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增强CT联合MRI鉴别诊断肾上腺腺瘤与转移瘤效能分析①

2022-08-17 05:53陈玉霞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廓清病理学腺瘤

陈玉霞

(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河南 新密452370)

既往临床以穿刺活检作为肾上腺肿瘤鉴别诊断的金标准,但该方法可造成较重创伤,并有引起感染的风险[1]。目前常用的无创检查技术为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核磁共振成像(MRI),均有一定诊断价值。但考虑到腺瘤与转移瘤密度存在重叠,采用CT值鉴别诊断仍有一定误诊率,可行动态增强CT扫描[2]。有研究[3]指出,采用动态增强CT扫描联合MRI检查,可进一步获得多层面、多方位解剖图像,有助于鉴别诊断肿瘤性质。基于此,本研究选取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研究,进一步观察动态增强CT联合MRI对肾上腺腺瘤与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效能,指导未来有效鉴别诊断肾上腺肿瘤性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01~2020-01收治93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资料,年龄51~72岁,平均(64.82±5.37)岁;男51例,女42例;病灶:单发42例,多发51例;病程2~6年,平均(4.35±1.07)年;肿瘤类型:腺瘤53例,转移瘤40例。本研究符合伦理学有关规定。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肾上腺肿瘤诊断标准[4];②经病理学检查确诊;③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资料完善。(2)排除标准:①肿瘤出血;②肿瘤钙化;③检查前1个月接受过有关治疗;④术前转院。

1.3 方法

1.3.1 动态增强CT检查: 采用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 64排128层螺旋CT行CT平扫,于检查前30min及扫描前1min分别口服复方泛影葡胺(1%~2%)200~300mL、100mL,

设置参数:扫描速度1层/s,层厚7mm,管电流20~160mAs,管电压120KV,间隔1.5mm。观察肾上腺区域(从T12上缘至L1下缘),肿瘤轮廓、部位、形态及边界,测量肿瘤密度及大小。行动态增强CT扫描,选择平扫时肿瘤中心截面积最大的3个连续层面,采用高压注射器用2.5mL/s的速率团注1.2mL/kg的碘海醇注射液(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799,规格:20mL/支)。于16个时间点(1、2、3、5、7、9、11、13、15、17、20、25、30、40、50、60min)行延时扫描,参数与平扫一致,观察肿瘤特征,以肿瘤增强实体区域作为感兴趣区(ROI),测量各时点CT值。

1.3.2 MRI检查: 采用GE Signa 1.5T磁共振机行MRI平扫,设置参数:矩阵512×512,视野(Field Of View,FOV)360mm,间距1~1.5mm,层厚3~5mm,扫描范围与CT检查一致,观察肿瘤轮廓、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及密度。行MRI动态增强检查,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31,规格:10mL/支)0.1mmol/kg,于0.5min后扫描,于13个时间点(1、2、3、5、7、9、11、13、15、17、20、25、30min)行延时扫描,参数与平扫一致。

1.3.3 鉴别诊断价值评估: 将动态增强CT及MRI的资料上传至工作站,由2名以上高资历专科医生进行图像评估。(1)CT检查及MRI检查5min时廓清率:CT廓清率计算:绝对廓清率=(实质期CT值-延迟期CT值)/(实质期CT值-平扫CT值),相对廓清率=(实质期CT值-延迟期CT值)/实质期CT值×100%;MRI廓清率计算:校正廓清率=(肿瘤增强后最大信号值/同层面脂肪信号值-肿瘤增强后信号值/同层面脂肪信号值)/(肿瘤增强后最大信号值/同层面脂肪信号值)×100%。(2)鉴别诊断价值评估: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评估CT及MRI对腺瘤及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CT与MRI的鉴别诊断征象参照文献[5,6]。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廓清率

腺瘤患者绝对廓清率及校正廓清率均低于转移瘤患者,相对廓清率及无校正廓清率均高于转移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廓清率比较

2.2 鉴别诊断价值

经病理学检查,93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中,有53例腺瘤,40例转移瘤;动态增强CT及联合诊断均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好,Kappa=0.803、0.956;MRI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738。见表2。

表2 动态增强CT、MRI及病理学检查对肾上腺肿瘤的鉴别诊断结果(n)

2.3 动态增强CT、MRI鉴别诊断肾上腺肿瘤效能分析

联合诊断的准确度分别高于动态增强CT、MRI单项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动态增强CT、MRI鉴别诊断肾上腺肿瘤效能分析

3 讨论

肾上腺作为人体重要内分泌器官,恶性肿瘤转移风险仅次于骨骼、肝脏及肺,鉴别原发良性肿瘤与转移恶性肿瘤,对评估患者预后风险,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7]。影像学检查因具有无创、可反复检查等优势,逐渐被用于多种肿瘤诊断及鉴别中,也适用于肾上腺肿瘤的鉴别和诊断。

张丽红等[8]研究指出,CT与MRI均在肾上腺腺瘤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可显示腺瘤直径、形状等特征。提示CT与MRI可作为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工具,但目前有关动态增强CT联合MRI用于鉴别诊断肾上腺腺瘤与转移瘤中的价值尚无较多研究报道,基于此,本研究行进一步探讨,结果显示,腺瘤患者绝对廓清率及校正廓清率均低于转移瘤患者,相对廓清率及无校正廓清率均高于转移瘤患者,提示动态增强CT及MRI对肾上腺腺瘤与转移瘤均有一定鉴别诊断效能。主要原因在于,廓清率可反馈对比剂应用后,肿瘤内对比剂的排空时间和速度,与肿瘤强化程度有关[9]。而肾上腺肿瘤的强化程度与血供呈正相关,腺瘤主要成分为富含脂质的透明细胞,造成血供不丰富,强化度较差[10]。转移瘤血管生长速度快,分布不均匀,多为血供丰富,强化度较高[11]。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动态增强CT及联合诊断均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好,MRI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提示动态增强CT、MRI及联合诊断对肾上腺肿瘤均有较好鉴别诊断价值。而联合诊断的准确度分别高于动态增强CT、MRI单项诊断,提示联合诊断较单项诊断有一定优势,主要原因在于,CT具有定位准确、分辨率高等优势;而MRI具有定性准确、图像清晰度高、结构组织显示清晰等优势;联合诊断更利于鉴别诊断肾上腺瘤,明确肿瘤性质[12]。但因本研究未能探讨腺瘤与转移瘤的各项特征差异,结论尚有局限,应增加图像特征比较,进一步证实动态增强CT联合MRI均对腺瘤及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动态增强CT与MRI均对肾上腺肿瘤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而联合诊断对肾上腺腺瘤与转移瘤有更高鉴别诊断效能,诊断准确度较高。

猜你喜欢
廓清病理学腺瘤
多层螺旋CT 双期增强扫描廓清衰减值鉴别诊断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和沃辛瘤
超声造影预测≤3 cm胰腺导管腺癌
简化计算CT增强廓清率在鉴别小于4 cm的肾上腺转移瘤与肾上腺腺瘤中的价值
北京讲话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姜兆俊治疗甲状腺腺瘤经验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