库建设及考试命题,这都需要进行规范建设,统一标准。

4.2 设置区块链教育成果认证规则

虽然各个证书的考核技能不同,但是认证规则基本都是有一个学习路径,再认定学习成果,最后进行考核。所以可以按照不同行业职业技能特点,来设计一个专业大类的资源共享机制和学习成果认证规则。通过区块链分布式存储资源,记录学习成果,然后按照技能证书认证规则,来进行过程评价也就是过程成果记录,最后通过考核取得证书。设计规则的同时,就把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做完整,要由校企双方共同设计,实现过程考核,达到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

在区块链教育平台的支持下,逐步完善技能学习资源库,建立知识点学习可溯源体系,按照规则实现技能学习路径通路,后续取得一个证书也可以追查学习过程。

4.3 健全 “学分银行” 的区块链保障机制

首先要建立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法律法规,从运营机制、技术应用、体制管理等多个层面制定保护细则,要保障国家、机构、个体在区块链技术在学分银行应用上的合法权益[4]。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机制可以实现学习信息安全、透明、不可篡改,在国家学分银行的平台中,就可以公开信息,以便查询。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评价,有利于国家学分银行开展质量检测评估。

制定区块链技术在X证书“课证融通”领域的应用标准与规则。学分银行也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完善,保证按照学习路径及规则,X模块可以实现碎片化的学习,链上记录学习成果。使用区块链技术还可以调用更多的资源,由一些有云平台的社会评价组织提供虚拟仿真的实验,有利于实现远程实践教学。

建立区块链对存储数据的产权保护机制,学习平台资源的来源、存储、修改记录在链上,能追溯到数据生产者,这些数据需要明确产权归属,并要有使用规范,这样才有利于保障老师教学活动及企业技术知识产权。

5 结语

通过研究“课证融通”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学分银行平台下改进X证书的认证,还需要进一步实现“岗课赛证”体系的设计。

猜你喜欢
课证融通学分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原画设计“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什么是绥芬河
基于课证融通的《电工技能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学分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