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后营养支持评估的营养支持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①

2022-08-17 05:53邓彦俊李保青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龄置换术髋关节

邓彦俊,李保青,王 云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二病区,河南 新乡 4531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髋部骨折的高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且平均年龄也在逐步上升。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科学系统治疗,会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使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影响[1]。髋关节置换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好、机械性能佳的金属材料,制成一种类似于人体髋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方法将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置换成假体关节,其目的是切除病灶,减轻疼痛,恢复髋关节的正常活动和原有的功能,目前是治疗高龄患者髋关节骨折的有效措施,它可以重建髋关节功能,解除关节疼痛,使高龄患者获得一个无痛、能够活动的关节,提高其生存质量[2,3]。但由于高龄患者的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因此高龄患者会出现手术不耐受,术后并发症较多,离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较长,髋关节功能恢复不及时等情况[4]。研究表明,高龄患者髋关节骨折常伴有较高的营养风险,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规的营养支持缺乏针对性,导致术后营养不良,使髋关节功能得不到及时恢复,有营养风险的高龄患者在接受预后营养支持评估的营养支持后,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使高龄患者得到快速康复[5]。但目前预后营养支持评估用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髋关节置换患者230例开展预后营养支持评估的营养支持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效果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01~2021-01在我院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30例高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髋关节骨折或损伤的患者,并且符合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指征;②家属及患者本人均知情且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③无智力障碍及精神类疾病患者。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脏、肝肾等重要脏器机体功能障碍的患者;②有吞咽功能缺失和严重消化、吸收不良等胃肠功能不全的患者;③生活不能自理,且长期卧床的患者;④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根据入院手术先后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观察组中,男59例,女56例,年龄65~91岁,平均(75.46±5.28)岁,髋关节置换术分类:单侧78例,双侧37例。对照组中,男57例,女58例,年龄65~89岁,平均(74.89±4.85)岁,髋关节置换术分类:单侧76例,双侧3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手术方式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通过审批,经患者家属同意且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无预后营养支持评估, 只指导术后进行常规饮食,即医嘱患者术后注意进食含有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和热量高的食物,根据恢复情况逐渐进行功能恢复训练,其他按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预后营养支持评估的营养支持,具体如下:(1)成立预后营养支持评估小组:小组由主治医生1名,住院医师2名,专科护士3名,营养师1名组成,定期开展预后营养支持评估相关知识学习,制定髋关节置换术预后营养支持方案,编写髋关节置换术后健康营养手册,手册中注意标明各类食物的能量以及所含的营养素。小组护理人员为患者及家属阐述预后营养支持的重要性,讲解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营养不良、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常见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针对高龄患者营养情况、机体功能等相关资料,制定个性化预后营养支持方案,取得理解与积极配合。(2)进行预后营养支持评估:患者术后立即由预后营养支持评估小组进行营养支持评估,根据评估等级分类进行处理,防止出现低蛋白血症及贫血等并发症的出现。①健康饮食指导: 提醒患者戒烟、戒酒,多进食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虾等,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增加含铁食物的摄入, 不要食用妨碍铁吸收的食物,如菠菜、浓茶、咖啡等。②进行个性化饮食:根据患者手术日期将康复期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并根据三个阶段中所需的热量和营养制定个性化预后营养支持方案,按照16:20:64的比重搭配蛋白质、脂肪、 和碳水化合物,并按照早餐、午餐和晚餐3:4:3的比例进行配送。整个营养饮食由营养食堂制作,在专科护士的指导下给予高龄患者进行个性化饮食,并根据每天患者康复情况,及时进行调整。③必要时药物治疗:根据高龄患者情况,遵医嘱给予输血及白蛋白,不考虑输血指标为血红蛋白(Hb)>100g/L时,考虑输血指标为血红蛋白<70g/L,当血红蛋白为70~100g/L ,根据患者情况及家属意见决定是否输血。胃肠功能弱且食欲不佳的患者可使用增加胃肠动力或助消化的药物。④如短期内无法通过饮食进行纠正,可考虑给予肠内或静脉营养方式进行营养支持, 达到标准后在进行下步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包括患者首次主动功能康复锻炼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2)比较两组预后营养支持评估下的髋关节功能康复情况。评估方法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进行评估,时间分别定为干预前、出院时、院后3个月。从畸形程度(4分)、功能情况(47分)、疼痛级别(44分)、关节活动度(5分)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髋关节功能越好。(3)比较两组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包括下肢肿胀、压疮、伤口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首次主动功能康复锻炼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比较

2.2 2组患者比较预后营养支持评估下的髋关节功能康复情况

两组患者干预前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预后营养支持评估髋关节功能康复Harris评分比较

2.3 2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比较[n=115,n(%)]

3 讨论

高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钙的微量元素逐步流失,易发生骨质疏松的症状, 髋部在收到外部撞击时,发生骨折的概率大大增加[6,7]。高龄患者的心脏、肝肾等各个器官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很多高龄患者存在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如果术后不能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营养支持,就会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患者在手术中会出现失血过多的情况,使本身的失血耐受性明显下降,引发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发生并发症的概率随之上升[8~11]。因此,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存在较大难度。近年来,相关文献指出[12],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预后营养支持评估下的营养支持,能够为高龄患者有效补充预后身体所需的热量和蛋白质,加速伤口愈合,加快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得到快速康复。预后营养支持评估的营养支持,是由医生、专科护理人员和营养师组成的营养评估小组,为高龄患者制定针对性强的营养支持方案,具有将患者的基本情况、营养评估级别及护理等级相互结合的优势,为高龄患者提供科学系统的全方位的护理,同时能够根据每天营养支持评估结果对营养支持方案进行及时的、动态化的调整,有效加快高龄患者的康复速度。

在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首次主动功能康复锻炼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说明给予预后营养支持评估营养支持的高龄患者能够有效减少整体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周洪兰等[13]研究中表明,观察组患者实施了预后营养支持评估营养支持,在预后早期,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通过不同方式提供功能恢复所亟需的营养成分,使患者能够的快速康复。本研究结果与其相同,高龄患者在给予预后营养支持评估的营养支持干预后,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患者术后首次主动功能康复锻炼时间,使患者较早下床活动,从而尽快出院。

在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康复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预后营养支持评估营养支持后的高龄患者能够使髋关节功能得到较快恢复。倪惠等[14]研究中表明,观察组患者实施了预后营养支持评估营养支持后,动态调节营养支持方案,使高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加快。本研究结果与其相同,在通过Harris量表从畸形程度、功能情况、疼痛级别、关节活动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越高说明高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表明预后营养支持评估营养支持能显著提高高龄髋关节功能恢复。可促进高龄患者对钙、蛋白质等营养元素的吸收,有效增加骨密度及肌力,减少髋关节术后畸形程度,增强关节活动度,减少术后疼痛,提高康复训练的积极性, 促使髋关节功能加快恢复。

在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预后营养支持评估营养支持后的高龄患者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易玉婷[15]研究中表明,观察组患者实施了预后营养支持评估营养支持后,机体各项指标得到有效恢复,使高龄患者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低。本研究结果与其相同,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长时间卧床,使身体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减少血液供应,导致出现压疮; 因阻碍了下肢静脉血液循环回流量,导致出现下肢肿胀和下肢静脉血栓。同时由于长期卧床,减少了手术处的血液供应,影响了切口的恢复,容易使切口感染。本研究表明,在进行预后营养支持评估的干预下,观察组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概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预后营养支持评估的营养支持能够降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首次主动功能康复锻炼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天数,加快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猜你喜欢
高龄置换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