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名师工作室的卷入式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

2022-08-23 02:13陈爱娟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红星新教材名师

陈爱娟

(金华教育学院 师训干训分院,浙江 金华 321000)

一、引言

卷入式培训就是让参训教师身临其境,实实在在地参与到某个要学习的内容、事情中去,从参与中获得知识、获得成长[1]。本项目通过典型课例的展示、专题讲座和名师引领,从“课堂教学”和“问题破解”两个角度直面学科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打开自然、真实、高效的课堂教学之门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发展学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同时本项目的实施也极大地促进了优质数字资源共享和推进教育均衡化等方面的发展。

二、研究背景

学科教师急需提升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实施能力[2]。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是培训者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和任务。从整体上看,学科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改革的要求仍然有着明显的差距,这就需要富有实践经验和研究积淀的名师的专业指导和专业引领[3]。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一线教师的参与热情及培训需求,金华教育学院与省级周红星名师工作室合作,已连续举行了七期以数字资源建设为载体,以全员参与为主要特征的“卷入式培训”,参训教师来自全省各地,受训人数逾千人。

三、培训设计

(一)锁定学科教师培训需求,借力浙中名师工作室

根据教师培训需求,确定培训主题,经过深思熟虑,金华教育学院牵线周红星名师工作室,聘请名师团队。周红星名师工作室由浙江省教育厅通过选拔方式配备15 位学科带头人(市级教坛新秀以上荣誉称号的全省骨干教师),通过特色、共享、引领等理念,开创性地设计了“每日新闻”“每日一题”“每周微课”“每月微刊”等项目,边实践,边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搭建培训方式与培训成效有机统一的最佳平台

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实现教师培训内容与教学内容的无缝对接?如何通过数字资源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提高培训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金华教育学院积极与周红星名师工作室合作,探索以特色资源建设为载体,以全员参与为主要特征的“卷入式培训”,在促进优质数字资源共享和推进教育均衡化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培训目标要求

一是了解新课标、新课程中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课堂教学内容;二是通过模块培训,学会倾听、观课、析课,更新教学理念,学会对数字资源的取舍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四)培训设计思路

本项目采取“理论提升—名师引领—经验分享—实践研修”的设计思路。通过专家专题讲座、名师经验介绍、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专家点评、模拟实践和个人反思等形式,直面课堂,破解问题,开拓视野,提升学员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能力,促进学科教师专业发展。

(五)培训作业要求

一份课堂教学设计或者一堂研讨课,体现数字资源的运用。

四、培训实施

(一)做好培训前期准备

1.开展需求调研和查阅学科前沿知识。培训组织者与名师工作室领头人周红星一起组织金华市学科教师代表座谈会,实地及网上发放问卷调查,充分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收集了珍贵的第一手意见与建议。

2.查阅同类研修课题。浙江省学科教学相关专题培训数量不少,但基于“浙中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做项目的目前还是很少。

3.审阅培训团队。名师工作室团队阵容强大,有来自全省各地的高考命题专家,省、市教研员,省特级教师,省、市教坛新秀,省、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等。

(二)培训项目实施内容

培训主要内容分为四大模块:理论引领、教学观摩、主题微论坛、模拟演练。理论引领方面开设了诸多讲座,如“学科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等。2015 年以来,本项目实施的由名师工作室成员开设的教学观摩课已达28 节。“主题微论坛”是周红星名师工作室的经典栏目。微论坛的主题丰富,如分享地理教学故事、解读新教材必修内容、选考试题剖析及复习策略等。模拟演练主要是专家提供课题及其资料,要求学员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备课和微课制作,然后小组派代表展示交流,并阐述如何把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最后由专家现场指导。

(三)项目培训形式

本项目采用卷入式培训,运用的形式主要有:网络直播、专题讲座、主题论坛、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观摩、评课议课互动、模拟教学和专家指导等。

图1 卷入式培训的主要形式

五、培训成效

(一)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从2015 年开始,项目连续举办了七期,参训教师来自全省各地,人数逾千人,本项目无论是时间的持续和参训人数的规模,还是系列主题的内在联结和内容形式,在全省范围内都是领先的。

(二)系列培训深受学员好评

总体来看,培训中,学员出勤、课堂参与、任务完成率都很高。培训后,问卷调查显示,学员对培训内容、培训讲师、培训形式都非常满意,本项目培训班的非常满意率高达100%。诸多学员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平台纷纷留言,充分肯定了培训内容和形式。

(三)丰富了全省学科教师的教学资源

周红星名师工作室精心编制了600 多期“每日新闻”和300 多期“每日一题”,这些数字化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大量的鲜活素材,大大增强了学科教育教学的信息量,也为全省学科教师如何运用新闻素材命制原创试题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四)提升了项目团队的科研能力

项目研发团队围绕课堂教学设计不同的培训主题,如“基于课堂整合的微课设计与制作培训”“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专题”“高中地理试题的设计优化”“高中地理新教材新教法”等。项目负责人就本培训项目曾申报了两个2017 年度金华教育学院培训专项科研课题,结题论文于2019 年发表在《金华教育学院学报》。相关培训案例成功入选由省师干训中心组织开展的浙江省“教师教育十百千工程” 优秀案例征文。

(五)推动了名师工作室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

名师工作室成员均为全省各地市学科带头人,通过专题讲座、主题论坛、网络直播、课堂观摩等培训途径,提髙了他们的学习力、研究力、教学设计力和教学组织力,对教学的思考实现了华丽蜕变。周红星名师工作室在全省学科教学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凸显,大大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和整体水平,具有高度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

(六)开辟了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径

本项目的实施为教师专业成长创新了六大路径:与网络对话、与同行对话、打开智慧大门、与孩子对话、与成长对话、与寻找思维盲点对话(图2)。

图2 卷入式培训助推教师成长的六大路径

六、培训特色

(一)专业引领的前瞻性

从新课标发布到新教材印刷,周红星工作室团队第一时间展开研究,通过新老教材、不同版本、同一内容等对比,主动迎接、了解和发现新教材有关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学选区分、试题等方面的变化带来了一系列疑问。工作室通过开设讲座对这些问题作了详尽的答疑解惑,从解读课程标准入手,重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得以落实,讲座兼具学科前沿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不仅为学员们指明了新教材教学设计的方向,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学员教学技术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同课异构的差异性

课堂教学手段形式多样,同课异构的公开课展示了老师们对课堂不同角度的领悟。教学设计精彩纷呈,有的从故事情节入手,有的从一幅幅图片入手,有的从时事材料入手,有的从游戏比拼入手,有的从实验操作入手,还有的利用希沃软件功能,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入手,不同的教学手段呈现出别开生面的生动课堂,同课异构的课堂如一缕缕春风习习浸润着学生的心田,启迪着学生不同角度的思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欲望。

(三)任务驱动的指向性

周红星名师工作室开设的主题论坛,内容涵盖多方面,涉及“教—学—评”的各个环节,展示了这些优秀骨干教师不同维度的教学思考水平和设计才华。另外,创设模拟教学实践氛围,让老师在模拟实践的教学氛围中,自觉地去学习并合作完成任务,专家现场指导,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团队力量的凝聚性

基于名师工作室的培训活动,最大的特色就是发挥了所有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增强学科名师团队的凝聚力。学科带头人既参加公开课教学展示,也参加评课;既参加微论坛发言,也要客串主持人。每个学科带头人都分配了多样任务,体验了不同角色的工作乐趣和艰辛。如参加名师面对面的教师,直播前一天在演播厅布置场地,彩排直播内容,期间不断沟通交流调整,有时忙到凌晨,为第二天顺利直播下足功夫,大家在整个直播过程中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五)数字资源的丰富性

不管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是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所有的数字资源都为课堂教学服务。有价值的鲜活的案例,能够切实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执教能力;特色化的资源建设活动,能够激发教师工作活力,促使学生更加喜欢具有丰富数字资源的教育教学。

七、结语

基于名师工作室的卷入式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从研究培训背景,科学设计方案,到依托强大的名师团队、创新培训形式、深度实施主题培训,从直击核心素养的专家讲座,到彰显精准教学的魅力课堂、凸显教学智慧的主题微论坛等,不仅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视野的开阔和教学思路的拓宽,而且更体现出思想汇聚的精华、博采众长的智慧,它既符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也在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起到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红星新教材名师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红星花凤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