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式眼部雷火灸架在治疗中青年干眼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2-08-20 03:35吕婵刘晓芳龙秀红林丽玲罗晴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15期
关键词:施灸雷火耳部

吕婵 刘晓芳 龙秀红 林丽玲 罗晴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干眼是一种多因素的眼表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睛异物感、干涩感、烧灼感、畏光、视物模糊和视疲劳等,中度至重度的干眼会伴有明显的疼痛,对患者身心造成影响,甚至产生抑郁等心理问题[1]。干眼发病率高,文献报道可达21%~30%[2],随着“读屏”时代到来,中青年人群长期用眼高负荷以及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干眼的发病率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对该人群的治疗也成为眼科的一大课题[3]。临床上只能针对症状以人工泪液替代疗法进行缓解,难以根治或仅能短期缓解自觉症状[4],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重症患者甚至需要进行唇腺移植术来治疗[5]。雷火灸技术在干眼治疗中应用较广,能有效改善患者眼干涩感、异物感及眼疲劳等症状, 促进泪液分泌及延缓泪膜破裂,治疗有效率达63%~75%[6-7]。但现有的雷火灸施灸方法主要是护士手工悬灸,存在耗时长、费人力、不易保持恒温的局限,同时增加热力损伤的风险。因此,探索高效率的施灸方法对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将自行设计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可调节式眼部雷火灸架(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19 2 0323300.1)用于干眼患者的眼部雷火灸治疗,并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7-9月来我院眼科门诊诊治的中青年干眼患者,所有的诊断符合2013年《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中的干眼诊断标准[8]。纳入标准:年龄18~59岁;具有完全的认知和行为能力;符合雷火灸治疗适应证者;能配合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有读写功能障碍;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合并其它眼疾如角结膜炎、沙眼、过敏性结膜炎、麦粒肿等;近期有眼部手术史及眼外伤史;皮肤感知觉异常;雷火灸过敏。退出标准:依从性差,未完成疗程者;治疗过程中病情发生变化,不宜继续治疗者。样本量估算:参照上年月均收治量128.67例,符合纳入标准率50.78%(754/1544);上年同期月收治量123~138例,共392例,符合纳入标准率51.28%(209/392);考虑20%的病例丢失率,最终确定样本量156例。以诊治时间先后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156只眼)。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通过了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伦理审批号:KY2020-096)。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日本参天制药生产的0.1%爱丽玻璃酸钠眼液滴眼4次/d和雷火灸灸额部、眼部和耳部1次/d,30 min/次,疗程均为10 d。雷火灸操作者均为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同时按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制定的“雷火灸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雷火灸技术培训,并通过考核者,确保操作方法一致性。施灸前告知注意事项和配合要求;采用带探头的电子温度计固定于印堂处测量施灸5 min、施灸15 min、施灸完毕时的局部皮肤温度并记录,询问并记录患者对灸疗过程的感受。雷火灸条选用重庆市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生产的产品,直径2.5 cm、长10 cm,配有专用固定灸具。

1.2.1对照组 患者取坐位,枕项部垫一小枕固定,灸条固定于专用固定灸具后点燃至完全燃烧,操作者手持2根雷火灸条进行悬灸,操作方法如下。(1)灸额部:灸条距额部2~3 cm,左右横行来回匀速平行移动,灸至额部皮肤均匀潮红。(2)灸眼部:从眼外眦→眼内眦→眼内眦→眼外眦左右横行来回匀速平行移动,待皮肤微红后进行雀啄灸,每个穴位点穴9次,点穴顺序依次是印堂穴、鱼腰穴、丝竹空穴、四白穴、睛明穴、瞳子髎穴。(3)灸耳部:先回旋灸一侧全耳至均匀潮红,后在耳垂的中点雀啄点穴9次,同法灸对侧。(4)全程用时为30 min。

1.2.2观察组 采用自制可调节式眼部雷火灸架施灸。

1.2.2.1可调节式眼部雷火灸架的制作 可调节式眼部雷火灸架整体外观为木质,见图1(扫描二维码可见),由眼部灸盒和耳部灸盒2部分组成,见图2(扫描二维码可见)。(1)第1部分:眼部灸盒为灸架的主体,灸盒盖子两侧设置温度显示屏,见图3(扫描二维码可见),测温探头可固定于施灸皮肤表面,可实时监测施灸部位的温度变化。灸盒内嵌铁皮内箱,见图4(扫描二维码可见),箱体可直接分离取出,箱体分2层结构,上层为灸条放置层,此层为表面呈波浪形的凹槽,凹槽所用材料为白铁皮,厚度为1.2 mm,导热性良好并能固定艾条不滑动;下层为防灰安全层,此层安装过滤网,目数为400目,能有效防止艾灰掉落发生烫伤。灸盒内均设有圆形开孔及调节挡板,调节挡板可水平移动遮挡圆孔,调节雷火灸盒内空气对流状态,从而调节灸盒内的温度大小。(2)第2部分:耳部灸盒与固定板相连,分别固定在眼部灸盒两端,见图5(扫描二维码可见)。眼部与耳部灸盒之间通过固定板连接,固定板中间有长方形孔洞,眼部灸盒通过螺杆与螺帽固定于长方形孔洞上,固定板左右两端标记有刻度,可精确调节雷火灸架的高度,实现施灸温度的可调控性。

1.2.2.2可调节式眼部雷火灸架的应用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操作方法如下:(1)将2根雷火灸条均匀分成6节,点燃并充分燃烧,其中4节燃烧端相对,平行置于雷火灸架眼部灸盒的凹槽内,2节燃烧端朝向耳朵,分别平行插入左右耳部灸盒内,扣盖。(2)将雷火灸架置于患者眼部上方,调节灸盒与眼部距离约5~6 cm。(3)若电子测温计报警(超过45 ℃)或患者诉温度不耐受,可通过松紧螺杆、螺帽上下移动调节眼部灸盒的高度或平行移动调节挡板,减少空气进入灸盒内,实现温度的调控。(4)灸至局部皮肤均匀潮红,全程用时为30 min。

1.3观察指标

1.3.1BUT测定 患者取坐位,在患者结膜囊内滴入1%荧光素钠1滴,嘱其瞬目3~4次后向前注视且不眨眼,裂隙灯钴蓝光下观察并秒表计时,末次眨眼至角膜表面出现黑斑或黑线时即为BUT,重复3次取平均值,BUT≤10 s为异常,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结束当天测定。

1.3.2SIT测定 患者在无风、背光、室内温度20~25 ℃、湿度50%~60%环境下,无表面麻醉下用SIT试纸置于下结膜囊中外1/3交界处,避免触及角膜,轻闭眼睑,记录5 min后滤纸湿长,SIT≤10 mm为异常。于干预前、干预结束当天测定。

1.3.3皮肤温度测量 施灸5 min、15 min及结束时测量印堂处的皮肤温度,取平均值。

1.3.4满意度 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于疗程结束时行问卷调查,由护士发放和指导,患者自行填写,评估2组患者对雷火灸治疗的满意情况。问卷内容包括舒适性、烟雾刺激影响、温度恒定、长期使用意愿、担心被烫伤等10个条目,评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

2 结果

2.12组干眼患者干预前后BUT和SIT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BUT和SI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UT和SIT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BUT和SIT比较

2.22组患者施灸不同时间局部皮肤温度比较 施灸5 min时2组干眼患者印堂处皮肤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灸15 min和30 min观察组印堂处皮肤温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灸全程印堂处皮肤温度的平均值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施灸不同时间局部皮肤温度比较

2.3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发放问卷156份,回收且有效问卷156份。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灸疗的满意率达91.02%,对照组为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百分率,%)]

3 讨论

3.1眼部雷火灸对中青年干眼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干眼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的质和量异常或泪液动力学异常的一类疾病。《黄帝内经》云:“精血濡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若经络涩滞,气血不能上荣于目,则双目干涩,视疲目衰,眼磨不舒等。雷火灸相较于普通的温和灸具有药力峻、渗透力强、火力猛、灸疗面广的特点[9],因而能有效改善中青年干眼患者的眼部症状,有效率达 63%~75%[6]。雷火灸条中的沉香、木香等10余味中药配伍具有畅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能刺激眼部相关穴位,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促进眼部的新陈代谢,提高泪膜稳定性,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从而缓解干眼的症状[9-10]。本研究与宋立等[6]的研究具有相同的延缓泪膜破裂、促进泪液分泌的良好效果,究其原因:一是改善了泪腺分泌能力,二是促进了泪液质量的恢复。

3.2雷火灸架施灸能实现眼耳同灸且温度恒定,提高临床疗效 研究[11]表明,艾灸治疗火力均匀及温热效应是取得治疗效果的关键,本研究采用自制的可调节式眼部雷火灸架施灸,该灸架施灸时灸条被固定在灸架眼部和耳部的同一个水平面,实现眼耳同灸,施灸面积大;温度调节挡板可调节温度大小。这些装置和结构能使施灸温度维持在43~45 ℃,且均匀恒定。朱兵[12]认为,43~45 ℃的灸疗温度是热灸发挥生物效应所必须的,恒温灸能更有效地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眼部不适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施灸过程中印堂处的皮肤温度能持续维持在(43.75±0.81)℃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温度水平(40.40±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观察组患者BUT和SIT改善优于对照组,能获得较对照组更优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的原因是:耳朵是全身经络的汇集之处,耳廓上广泛地分布着脏腑组织器官的反应点,耳垂则是头面部的全息点,眼点位于耳垂中点[13],通过艾灸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可以作用于相应的脏腑,具有调和气血的作用[14]。眼耳同灸不仅能直接作用于眼部和耳部,使眼耳的温度恒定,更能达到调节脏腑、散瘀通络、活血行气、补虚通滞的整体效果[15],终达改善眼周血流灌注,使气血上濡于目,目受血而能视的治疗效果。对照组采用手工悬灸,灸至耳部时因无热力的再作用,印堂处的皮肤温度逐渐降至36 ℃左右,故而未能实现全程恒温灸。

3.3雷火灸架施灸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及工作效率 采用手工悬灸眼部时,由于雷火灸条较普通艾灸条松散,艾灰容易掉落,发生烫伤,为避免烫伤,手工悬灸眼部时必须取坐位进行,且需不时提醒患者保持头部姿势。采用眼部雷火灸架施灸,患者取卧位,烟雾少,灸架有防灰滤网,施灸过程患者感觉安全、舒适、满意且易于接受。本研究在每次灸疗结束时均询问患者的感受,对照组78例患者在首次接受治疗时,特别担心被烫伤,不敢乱动,舒适度较差;观察组78例患者在首次灸疗的前15 min也有同样的感受,但很快便适应了,这种感受在首次治疗结束时才缓解,后续的灸疗中均能安心接受。2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率达91.02%,对照组为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胡琳莉等[16]研究显示,我国中医医院人员总体数量不足,而中医护理特色服务项目耗时较长,较之西医医疗机构护士工作更为繁琐[17]。雷火灸架可以实现眼耳同灸、无需刮灰、安全、耗时短,1名护士可同时兼顾多名患者,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将其应用于临床,能让患者在有限的护士人力情况下得到及时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可调节式眼部雷火灸架可以解决目前传统眼部雷火灸治疗依靠手工悬灸存在的体位不舒适、费力、温度不恒定、烟雾刺激大等问题,能实现眼耳同灸,保持局部温度有效、恒定,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节省了人力,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降低热力损伤的风险是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因验证时间有限,在无热力作用下,电子温度计探头检测灵敏度受影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照组的实际皮肤温度水平,在后续的推广应用过程中需进一步观察。

猜你喜欢
施灸雷火耳部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耳部用药安全须知
医者颂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中暑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铜绿假单胞菌耳部感染临床研究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耳部瘢痕疙瘩的序列综合治疗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